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紀第七 高祖紀上

關燈
處之并州。

    辛未,秦益二州刺史、武都公尉洛侯讨破元壽,獲其妻子,送京師。

    癸未,高麗、契丹、庫莫奚國各遣使朝獻。

    三月庚子,徵征西大将軍、雍州刺史、東一陽一王丕為司徒。

    丙午,诏曰:“朕政治多阙,災眚屢興。

    去年牛疫,死傷大半,耕墾之利,當有虧損。

    今東作既興,人須肄業。

    其敕在所督課田農,有牛者加勤于常歲,無牛者倍庸于餘年。

    一夫制治田四十畝,中男二十畝。

    無令人有餘力,地有遺利。

    ”庫莫奚、契丹國各遣使朝獻。

     夏四月丙寅,蠕蠕國遣使朝貢。

    丁卯,幸白登山。

    壬申,幸崞山。

    樂安王良薨。

    诏複前東郡王陸定國官爵。

    五月乙酉,車駕祈雨于武州山,俄而澍雨大洽。

    蠕蠕國遣使朝貢。

     秋七月壬辰,侍中、開府儀同三司、青州刺史、京兆王子推薨。

    庚子,定三等死刑。

    己酉,太和、安昌二殿成。

    起朱明、思賢門。

    是月,劉昱死,弟準僭立。

    八月壬子,大赦天下。

    丙子,诏曰:“工商皁隸,各有厥分,而有司縱濫,或染清流。

    自今戶内有工役者,唯止本部丞,已下準次而授。

    若階藉元勳、以勞定國者不從此制。

    ”戊寅,劉準遣使朝貢。

    九月癸未,蠕蠕國遣使朝貢。

    乙酉,诏群臣定律令于太華殿。

    辛卯,高麗國遣使朝貢。

    庚子,起永樂遊觀殿于北苑,穿神淵池。

    車多羅、西天竺、舍衛、疊伏羅諸國各遣使朝貢。

     冬十月癸酉,晏京邑耆老年七十已上于太華殿,賜以衣服。

    是月,庫莫奚、契丹國各遣使朝獻。

    又诏七十已上一子不從役。

    龜茲國遣使朝獻。

    劉準葭蘆戍主楊文度遣弟鼠襲陷仇池。

    丙子,誅徐州刺史李欣。

    庫莫奚、契丹國各遣使朝貢。

    十有一月癸未,诏征西将軍、廣川公皮歡喜,鎮西将軍梁醜奴,平西将軍楊靈珍等率衆四萬讨楊鼠。

    乙酉,吐谷渾國遣使朝獻。

    丁亥,懷州民伊祁苟初自稱堯後應王,聚衆于重山。

    洛州刺史馮熙讨滅之。

    閏月,歡喜等軍到建安,楊鼠棄城南走。

    癸亥,粟提婆國遣使朝獻。

    庚子,诏員外散騎常侍李長仁使于劉準。

    十有二月壬寅,歡喜攻陷葭蘆,斬文度,傳首京師。

    甲辰,員闊、吐谷渾國并遣使朝貢。

    丁未,诏以州郡八水旱蝗,民饑,開倉赈恤。

    以安定王休為儀同三司。

     二年春正月丁巳,封昌黎王馮熙第二子始興為北平王。

    戊午,吐谷渾遣使朝獻。

    二月丁亥,行幸代之湯泉。

    所過問民疾苦,以宮人賜貧民無妻者。

    戊戌,蠕蠕國遣使朝獻。

    癸卯,車駕還宮。

    三月丙子,以河南公梁彌機為宕昌王。

     夏四月甲申,幸崞山。

    丁亥,還宮。

    己醜,劉準遣便朝貢。

    京師旱。

    甲辰,祈天災于北苑,親自禮焉。

    滅膳,避正殿。

    丙午,澍雨大洽。

    曲赦京師。

    五月,诏曰:“婚娉過禮,則嫁娶有失時之弊;厚葬送終,則生者有糜費之苦。

    聖王知其如此,故申之以禮數,約之以法禁。

    乃者,民漸奢尚,婚葬越軌,緻貧富相高,貴賤無别。

    又皇族貴戚及士民之家,不惟氏族,高下與非類婚偶。

