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3 列傳第三十三 齊高帝諸子下
關燈
小
中
大
蕨,直号首一陽一山。
”帝曰:“此直勞者之歌也。
” 久之,出爲江州刺史。
上以晔方出鎮,求其宅給諸皇子,遣舍人喻旨。
晔曰:“先帝賜臣此宅,使臣歌哭有所,陛下欲以州易宅,臣請不以宅易州。
”帝恨之。
至鎮百馀日,典簽趙渥之啓晔得失,征還爲左戶尚書。
遷太常卿。
累不得志。
冬節問訊,諸王皆出,晔獨後來,上已還便殿,聞晔至,引見,問之,晔稱牛羸不能取路。
上敕車府給副禦牛一頭。
敕主客自今諸王來不随例者,不複爲通。
公事還,過竟陵王子良宅,冬月道逢乞人,脫襦與之。
子良見晔衣單,進襦于晔。
晔曰:“我與向人亦複何異。
”尚書令王儉詣晔,晔留儉設食,盤中菘菜鱯魚而已。
儉重其率真,爲飽食盡歡而去。
尋爲丹一陽一尹,始不複置行一事,自得親政。
轉侍中、護軍将軍,給油絡車,又給扶二人。
武帝臨崩,遺诏爲衛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大行在殡,竟陵王子良在殿内,太孫未至,衆論喧疑,晔衆中言曰:“若立長,則應在我;立嫡,則應立太孫。
”及郁林立,甚見馮賴。
隆昌元年薨,贈司空,班劍二十人。
安成恭王暠字宣曜,高帝第六子也。
一性一清和,多疾。
曆位南中郎将、江州刺史,侍中,領步兵校尉,中書令。
永明九年,爲散騎常侍、秘書監,領石頭戍事。
及夏薨。
鄱一陽一王锵字宣韶,高帝第七子也。
建元末,武帝即位,爲雍州刺史,加都督。
武帝服除,锵方還,始入觐拜便流涕。
武帝愕然,問其故,锵收淚曰:“臣違奉彌年,今奉顔色,聖顔損瘦,所以泣耳。
”武帝歎曰:“我複是有此一弟。
” 累遷丹一陽一尹。
永明十一年,爲領軍将軍。
锵和悌美令,一性一謙慎,好文章,有一寵一于武帝。
領軍之授,齊室諸王所未爲,锵在官理事無壅,當時稱之。
車駕遊幸,常甲仗衛從,恩待次豫章王嶷。
其年,給油絡車。
隆昌元年,轉尚書左仆射,遷侍中、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領兵置佐。
锵雍容得物情,爲郁林依信。
郁林心疑明帝,諸王問訊,獨留锵,謂曰:“聞鸾于法身何如?”锵曰:“臣鸾于宗戚最長,且受寄先帝,臣等年皆尚少,朝廷之幹,唯鸾一人,願陛下無以爲慮。
”郁林退謂徐龍駒曰:“我欲與公共計取鸾,公既不同,我不能獨辦,且複小聽。
”及郁林廢,锵竟不知。
延興元年,進位司徒,侍中如故。
明帝鎮東府,權威稍異,锵每往,明帝屣履至車迎锵,語及家國,言淚俱下,锵以此推信之。
而宮台内皆屬意于锵,勸令入宮,發兵輔政。
制局監謝粲說锵及随王子隆曰:“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号令,粲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宣城公政當投井求活,豈有一步動哉!東城人政共縳送耳。
”子隆欲定計,锵以上台兵力既悉東府,且慮難捷,意甚猶豫。
馬隊主劉巨,武帝時舊人,詣锵請間,叩頭勸锵立事。
锵命駕将入,複回還内,與母陸太妃别,日暮不成行。
典簽知謀告之,數日,明帝遣二千人圍锵宅,害锵,謝粲等皆見殺。
凡諸王被害,皆以夜遣兵圍宅,或斧斫關排牆,叫噪而入,家财皆見封籍焉。
桂一陽一王铄字宣朗,高帝第八子也。
永明七年爲中書令,加散騎常侍。
時鄱一陽一王锵好文章,铄好名理,人稱爲鄱桂。
铄清羸有冷疾,常枕卧,武帝臨視,賜一床一帳衾褥。
一性一理偏詖,遇其賞興,則詩酒連日,情有所廢,則兄弟不通。
隆昌元年,加前将軍,給油絡車,并給扶二人。
鄱一陽一王見害,铄遷中軍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不自安,至東府見明帝,及出,處分存亡之計。
謂侍讀山悰曰:“吾前日觐王,王流涕嗚咽,而鄱一陽一、随郡見誅。
今日見王,王又流涕而有愧色,其在吾邪?”其夜三更中兵至,見害。
始興簡王鑒字宣徹,高帝第十子也。
一性一聰警。
年八歲,喪所生母,号慕過人,數日中便至骨立。
豫章文獻王聞之,撫其首嗚咽,謂高帝曰:“此兒一操一行異人,恐其不濟。
”高帝亦悲不自勝。
初封廣興郡王,袁彖時爲秘書丞,早有令譽,高帝盛重鑒,乃以彖爲友。
後改封始興。
自晉以來,益州刺史皆以良将爲之。
宋泰始中,益州市橋忽生小洲,道士邵碩見之,曰:“當有貴王臨州。
”劉亮爲刺史,齋前石榴樹陵冬生華,亮以問碩,碩曰:“此謂狂華,宋諸劉滅亡之象。
後二年君當終,後九載宋當滅。
