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二 【宋紀一百六十二】

關燈
起重光大荒落四月,盡阏逢涒灘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甯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嘉定十四年(金興定五年,蒙古太祖十六年) 夏,四月,乙卯,複置諸王宮大小學教授。

     乙醜,命任子簾試于禦史台。

     戊辰,金人渡淮北去,李全遣兵追擊,敗之。

     己未,金東莒公燕甯與蒙古兵戰,敗死。

    山東行省言:“甯所居天勝寨據險,甯死,衆無所歸,權署其提控孫邦佐為招撫使。

    ” 壬申,金左副元帥布薩安貞,以所俘宋宗室男一女七十馀口獻于汴都。

    安貞獲宋壯士,辄釋不殺,用其策有功。

    金主謂宰臣曰:“安貞将略固善矣,此輩得無思歸乎?南京密迩宋境,此輩既不可盡殺,驅之境上遣歸,何如?”宰臣莫對。

     五月,甲申朔,日有食之。

     壬辰,,史彌遠等上《孝宗寶訓》、《皇帝會要》。

     丙申,西川地震。

     蒙古久圍東平,饷道絕,金行省蒙古綱奏請移軍于河南,金主命百官議。

    禦史大夫赫舍哩呼圖克們等曰:“金城湯池,非粟不守。

    東平孤城無援,萬一失之,則官吏兵民俱盡,宜徙之河南以助防秋。

    ”翰林待制穆延阿固貸曰:“不然。

    車駕南遷,恃大河以為險,大河以東平為籓籬,今乃棄之,則大河不足恃矣。

    兵以将為主,将以心為主;綱心已搖,不可使守,宜别遣行省辨畫軍食。

    ”金主不能決。

    樞密院議綱内徙行省邳州,監軍王庭玉屯黃陵岡。

    綱率衆南走,蒙古索噜呼圖邀擊之,斬七千馀級,綱以數百騎遁去。

    嚴實入城,建行省于府第,薩爾達以穆呼哩命,中分其城,以嚴實撫安東平以北恩、博等州,石珪移治曹州。

    于是金不複能守山東矣。

     六月,丙寅,诏以皇侄福州觀察使貴和為皇子。

     初,帝以景獻太子卒,國本未立,選太祖十世孫年十五以上者,教育官中,如高宗擇普安、恩平故事。

    至是遂立為皇子,更名竑,進封祁國公。

     乙亥,以宗室子與莒為秉義郎。

    與莒,燕懿王德昭之後,希瓐子也,母全氏,家于紹興之山一陰一。

     初,慶元人餘天錫,為史彌遠童子師,一性一謹願,彌遠器重之。

    皇子竑之立,非彌遠意,欲有所廢立,以沂王置後為名,一陰一求宗室中可立者,以備皇子之選。

    天錫适還秋試,彌遠密語之曰:“沂王無後,宗子賢願者具以來。

    ”天錫舟抵越西門,天大雨,避全保長家,保長知其為丞相客,治具甚肅。

    有二子侍立,天錫問之,保長曰:“此吾外孫也。

    日者言二兒後極貴。

    ”問其姓,長曰趙與莒,次曰與芮。

    天錫還臨安,以告彌遠。

    彌遠命召二子來,保長喜,鬻田,治衣冠,集姻一黨一送之,且詫其遇。

    彌遠善相人,及見,大奇之,恐事洩,遽使歸。

    保長大慚,其鄉人亦竊笑之。

    逾年,彌遠謂天錫曰:“二子可複來乎?”天錫召之,保長謝不遣。

    彌遠乃使天錫密谕保長曰:“二子,長者最貴,宜還撫于其父家。

    ”遂載至臨安。

    及竑立為皇子,乃補與莒秉義郎,賜名貴誠,年十七矣。

     軍器監豐城範應旍,嘗因召見言曰:“國事大且急者,儲貳為先。

    陛下不斷自宸衷,徒眩惑于左右近習之言,轉移于宮庭嫔禦之見,失今不圖,一奸一臣乘夜半,片紙或從中出,忠義之士,束手無策矣。

    ”帝為之動容而不能用。

     戊寅,金殺其左副元帥兼樞密副使布薩安貞。

    安貞先為尚書省所劾,金主謂平章政事英王守純曰:“國家誅一大臣,必合天下後世公議,其令覆案之。

    ”初,安貞憂讒,嘗以金玉帶遺近侍局,為近侍局所發;又以安貞獲宋宗室不殺,誣為謀叛奔宋。

