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三 韋阆 杜铨 裴駿 辛紹先 柳崇

關燈
才志,堪緻富貴。

    惜其不遇,命也如何!” 儉弟素,武定末,中散大夫。

     杜铨,字士衡,京兆人。

    晉征南将軍預五世孫也。

    祖胄,苻堅太尉長史。

    父嶷,慕容垂秘書監,仍僑居趙郡。

    铨學涉有長者風,與盧玄、高允等同被征為中書博士。

    初,密太後父豹喪在濮一陽一,世祖欲命迎葬于鄴,謂司徒崔浩曰:“天下諸杜,何處望高?”浩對京兆為美。

    世祖曰:“朕今方改葬外祖,意欲取京兆中長老一人,以為宗正,命營護兇事。

    ”浩曰:“中書博士杜铨,其家今在趙郡,是杜預之後,于今為諸杜之最,即可取之。

    ”诏召見。

    铨器貌瑰雅,世祖感悅,謂浩曰:“此真吾所欲也。

    ”以為宗正,令與杜超子道生迎豹喪柩,緻葬鄴南。

    铨遂與超如親。

    超謂铨曰:“既是宗近,何緣複僑居趙郡?”乃迎引同屬魏郡焉。

    遷散騎侍郎,轉中書侍郎,賜爵新豐侯。

    卒,贈平南将軍、相州刺史,魏縣侯,谥曰宣。

     子振,字季元。

    太和初,舉秀才,卒于中書博士。

     子遇,字慶期。

    起家奉朝請。

    轉員外散騎侍郎、尚書起部郎中。

    竊官材瓦起立私宅,清論鄙之。

    遷龍骧将軍、中散大夫。

    出為河東太守。

    卒,贈中軍将軍、都官尚書、豫州刺史,谥曰惠。

     子鴻,永熙中,司徒倉曹參軍。

     铨族子洪太,字道廊。

    延興中為中書博士。

    後使高麗,除安遠将軍、下邳太守,轉梁郡太守。

    太和中,除鷹揚将軍、绛城鎮将,帶新昌、一陽一平二郡太守。

    卒,年五十二。

     子祖悅,字士豁,頗有識尚。

    大将軍劉昶參軍事,稍遷天水、仇池二郡太守,行南秦州事。

    正光中,入為太尉、汝南王悅谘議參軍。

    出除高一陽一太守,卒于郡。

     子長文,字子儒。

    肅宗挽郎、員外散騎侍郎,稍遷尚書郎。

    以随叔颙守岐州勳,賜爵始平伯,加平東将軍。

    天平末,卒于安西将軍、光祿大夫。

    贈中軍将軍、度支尚書、雍州刺史。

     長文第四弟子達,武定中,齊文襄王大都督府戶曹參軍。

     祖悅弟颙,字思顔,頗有幹用。

    解褐北中府錄事參軍。

    正光中,稍遷厲威将軍、盱眙太守,帶大徐戍主。

    元法僧之叛也,颙逃竄獲免。

    後為谏議大夫。

    孝昌二年,為西征軍司,行岐州事。

    蕭寶夤起逆,颙據州不從。

    還,除征虜将軍、東荊州刺史。

    以守岐州勳,封平一陽一縣開國伯,邑五百戶。

    武泰中,轉授岐州刺史。

    永安中,除泾州刺史。

    時萬俟醜奴充斥關右,不行。

    乃為都督,防守岐州。

    醜奴攻之,不克。

    事甯,除鎮西将軍、光祿大夫。

    以勳又賞安平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戶。

    以平一陽一伯轉授弟二子景仲。

    後為征西将軍、金紫光祿大夫,沒于關西。

     裴駿,字神駒,小名皮,河東聞喜人。

    父雙碩,本縣令,假建威将軍、恆農太守,安邑子。

    卒,贈平南将軍、東雍州刺史、聞喜侯。

    駿幼而聰慧,親表異之,稱為“神駒”,因以為字。

