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七上 景穆十二王

關燈
移理東城。

    脩義為政,寬和一愛一人,在州四歲,不殺一人,百姓以是追思之。

    遷秦州刺史。

    肅宗初,表陳庶人禧、庶人愉等,請宥前愆,賜葬陵域。

    靈太後诏曰:“收葬之恩,事由上旨,籓嶽何得越職幹陳!”在州多受納。

     累遷吏部尚書。

    及在铨衡,唯專貨賄,授官大小,皆有定價。

    時中散大夫高居者,有旨先叙,時上一黨一郡缺,居遂求之。

    脩義私已許人,抑居不與。

    居大言不遜,脩義命左右牽曳之。

    居對大衆呼天唱賊。

    人問居曰:“白日公庭,安得有賊?”居指脩義曰:“此座上者,違天子明诏,物多者得官,京師白劫,此非大賊乎?”脩義失色。

    居行罵而出。

    後欲邀車駕論脩義罪狀,左仆射蕭寶夤谕之,乃止。

     二秦反,假脩義兼尚右仆射、西道行台、行秦州事,為諸軍節度。

    脩義一性一好酒,每飲連日,遂遇風病,神明昏喪,雖至長安,竟無部分之益。

    元志敗沒,賊東至黑水,更遣蕭寶夤讨之,以脩義為雍州刺史。

    卒于州,贈司空,谥曰文。

     子均,位給事黃門侍郎。

     樂一浪一王萬壽,和平三年封,拜征東大将軍,鎮和龍。

    一性一貪暴,徵還,道憂薨。

    谥曰厲王。

     子康王樂平,襲。

    薨。

     子長命,襲。

    坐殺人賜死,國除。

     子忠,肅宗時,複前爵,位太常少卿。

    出帝泛舟天淵池,命宗室諸王陪宴。

    忠愚而無智,一性一好衣服,遂著紅羅襦,繡作領;碧褲,錦為緣。

    帝謂曰:“朝廷衣冠,應有常式,何為著百戲衣?”忠曰:“臣少來所一愛一,情存绮羅,歌衣舞服,是臣所願。

    ”帝曰:“人之無良,乃至此乎!” 廣平王洛侯,和平二年封。

    薨,谥曰殇。

    無子,後以一陽一平幽王第五子匡後之。

     匡字建扶,一性一耿介,有氣節。

    高祖器之,謂曰:“叔父必能儀形社稷,匡輔朕躬。

    今可改名為匡,以成克終之美。

    ” 世宗即位,累遷給事黃門侍郎。

    茹皓始有一寵一,百僚微憚之。

    世宗曾于山陵還,诏匡陪乘,又命皓登車。

    皓褰裳将上,匡谏止。

    世宗推之令下,皓恨匡失色。

    當時壯其忠謇。

    世宗親政,除肆州刺史。

    匡既忤皓,懼為所害,廉慎自修,甚有聲績。

    遷恆州刺史,徵為大宗正卿、河南邑中正。

     匡奏親王及始籓、二籓王妻悉有妃号,而三籓已下皆謂之妻,上不得同為妃名,而下不及五品已上有命婦之号,竊為疑。

    诏曰:“夫貴于朝,妻榮于室,婦女無定,升從其夫。

    三籓既啟王封,妃名亦宜同等。

    妻者,齊也,理與已齊,可從妃例。

    ”自是三籓王妻名号始定。

    後除度支尚書。

    匡表引樂陵、章武之例,求紹洛侯封,诏付尚書議。

    尚書奏聽襲封,以明興絕之義。

     匡與尚書令高肇不平,常無降下之色。

    時世宗委政于肇,朝廷傾憚,唯匡與肇抗衡。

    先自造棺,置于事,意欲輿棺詣阙,論肇罪惡,自一殺切谏。

    肇聞而惡之。

    後因與太常劉芳議争權量,遂與肇聲色。

    禦史中尉王顯奏匡曰: 自金行失禦,群僞競興,禮壞樂崩,彜倫攸斁。

    大魏應期,奄有四海。

    高祖孝文皇帝以睿聖統天,克複舊典。

    乃命故中書監高闾廣旌儒林,推尋樂府,依據《六經》,參諸國志,以黍裁寸,将均周漢舊章。

    屬雲構中遷,尚未雲就。

    高祖睿思玄深,參考經記,以一黍之大,用成分體,準之為尺,宣布施行。

     暨正始中,故太樂令公孫崇辄自立意,以黍十二為寸,别造尺度,定律刊鐘。

    皆向成訖,表求觀試。

    時敕太常卿臣芳,以崇造既成,請集朝英,議其得否。

    芳疑崇尺度與先朝不同,察其作者,于經史複異,推造鮮據,非所宜行。

    時尚書令臣肇、清河王怿等以崇造乖謬,與《周禮》不同,遂奏臣芳依《周禮》更造,成訖量校,從其善者。

    而芳以先朝尺度,事合古典。

    乃依前诏書,以黍刊寸,并呈朝廷,用裁金石。

    于時議者,多雲芳是,唯黃門侍郎臣孫惠蔚與崇扶同。

    二途參差,頻經考議。

    而尚書令臣肇以芳造。

    崇物故之後,而惠蔚亦造一尺,仍雲扶。

    以比崇尺,自相乖背。

    量省二三,謂芳為得。

    而尚書臣匡表雲劉孫二尺,長短相傾,稽考兩律,所容殊異。

    言取中黍,校彼二家,雲并參差,抑中無所,自立一途,請求議判。

    當時議者,或是于匡。

    兩途舛駁,未即時定。

    肇又雲:權斛鬥尺,班行已久,今者所論,豈喻先旨?宜仰依先朝故尺為定。

     自爾以後,而匡與肇厲言都座,聲色相加,高下失其常倫,噂競無複彜序。

    匡更表列,據己十是,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