列傳儒林第七十二 梁越 盧醜 張偉 梁祚 平恆 陳奇 常爽

關燈
謂曰:“李生久遂羌博士,何所得也?”業興默爾不言。

    及靈馥說《左傳》,業興問其大義數條,靈馥不能對。

    于是振衣而起曰:“羌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徑還。

    自此靈馥生徒傾學而就遵明。

    遵明學徒大盛,業興之為也。

     後乃博涉百家,圖緯、風角、天文、占候無不詳練,尤長算曆。

    雖在貧賤,常自矜負,若禮待不足,縱于權貴,不為之屈。

    後為王遵業門客。

    舉孝廉,為校書郎。

    以世行趙匪曆,節氣後辰下算,延昌中,業興乃為《戊子元曆》上之。

    于時屯騎校尉張洪、蕩寇将軍張龍祥等九家各獻新曆,世宗诏令共為一曆。

    洪等後遂共推業興為主,成《戊子曆》,正光三年奏行之。

    事在《律曆志》,累遷奉朝請。

    臨淮王彧征蠻,引為騎兵參軍。

    後廣陵王淵北征,複為外兵參軍。

    業興以殷曆甲寅,黃帝辛卯,徒有積元,術數亡缺,業興又修之,各為一卷,傳于世。

     建義初,敕典儀注,未幾除著作佐郎。

    永安二年,以前造曆之勳,賜爵長子伯。

    遭憂解任,尋起複本官。

    元晔之竊号也,除通直散騎侍郎。

    普泰元年,沙汰侍官,業興仍在通直,加甯朔将軍。

    又除征虜将軍、中散大夫,仍在通直。

    太昌初,轉散騎侍郎,仍以典儀之勤,特賞一階,除平東将軍、光祿大夫,尋加安西将軍。

    後以出帝登極之初,預行禮事,封屯留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

    轉中軍将軍、通直散騎常侍。

    永熙三年二月,出帝釋奠,業興與魏季景、溫子升、窦瑗為摘句。

    後入為侍讀。

     遷鄴之始,起部郎中辛術奏曰:“今皇居徒禦,百度創始,營構一興,必宜中制。

    上則憲章前代,下則模寫洛京。

    今鄴都雖舊,基址毀滅,又圖記參差,事宜審定。

    臣雖曰職司,學不稽古,國家大事非敢專之。

    通直散騎常侍李業興碩學通儒,博聞多識,萬門千戶,所宜訪詢。

    今求就之披圖案記,考定是非,參古雜今,折中為制,召畫工并所須調度,具造新圖,申奏取定。

    庶經始之日,執事無疑。

    ”诏從之。

    天平二年,除鎮南将軍,尋為侍讀。

    于時尚書右仆射、營構大将高隆之被诏繕治三署樂器、衣服及百戲之屬,乃奏請業興共參其事。

     四年,與兼散騎常侍李諧、兼吏部郎盧元明使蕭衍,衍散騎常侍朱異問業興曰:“魏洛中委粟山是南郊邪?”業興曰:“委粟是圓丘,非南郊。

    ”異曰:“北間郊、丘異所,是用鄭義。

    我此中用王義。

    ”業興曰:“然,洛京郊、丘之處專用鄭解。

    ”異曰:“若然,女子逆降傍親亦從鄭以不?”業興曰:“此之一事,亦不專從。

    若卿此間用王義,除禫應用二十五月,何以王儉喪禮禫用二十七月也?”異遂不答。

    業興曰:“我昨見明堂四柱方屋,都無五九之室,當是裴頠所制。

    明堂上圓下方,裴唯除室耳。

    今此上不圓何也?”異曰:“圓方之說,經典無文,何怪于方?”業興曰:“圓方之言,出處甚明,卿自不見。

    見卿錄梁主《孝經義》亦雲上圓下方,卿言豈非自相矛盾!”異曰:“若然,圓方竟出何經?”業興曰:“出《孝經援神契》。

    ”異曰:“緯候之書,何用信也!”業興曰:“卿若不信,靈威仰、葉光紀之類經典亦無出者,卿複信不?”異不答。

     蕭衍親問業興曰:“聞卿善于經義,儒、玄之中何所通達?”業興曰:’少為書生,止讀五典,至于深義,不辨通釋。

    ”衍問《詩周南》,王者之風,系之周公,《邵南》,仁賢之風,系之《邵公》。

    何名為系?”業興對曰:“鄭注《儀禮》雲:“昔大王、王季居于岐一陽一,躬行《邵南》之教,以興王業。

