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六十二 爾朱榮
關燈
小
中
大
建義初,北海王元颢南奔蕭衍,衍乃立為魏主,資以兵将。
時邢杲寇亂三齊,與颢應接。
朝廷以颢孤弱,不以為慮。
永安三年春,诏大将軍元穆先平齊地,然後回師征颢。
颢以大軍未還,乘虛徑進,既陷梁國,鼓行而西,荥一陽一、虎牢并皆不守。
五月,車駕出幸河北。
事出不虞,天下改望。
榮聞之,即時馳傳,朝行宮于上一黨一之長子,行其部分。
輿駕于是南轅,榮為前驅,旬日之間,兵馬大集,資糧器仗,繼踵而至。
天穆既平邢杲,亦渡河以會車駕。
颢都督宗正珍孫、河内太守元襲固守不降,榮攻而克之,斬珍孫、元襲以徇。
帝幸河内城。
榮與颢相持于河上,颢令都督安豐王延明緣河據守。
榮既未有舟船,不得即渡,議欲還北,更圖後舉。
黃門郎楊侃、高道穆等并謂大軍若還,失天下之望,固執以為不可。
語在侃等傳。
屬馬渚諸楊雲有小船數艘,求為鄉導,榮乃令都督爾朱兆等率一精一騎夜濟,登岸奮擊。
颢子領軍将軍冠受率馬步五千拒戰,兆大破之,臨陳擒冠受。
延明聞冠受見擒,遂自逃散,颢便率麾下南奔。
事在其傳。
車駕渡河,入居華林園。
诏曰:“周武奉時,藉十亂以纂曆;漢祖先天,資三傑以除暴。
理民濟治,斯道未爽。
使持節、柱國大将軍、大丞相、太原王榮,蘊伏風煙,抱含日月,總奇正以成術,兼文武而為資。
昔處亂朝,韬光戢翼,秣馬冀北,厲兵晉一陽一,伫龍顔而振腕,想日角以歎息。
忠勇奮發,虎士如林,義功始立,所向風一靡一。
故能芟夷群惡,振此頹綱,俾朕寡昧,獲承鴻緒。
雖大位克正,而衆盜未息。
葛榮跋扈,仍亂中原,建旗伐罪,授首殲馘。
元颢兇頑,構成巨釁,阻弄吳楚,虧污宗社。
朕徒禦北徂,劬勞鞍甲。
王聞難星奔,一舉大定,下洽民和,上匡王室。
鴻勳巨績,書契所未紀;飲至策勳,事絕于比況。
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賞,可天柱大将軍。
此官雖訪古無聞,今員未有,太祖已前增置此号,式遵典故,用錫殊禮。
又宜開土宇,可增封十萬,通前二十萬,加前後部羽葆鼓吹。
餘如故。
”榮尋還晉一陽一。
先是,葛榮枝一黨一韓婁仍據幽平二州,榮遣都督侯淵讨斬之。
時賊帥萬俟醜奴、蕭寶夤擁衆豳泾,兇勢日盛。
榮遣其從子天光為雍州刺史,令率都督賀拔嶽、侯莫、陳悅等總衆入關讨之。
天光既至雍州,以衆少不敵,逡巡未集。
榮大怒,遣其騎兵參軍劉貴馳驿詣軍,加天光杖罰。
天光等大懼,乃進讨,連破之,擒醜奴、寶夤,并檻車送阙。
天光又擒王慶雲、萬俟道樂,關西悉平。
于是天下大難,便以盡矣。
榮一性一好獵,不舍寒暑,至于列圍而進,必須齊一,雖遇阻險,不得回避,虎豹逸圍者坐死。
其下甚苦之。
太宰元天穆從容謂榮曰:“大王勳濟天下,四方無事,惟宜調政養民,順時搜狩。
何必盛夏馳逐,傷犯和氣。
”榮便攘肘謂天穆曰:“太後女主,不能自正,推奉天子者,此是人臣常節。
葛榮之徒,本是奴才,乘時作亂,妄自署假,譬如奴走,擒獲便休。
頃來受國大一寵一,未能開拓境土,混一海内,何宜今日便言勳也!如聞朝士猶自寬縱,今秋欲共兄戒勒士馬,校獵嵩原,令貪一污朝貴入圍搏虎。
仍出魯一陽一,曆三荊,悉擁生蠻北填六鎮。
回軍之際,因平汾胡。
明年簡練一精一騎,分出江淮,蕭衍若降,乞萬戶侯。
如其不降,徑渡數千騎,便往縛取。
待六一合甯一,八表無塵,然後共兄奉天子,巡四方,觀風俗,布政教,如此乃可稱勳耳。
今若止獵,兵士懈怠,安可複用也。
” 榮身雖居外,恆遙制朝廷。
廣布親戚,列為左右,伺察動靜,大小必知。
或有僥幸求官者,皆詣榮承候,得其啟請,無不遂之。
曾關補定州曲一陽一縣令,吏部尚書李神俊以階懸不奉,别更拟人。
榮聞大怒,即遣其所補者往奪其任。
榮使入京,雖複微蔑,朝貴見之莫不傾一靡一;及至阙下,未得通奏,恃榮威勢,至乃忿怒。
榮曾啟北人為河南諸州,莊帝未許。
天穆入見,面啟曰:“天柱既有大功,若請普代天下官屬,恐陛下亦不得違之。
如何啟數人為州,便停不用!”帝正色曰:“天柱若不為人臣,朕亦須代;如其猶存臣節,無代天下百官理。
此事複何足論!”榮聞所啟不允,大為恚恨,曰:“天子由誰得立?今乃不用我語。
”莊帝外迫于榮,恆怏怏不悅,兼懲榮河一陰一之事,恐終難保。