    先帝親發明诏,為之科禁;而百姓習常,仍不肅改。

    朕今憲章舊典,祗案先制,著之律令,永為定準。

    犯者以違制論。

    ”六月己醜,幸鹿野苑。

    庚子,皇叔若薨。

     秋七月戊辰,龜茲國遣使獻名駝七十頭。

    劉準遣将寇仇池,一陰一平太守楊廣香擊走之。

    八月,分遣使者考察守宰,問民疾苦。

    丙戌,诏罷諸州禽一獸之貢。

    丁亥,勿吉國遣使朝獻。

    九月丙辰,曲赦京師。

    龜茲國遣使獻大馬、名駝、珍寶甚衆。

     冬十月壬辰,诏員外散騎常侍鄭羲使于劉準。

    十有一月庚戌,诏曰:“懸爵于朝,而有功者必縻其賞;懸刑于市,而有罪者必罹其辜。

    斯乃古今之成典,治道之實要。

    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頃以來,遂各怠慢,縱一奸一納賂,背公緣私,緻令賊盜并興,侵劫茲甚,一奸一宄之一聲屢聞朕聽。

    朕承太平之運,屬千載之期,思光洪緒,惟新庶績;亦望蕃翰群司敷德宣惠,以助沖人,共成斯美。

    幸克己複禮,思愆改過,使寡昧無愧于祖宗,百姓見德于當世。

    有司明為條禁,稱朕意焉。

    ”十有二月癸巳,誅南郡王李惠。

    是歲,州鎮二十餘水旱,民饑,開倉赈恤。

     三年春正月癸醜,坤德六一合殿成。

    庚申,诏罷行察官。

    二月辛巳,帝、太皇太後幸代郡溫泉,問民疾苦,鳏貧者以宮女妻之。

    己亥,還宮。

    壬寅,乾象六一合殿成。

    三月甲辰,曲赦京師。

    戊午,吐谷渾、高麗國各遣使朝獻。

     夏四月壬申,劉準遣使朝獻。

    癸未,樂良王樂平薨。

    辛卯,蠕蠕國遣使朝獻。

    丙申,幸崞山。

    己亥,還宮。

    庚子,淮一陽一公尉元進爵為王。

    吐谷渾國遣使獻牦牛五十頭。

    雍州刺史、宜都王目辰有罪賜死。

    五月丁巳,帝祈雨于北苑,閉一陽一門,是日澍雨大洽。

    辛酉,诏曰:“昔四代養老,問道乞言。

    朕雖沖昧,每尚其美。

    今賜國老各衣一襲,綿五斤,絹布各五匹。

    ”六月辛未,以雍州民饑,開倉赈恤。

    起文石室、靈泉殿于方山。

     秋七月壬寅,诏宮人年老及疾病者,免之。

    八月壬申,诏群臣直言盡辨,一靡一有所隐。

    乙亥,幸方山,起思遠佛寺。

    丁醜,還宮。

    九月壬子,以侍中、司徒、東一陽一王丕為太尉;侍中、尚書右仆射、趙郡公陳建為司徒,進爵魏郡王;侍中、尚書、河南公苟頹為司空,進爵河東王;侍中、尚書、太原公王睿進爵中山王;侍中、尚書、隴東公張祐進爵新平王。

    己未,定州刺史、安樂王長樂有罪,征詣京師,賜死。

    庚申,隴西王源賀薨。

    高麗、吐谷渾、地豆于、契丹、庫莫奚、龜茲諸國各遣使朝獻。

     冬十月己巳朔,大赦天下。

    十有一月癸卯,賜京師貧窮、高年、疾患不能存者衣服布帛各有差。

    癸醜,進假梁郡公元嘉爵為假王,督二将出淮一陰一;隴西公元琛三将出廣陵;河東公薛虎子三将出壽春。

    蠕蠕率騎十餘萬南寇,至塞而還。

    十有二月,粟特、州逸、河龔、疊伏羅、員闊、悉萬斤諸國各遣使朝貢。

    是年,島夷蕭道成廢其主劉準而僭立,自号曰齊。

     四年春正月癸卯,乾象六一合殿成。

    洮一陽一羌叛,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