    及文王行今《周南》之教以受命。

    作邑于酆,分其故地,屬之二公。

    名為系。

    ”衍又問:“若是故地,應自統攝,何由分封二公?”業興曰:“文王為諸侯之時所化之本國,今既登九五之尊,不可複守諸侯之地,故分封二公。

    ”衍又問:“《幹卦》初稱‘潛龍’,二稱‘見龍’。

    至五‘飛龍’。

    初可名為虎。

    ”問意小痹。

    業興對:“學識膚淺,不足仰酬。

    ”衍又問:“《尚書》‘正月上日受終文祖’,此是何正?”業興對:“此是夏正月。

    ”衍言何以得知,業興曰:“案《尚書中候運行篇》雲‘日月營始’,故知夏正。

    ”衍又問:“堯時以何月為正?”業興對:’自堯以上,書典不載,實所不知。

    ”衍又雲:“‘寅賓出日’,即是正月。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即是二月。

    此出堯典,何得雲堯時不知用何正也?”業興對:’雖三正不同,言時節者皆據夏時正月。

    《周禮》,仲春二月會男一女之無夫家者。

    雖自周書,月亦夏時,堯之日月,亦當如此。

    但所見不深,無以辨析明問。

    ”衍又曰:“《禮》,原壤之母死,孔子助其沐椁。

    原壤叩木而歌曰:‘久矣不讬音。

    狸首之班然,執女手之卷然。

    ’孔子聖人,而與原壤為友?”業興對:“孔子即自解,言親者不失其為親,故者不失其為故。

    ”又問:“原壤何處人?”業興對曰:“鄭注雲:原壤,孔子幼少之舊。

    故是魯人。

    ”衍又問:“孔子聖人,所存必可法。

    原壤不孝,有逆人倫,何以存故舊之小節,廢不孝之大罪?”業興對曰:“原壤所行,事自彰著。

    幼少之交,非是今始,既無大故,何容棄之?孔子深敦故舊之義,于理無失。

    ”衍又問:“孔子聖人,何以書原壤之事,垂法萬代?”業興對曰:“此是後人所錄,非孔子自制。

    猶合葬于防,如此之類,《禮記》之中動有百數。

    ”衍又問:“《易》曰太極,是有無?”業興對:“所傳太極是有,素不玄學,何敢辄酬。

    ” 還,兼散騎常侍。

    加中軍大将軍。

    後罷議事省,诏右仆射高隆之及諸朝士與業興等在尚書省議定五禮。

    興和初,又為《甲子元曆》,時見施用。

    複預議《麟趾新制》。

    武定元年,除國子祭酒,仍侍讀。

    三年,出除太原太守。

    齊獻武王每出征讨,時有顧訪。

    五年,齊文襄王引為中外府谘議參軍。

    後坐事禁止。

    業興乃造《九宮行棋曆》,以五百為章,四千四十為部,九百八十七為鬥分,還以己未為元,始終相維,不複移轉,與今曆法術不同。

    至于氣序交分,景度盈縮,不異也。

    七年,死于禁所,年六十六。

     業興一愛一好墳籍,鸠集不已,手自補治,躬加題帖,其家所有,垂将萬卷。

    覽讀不息,多有異聞,諸儒服其淵博。

    一性一豪俠,重意氣。

    人有急難,委之歸命,便能容匿。

    與其好合,傾身無吝。

    若有相乖忤,便即疵毀,乃至聲色,加以謗罵。

    一性一又躁隘,至于論難之際,高聲攘振,無儒者之風。

    每語人雲“但道我好,雖知妄言,故勝道惡。

    務進忌前,不顧後患,時人以此惡之。

    至于學術一精一微,當時莫及。

     子崇祖,武定中,太尉外兵參軍。

    崇祖弟遵祖,太昌中,業興傳其長子伯以授之。

    齊受禅,例降。

     史臣曰:古語雲:容體不足觀,勇力不足恃,族姓不足道,先祖不足稱,然而顯聞四方,流聲後裔者,其惟學乎。

    信哉斯言也。

    梁越之徒,笃志不倦,自求諸己,遂能聞道下風,稱珍席上,或聚徒千百,或服冕乘軒,鹹稽古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