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二 羅結 伊馛 乙瑰 和其奴 苟頹 薛野 宇文福
關燈
小
中
大
羅結,代人也,其先世領部落,為國附臣。
劉顯之謀逆也,太祖去之。
結翼衛銮輿,從幸賀蘭部。
後以功賜爵屈蛇侯。
太宗時,除持節、散騎常侍、甯南将軍、河内鎮将。
世祖初,遷侍中、外都大官,總三十六曹事。
年一百七歲,一精一爽不衰。
世祖以其忠悫,甚見信待,監典後宮,出入卧内,因除長信卿。
年一百一十,诏聽歸老,賜大甯東川以為居業,并為築城,即号曰羅侯城,至今猶存。
朝廷每有大事,驿馬詢訪焉。
年一百二十歲,卒。
贈甯東将軍、幽州刺史,谥曰貞。
子斤,太宗時為侍禦中散。
後從世祖讨赫連昌,世祖追奔入城,昌邀擊,左右多死,斤力戰有功。
世祖嘉之。
後錄勳,除散騎常侍、侍中、四部尚書,又加平西将軍。
後平涼州,攻城野戰,多有克捷,以功賜爵帶方公,除長安鎮都大将。
會蠕蠕侵境,馳驿征還,除柔玄鎮都大将。
後以斤機辯,敕與王俊使蠕蠕,迎女備後宮。
又以本将軍開府,為長安鎮都大将。
卒,贈本将軍、雍州刺史,谥曰靜,陪葬金陵。
子敦,襲爵。
有姿貌,善舉止。
自太子洗馬稍遷散騎常侍、庫部尚書。
卒,贈安東将軍、幽州刺史,谥曰恭。
子伊利,高宗時襲爵。
除内行長,以沉密小心、恭勤不怠領禦食、羽獵諸曹事。
伊利曾病,顯祖幸其宅,自視醫藥,其見待如此。
稍遷散騎常侍、儀曹尚書,出為安東将軍、兗州刺史。
善撫導,在州數年,邊民歸之五千餘戶。
高祖時,蠕蠕來寇,诏伊利追擊之,不及而反。
後依例降為侯。
除司農卿、光祿大夫。
卒。
世宗初,贈征北将軍、燕州刺史,谥曰靜。
子阿奴,亦忠實寡言,有智度。
以勳臣之子,除侍禦中散,襲爵。
稍遷中散大夫。
卒。
子殺鬼,襲爵。
武泰中,骠騎将軍、南青州刺史。
敦弟拔,曆殿中尚書,賜爵濟南公。
高祖時,進爵為王。
除征西将軍、吏部尚書,改封趙郡王。
後例降為公。
卒,贈甯東将軍、定州刺史,谥曰康,陪葬金陵。
子道生,肆州安北府外兵參軍。
卒。
子延,天興中,骠騎将軍、左光祿大夫。
結從子渥,渥子提,并曆通顯。
提從世祖讨赫連昌有功,賜昌女為妻。
子雲,早有名位。
顯祖時給事中,西征敕勒,為賊所襲殺。
子蓋,世宗時右将軍、直閤将軍。
轉龍骧将軍、濟州刺史。
卒,贈本将軍、兗州刺史。
長子鑒,累遷冠軍将軍、岐州刺史。
入除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主衣都統。
卒,贈侍中、都督冀定瀛三州諸軍事、尚書右仆射、司空公、衛将軍、冀州刺史,以孝靜外戚故也。
鑒弟衡,累遷天水、樂陵二郡太守,輔國将軍,光州刺史。
結宗人彌,善射有膂力。
世祖時為軍将,數從征伐有功,官至範一陽一太守。
卒,贈幽州刺史。
彌孫念,字子懷。
武定中,骠騎将軍、膠州刺史。
伊馛,代人也。
少而勇健,走及奔馬,善射,多力,曳牛卻行。
神初,擢為侍郎,轉三郎,賜爵汾一陽一子,加振威将軍。
世祖之将讨涼州也,議者鹹谏,唯司徒崔浩勸世祖決行。
群臣出後,馛言于世祖曰:“若涼州無水草,何得為國?議者不可用也,宜從浩言。
”世祖善之。
