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十八 陸俟

關燈
,賜以衣服,令各歸家,為耳目于外。

    于是發一奸一摘伏,事無不驗。

    百姓以為神明,無敢劫盜者。

    在州七年,家至貧約。

    徵為散騎常侍,民乞留馛者千馀人。

    顯祖不許,謂群臣曰:“馛之善政,雖複古人何以加之?”賜絹五百匹、奴婢十口。

    馛之還也,吏民大斂布帛以遺之,馛一皆不受,民亦不取,于是以物造佛寺焉,名長廣公寺。

    後襲父爵,改封建安王。

     時劉彧司州刺史常珍奇以縣瓠内附,而新民猶懷去就。

    馛銜旨撫一慰,諸有陷軍為奴婢者,馛皆免之。

    百姓忻悅,民情乃定。

    蠕蠕犯塞,車駕親讨,诏馛為選部尚書,錄留台事,督兵運一浪一,一委處分。

     顯祖将禅位于京兆王子推,任城王雲、隴西王源賀等并皆固谏。

    馛抗言曰:“皇太子聖德承基,四海屬望,不可橫議,幹國之紀。

    臣請刎頸殿庭,有死無貳。

    ”久之,帝意乃解,诏曰;“馛,直臣也,其能保吾子乎!”遂以馛為太保,與太尉源賀持節奉皇帝玺绂,傳位于高祖。

     延興四年薨,贈以本官,谥曰貞王。

    馛有六子,琇、凱知名。

     琇,字伯琳,馛第五子。

    母赫連氏,身長七尺九寸,甚有婦德。

    馛有以爵傳琇之意。

    琇年九歲,馛謂之曰:“汝祖東閏王有十二子,我為嫡長,承襲家業,今已年老,屬汝幼沖,讵堪為陸氏宗首乎?”琇對曰:“苟非鬥力,何患童稚。

    ”馛奇之,遂立琇為世子。

    馛薨,襲爵。

    琇沉毅少言,雅好讀書,以功臣子孫為侍禦長、給事中,遷黃門侍郎,轉太常少卿、散騎常侍、太子左詹事、領北海王師、光祿大夫,轉祠部尚書、司州大中正。

    會從兄叡事免官。

    景明初,試守河内郡。

    鹹一陽一王禧謀反,令子昙和與尹仵期、薛繼祖等先據河内。

    琇聞禧敗,斬昙和首。

    時以琇不先送昙和,禧敗始斬首,責其通情,徵詣廷尉。

    廷尉少卿崔振窮治罪狀,按琇大逆,陸宗大小,鹹見收捕。

    會将赦,先薨于獄。

    琇弟凱仍上書訴冤,世宗诏複琇爵。

    子景祚襲。

     凱,字智君,謹重好學。

    年十五,為中書學生,拜侍禦中散,轉通直散騎侍郎,遷太子庶子、給事黃門侍郎。

    凱在樞要十馀年,以忠厚見稱,希言屢中,高祖嘉之。

    後遇患,頻上書乞骸鼻,诏不許,敕太醫給湯藥。

    除正平太守,在郡七年,号為良吏。

    初,高祖将議革變舊風,大臣并有難色。

    又每引劉芳、郭祚等密與規谟,共論時政,而國戚謂遂疏己,怏怏有不平之色。

    乃令凱私喻之曰:“至尊但欲廣知前事,直當問其古式耳,終無親彼而相疏也。

    ”國戚舊人意乃稍解。

    鹹一陽一王禧謀逆,凱兄琇陷罪,凱亦被收,遇赦乃免。

    凱痛兄之死,哭無時節,目幾失明,訴冤不已,備盡人事。

    至正始初,世宗複琇官爵,凱大喜,置酒集諸親曰:“吾所以數年之中抱病忍死者,顧門戶計耳。

    逝者不追,今願畢矣。

    ”遂以其年卒。

    贈龍骧将軍、南青州刺史,谥曰惠。

     長子暐,字道晖,與弟恭之并有時譽。

    洛一陽一令賈祯見其兄弟,歡曰:“仆以老年,更睹雙璧。

    ”又嘗兄弟共侯黃門郎孫惠蔚,惠蔚謂諸賓曰;“不意二陸複在座隅,吾德謝張公,無以延譽。

    ”暐起家司徒行參軍,太尉西閣祭酒,兼尚書右民、三公郎,坐事免。

    後除伏波将軍。

    正光中卒。

    贈司州治中。

    孝昌中,重贈冠軍将軍、恆州刺史。

    暐拟《急就篇》為《悟蒙章》,及《七誘》、《十醉》、章表數十篇。

    暐與恭之晚不睦,為時所鄙。

     子元規,武定中,尚書郎。

     恭之,字季順,有一操一尚。

    釋褐侍禦史、著作佐郎。

    建義初,除中書侍郎,領著作郎,尋除河北太守,轉征虜将軍、殷州刺史。

    前廢帝初,拜廷尉卿,加鎮西将軍。

    所曆并有聲績,後坐事免。

    孝靜初,還複本任,出除征南将軍、東荊州刺史。

    天平四年卒。

    贈散騎常侍、衛将軍、吏部尚書、定州刺史,谥曰懿。

    恭之所著文章詩賦凡千馀篇。

     子晔,開府中兵參軍。

     弟石跋,泾州刺史。

     石跋弟歸,東宮舍人、駕部校尉。

     歸弟尼,内侍校尉,東一陽一鎮都将。

     尼弟麗,少以忠謹入侍左右,太武特親一昵之。

    舉動審慎而無愆失。

    賜爵章安子,稍遷南部尚書。

     太武崩,南安王餘立,既而為中常侍宗一愛一等所殺。

    百僚憂惶,莫知所立。

    麗以高宗世嫡之重,民望所系,乃首建大義,與殿中尚書長孫渴侯、尚書源賀、羽林郎劉尼奉迎高宗于苑中,立之。

    社稷獲安,麗之謀矣。

    由是受心膂之任,在朝者無出其右。

    興安初,封平原王,加撫軍将軍。

    麗辭曰:“陛下以正統之重,承基繼業,至于奉迎守順,臣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