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紀第二 太祖紀
關燈
小
中
大
歲,起河南宮。
七年春正月,幸木根山,遂次黑鹽池。
飨宴群臣,觐諸國貢使。
北之美水。
三月甲子,宴群臣于水濱,還幸河南宮。
西部泣黎大人茂鮮叛走,遣南部大人長孫嵩追讨,大破之。
夏五月,班賜諸官馬牛羊各有差。
秋八月,行幸漠南,仍築巡台。
冬十有二月,慕容永遣使朝貢。
是歲,皇子嗣生。
八年春正月,帝南巡。
二月,幸羖羊原,赴白樓。
三月,車駕西征侯呂鄰部。
夏四月,至苦水,大破之。
五月,還幸白樓。
慕容垂讨慕容永于長子。
六月,車駕北巡。
永來告急,遣陳留公元虔、将軍庾嶽率騎五萬東度河救之。
破類拔部帥劉曜等,徙其部落。
元虔等因屯秀容,慕容垂遂圍長子。
秋七月,車駕臨幸新壇。
庚寅,宴群臣,仍講武。
先是,衛辰子屈丐奔薛幹部,征之不送。
八月,帝南征薛幹部帥太悉佛于三城,會其先出擊曹覆,帝乘虛屠其城,獲太悉佛子珍寶,徙其民而還。
太悉佛聞之,來赴不及,遂奔姚興。
九月,還幸河南宮。
是歲,姚苌死。
九年春三月,帝北巡。
使東平公元儀屯田于河北五原,至于棝楊塞外。
夏五月,田于河東。
秋七月,還幸河南宮。
冬十月,蠕蠕社侖等率部落西走。
事具《蠕蠕傳》。
是歲,姚苌子興僭立,殺苻登。
慕容垂滅永。
十年春正月,太悉佛自長安還嶺北,上郡以西皆應之。
夏五月,幸鹽池。
六月,還幸河南宮。
秋七月,慕容垂遣其子寶來寇五原,造舟收谷。
帝遣右司馬許謙征兵于姚興。
東平公元儀徙據朔方。
八月,帝親治兵于河南。
九月,進師,臨河築台告津,連旌沿河東西千裡有餘。
是時,陳留公元虔五萬騎在東,以絕其左;元儀五萬騎在河北,以承其後;略一陽一公元遵七萬騎塞其中山之路。
冬十月辛未,寶燒船夜遁。
十一月己卯,帝進軍濟河。
乙酉夕,至參合陂。
丙戌,大破之。
語在《寶傳》。
生擒其陳留王紹、魯一陽一王倭奴、桂林王道成、濟一陰一公尹國、北地王世子鐘葵、安定王世子羊兒以下文武将吏數千人,器甲辎重、軍資雜财十餘萬計。
于俘虜之中擢其才識者賈彜、賈閨、晁崇等與參謀議,憲章故實。
班賞大臣将校各有差。
十有二月,還幸雲中之盛樂。
皇始元年春正月,大搜于定襄之虎山,因東幸善無北陂。
三月,慕容垂來寇桑乾川。
阿留公元虔先鎮平城,時征兵未集,虔率麾下邀擊,失利死之。
垂遂至平城西北,逾山結營。
聞帝将至,乃築城自守。
疾甚,遂遁走,死于上谷。
子寶匿喪而還,至中山乃僭立。
夏六月癸酉,遣将軍王建等三軍讨寶廣甯太守劉亢泥,斬之,徙其部落。
寶上谷太守慕容普鄰,捐郡奔走。
丁亥,皇太後賀氏崩。
是月,葬獻明太後。
秋七月,右司馬許謙上書勸進尊号,帝始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于是改元。
八月庚寅,治兵于東郊。
己亥,大舉讨慕容寶,帝親勒六軍四十餘萬,南出馬邑,逾于句注。
