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6 列傳第三十六

關燈
李安人戴僧靜桓康焦度曹武呂安國周山圖周盤龍 王廣之 安人少有大志,常拊髀歎曰:“大丈夫處世,富貴不可希,取三将五校,何難之有。

    ”随父在縣,宋元嘉中,縣被魏克,安人尋率部曲自拔南歸。

     明帝時,稍遷武衛将軍,領水軍讨晉安王子勳,所向克捷。

    事平,明帝大會新亭樓,勞諸軍主。

    摴蒱官賭,安人五擲皆盧。

    帝大驚,目安人曰:“卿面方如田,封侯相也。

    ”安人少時貧,有一人從門過,相之。

    曰:“君後當大富貴,與天子交手共戲。

    ”至是,安人尋此人,不知所在。

     後爲廣陵太守,行南兖州事。

    齊高帝在淮一陰一,安人遙相結事。

    元徽初,除司州刺史,領義一陽一太守。

    及桂一陽一王休範起事,安人遣軍援都。

    建平王景素起兵,安人破其軍于葛橋。

    景素誅,留安人行南徐州事。

    城局參軍王回素爲安人所親,盜絹二匹。

    安人流涕謂曰:“我與卿契闊備嘗,今日犯王法,乃卿負我也。

    ”于軍門斬之,厚爲斂祭,軍府皆震服。

    轉東中郎司馬,行會稽郡事。

    時蒼梧縱虐,齊高帝憂迫無計。

    安人白高帝,欲于東奉江夏王跻起兵。

    高帝不許,乃止。

     高帝即位,爲中領軍,封康樂侯。

    自宋泰始以來,内外頻有賊寇,将帥以下,各募部曲,屯聚都下。

    安人上表,以爲自非淮北常備,其外馀軍悉皆輸遣,若親近宜立随身者,聽限人數。

    上納之,故诏斷衆募。

    時王敬則以勳誠見親,至于家國密事,上唯與安人論議。

    謂曰:“署事有卿名,我便不複細覽也。

    ” 尋爲領軍将軍。

    魏攻壽春至馬頭,诏安人禦之,魏軍退,安人沿淮進壽春。

    先是宋時亡命王元初聚一黨一六一合山,僭大号。

    自雲垂手過膝。

    州郡讨不能禽,積十馀年。

    安人生禽之,斬建康市。

    高帝崩,遺诏加侍中。

    武帝即位,爲丹一陽一尹,遷尚書左仆射。

    安人時屢啓密謀見賞,又善結尚書令王儉,故世傳儉啓有此授。

    尋上表,以年疾求退,爲吳興太守。

    于家載米往郡,時服其清。

    吳興有項羽神護郡聽事,太守到郡,必須祀以轭下牛。

    安人奉佛法,不與神牛,着屐上聽事,又于聽上八關齋。

    俄而牛死葬廟側,今呼爲李公牛冢。

    安人尋卒,世以神爲祟。

    諡肅侯。

     子元履,幼有一操一業,甚閑政體,爲司徒竟陵王子良法曹參軍。

    與王融遊狎,及王融誅,郁林敕元履随右衛将軍王廣之北征,密令于北殺之。

    廣之先爲安人所厚,又知元履無過,甚擁護之。

    會郁林敗死,元履拜謝廣之,曰:“二十二載,父母一之年,自此以外,丈人之賜也。

    ”仕梁爲吳郡太守,度支尚書,衡、廣、青、冀四州刺史。

     戴僧靜,會稽永興人也。

    少有膽力,便弓馬。

    事刺史沈文秀,俱被魏虜,後将家屬叛還淮一陰一。

    齊高帝撫畜,常在左右。

    後于都私齎錦出,事發,系南兖州獄。

    高帝遣薛深饷僧靜酒食,以刀子置魚腹中。

    僧靜與獄吏飲酒及醉,以刀刻械,手自折鎖,發屋而出,歸高帝。

    帝匿之齋内,以其家貧,年給谷千斛。

     會魏軍至,僧靜應募出戰,單刀直前。

    魏軍奔退,又追斬三級。

    時天寒甚,乃脫一衣,口銜三頭,拍浮而還。

     沈攸之事起,高帝入朝堂,遣僧靜将腹心先至石頭經略袁粲。

    時蘇烈據倉城門,僧靜射書與烈,夜缒入城。

    粲登城西南門,列燭火坐,台軍至射之,火乃滅。

    回登東門,其一黨一孫昙瓘骁勇善戰,每蕩一合,辄大殺傷,官軍死者百餘人。

    軍主王天生殊死拒戰,故得相持。

    自亥至醜,有流星赤色照地墜城中,僧靜率力攻倉門,手斬粲于東門,外軍燒門入。

    以功除前軍将軍、甯朔将軍。

     高帝即位,封建昌縣侯,位太子左衛率。

    武帝踐阼,出爲北徐州刺史。

    買牛給貧人令耕種,甚得荒情。

    後除南中郎司馬、淮南太守。

     永明八年,巴東王子響殺僚佐,武帝召僧靜使領軍向江陵。

    僧靜面啓上曰:“巴東王年少,長史司馬捉之太急,忿不思難故耳。

    天子兒過誤殺人,有何大罪,今急遣軍西上,人情惶懼,無所不至。

    臣不敢奉敕。

    ”上不答而心善之。

    徙廬陵王中軍司馬、高平太守。

    卒,諡壯侯。

     桓康,北蘭陵承人也。

    勇果骁悍。

    宋大明中,随齊高帝爲軍容,從武帝在贛縣。

    泰始初,武帝起義,爲郡所絷,衆皆散。

    康裝擔,一頭貯穆後,一頭貯文惠太子及竟陵王子良,自負置山中。

    及閘客蕭欣祖等四十馀人相結,破郡獄,出武帝。

    郡追兵急,康等死戰破之。

    随武帝起兵,摧堅陷陣,膂力絕人。

    所經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兒,畫其形于寺中。

    病瘧者寫形帖着一床一壁,無不立愈。

     後除襄贲令。

    桂一陽一王休範事起,康棄縣還都就高帝。

    會事已平,除員外郎。

     元徽五年七月六日夜,少帝微行至領軍府,帝左右人曰:“一府皆眠,何不緣牆入?”帝曰:“我今夕欲一處作适,待明日夜。

    ”康與高帝所養健兒盧荒、向黑于門間聽得其語。

    明旦,王敬則将帝首至,扣府門。

    康謂是變,與荒、黑拔白刃欲出,仍随高帝入宮。

     高帝鎮東府,除武陵王中兵、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