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十一 衛操 莫含 劉庫仁

關燈
祭以豐廚。

    考行論勳,谥曰義烈。

    功施于人,祀典所說。

    ”又雲:“桓帝經濟,存亡繼絕。

    荒服是賴,祚存不辍。

    金龜箫鼓,轺蓋殊制。

    反及二代,莫與同列。

    并域嘉歎,北國感榮。

    各竭其心,思揚休名。

    刊石紀功,圖像存形。

    一靡一辍享祀,飨以犧牲。

    永垂于後,沒有餘靈。

    長存不朽,延于億齡。

    ” 其頌又稱:桓帝“金堅玉剛。

    應期順會,王有北方。

    行能濟國,武平四荒。

    無思不服,區域大康。

    世路紛糾,運遭播揚。

    羯胡因釁,敢害并土。

    哀痛下民,死亡失所。

    率衆百萬,平夷險阻。

    存亡繼絕,一州蒙祜。

    功烈桓桓,龍文虎武。

    朱邑小善,遺一愛一桐鄉。

    勳攘大患,六郡無囗。

    囗悉之來,由功而存。

    刊石勒銘,垂示後昆。

    ”時晉光熙元年秋也。

     皇興初,雍州别駕雁門段榮于大邗掘得此碑,文雖非麗,事宜載焉,故錄于傳。

     桓穆二帝并禮重一操一。

    穆帝三年卒。

    始一操一所與宗室鄉親入國者:衛勤,安樂亭侯;衛崇、衛清,并都亭侯;衛泥、段繁,并信義将軍、都亭侯;王發,建武将軍、都亭侯;範班,折沖将軍、廣武亭侯;賈慶,建武将軍、上洛亭侯;賈循,都亭侯;李壹,關中侯;郭一乳一,關内侯。

    皆為桓帝所表授也。

    六修之難,存者多随劉琨任子遵南奔。

    衛雄、姬澹、莫含等名,皆見碑。

     雄字世遠,澹字世雅,并勇健多計畫,晉世州從事。

    既與衛一操一俱入國,桓帝壯其膂力,并以為将,常随征伐,大著威名。

    桓帝之赴難也,表晉列其勳效,皆拜将軍。

    雄連有戰功,稍遷至左将軍、雲中侯。

    澹亦以勇績著名,桓帝末,至信義将軍、樓煩侯。

    穆帝初,并見委任。

    衛一操一卒後,俱為左右輔相。

     六修之逆,國内大亂,新舊猜嫌,疊相誅戮。

    雄、澹并為群情所附,謀欲南歸,言于衆曰:“聞諸舊人忌新人悍戰,欲盡殺之,吾等不早為計,恐無種矣。

    ”晉人及烏丸驚懼,皆曰:“死生随二将軍。

    ”于是雄、澹與劉琨任子遵率烏丸、晉人數萬衆而叛。

    琨聞之大悅,率數百騎馳如平城撫納之。

    會石勒攻琨樂平,太守韓據請救于琨。

    琨以得雄、澹之衆,欲因其銳,以滅石勒。

    雄、澹谏曰:“亂民饑疲,未可便用,宜休息觀釁而動。

    ”琨不從,使雄、澹率衆讨勒,琨屯廣牧為之一聲援。

    勒率輕騎與雄、澹戰,澹大敗,率騎千餘,奔于代郡。

    勒遣孔苌追滅之。

     莫含,雁門繁畤人也。

    家世貨殖,赀累巨萬。

    劉琨為并州,辟含從事。

    含居近塞下,常往來國中。

    穆帝一愛一其才器,善待之。

    及為代王,備置官屬,求含于琨。

    琨遣入國,含心不願。

    琨谕之曰:“當今胡寇滔天,泯滅諸夏。

    百姓流離,死亡塗地;主上幽執,沉溺醜虜。

    唯此一州,介在群胡之間,以吾薄德,能自存立者,賴代王之力。

    是以傾身竭寶,長子遠質,觊滅殘賊,報雪大恥。

    卿為忠節,亦是奮義之時,何得苟惜共事之小誠,以忘出身之大益。

    入為代王腹心,非但吾願,亦一州所賴。

    ”含乃入代,參國官。

    後琨徙五縣之民于陉南,含家獨留。

    含甚為穆帝所重,常參軍國大謀。

    卒于左将軍、關中侯。

    其故宅在桑乾川南,世稱莫含壁,或音訛,謂之莫回城雲。

     子顯,知名于時。

    昭成世,為左常侍。

     顯子題,亦有策謀。

    太祖使題與将軍王建等三軍,讨慕容寶廣甯太守劉亢泥,斬之。

    徙亢泥部落于平城。

    寶上谷太守驎,捐郡逃走,太祖追讨。

    題為大将,别出東道。

    以功賜爵東宛侯。

    及還京師,常與李栗侍宴。

    栗坐不敬獲罪,題亦被黜為濟一陽一太守。

    後太祖欲廣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