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9 列傳第二十九

關燈
詩七首,武帝覽其文,篇篇嗟賞,由是朝野改觀。

    累遷秘書丞。

    武帝謂舍人周舍雲:“第一官當知用第一人。

    ”故以孝綽居此職。

     後爲太子仆,掌東宮管記。

    時昭明太子好士一愛一文,孝綽與陳郡殷芸、吳郡陸倕、琅邪王筠、彭城到洽等同見禮。

    太子起樂賢堂,乃使先圖孝綽。

    太子文章,群才鹹欲撰錄,太子獨使孝綽集而序之。

    遷兼廷尉卿。

     初,孝綽與到溉兄弟甚狎,溉少孤,宅近僧寺,孝綽往溉許,适見黃卧具,孝綽謂僧物色也,撫手笑。

    溉知其旨,奮拳擊之,傷口而去。

    又與洽同遊東宮,孝綽自以才優于洽,每于宴坐嗤鄙其文,洽深銜之。

    及孝綽爲廷尉,攜妾入廷尉,其母猶停私宅。

    洽尋爲禦史中丞,遣令史劾奏之,雲“攜少妹于華省,棄老母于下宅。

    ”武帝爲隐其惡,改妹字爲姝。

    孝綽坐免官。

    諸弟時随蕃皆在荊、雍,乃與書論共洽不平者十事,其辭皆訴到氏。

    又寫别本封至東宮,昭明太子命焚之,不開視。

     孝綽免職後,武帝數使仆射徐勉宣旨慰撫之,每朝宴常預焉。

    及武帝爲籍田詩,又使勉先示孝綽。

    時奉诏作者數十人,帝以孝綽詩工,即日起爲西中郎湘東王谘議參軍。

    遷黃門侍郎、尚書吏部郎,坐受人絹一束,爲饷者所訟,左遷信威臨賀王長史。

    晚年忽忽不得志,後爲秘書監。

     初,孝綽居母憂,冬月飲冷水,因得冷癖,以大同五年卒官,年五十九。

     孝綽少有盛名,而仗氣負才,多所陵忽。

    有不合意,極言诋訾。

    領軍臧盾、太府卿沈僧畟等并被時遇,孝綽尤輕之。

    每于朝集會同,處公卿間無所與語,反呼驺卒訪道途間事,由此多忤于物,前後五免。

    孝綽辭藻爲後進所宗,時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鹹誦傳寫,流聞河朔,亭苑柱壁莫不題之。

    文集數十萬言,行于時。

    兄弟及群從子侄當時有七十人,并能屬文,近古未之有也。

     其三妹,一适琅邪王叔英,一适吳郡張嵊,一适東海徐悱,并有才學。

    悱妻文尤清拔,所謂劉三一娘一者也。

    悱爲晉安郡卒,喪還建邺,妻爲祭文,辭甚凄怆。

    悱父勉本欲爲哀辭,及見此文,乃閣筆。

     孝綽子諒字求信,小名春。

    少好學,有文才,尤悉晉代故事,時人号曰“皮裡晉書”。

    位中書宣城王記室,爲湘東王所善。

    王嘗遊江濱,歎秋望之美。

    諒對曰:“今日可謂‘帝子降于北渚’。

    ”王有目疾,以爲刺己。

    應曰:“卿言‘目眇眇以愁予’邪?”從此嫌之。

     孝綽弟潛字孝儀,幼孤,與諸兄弟相勖以學,并工屬文。

    孝綽嘗雲“三筆六詩”,三即孝儀,六謂孝威也。

     舉秀才,累遷尚書殿中郎。

    敕令制雍州平等寺金像碑,文甚宏麗。

    晉安王綱鎮襄一陽一,引爲安北功曹史。

    及王爲皇太子,仍補洗馬,遷中舍人。

    出爲一陽一羨令,甚有稱績。

    後爲中書郎,以公事左遷安西谘議參軍,兼散騎常侍。

    使魏還,除中書郎。

    累遷尚書左丞,長兼禦史中丞。

    在職多所彈糾,無所顧望,當時稱之。

    出爲臨海太守。

    時政網疏闊,百姓多不遵禁。

    孝儀下車,宣下條制,勵一精一綏撫,境内翕然,風俗大變。

    入遷都官尚書。

    太清元年,出爲豫章内史。

    侯景寇建邺,孝儀遣子勵帥郡兵三千,随前衡州刺史韋粲入援。

    及宮城不守,孝儀爲前曆一陽一太守莊鐵所一逼一,失郡,卒。

     孝儀爲人寬厚,内行尤笃。

    第二兄孝熊早卒,孝儀奉寡嫂甚謹,家内巨細必先谘決,與妻子朝夕供事,未嘗失禮,時人以此稱之。

    有文集二十卷行于世。

     第五弟孝勝,位尚書右丞、兼散騎常侍。

    聘魏還,爲安西武陵王紀長史、蜀郡太守。

    紀僭号于蜀,以爲尚書仆射。

    随紀出峽口,兵敗被執。

    元帝宥之,以爲司徒右長史。

     第六弟孝威,氣調爽逸,風儀俊舉。

    初爲安北晉安王法曹,後爲太子洗馬,中舍人,庶子,率更令,并掌管記。

    大同中,白雀集東宮,孝威上頌甚美。

    太清中,遷中庶子,兼通事舍人。

    及侯景寇亂,随司州刺史柳仲禮至安陸,卒。

     第七弟孝先,位武陵王主簿,與兄孝勝俱随紀軍出峽口。

     兵敗,元帝以爲黃門郎,遷侍中。

     瑱字士溫,繪弟也。

    少有行業,文藻、篆隸、丹青并爲當世所稱。

    時有荥一陽一毛一惠遠善畫馬,瑱善畫婦人,并爲當世第一。

    瑱妹爲齊鄱一陽一王妃,伉俪甚笃。

    王爲齊明帝所誅,妃追傷遂成痼疾,醫所不療。

    有陳郡殷蒨善寫人面,與真不别,瑱令蒨畫王形像,并圖王平生所一寵一姬共照鏡狀,如欲偶寝。

    瑱乃密使媪一奶一示妃,妃視畫仍唾之,因罵雲“故宜其早死”。

    于是恩情即歇,病亦除差。

    此姬亦被廢苦,因即以此畫焚之。

     瑱仕齊,曆尚書吏部郎,義興太守。

    先繪卒。

     論曰:當泰始之際,二殷去就不同,原始要終,各以名節自立。

    孝祖翫敵而亡,蓋其宜也。

    劉勉出征久撫,所在流譽,行己之節,赴蹈爲期,雖古之忠烈,亦何以加此。

    悛至一性一過人,繪辭義克舉,諸子各擅雕龍,當年方駕,文采之盛,殆難繼乎。

    孝綽中冓爲尤,可謂人而無儀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