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十一 宋隐 王憲 屈遵 張蒲 谷渾 公孫表 張濟 李
關燈
小
中
大
人曰:“汝等殺朕良臣,何用乘馬!”遂令步歸。
贈征西大将軍,谥曰成公。
長子觀,早卒。
世祖愍之,賜其子男爵。
觀弟道賜,襲祖爵。
道賜,少以父任,内侍左右。
稍遷主客,進為尚書,加散騎常侍。
善騎射,機辯有辭氣,世祖甚器之。
從征蓋吳,遷尚書右仆射,加侍中。
還至雁門,暴疾卒。
谥曰哀公。
子拔,襲爵。
拔少好一陰一陽一學。
世祖追思其父祖,年十四,以為南部大夫。
時世祖南伐,擒劉義隆将胡盛之,以付拔。
拔酒醉,不覺盛之逃去。
世祖大怒,命斬之。
将伏锧,世祖怆然曰:“若鬼而有知,長生問其子孫,朕何以應之?”乃赦拔,免為散大夫。
後顯祖以其功臣子拜營州刺史。
卒,子永興襲爵。
張蒲,字玄則,河内修武人,本名谟,後改為蒲。
漢太尉延之後。
父攀,慕容垂禦史中丞、兵部尚書,以清方稱。
蒲少有父風,頗涉文史,以端謹見知,為慕容寶一陽一平、河間二郡太守,尚書左丞。
太祖定中山,寶之官司叙用者,多降品秩。
既素聞蒲名,仍拜為尚書左丞。
天興中,以蒲清謹方正,遷東部大人。
後拜太中大夫。
太宗即位,為内都大官,賜爵泰昌子,參決庶獄,私谒不行,号為公正。
泰常初,丁零翟猛雀驅一逼一吏民入白間山,謀為大逆。
诏蒲與冀州刺史長孫道生等往讨。
道生等欲徑以大兵擊之,蒲曰:“良民所以從猛雀者,非樂亂而為,皆一逼一兇威,強服之耳。
今若直以大軍臨之,吏民雖欲返善,其道無由。
又懼誅夷,必并勢而距官軍,然後入山恃阻,诳惑愚民。
其變未易圖也。
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與猛雀同謀者無坐,則民必喜而俱降矣。
”道生甚以為然,具以奏聞。
太宗诏蒲軍前慰喻。
乃下數千家,還其本屬,蒲皆安集之。
猛雀與親一黨一百餘人奔逃。
蒲與道生等追斬猛雀首,送京師。
後劉裕寇竊河表,以蒲為南中郎将、南蠻校尉,隸平南大将軍長孫嵩往禦之。
裕入長安,乃還。
後改為壽張子,與安平公叔孫建将兵自平原東渡,徇下劉義符青兗諸郡。
诏加陳兵将軍、濟州刺史。
又與建攻青州,不克而還。
世祖即位,以蒲清貧,妻子衣食不給,乃出為相州刺史。
扶弱抑強,進善黜惡,教化大行。
始光三年卒于州,年七十二。
吏民痛惜之。
蒲在謀臣之列,屢出為将,朝廷清論,常為稱首。
贈平東将軍、廣平公,谥曰文恭。
子昭,有志一操一。
天興中,以功臣子為太學生。
太宗即位,為内主書。
後襲父爵。
神中,從征蠕蠕,以功進爵修武侯,加平遠将軍。
延和二年,出為幽州刺史,開府,加甯東将軍。
時幽州年谷不登,州廪虛磬,民多菜色。
昭謂民吏曰:“何我之不德而遇其時乎?”乃使富人通濟貧乏,車馬之家籴運外境,貧弱者勸以農桑。
歲乃大熟。
士女稱頌之。
在任三年,卒。
子昶,襲爵。
早卒。
昶弟靈符。
真君八年,補中書博士。
和平中,鹹一陽一郡民趙昌聚一黨一作逆,百姓一騷一動。
诏靈符宣旨慰喻,民乃複業。
天安初,遷中書侍郎,賜爵昌國子。
延興中,使南豫州,觀察風俗。
太和四年,除建威将軍、廣平太守。
還為尚書左丞、司州大中正。
後除鎮遠将軍、齊州刺史。
十六年,轉光州刺史,加立忠将軍。
卒。
谷渾,字元沖,昌黎人也。
父兗,膂力兼人,彎弓三百斤,勇冠一時。
仕慕容垂,至廣武将軍。
渾少有父風,任俠好氣,以父母在,常自退抑。
晚乃折節受經業,遂覽群籍,被服類儒者。
太祖時,以善隸書為内侍左右。
太宗世,遷前鋒将軍,從幸河南。
還,以選傍事東宮。
世祖即位,為中書侍郎,加振威将軍。
從征赫連昌,為骁騎将軍。