又城一陽一王徽、侍中李彧等
時邢杲寇亂三齊,與颢應接。
朝廷以颢孤弱,不以為慮。
永安三年春,诏大将軍元穆先平齊地,然後回師征颢。
颢以大軍未還,乘虛徑進,既陷梁國,鼓行而西,荥一陽一、虎牢并皆不守。
五月,車駕出幸河北。
事出不虞,天下改望。
榮聞之,即時馳傳,朝行宮于上一黨一之長子,行其部分。
輿駕于是南轅,榮為前驅,旬日之間,兵馬大集,資糧器仗,繼踵而至。
天穆既平邢杲,亦渡河以會車駕。
颢都督宗正珍孫、河内太守元襲固守不降,榮攻而克之,斬珍孫、元襲以徇。
帝幸河内城。
榮與颢相持于河上,颢令都督安豐王延明緣河據守。
榮既未有舟船,不得即渡,議欲還北,更圖後舉。
黃門郎楊侃、高道穆等并謂大軍若還,失天下之望,固執以為不可。
語在侃等傳。
屬馬渚諸楊雲有小船數艘,求為鄉導,榮乃令都督爾朱兆等率一精一騎夜濟,登岸奮擊。
颢子領軍将軍冠受率馬步五千拒戰,兆大破之,臨陳擒冠受。
延明聞冠受見擒,遂自逃散,颢便率麾下南奔。
事在其傳。
車駕渡河,入居華林園。
诏曰:“周武奉時,藉十亂以纂曆;漢祖先天,資三傑以除暴。
理民濟治,斯道未爽。
使持節、柱國大将軍、大丞相、太原王榮,蘊伏風煙,抱含日月,總奇正以成術,兼文武而為資。
昔處亂朝,韬光戢翼,秣馬冀北,厲兵晉一陽一,伫龍顔而振腕,想日角以歎息。
忠勇奮發,虎士如林,義功始立,所向風一靡一。
故能芟夷群惡,振此頹綱,俾朕寡昧,獲承鴻緒。
雖大位克正,而衆盜未息。
葛榮跋扈,仍亂中原,建旗伐罪,授首殲馘。
元颢兇頑,構成巨釁,阻弄吳楚,虧污宗社。
朕徒禦北徂,劬勞鞍甲。
王聞難星奔,一舉大定,下洽民和,上匡王室。
鴻勳巨績,書契所未紀;飲至策勳,事絕于比況。
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賞,可天柱大将軍。
此官雖訪古無聞,今員未有,太祖已前增置此号,式遵典故,用錫殊禮。
又宜開土宇,可增封十萬,通前二十萬,加前後部羽葆鼓吹。
餘如故。
”榮尋還晉一陽一。
先是,葛榮枝一黨一韓婁仍據幽平二州,榮遣都督侯淵讨斬之。
時賊帥萬俟醜奴、蕭寶夤擁衆豳泾,兇勢日盛。
榮遣其從子天光為雍州刺史,令率都督賀拔嶽、侯莫、陳悅等總衆入關讨之。
天光既至雍州,以衆少不敵,逡巡未集。
榮大怒,遣其騎兵參軍劉貴馳驿詣軍,加天光杖罰。
天光等大懼,乃進讨,連破之,擒醜奴、寶夤,并檻車送阙。
天光又擒王慶雲、萬俟道樂,關西悉平。
于是天下大難,便以盡矣。
榮一性一好獵,不舍寒暑,至于列圍而進,必須齊一,雖遇阻險,不得回避,虎豹逸圍者坐死。
其下甚苦之。
太宰元天穆從容謂榮曰:“大王勳濟天下,四方無事,惟宜調政養民,順時搜狩。
何必盛夏馳逐,傷犯和氣。
”榮便攘肘謂天穆曰:“太後女主,不能自正,推奉天子者,此是人臣常節。
葛榮之徒,本是奴才,乘時作亂,妄自署假,譬如奴走,擒獲便休。
頃來受國大一寵一,未能開拓境土,混一海内,何宜今日便言勳也!如聞朝士猶自寬縱,今秋欲共兄戒勒士馬,校獵嵩原,令貪一污朝貴入圍搏虎。
仍出魯一陽一,曆三荊,悉擁生蠻北填六鎮。
回軍之際,因平汾胡。
明年簡練一精一騎,分出江淮,蕭衍若降,乞萬戶侯。
如其不降,徑渡數千騎,便往縛取。
待六一合甯一,八表無塵,然後共兄奉天子,巡四方,觀風俗,布政教,如此乃可稱勳耳。
今若止獵,兵士懈怠,安可複用也。
” 榮身雖居外,恆遙制朝廷。
廣布親戚,列為左右,伺察動靜,大小必知。
或有僥幸求官者,皆詣榮承候,得其啟請,無不遂之。
曾關補定州曲一陽一縣令,吏部尚書李神俊以階懸不奉,别更拟人。
榮聞大怒,即遣其所補者往奪其任。
榮使入京,雖複微蔑,朝貴見之莫不傾一靡一;及至阙下,未得通奏,恃榮威勢,至乃忿怒。
榮曾啟北人為河南諸州,莊帝未許。
天穆入見,面啟曰:“天柱既有大功,若請普代天下官屬,恐陛下亦不得違之。
如何啟數人為州,便停不用!”帝正色曰:“天柱若不為人臣,朕亦須代;如其猶存臣節,無代天下百官理。
此事複何足論!”榮聞所啟不允,大為恚恨,曰:“天子由誰得立?今乃不用我語。
”莊帝外迫于榮,恆怏怏不悅,兼懲榮河一陰一之事,恐終難保。
又城一陽一王徽、侍中李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