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五十五 【宋紀一百五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起著雍敦牂正月,盡上章涒灘十二月,凡三年。
○甯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恭睿孝皇帝慶元四年(金承安三年) 春,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癸卯,金谕有司:“凡館接伴并奉使者,毋以語言相勝,務存大體,奉使者務得其人。
” 乙卯,上欽宗硃皇後谥曰仁懷皇後。
後北遷,無兇問。
金罷講議所。
丙辰,以趙師B164為工部侍郎,仍知臨安府事。
師[B164]尹臨安,谄事韓侂胄,無所不至;私市北珠以遺侂胄諸妾,諸妾元夕出遊,市人稱羨,諸妾俱喜,争為師B164求遷官,遂有是擢。
金主如城南春水。
丁巳,金并上京、東京兩路提刑司為一,提刑司副兼安一撫使副;安一撫使專掌教習武事,毋令改其本俗。
己未,金以都南行宮名建春一宮。
甲子,金主還都。
丙寅,以簽書樞密事葉翥同知樞密院事。
丁卯,以兩浙、江、淮、荊、湘、四川多流民,诏有司舉行寬恤之政。
二月,己巳朔,金主如建春一宮。
辛未,诏:“兩省、侍從、台谏各舉所知一二人,毋舉宰執子弟、親一黨一。
” 丙子,上太皇太後谥曰憲聖慈烈皇後。
辛巳,金主谕宰臣曰:“自今内外官有阙,有才能可任者,雖資曆未及,亦具以聞,雖親故無有所避。
” 甲申,金主還宮。
先是,金議北讨,樞密使襄奏遣同判大睦親府事宗浩出軍泰州,又請左丞瓜勒佳衡于撫州行樞密院,出軍西北路以邀準布,而自帥兵出臨潢。
金主從其策,賜内庫物,即軍中用之。
丙戌,色庫部族詣撫州降。
金主使問襄,襄以為受之便。
金主賜襄寶劍,命進軍以一逼一之。
辛卯,金平章政事鈕祜祿額特喇薨。
額特喇一性一溫厚,嘗為赫舍哩良弼所薦,世宗稱許之。
在相位十馀年,甚見一寵一遇。
其沒也,厚加赙贈,谥成肅。
三月,戊戌,金以禮部尚書張為禦史大夫。
主寅,金始榷醋。
丁巳,金敕:“随處盜賊,毋以強為竊,以多為少,以有為無,嘯聚二十人以上奏聞;違者杖百。
” 甲子,權攢憲聖慈烈皇後于永思陵。
乙醜,蠲臨安、紹興租稅有差。
是月,臣僚言:“聞诏旨擇日開講,望陛下遵用仁宗、高宗故事,令侍講之臣,仰稽《三朝寶訓》所舉外治數條,詳悉講明,以備觀覽。
凡武備之設,何者為先;軍旅之制,何者為重;邊圉拒守,孰為要害;敵人情僞,孰得要領;考古驗今,必有至計,商略而施行之,足以為思患預防之策。
”帝從之。
金自北陲多警,連年用兵,樞密使襄請用步卒穿壕築障,起臨潢,左界北京路,以為一陰一塞。
議者皆言其不足恃。
金主以問襄,襄曰:“今茲之費雖百萬貫,然功一成,則邊防固而戍兵可減,半歲省三百萬貫;且寬民轉輸之力,實為永便。
”诏可。
襄新督視之,軍民并役,又募饑民以傭,即事五旬而畢。
既而西北、西南路亦治塞,如所請。
無何,泰州軍與敵接戰,宗浩督其後,殺獲過半。
諸部相率送款,襄納之。
于是北陲告甯,襄還臨潢,減屯兵四萬、馬三萬匹。
夏,四月,丙戌,祔仁懷皇後、憲聖慈烈皇後神主于太廟。
丙申,始禦正殿。
金主谕禦史台曰:“随朝大小辟,雖有才能,率多苟簡,朕甚惡之,其察舉以聞。
提刑司所舉賢能污濫官,皆當殿奏,馀事可轉以聞。
” 五月,己亥,加韓侂胄少傅,賜玉帶。
己酉,姚愈複上言:“近世行險僥幸之徒,但為道學之名,竊取程颢、張載之說,張而大之,聾瞽愚俗。
權臣力主其說,結為死一黨一。
陛下取其罪魁之顯然者,止從竄免,馀悉不問,所以存全之意,可謂至矣。
奈習之深者,怙惡不悛,日懷怨望,反以元祐一黨一籍自比。