旌旗駱驿二千餘裡,鼓行而前,民室皆震。
别诏将軍封真等三軍,從東道出襲幽州,圍薊。
九月戊午,次一陽一曲,乘西山,臨觀晉一陽一,命諸将引騎圍脅,已而罷還。
寶并州牧遼西王農大懼,将妻子棄城夜出,東遁,并州平。
初建台省,置百官,封拜公侯、将軍、刺史、太守,尚書郎已下悉用文人。
帝初拓中原,留心慰納。
諸士大夫詣軍門者,無少長,皆引入賜見。
存問周悉,人得自盡。
苟有微能,鹹蒙叙用。
己未,诏輔國将軍奚牧略地晉川,獲慕容寶丹一陽一王買得等于平陶城。
冬十月乙酉,車駕出井陉,使冠軍将軍王建、左軍将軍李栗五萬騎先驅啟行。
十有一月庚子朔,帝至真定。
自常山以東,守宰或捐城奔竄,或稽颡軍門,唯中山、鄴、信都三城不下。
别诏征東大将軍東平公儀五萬騎南攻鄴,冠軍将軍王建、左軍将軍李栗等攻信都,軍之所行,不得傷民桑棗。
戊午,進軍中山;己未,引騎圍之。
帝謂諸将曰:“朕量寶不能出戰,必當憑城自守,偷延日月。
急攻則傷士,久守則費糧,不如先平鄴、信都,然後還取中山,于計為便。
若移軍遠去,寶必散衆求食民間,如此,則人心離阻,攻之易克。
”諸将稱善。
丁卯,車駕幸魯口城。
是歲,司馬昌明死,子德宗僭立,遣使朝貢。
呂光僭稱天王,号大涼,遣使朝貢。
二年春正月己亥朔,大飨群臣于魯口。
慕容寶遣其左衛将軍慕容騰寇博陵,殺中山太守及高一陽一諸縣令長,抄掠租運。
是時信都未下,庚申,乃進軍。
壬戌,引騎圍之。
其夜,寶冀州刺史宜都王慕容鳳逾城奔走,歸于中山。
癸亥,寶輔國将軍張骧、護軍将軍徐超率将吏已下舉城降。
寶聞帝幸信都,乃趣博陵之深澤,屯呼沱水,遣弟賀麟寇楊城,殺常山守兵三百餘人。
寶悉出珍寶及宮人招募郡縣,群盜無賴者多應之。
二月己巳,帝進幸楊城。
丁醜,軍于钜鹿之柏肆塢,臨呼沱水。
其夜,寶悉衆犯營,燎及行宮,兵人駭散。
帝驚起,不及衣冠,跣出擊鼓。
俄而左右及中軍将士,稍稍來集。
帝設奇陳,列烽營外,縱騎沖之,寶衆大敗,斬首萬餘級,擒其将軍高長等四千餘人。
戊寅,寶走中山,獲其器仗辎重數十萬計。
寶尚書闵亮、秘書監崔逞、太常孫沂、殿中侍禦史孟輔等并降。
降者相屬,賜拜職爵各有差。
平原徐超聚衆反于畔城,诏将軍奚辱捕斬之。
并州守将封真率其種族與徒何為逆,将攻刺史元延,延讨平之。
是時,柏肆之役,遠近流言,賀蘭部帥附力眷、纥突鄰部帥匿物尼、纥奚部帥叱奴根聚一黨一反于一陰一館,南安公元順率軍讨之,不克,死者數千。
诏安遠将軍庾嶽總萬騎,還讨叱奴根等,滅之。
三月己酉,車駕次于盧奴。
寶遣使求和,請送元觚,割常山以西奉國,乞守中山以東。
帝許之。
已而寶背約。
辛亥,車駕次中山,命諸将圍之。
是夜,寶弟賀麟将妻子出走西山。
寶見賀麟走,恐先據和龍,壬子夜,遂将其妻子及兄弟宗族數千騎北遁。
寶将李沈、王次多、張超、賈歸等來降。
遣将軍長孫肥追之,至範一陽一,不及而還。
城内共立慕容普鄰為主。
夏四月,帝以軍糧未繼,乃诏征東大将軍東平公元儀罷鄴圍,徙屯钜鹿,積租楊城。
普鄰出步卒六千餘人,伺間犯諸屯兵。