    下诏數其罪,并其二子殺之。

    以其祖忠義、父揆有大功,免兄弟緣坐。

    安貞之典兵征伐也,每自歎曰:“三世為将,道家所忌。

    ”至是果及于難。

     己卯,金越王永功薨,谥忠簡。

    永功勇健絕人,涉書史。

    子璹,博學有俊才。

    金之南遷也。

    諸王宗室颠沛奔走,璹獨載其書以從。

    時諸王之禁猶嚴,璹潛與士大夫吟詠倡酬,不敢明白往來。

    永功薨後,禁稍弛,璹始得與文士楊雲翼、趙秉文、元好問等相交善,然隻奉朝請,不語及時事。

     是月,金上一黨一公張開以厚賞誘晉一陽一公郭文振之将士,頗有亡歸者。

    诏分遼、潞粟赈太原饑民,開不與,文振奏其事,金主遣使谕以“各守疆土,同心濟難,毋以細故啟釁端,誤國事。

    ” 是夏,蒙古主駐鐵門關。

     遣苟夢玉通好于蒙古,蒙古旋遣使來報。

     秋,七月,己亥,金義勇軍叛,據砀山,旋襲永城,行軍副總領高琬敗之。

    金主命蒙古綱并力進讨。

     辛醜,以趙方為京湖制置大使,賈涉為淮東制置使,兼京東、河北路節制使。

     丁未,修《光宗寶訓》。

     八月,乙卯,知樞密院事任希夷罷。

     賜史彌遠家廟。

     壬戌,以兵部尚書宣缯同知樞密院事,給事中俞應符簽書樞密院事。

     乙醜,追封史浩為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廟廷。

     京湖制置大使趙方卒。

    方先知青一陽一縣,告其守史彌遠曰:“催科不擾,是催科中撫字;刑罰無差,是刑罰中教化。

    ”人以為名言。

    守襄、漢十年,以戰為守,合官民兵為一體,通總制司為一家,許國之忠,應變之略,隐然有樽俎折沖之風,故金人南侵,淮、蜀大困,而京西獨全。

    既殁,人皆思之。

     先是賈益謙建言:“汴之形勢,惟恃大河。

    今河朔受兵,群盜并起,宜嚴河禁以備不虞。

    凡自北來而無公憑者,勿聽渡。

    ”是月,金主谕樞密院曰:“河北艱食,貧民欲南來者日益多,速令渡之,毋緻殍死!” 九月,癸未,立果州一團一練使貴誠為沂靖惠王後。

    貴誠疑重寡言,潔修好學,每朝參待漏,他人或笑語,貴誠獨俨然;出入殿庭,矩度有常,見者斂容。

    史彌遠益異之。

     金南渡後,監察禦史多被的決,參知政事張行信上言曰:“大定間,監察坐罪,大抵收贖,或至奪俸,重則外降而已;間有的決者,皆有為而然,當時執政程煇已面論其非。

    近日無論事之大小,情之輕重,一概的決,以為大定故實,先朝明訓,過矣。

    ”甲申,金主命尚書省包定監察罪名。

     己醜,朝獻景靈宮,庚寅,朝飨太廟。

    辛卯,合祭天地于明堂,大赦。

     冬,十月,複滄州。

     甲寅,複以齊州為濟南府,兗州為襲慶府。

     丙寅,夏人複以書至四川,趣會師伐金。

     初,蒙古太師、國王穆呼哩由東勝州涉河,引兵而西。

    夏主聞之懼,遣塔爾海監府等宴穆呼哩于河南,且遣塔海甘布将兵五萬屬焉。

    至是穆呼哩引兵東行入葭州,金将王公佐遁,穆呼哩以石天應權行台守葭,而自将攻綏德,破馬蹄、克戎兩寨,夏主遣瑪爾布帥衆會之。

    瑪爾布問穆呼哩相見之儀,穆呼哩曰:“汝見汝王,即其禮也。

    ”瑪爾布曰:“未受主命,不敢拜。

    ”乃引衆去。

     十一月,穆呼哩進攻延安,瑪爾布始質馬而拜。

    金元帥哈達與納邁珠禦之。

    哈達以兵三萬陳于城東,蒙古将蒙古布哈先以騎士三千趣之。

    夜半,穆呼哩命軍士銜枚潛進,伏于城東兩谷中。

    次日,蒙古布哈望見金兵,佯棄旗鼓走,金兵追之;穆呼哩出伏乘其後,鼓鼙震天,金兵大亂,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