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下 高肇 于勁 胡國珍 李延實

關燈
極東堂。

    又诏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齊,令七人出家;百日設萬人齊,二七人出家。

    先是巫觋言将有兇,勸令為厭勝之法。

    國珍拒而不從,雲吉兇有定分,唯修德以禳之。

    臨死與太後訣雲:“母子善治天下,以萬人之心。

    勿視大臣面也。

    ”殷勤至于再三。

    又及其子祥,雲:“我唯有一子,死後勿如比來威抑之。

    靈太後以其好戲,時加威訓。

    國珍故以為言。

     始國珍欲就祖父西葬舊鄉,後緣前世諸胡多在洛葬,有終洛之心。

    崔光嘗對太後前問國珍:“公萬年後為在此安厝,為歸長安?”國珍言當陪葬天子山陵。

    及病危,太後請以後事,竟言還安定,語遂昏忽。

    太後問清河王怿與崔光等,議去留。

    怿等皆以病亂,請從先言。

    太後猶記崔光昔與國珍言,遂營墓于洛一陽一。

    太後雖外從衆議,而深追臨終之語,雲:“我公之遠慕二親,亦吾之思父母也。

    ” 追崇假黃钺、使持節、侍中、相國、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師、領太尉公、司州牧,号太上秦公,加九錫。

    葬以殊禮,給九旒銮辂,虎贲、班劍百人,前後部羽葆彭吹,辒辌車;谥文宣公;賜物三千段、粟一千五百石。

    又诏贈國珍祖父兄、父兄,下逮從子,皆有封職。

    持節就安定監護喪事。

    靈太後迎太上君神柩還第,與國珍俱葬,贈襚一與國珍同。

    及國珍神主入廟,诏太常權給以軒懸之樂、六佾之舞。

    初國珍無男,養兄真子僧洗為後,後納趙平君,生子祥。

     祥,字元吉,襲封。

    故事,世襲例皆減邑,唯祥獨得全封。

    趙平君薨,給東園秘器,肅宗服小寶服,舉哀于東堂。

    靈太後服齊衰期。

    葬于太上君墓左,不得祔合。

    祥曆位殿中尚書、中書監、侍中,改封東平郡公。

    薨,贈開府儀同三司、雍州刺史,谥曰孝景。

     僧洗,字湛輝。

    封爰德縣公,位中書監、侍中,改封濮一陽一郡公。

    僧洗自永安後廢棄,不預朝政。

    天平四年薨,诏給東園秘器,贈太師、太尉公、錄尚書事、雍州刺史,谥曰孝。

     真長子甯,字惠歸。

    襲國珍先爵,改為臨泾伯,後進為公。

    曆歧泾二州刺史。

    卒,谥曰孝穆。

    女為清河王亶妃,生孝靜皇帝。

    武定初,贈太師、太尉公、錄尚書事,谥曰孝昭。

     子虔,字僧敬。

    元義之廢靈太後,虔時為千牛備身,與備身張車梁等謀殺義。

    事發,義殺車渠等,虔坐遠徒。

    靈太後反政,征為吏部郎中。

    太後好以家人禮與親族宴戲,虔常緻谏,由是後宴谑多不預焉。

    出為泾州刺史,封安一陽一縣侯。

    興和三年,以帝元舅超遷司空公。

    薨,贈太傅、太尉公、尚書仆射、徐州刺史,谥曰宣。

    葬日,百官會葬,乘輿送于郭外。

    子長粲。

     李延實,字禧,隴西人,尚書仆射沖之長子。

    一性一溫良,少為太子舍人。

    世宗初,襲父爵清泉縣侯。

    累遷左将軍、光州刺史,莊帝即位,以元舅之尊,超授侍中、太保,封濮一陽一郡王。

    延實以太保犯祖諱,又以王爵非庶姓所宜,抗表固辭。

    徒封濮一陽一郡公,改授太傅。

    尋轉司徒公,出為使持節、侍中、太傅、錄尚書事、青州刺史。

    爾朱兆入洛,乘輿幽絷,以延實外戚,見害于州館。

    出帝初,歸葬洛一陽一。

    贈使持節、侍中、太師、太尉公、錄尚書事、都督、雍州刺史、谥曰孝懿。

     長子彧,字子文,尚莊帝姊豐亭公主。

    封東平郡公,位侍中、左光祿大夫、中書監、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廣州刺史。

    彧任俠交遊,輕薄無行。

    爾朱榮之死也,武毅之士皆彧所進。

    孝靜初,以罪棄市。

     史臣曰:三五哲王,深防遠慮。

    舅甥之國。

    罕執鈞衡;母後之家,無聞傾敗。

    一愛一及後世,颠覆繼軌。

    蓋由進不以禮,故其斃亦速。

    其間或不泯舊基,弗虧先構者,蓋處之以道,遠權之所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