遷侍中、安南将軍,領儀曹尚書,賜爵濮一陽一公。
渾正直有一操一行,一性一不苟合,趣舍不與己同者,視之蔑如也。
然一愛一重舊故,不以富貴驕人。
時人以此稱之。
在官廉直,為世祖所器重,诏以渾子孫十五以上悉補中書學生。
延和二年春,卒。
世祖悼惜之,親臨其喪。
贈賜豐厚,谥曰文宣。
子闡,字崇基,小字長命,襲爵。
少侍東宮,稍遷平南将軍、相州刺史。
入為外都大官。
延興四年卒。
谥曰簡公。
闡弟季孫,襲爵。
中書學生,入為秘書中散,遷中部大夫。
出為吐京鎮将。
闡子洪,字元孫。
少受學中書。
世祖以洪機敏有祖風,令入授高宗經。
高宗即位,以舊恩為散騎常侍、南部長。
遷尚書,賜爵荥一陽一公。
洪一性一貪奢,仆妾衣服錦绮,赀累千金,而求欲滋劇。
時顯祖舅李峻等初至京師,官給衣服,洪辄截沒。
為有司所糾,并窮其前後贓罪,坐以伏法。
子穎,青州、征東大将軍、廣陵王羽田曹參軍、員外散騎侍郎、給事中、尚書郎,加威遠将軍。
除員外散騎常侍,尋轉中散大夫。
大軍伐蜀,時益州刺史傅豎眼出為别将,以穎權行州事。
後除假節、鎮遠将軍、涼州刺史,不行,改授太府少卿,又加前将軍。
神龜二年卒。
贈平東将軍,營州刺史,谥曰貞。
長子纂,字靈紹,頗有學涉。
解褐太學博士,領侍禦史。
稍遷著作郎、司州治中、黃門郎、散騎常侍,又為侍中,兼殿中尚書。
遷骠騎大将軍、左光祿大夫,營州大中正。
纂前為著作,又監國史,不能有所緝綴。
纂弟士恢,字紹達。
少好琴書。
初為世宗挽郎,除奉朝請。
正光中,入侍,甚為肅宗一寵一待。
元叉之出,靈太後反政,紹達預有力焉。
遷谏議大夫,俄轉通直散騎常侍、直閣将軍、鴻胪少卿,封元城縣開國侯,邑七百戶。
太後嬖幸鄭俨,懼紹達間構于帝,每因言次,導紹達為州。
紹達耽一寵一,不願出外。
太後誣其罪而殺之。
公孫表,字玄元,燕郡廣一陽一人也。
遊學為諸生。
慕容沖以為尚書郎。
慕容垂破長子,從入中山。
慕容寶走,乃歸阙。
以使江南稱旨,
贈征西大将軍,谥曰成公。
長子觀,早卒。
世祖愍之,賜其子男爵。
觀弟道賜,襲祖爵。
道賜,少以父任,内侍左右。
稍遷主客,進為尚書,加散騎常侍。
善騎射,機辯有辭氣,世祖甚器之。
從征蓋吳,遷尚書右仆射,加侍中。
還至雁門,暴疾卒。
谥曰哀公。
子拔,襲爵。
拔少好一陰一陽一學。
世祖追思其父祖,年十四,以為南部大夫。
時世祖南伐,擒劉義隆将胡盛之,以付拔。
拔酒醉,不覺盛之逃去。
世祖大怒,命斬之。
将伏锧,世祖怆然曰:“若鬼而有知,長生問其子孫,朕何以應之?”乃赦拔,免為散大夫。
後顯祖以其功臣子拜營州刺史。
卒,子永興襲爵。
張蒲,字玄則,河内修武人,本名谟,後改為蒲。
漢太尉延之後。
父攀,慕容垂禦史中丞、兵部尚書,以清方稱。
蒲少有父風,頗涉文史,以端謹見知,為慕容寶一陽一平、河間二郡太守,尚書左丞。
太祖定中山,寶之官司叙用者,多降品秩。
既素聞蒲名,仍拜為尚書左丞。
天興中,以蒲清謹方正,遷東部大人。
後拜太中大夫。
太宗即位,為内都大官,賜爵泰昌子,參決庶獄,私谒不行,号為公正。
泰常初,丁零翟猛雀驅一逼一吏民入白間山,謀為大逆。
诏蒲與冀州刺史長孫道生等往讨。
道生等欲徑以大兵擊之,蒲曰:“良民所以從猛雀者,非樂亂而為,皆一逼一兇威,強服之耳。
今若直以大軍臨之,吏民雖欲返善,其道無由。
又懼誅夷,必并勢而距官軍,然後入山恃阻,诳惑愚民。
其變未易圖也。
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與猛雀同謀者無坐,則民必喜而俱降矣。
”道生甚以為然,具以奏聞。
太宗诏蒲軍前慰喻。
乃下數千家,還其本屬,蒲皆安集之。
猛雀與親一黨一百餘人奔逃。
蒲與道生等追斬猛雀首,送京師。