诏将軍長孫肥等輕騎挑之,帝以虎
七年春正月,幸木根山,遂次黑鹽池。
飨宴群臣,觐諸國貢使。
北之美水。
三月甲子,宴群臣于水濱,還幸河南宮。
西部泣黎大人茂鮮叛走,遣南部大人長孫嵩追讨,大破之。
夏五月,班賜諸官馬牛羊各有差。
秋八月,行幸漠南,仍築巡台。
冬十有二月,慕容永遣使朝貢。
是歲,皇子嗣生。
八年春正月,帝南巡。
二月,幸羖羊原,赴白樓。
三月,車駕西征侯呂鄰部。
夏四月,至苦水,大破之。
五月,還幸白樓。
慕容垂讨慕容永于長子。
六月,車駕北巡。
永來告急,遣陳留公元虔、将軍庾嶽率騎五萬東度河救之。
破類拔部帥劉曜等,徙其部落。
元虔等因屯秀容,慕容垂遂圍長子。
秋七月,車駕臨幸新壇。
庚寅,宴群臣,仍講武。
先是,衛辰子屈丐奔薛幹部,征之不送。
八月,帝南征薛幹部帥太悉佛于三城,會其先出擊曹覆,帝乘虛屠其城,獲太悉佛子珍寶,徙其民而還。
太悉佛聞之,來赴不及,遂奔姚興。
九月,還幸河南宮。
是歲,姚苌死。
九年春三月,帝北巡。
使東平公元儀屯田于河北五原,至于棝楊塞外。
夏五月,田于河東。
秋七月,還幸河南宮。
冬十月,蠕蠕社侖等率部落西走。
事具《蠕蠕傳》。
是歲,姚苌子興僭立,殺苻登。
慕容垂滅永。
十年春正月,太悉佛自長安還嶺北,上郡以西皆應之。
夏五月,幸鹽池。
六月,還幸河南宮。
秋七月,慕容垂遣其子寶來寇五原,造舟收谷。
帝遣右司馬許謙征兵于姚興。
東平公元儀徙據朔方。
八月,帝親治兵于河南。
九月,進師,臨河築台告津,連旌沿河東西千裡有餘。
是時,陳留公元虔五萬騎在東,以絕其左;元儀五萬騎在河北,以承其後;略一陽一公元遵七萬騎塞其中山之路。
冬十月辛未,寶燒船夜遁。
十一月己卯,帝進軍濟河。
乙酉夕,至參合陂。
丙戌,大破之。
語在《寶傳》。
生擒其陳留王紹、魯一陽一王倭奴、桂林王道成、濟一陰一公尹國、北地王世子鐘葵、安定王世子羊兒以下文武将吏數千人,器甲辎重、軍資雜财十餘萬計。
于俘虜之中擢其才識者賈彜、賈閨、晁崇等與參謀議,憲章故實。
班賞大臣将校各有差。
十有二月,還幸雲中之盛樂。
皇始元年春正月,大搜于定襄之虎山,因東幸善無北陂。
三月,慕容垂來寇桑乾川。
阿留公元虔先鎮平城,時征兵未集,虔率麾下邀擊,失利死之。
垂遂至平城西北,逾山結營。
聞帝将至,乃築城自守。
疾甚,遂遁走,死于上谷。
子寶匿喪而還,至中山乃僭立。
夏六月癸酉,遣将軍王建等三軍讨寶廣甯太守劉亢泥,斬之,徙其部落。
寶上谷太守慕容普鄰,捐郡奔走。
丁亥,皇太後賀氏崩。
是月,葬獻明太後。
秋七月,右司馬許謙上書勸進尊号,帝始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于是改元。
八月庚寅,治兵于東郊。
己亥,大舉讨慕容寶,帝親勒六軍四十餘萬,南出馬邑,逾于句注。
旌旗駱驿二千餘裡,鼓行而前,民室皆震。
别诏将軍封真等三軍,從東道出襲幽州,圍薊。
九月戊午,次一陽一曲,乘西山,臨觀晉一陽一,命諸将引騎圍脅,已而罷還。