既克涼州,世祖大會于姑臧,謂群臣曰:“崔公智計有餘,吾亦不複奇之。
吾正奇馛弓馬之士,而所見能與崔同,此深自可奇。
”顧謂浩曰:“馛智力如此,終至公相。
”浩曰:“何必讀書,然後為學?衛青、霍去病亦不讀書,而能大建勳名,緻位公輔。
”世祖笑曰:“誠如公言。
” 馛一性一忠謹,世祖一愛一之,親待日殊,賞賜優厚。
真君初,世祖欲拜馛為尚書,封郡公。
馛辭曰:“尚書務殷,公爵至重,非臣年少愚近所宜荷任,請收過恩。
”世祖問其欲,馛曰:“中、秘二省多諸文士,若恩矜不已,請參其次。
”世祖賢之,遂拜為中護将軍、秘書監。
以功賜爵魏安侯,加冠軍将軍。
後出為東雍州刺史,恩化大行,百姓思之。
轉殿中尚書,常典宿衛。
世祖親任之。
從幸瓜步,頻有戰功,進号鎮軍将軍。
興安二年,遷征北大将軍、都曹尚書,加侍中,進爵河南公。
興光元年,拜司空。
及為三公,清約自守,為政舉大綱而已,不為苛碎。
太安二年,領太子太保。
三年,與司徒陸麗等并平尚書事。
五年薨。
子蘭,襲。
散騎常侍、庫部尚書。
卒。
子盆生,骁勇有膽氣。
初為統軍,累有戰功,遂為名将。
以勳賜爵平城子。
神龜二年,自骁騎将軍、直閣将軍為持節、右将軍、洛州刺史。
與荊州刺史、淮南王世遵,魯一陽一太守崔模俱讨襄一陽一,不克而還,坐免官。
從除安西将軍、光祿大夫。
又為撫軍将軍、太仆卿、假鎮西将軍、西道别将,每戰頻捷。
自崔延伯之後,盆生為次焉。
進号征西将軍,行岐州刺史。
複為西道都督,戰殁。
贈車騎将軍、雍州刺史。
永熙中,重贈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定州刺史。
子武平,司徒祭酒。
武平弟武榮,直合将軍。
劉顯之謀逆也,太祖去之。
結翼衛銮輿,從幸賀蘭部。
後以功賜爵屈蛇侯。
太宗時,除持節、散騎常侍、甯南将軍、河内鎮将。
世祖初,遷侍中、外都大官,總三十六曹事。
年一百七歲,一精一爽不衰。
世祖以其忠悫,甚見信待,監典後宮,出入卧内,因除長信卿。
年一百一十,诏聽歸老,賜大甯東川以為居業,并為築城,即号曰羅侯城,至今猶存。
朝廷每有大事,驿馬詢訪焉。
年一百二十歲,卒。
贈甯東将軍、幽州刺史,谥曰貞。
子斤,太宗時為侍禦中散。
後從世祖讨赫連昌,世祖追奔入城,昌邀擊,左右多死,斤力戰有功。
世祖嘉之。
後錄勳,除散騎常侍、侍中、四部
後平涼州,攻城野戰,多有克捷,以功賜爵帶方公,除長安鎮都大将。
會蠕蠕侵境,馳驿征還,除柔玄鎮都大将。
後以斤機辯,敕與王俊使蠕蠕,迎女備後宮。
又以本将軍開府,為長安鎮都大将。
卒,贈本将軍、雍州刺史,谥曰靜,陪葬金陵。
子敦,襲爵。
有姿貌,善舉止。
自太子洗馬稍遷散騎常侍、庫部尚書。
卒,贈安東将軍、幽州刺史,谥曰恭。
子伊利,高宗時襲爵。
除内行長,以沉密小心、恭勤不怠領禦食、羽獵諸曹事。
伊利曾病,顯祖幸其宅,自視醫藥,其見待如此。
稍遷散騎常侍、儀曹尚書,出為安東将軍、兗州刺史。
善撫導,在州數年,邊民歸之五千餘戶。
高祖時,蠕蠕來寇,诏伊利追擊之,不及而反。
後依例降為侯。
除司農卿、光祿大夫。
卒。
世宗初,贈征北将軍、燕州刺史,谥曰靜。
子阿奴,亦忠實寡言,有智度。
以勳臣之子,除侍禦中散,襲爵。
稍遷中散大夫。
卒。