滅後有王勝喜來作此州,冀爾時蜀土平。
”碩始康人,元
”帝曰:“此直勞者之歌也。
” 久之,出爲江州刺史。
上以晔方出鎮,求其宅給諸皇子,遣舍人喻旨。
晔曰:“先帝賜臣此宅,使臣歌哭有所,陛下欲以州易宅,臣請不以宅易州。
”帝恨之。
至鎮百馀日,典簽趙渥之啓晔得失,征還爲左戶尚書。
遷太常卿。
累不得志。
冬節問訊,諸王皆出,晔獨後來,上已還便殿,聞晔至,引見,問之,晔稱牛羸不能取路。
上敕車府給副禦牛一頭。
敕主客自今諸王來不随例者,不複爲通。
公事還,過竟陵王子良宅,冬月道逢乞人,脫襦與之。
子良見晔衣單,進襦于晔。
晔曰:“我與向人亦複何異。
”尚書令王儉詣晔,晔留儉設食,盤中菘菜鱯魚而已。
儉重其率真,爲飽食盡歡而去。
尋爲丹一陽一尹,始不複置行一事,自得親政。
轉侍中、護軍将軍,給油絡車,又給扶二人。
武帝臨崩,遺诏爲衛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大行在殡,竟陵王子良在殿内,太孫未至,衆論喧疑,晔衆中言曰:“若立長,則應在我;立嫡,則應立太孫。
”及郁林立,甚見馮賴。
隆昌元年薨,贈司空,班劍二十人。
安成恭王暠字宣曜,高帝第六子也。
一性一清和,多疾。
曆位南中郎将、江州刺史,侍中,領步兵校尉,中書令。
永明九年,爲散騎常侍、秘書監,領石頭戍事。
及夏薨。
鄱一陽一王锵字宣韶,高帝第七子也。
建元末,武帝即位,爲雍州刺史,加都督。
武帝服除,锵方還,始入觐拜便流涕。
武帝愕然,問其故,锵收淚曰:“臣違奉彌年,今奉顔色,聖顔損瘦,所以泣耳。
”武帝歎曰:“我複是有此一弟。
” 累遷丹一陽一尹。
永明十一年,爲領軍将軍。
锵和悌美令,一性一謙慎,好文章,有一寵一于武帝。
領軍之授,齊室諸王所未爲,锵在官理事無壅,當時稱之。
車駕遊幸,常甲仗衛從,恩待次豫章王嶷。
其年,給油絡車。
隆昌元年,轉尚書左仆射,遷侍中、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領兵置佐。
锵雍容得物情,爲郁林依信。
郁林心疑明帝,諸王問訊,獨留锵,謂曰:“聞鸾于法身何如?”锵曰:“臣鸾于宗戚最長,且受寄先帝,臣等年皆尚少,朝廷之幹,唯鸾一人,願陛下無以爲慮。
”郁林退謂徐龍駒曰:“我欲與公共計取鸾,公既不同,我不能獨辦,且複小聽。
”及郁林廢,锵竟不知。
延興元年,進位司徒,侍中如故。
明帝鎮東府,權威稍異,锵每往,明帝屣履至車迎锵,語及家國,言淚俱下,锵以此推信之。
而宮台内皆屬意于锵,勸令入宮,發兵輔政。
制局監謝粲說锵及随王子隆曰:“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号令,粲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宣城公政當投井求活,豈有一步動哉!東城人政共縳送耳。
”子隆欲定計,锵以上台兵力既悉東府,且慮難捷,意甚猶豫。
馬隊主劉巨,武帝時舊人,詣锵請間,叩頭勸锵立事。
锵命駕将入,複回還内,與母陸太妃别,日暮不成行。
典簽知謀告之,數日,明帝遣二千人圍锵宅,害锵,謝粲等皆見殺。
凡諸王被害,皆以夜遣兵圍宅,或斧斫關排牆,叫噪而入,家财皆見封籍焉。
桂一陽一王铄字宣朗,高帝第八子也。
永明七年爲中書令,加散騎常侍。
時鄱一陽一王锵好文章,铄好名理,人稱爲鄱桂。
铄清羸有冷疾,常枕卧,武帝臨視,賜一床一帳衾褥。
一性一理偏詖,遇其賞興,則詩酒連日,情有所廢,則兄弟不通。
隆昌元年,加前将軍,給油絡車,并給扶二人。
鄱一陽一王見害,铄遷中軍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不自安,至東府見明帝,及出,處分存亡之計。
謂侍讀山悰曰:“吾前日觐王,王流涕嗚咽,而鄱一陽一、随郡見誅。
今日見王,王又流涕而有愧色,其在吾邪?”其夜三更中兵至,見害。
始興簡王鑒字宣徹,高帝第十子也。
一性一聰警。
年八歲,喪所生母,号慕過人,數日中便至骨立。
豫章文獻王聞之,撫其首嗚咽,謂高帝曰:“此兒一操一行異人,恐其不濟。
”高帝亦悲不自勝。
初封廣興郡王,袁彖時爲秘書丞,早有令譽,高帝盛重鑒,乃以彖爲友。
後改封始興。
自晉以來,益州刺史皆以良将爲之。
宋泰始中,益州市橋忽生小洲,道士邵碩見之,曰:“當有貴王臨州。
”劉亮爲刺史,齋前石榴樹陵冬生華,亮以問碩,碩曰:“此謂狂華,宋諸劉滅亡之象。
後二年君當終,後九載宋當滅。
滅後有王勝喜來作此州,冀爾時蜀土平。
”碩始康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