如近日徐誼令弟芸援韓維谪筠州日,諸子納官贖罪以求歸侍,此皆借假元祐大賢之名以欺天下後世。
當元祐時,宰輔如司馬光輩,其肯一陰一蓄邪謀,窺伺神器,自謂夢壽皇授鼎,白龍登天,如汝愚之無君者乎?侍從如蘇轼輩,其肯阿附權臣,妄謂風雷之變,為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如劉光祖者乎?其肯當揖遜之際,有但得趙家一塊肉足矣,以助汝愚之為一奸一,如徐誼者乎?其馀百執事如秦觀輩,其肯推尋宗派,以為汝愚乃楚王之裔,宜承大統,如遊仲鴻者乎?其肯獻佞汝愚,以為外間軍民推戴相公,如沈清臣者乎?其肯一陰一受汝愚指教,圖兼握兵一柄一,如張知遠者乎?如此之類,見于論疏,不一而足。
此天下之所共知,安可誣也!夫元祐之一黨一如此,而今僞一黨一如彼!願特奉明诏,播告天下,使中外曉然知邪正之實,庶一奸一僞之徒,不至假借疑似以盜名欺世。
”于是命直學士院高文虎草诏,有雲:“竊附元祐之衆賢,實類紹聖之一奸一黨一。
”韓侂胄大喜,即遷文虎于要職。
是月,禁女冠毋入大内及三宮。
先是江州僧道隆自言能知人休咎,愚民稱為“散聖”,往來都下,貴戚競施之。
壽康宮衛士詹康妻,故倡也,出入禁中,号為部頭;以病遍外舍,道隆因之,使求賜金于北内以為建塔費,後宮多有施也。
趙師B164聞之,執道隆屬吏,錄其橐,得金錢三萬馀缗。
诏杖黥,隸英德府土牢。
旋有是禁。
金監察禦史路鐸,劾參知政事楊伯通引用鄉人李浩,以公器結私恩,左司郎中賈益除授承望風旨,禦史大夫張抑言路;金主命同知大興府事賈铉诘問。
伯通待罪于家。
辨曰:“鐸嘗面白伯通私李浩,因告以彈劾大臣,須有實迹,恐所劾不當,台綱愈壞,令再體察,非抑之也。
”益亦辨除授皆宰執公議。
铉具以聞,金主責鐸言事輕率,慰谕伯通,視事如故。
秋,七月,已未,四川都大茶馬丁逢入對,極論元祐、建中調停之害,且引蘇轍、任伯雨之言為證。
時薛叔似、葉适坐汝愚一黨一久斥,皆起為郡,故逢有是言。
京镗、何澹深悅之,薦為軍器監。
辛酉,同知樞密院事葉翥罷。
以姚愈為兵部尚書。
愈浮沈州縣,忽忽不得志,阿附韓侂胄,遂得驟遷。
尋以病免。
八月,丁卯,以久雨,決系囚。
丙子,以謝深甫知樞密院事,吏部尚書許及之同知院事。
及之谄事韓侂胄,居二年不遷,見侂胄,流涕叙其知遇之意,衰遲之狀,不覺屈膝。
侂胄憐之,故有是命。
侂胄嘗值生辰,及之後至,阍人掩關,及之從門間俯偻而入。
當時有“由窦尚書、屈膝執政”之語。
庚辰,金以護衛石和尚為押軍萬戶,率親軍八百人、武衛軍千六百人戍西北路。
是月,京镗等以帝未有嗣,請擇宗室子育之。
诏育太祖後燕懿王德昭九世孫與願于宮中,時年六歲。
九月,癸卯,太白經天。
丁未,京镗上《重修敕令格式》,诏頒天下。
先是太史言月蝕于晝,而草澤言蝕于夜;驗視,草澤言是。
诏改造曆,以秘書省正字臨邛馬履為參定官。
履嘗從故直徽猷閣張行成習數學,故以命之。
冬,十月,金定官民存留見錢之數,設回易務,更立行用鈔法。
十一月,
○甯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恭睿孝皇帝慶元四年(金承安三年) 春,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癸卯,金谕有司:“凡館接伴并奉使者,毋以語言相勝,務存大體,奉使者務得其人。
” 乙卯,上欽宗硃皇後谥曰仁懷皇後。
後北遷,無兇問。
金罷講議所。
丙辰,以趙師B164為工部侍郎,仍知臨安府事。
師[B164]尹臨安,谄事韓侂胄,無所不至;私市北珠以遺侂胄諸妾,諸妾元夕出遊,市人稱羨,諸妾俱喜,争為師B164求遷官,遂有是擢。
金主如城南春水。