子殺鬼,襲爵。
武泰中,骠騎将軍、南青州刺史。
敦弟拔,曆殿中尚書,賜爵濟南公。
高祖時,進爵為王。
除征西将軍、吏部尚書,改封趙郡王。
後例降為公。
卒,贈甯東将軍、定州刺史,谥曰康,陪葬金陵。
子道生,肆州安北府外兵參軍。
卒。
子延,天興中,骠騎将軍、左光祿大夫。
結從子渥,渥子提,并曆通顯。
提從世祖讨赫連昌有功,賜昌女為妻。
子雲,早有名位。
顯祖時給事中,西征敕勒,為賊所襲殺。
子蓋,世宗時右将軍、直閤将軍。
轉龍骧将軍、濟州刺史。
卒,贈本将軍、兗州刺史。
長子鑒,累遷冠軍将軍、岐州刺史。
入除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主衣都統。
卒,贈侍中、都督冀定瀛三州諸軍事、尚書右仆射、司空公、衛将軍、冀州刺史,以孝靜外戚故也。
鑒弟衡,累遷天水、樂陵二郡太守,輔國将軍,光州刺史。
結宗人彌,善射有膂力。
世祖時為軍将,數從征伐有功,官至範一陽一太守。
卒,贈幽州刺史。
彌孫念,字子懷。
武定中,骠騎将軍、膠州刺史。
伊馛,代人也。
少而勇健,走及奔馬,善射,多力,曳牛卻行。
神初,擢為侍郎,轉三郎,賜爵汾一陽一子,加振威将軍。
世祖之将讨涼州也,議者鹹谏,唯司徒崔浩勸世祖決行。
群臣出後,馛言于世祖曰:“若涼州無水草,何得為國?議者不可用也,宜從浩言。
”世祖善之。
既克涼州,世祖大會于姑臧,謂群臣曰:“崔公智計有餘,吾亦不複奇之。
吾正奇馛弓馬之士,而所見能與崔同,此深自可奇。
”顧謂浩曰:“馛智力如此,終至公相。
”浩曰:“何必讀書,然後為學?衛青、霍去病亦不讀書,而能大建勳名,緻位公輔。
”世祖笑曰:“誠如公言。
” 馛一性一忠謹,世祖一愛一之,親待日殊,賞賜優厚。
真君初,世祖欲拜馛為尚書,封郡公。
馛辭曰:“尚書務殷,公爵至重,非臣年少愚近所宜荷任,請收過恩。
”世祖問其欲,馛曰:“中、秘二省多諸文士,若恩矜不已,請參其次。
”世祖賢之,遂拜為中護将軍、秘書監。
以功賜爵魏安侯,加冠軍将軍。
後出為東雍州刺史,恩化大行,百姓思之。
轉殿中尚書,常典宿衛。
世祖親任之。
從幸瓜步,頻有戰功,進号鎮軍将軍。
興安二年,遷征北大将軍、都曹尚書,加侍中,進爵河南公。
興光元年,拜司空。
及為三公,清約自守,為政舉大綱而已,不為苛碎。
太安二年,領太子太保。
三年,與司徒陸麗等并平尚書事。
五年薨。
子蘭,襲。
散騎常侍、庫部尚書。
卒。
子盆生,骁勇有膽氣。
初為統軍,累有戰功,遂為名将。
以勳賜爵平城子。
神龜二年,自骁騎将軍、直閣将軍為持節、右将軍、洛州刺史。
與荊州刺史、淮南王世遵,魯一陽一太守崔模俱讨襄一陽一,不克而還,坐免官。
從除安西将軍、光祿大夫。
又為撫軍将軍、太仆卿、假鎮西将軍、西道别将,每戰頻捷。
自崔延伯之後,盆生為次焉。
進号征西将軍,行岐州刺史。
複為西道都督,戰殁。
贈車騎将軍、雍州刺史。
永熙中,重贈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定州刺史。
子武平,司徒祭酒。
武平弟武榮,直合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