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六十九 綦俊 山偉 劉仁之 宇文忠之

關燈
綦俊,字扌剽顯,河南洛一陽一人也。

    其先代人。

    祖辰,并州刺史。

    俊,莊帝時仕累遷為滄州刺史,甚為吏人畏悅。

    尋除太仆卿。

     及爾朱世隆等誅,齊獻武王赴洛,止于邙山。

    上召文武百司,下及士庶,令之曰:“爾朱暴虐,矯弄天常,孤起義信都,罪人斯翦。

    今将翼戴親賢,以昌魏曆,誰主社稷,允惬天人?”申令頻煩,莫有應者。

    俊乃避席曰:“人主之體,必須度量深遠,明哲仁恕。

    廣陵王遇世艱難,不言淹載,以人謀察之,雖為爾朱扶戴,當今之聖主也。

    ”獻武王欣然是之。

    時黃門侍郎崔悛作色而前,謂俊曰:“廣陵王為主,不能紹宣魏綱,布德天下。

    為君如此,何聖之有!若言其聖,應待大王。

    ”時高乾邕、魏蘭根等固執悛言,遂立出帝。

    及出帝失德,齊獻武王深思俊言,常以為恨。

    尋除禦史中尉。

    于路與仆射賈顯度相逢,顯度恃勳貴,排俊驺列倒,俊忿見于色,自入奏之。

    尋加散騎常侍、骠騎大将軍、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

     俊佞巧,能候當塗,斛斯椿、賀拔勝皆與友善。

    斛斯椿之構間也,出帝令俊奉诏晉一陽一,齊獻武王集文武與俊申釋,俊辭屈而退。

    一性一多詐。

    賀拔勝出鎮荊州,過俊别,因辭俊母,俊筆見敗氈敝被,勝更遺之錢物。

    後兼吏部尚書,複為滄州刺史。

    征還,兼中尉,章武縣伯。

    尋除殷州刺史,薨于州。

    贈司空公,谥曰文貞。

     子洪寔,字臣正。

    位尚書左右郎,魏郡邑中正。

    嗜酒好色,無行檢。

    卒官。

     山偉,字仲才,河南洛一陽一人也。

    其先代人。

    祖強,美容貌,身長八尺五寸,工騎射,彎弓五石。

    為奏事中散,從顯祖獵方山,有兩狐起于禦前,诏強射之,百步内二狐俱獲。

    位内行長。

    父稚之,營陵令。

    偉随父之縣,遂師事縣人王惠,涉獵文史。

    稚之位金明太守。

     肅宗初,元匡為禦史中尉,以偉兼侍禦史。

    入台五日,便遇正會。

    偉司神武門,其妻從叔為羽林隊主,撾直長于殿門,偉即劾奏。

    匡善之,俄然奏正。

    帖國子助教,遷員外郎、廷尉評。

     時天下無事,進仕路難,代遷之人,多不沾預。

    及六鎮、隴西二方起逆,領軍元義欲用代來寒人為傳诏以慰悅之,而牧守子孫投狀求者百餘人。

    又欲杜之,因奏立勳附隊,令各依資出身。

    自是北人悉被收叙。

    偉遂奏記,贊義德美。

    義素不識偉,訪侍中安豐王延明、黃門郎元順,順等因是稱薦之。

    義令仆射元欽引偉兼尚書二千石郎,後正名士郎。

    修《起居注》。

    仆射元順領選,表薦為谏議大夫。

     爾朱榮之害朝士,偉時守直,故免禍。

    及莊帝入宮,仍除偉給事黃門侍郎。

    先是,偉與儀曹郎袁升、屯田郎李延孝、外兵郎李奂、三公郎王延業方駕而行,偉少居後。

    路逢一尼,望之歎曰:“此輩緣業,同日而死。

    ”謂偉曰:“君方近天子,當作好官。

    ”而升等四人,皆于河一陰一遇害,果如其言。

    俄領著作郎。

    前廢帝立,除安東将軍、秘書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