後劉裕寇竊河表,以蒲為南中郎将、南蠻校尉,隸平南大将軍長孫嵩往禦之。
裕入長安,乃還。
後改為壽張子,與安平公叔孫建将兵自平原東渡,徇下劉義符青兗諸郡。
诏加陳兵将軍、濟州刺史。
又與建攻青州,不克而還。
世祖即位,以蒲清貧,妻子衣食不給,乃出為相州刺史。
扶弱抑強,進善黜惡,教化大行。
始光三年卒于州,年七十二。
吏民痛惜之。
蒲在謀臣之列,屢出為将,朝廷清論,常為稱首。
贈平東将軍、廣平公,谥曰文恭。
子昭,有志一操一。
天興中,以功臣子為太學生。
太宗即位,為内主書。
後襲父爵。
神中,從征蠕蠕,以功進爵修武侯,加平遠将軍。
延和二年,出為幽州刺史,開府,加甯東将軍。
時幽州年谷不登,州廪虛磬,民多菜色。
昭謂民吏曰:“何我之不德而遇其時乎?”乃使富人通濟貧乏,車馬之家籴運外境,貧弱者勸以農桑。
歲乃大熟。
士女稱頌之。
在任三年,卒。
子昶,襲爵。
早卒。
昶弟靈符。
真君八年,補中書博士。
和平中,鹹一陽一郡民趙昌聚一黨一作逆,百姓一騷一動。
诏靈符宣旨慰喻,民乃複業。
天安初,遷中書侍郎,賜爵昌國子。
延興中,使南豫州,觀察風俗。
太和四年,除建威将軍、廣平太守。
還為尚書左丞、司州大中正。
後除鎮遠将軍、齊州刺史。
十六年,轉光州刺史,加立忠将軍。
卒。
谷渾,字元沖,昌黎人也。
父兗,膂力兼人,彎弓三百斤,勇冠一時。
仕慕容垂,至廣武将軍。
渾少有父風,任俠好氣,以父母在,常自退抑。
晚乃折節受經業,遂覽群籍,被服類儒者。
太祖時,以善隸書為内侍左右。
太宗世,遷前鋒将軍,從幸河南。
還,以選傍事東宮。
世祖即位,為中書侍郎,加振威将軍。
從征赫連昌,為骁騎将軍。
遷侍中、安南将軍,領儀曹尚書,賜爵濮一陽一公。
渾正直有一操一行,一性一不苟合,趣舍不與己同者,視之蔑如也。
然一愛一重舊故,不以富貴驕人。
時人以此稱之。
在官廉直,為世祖所器重,诏以渾子孫十五以上悉補中書學生。
延和二年春,卒。
世祖悼惜之,親臨其喪。
贈賜豐厚,谥曰文宣。
子闡,字崇基,小字長命,襲爵。
少侍東宮,稍遷平南将軍、相州刺史。
入為外都大官。
延興四年卒。
谥曰簡公。
闡弟季孫,襲爵。
中書學生,入為秘書中散,遷中部大夫。
出為吐京鎮将。
闡子洪,字元孫。
少受學中書。
世祖以洪機敏有祖風,令入授高宗經。
高宗即位,以舊恩為散騎常侍、南部長。
遷尚書,賜爵荥一陽一公。
洪一性一貪奢,仆妾衣服錦绮,赀累千金,而求欲滋劇。
時顯祖舅李峻等初至京師,官給衣服,洪辄截沒。
為有司所糾,并窮其前後贓罪,坐以伏法。
子穎,青州、征東大将軍、廣陵王羽田曹參軍、員外散騎侍郎、給事中、尚書郎,加威遠将軍。
除員外散騎常侍,尋轉中散大夫。
大軍伐蜀,時益州刺史傅豎眼出為别将,以穎權行州事。
後除假節、鎮遠将軍、涼州刺史,不行,改授太府少卿,又加前将軍。
神龜二年卒。
贈平東将軍,營州刺史,谥曰貞。
長子纂,字靈紹,頗有學涉。
解褐太學博士,領侍禦史。
稍遷著作郎、司州治中、黃門郎、散騎常侍,又為侍中,兼殿中尚書。
遷骠騎大将軍、左光祿大夫,營州大中正。
纂前為著作,又監國史,不能有所緝綴。
纂弟士恢,字紹達。
少好琴書。
初為世宗挽郎,除奉朝請。
正光中,入侍,甚為肅宗一寵一待。
元叉之出,靈太後反政,紹達預有力焉。
遷谏議大夫,俄轉通直散騎常侍、直閣将軍、鴻胪少卿,封元城縣開國侯,邑七百戶。
太後嬖幸鄭俨,懼紹達間構于帝,每因言次,導紹達為州。
紹達耽一寵一,不願出外。
太後誣其罪而殺之。
公孫表,字玄元,燕郡廣一陽一人也。
遊學為諸生。
慕容沖以為尚書郎。
慕容垂破長子,從入中山。
慕容寶走,乃歸阙。
以使江南稱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