    弱冠,通涉經史,好屬文,一性一方檢,有禮度,鄉裡宗敬焉。

     蓋吳作亂于關中,汾一陰一人薛永宗聚衆應之,屢殘破諸縣,來襲聞喜。

    縣中先無後仗,人情駭動,縣令憂惶,計無所出。

    駿在家聞之,便率厲鄉豪曰:“在禮,君父有危,臣子緻命。

    府縣今為賊所一逼一,是吾等徇節之秋。

    諸君可不勉乎!”諸豪皆奮激請行,駿乃簡騎骁勇數百人奔赴。

    賊聞救至,引兵退走。

    刺史嘉之,以狀表聞。

    會世祖親讨蓋吳,引見駿,駿陳叙事宜,甚會機理。

    世祖大悅,顧謂崔浩曰:“裴駿有當世才具,且忠義可嘉。

    ”補中書博士。

    浩亦深器駿,目為三河領袖。

    轉中書侍郎。

    劉駿遣使明僧暠朝貢,以駿有才學,乃假給事中、散騎常侍,于境上勞接。

    皇興二年卒。

    贈平南将軍、秦州刺史、聞喜侯,谥曰康。

     子修,字元寄,清辯好學。

    年十三,補中書學生,遷秘書中散,轉主客令。

    以婦父李欣事,出為張掖子都大将。

    張掖境接胡夷,前後數緻寇掠,修明設烽侯,以方略禦之。

    在邊六年,關塞清靜。

    高祖嘉之,征為中部令。

    轉中大夫,兼祠部曹事,職主禮樂,每有疑議,修斟酌故實,鹹有條貫。

    太和十六年卒,時年五十一。

    高祖悼惜之,赙帛一百匹,谥曰恭伯。

    世宗時,追贈輔國将軍、東秦州刺史。

    修早孤,居喪以孝聞。

    二弟三妹并在幼弱,撫養訓誨,甚有義方。

    次弟務早喪,修哀傷之,感于行路。

    一愛一育孤侄,同于己子。

    及将異居,奴婢田宅悉推與之,時人以此稱焉。

     子詢,字敬叔。

    美儀貌,多藝能,音律博弈,鹹所開解。

    起家奉朝請,太尉集曹參軍,轉長流尚書起部郎中、平昌太守。

    時太原長公主寡居,與詢私一奸一,肅宗仍诏詢尚焉。

    尋以主婿,特除散騎常侍。

    時本邑中正阙,司徒召詢為之。

    詢族叔昞自陳情願此官,詢遂讓焉,時論善之。

    尋監起居事,遷秘書監。

     出為平南将軍、郢州刺史。

    詢以凡司戍主蠻酋田樸特地居要險,衆逾數萬,足為邊捍,遂表樸特為西郢州刺史。

    朝議許之。

    蕭衍遣将李國興寇邊,時四方多事,朝廷未遑外略,緣境城戍,多為國興所陷。

    賊既乘勝,遂向州城。

    詢率厲固守,垂将百日,援軍既至,賊乃退走。

    加散騎常侍、安南将軍。

    樸特自國興來寇,便與詢掎角,為表裡聲援,郢州獲全,樸特頗有力焉。

     征為七兵尚書,至都未幾,除豫州刺史。

    尋進号撫軍将軍,加散騎常侍。

    未之州,還為七兵尚書,常侍如故。

    武泰初,诏詢以本官兼侍中,為關右大使,賞擢慕義之徒。

    未及發,會爾朱榮入洛,于河一陰一遇害,年五十一。

    贈侍中、車騎大将軍、司空公、雍州刺史,谥曰貞烈。

    無子。

     修弟務,字一陽一仁,少而聰慧。

    舉秀才,州辟主簿。

    早卒。

     子美,字師伯,少有美名。

    舉秀才,州主簿。

    太尉鹹一陽一王雅相賞一愛一,欲以女妻之,美拒而不納。

    除奉朝請,亦早卒。

    無子。

     務弟宣,字叔令,通辯博物,早有聲譽。

    少孤,事母兄以孝友稱。

    舉秀才,至都,見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