寶并州牧遼西王農大懼,将妻子棄城夜出,東遁,并州平。
初建台省,置百官,封拜公侯、将軍、刺史、太守,
帝初拓中原,留心慰納。
諸士大夫詣軍門者,無少長,皆引入賜見。
存問周悉,人得自盡。
苟有微能,鹹蒙叙用。
己未,诏輔國将軍奚牧略地晉川,獲慕容寶丹一陽一王買得等于平陶城。
冬十月乙酉,車駕出井陉,使冠軍将軍王建、左軍将軍李栗五萬騎先驅啟行。
十有一月庚子朔,帝至真定。
自常山以東,守宰或捐城奔竄,或稽颡軍門,唯中山、鄴、信都三城不下。
别诏征東大将軍東平公儀五萬騎南攻鄴,冠軍将軍王建、左軍将軍李栗等攻信都,軍之所行,不得傷民桑棗。
戊午,進軍中山;己未,引騎圍之。
帝謂諸将曰:“朕量寶不能出戰,必當憑城自守,偷延日月。
急攻則傷士,久守則費糧,不如先平鄴、信都,然後還取中山,于計為便。
若移軍遠去,寶必散衆求食民間,如此,則人心離阻,攻之易克。
”諸将稱善。
丁卯,車駕幸魯口城。
是歲,司馬昌明死,子德宗僭立,遣使朝貢。
呂光僭稱天王,号大涼,遣使朝貢。
二年春正月己亥朔,大飨群臣于魯口。
慕容寶遣其左衛将軍慕容騰寇博陵,殺中山太守及高一陽一諸縣令長,抄掠租運。
是時信都未下,庚申,乃進軍。
壬戌,引騎圍之。
其夜,寶冀州刺史宜都王慕容鳳逾城奔走,歸于中山。
癸亥,寶輔國将軍張骧、護軍将軍徐超率将吏已下舉城降。
寶聞帝幸信都,乃趣博陵之深澤,屯呼沱水,遣弟賀麟寇楊城,殺常山守兵三百餘人。
寶悉出珍寶及宮人招募郡縣,群盜無賴者多應之。
二月己巳,帝進幸楊城。
丁醜,軍于钜鹿之柏肆塢,臨呼沱水。
其夜,寶悉衆犯營,燎及行宮,兵人駭散。
帝驚起,不及衣冠,跣出擊鼓。
俄而左右及中軍将士,稍稍來集。
帝設奇陳,列烽營外,縱騎沖之,寶衆大敗,斬首萬餘級,擒其将軍高長等四千餘人。
戊寅,寶走中山,獲其器仗辎重數十萬計。
寶尚書闵亮、秘書監崔逞、太常孫沂、殿中侍禦史孟輔等并降。
降者相屬,賜拜職爵各有差。
平原徐超聚衆反于畔城,诏将軍奚辱捕斬之。
并州守将封真率其種族與徒何為逆,将攻刺史元延,延讨平之。
是時,柏肆之役,遠近流言,賀蘭部帥附力眷、纥突鄰部帥匿物尼、纥奚部帥叱奴根聚一黨一反于一陰一館,南安公元順率軍讨之,不克,死者數千。
诏安遠将軍庾嶽總萬騎,還讨叱奴根等,滅之。
三月己酉,車駕次于盧奴。
寶遣使求和,請送元觚,割常山以西奉國,乞守中山以東。
帝許之。
已而寶背約。
辛亥,車駕次中山,命諸将圍之。
是夜,寶弟賀麟将妻子出走西山。
寶見賀麟走,恐先據和龍,壬子夜,遂将其妻子及兄弟宗族數千騎北遁。
寶将李沈、王次多、張超、賈歸等來降。
遣将軍長孫肥追之,至範一陽一,不及而還。
城内共立慕容普鄰為主。
夏四月,帝以軍糧未繼,乃诏征東大将軍東平公元儀罷鄴圍,徙屯钜鹿,積租楊城。
普鄰出步卒六千餘人,伺間犯諸屯兵。
诏将軍長孫肥等輕騎挑之,帝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