丁巳,金并上京、東京兩路提刑司為一,提刑司副兼安一撫使副;安一撫使專掌教習武事,毋令改其本俗。
己未,金以都南行宮名建春一宮。
甲子,金主還都。
丙寅,以簽書樞密事葉翥同知樞密院事。
丁卯,以兩浙、江、淮、荊、湘、四川多流民,诏有司舉行寬恤之政。
二月,己巳朔,金主如建春一宮。
辛未,诏:“兩省、侍從、台谏各舉所知一二人,毋舉宰執子弟、親一黨一。
” 丙子,上太皇太後谥曰憲聖慈烈皇後。
辛巳,金主谕宰臣曰:“自今内外官有阙,有才能可任者,雖資曆未及,亦具以聞,雖親故無有所避。
” 甲申,金主還宮。
先是,金議北讨,樞密使襄奏遣同判大睦親府事宗浩出軍泰州,又請左丞瓜勒佳衡于撫州行樞密院,出軍西北路以邀準布,而自帥兵出臨潢。
金主從其策,賜内庫物,即軍中用之。
丙戌,色庫部族詣撫州降。
金主使問襄,襄以為受之便。
金主賜襄寶劍,命進軍以一逼一之。
辛卯,金平章政事鈕祜祿額特喇薨。
額特喇一性一溫厚,嘗為赫舍哩良弼所薦,世宗稱許之。
在相位十馀年,甚見一寵一遇。
其沒也,厚加赙贈,谥成肅。
三月,戊戌,金以禮部
主寅,金始榷醋。
丁巳,金敕:“随處盜賊,毋以強為竊,以多為少,以有為無,嘯聚二十人以上奏聞;違者杖百。
” 甲子,權攢憲聖慈烈皇後于永思陵。
乙醜,蠲臨安、紹興租稅有差。
是月,臣僚言:“聞诏旨擇日開講,望陛下遵用仁宗、高宗故事,令侍講之臣,仰稽《三朝寶訓》所舉外治數條,詳悉講明,以備觀覽。
凡武備之設,何者為先;軍旅之制,何者為重;邊圉拒守,孰為要害;敵人情僞,孰得要領;考古驗今,必有至計,商略而施行之,足以為思患預防之策。
”帝從之。
金自北陲多警,連年用兵,樞密使襄請用步卒穿壕築障,起臨潢,左界北京路,以為一陰一塞。
議者皆言其不足恃。
金主以問襄,襄曰:“今茲之費雖百萬貫,然功一成,則邊防固而戍兵可減,半歲省三百萬貫;且寬民轉輸之力,實為永便。
”诏可。
襄新督視之,軍民并役,又募饑民以傭,即事五旬而畢。
既而西北、西南路亦治塞,如所請。
無何,泰州軍與敵接戰,宗浩督其後,殺獲過半。
諸部相率送款,襄納之。
于是北陲告甯,襄還臨潢,減屯兵四萬、馬三萬匹。
夏,四月,丙戌,祔仁懷皇後、憲聖慈烈皇後神主于太廟。
丙申,始禦正殿。
金主谕禦史台曰:“随朝大小辟,雖有才能,率多苟簡,朕甚惡之,其察舉以聞。
提刑司所舉賢能污濫官,皆當殿奏,馀事可轉以聞。
” 五月,己亥,加韓侂胄少傅,賜玉帶。
己酉,姚愈複上言:“近世行險僥幸之徒,但為道學之名,竊取程颢、張載之說,張而大之,聾瞽愚俗。
權臣力主其說,結為死一黨一。
陛下取其罪魁之顯然者,止從竄免,馀悉不問,所以存全之意,可謂至矣。
奈習之深者,怙惡不悛,日懷怨望,反以元祐一黨一籍自比。
如近日徐誼令弟芸援韓維谪筠州日,諸子納官贖罪以求歸侍,此皆借假元祐大賢之名以欺天下後世。
當元祐時,宰輔如司馬光輩,其肯一陰一蓄邪謀,窺伺神器,自謂夢壽皇授鼎,白龍登天,如汝愚之無君者乎?侍從如蘇轼輩,其肯阿附權臣,妄謂風雷之變,為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如劉光祖者乎?其肯當揖遜之際,有但得趙家一塊肉足矣,以助汝愚之為一奸一,如徐誼者乎?其馀百執事如秦觀輩,其肯推尋宗派,以為汝愚乃楚王之裔,宜承大統,如遊仲鴻者乎?其肯獻佞汝愚,以為外間軍民推戴相公,如沈清臣者乎?其肯一陰一受汝愚指教,圖兼握兵一柄一,如張知遠者乎?如此之類,見于論疏,不一而足。
此天下之所共知,安可誣也!夫元祐之一黨一如此,而今僞一黨一如彼!願特奉明诏,播告天下,使中外曉然知邪正之實,庶一奸一僞之徒,不至假借疑似以盜名欺世。
”于是命直學士院高文虎草诏,有雲:“竊附元祐之衆賢,實類紹聖之一奸一黨一。
”韓侂胄大喜,即遷文虎于要職。
是月,禁女冠毋入大内及三宮。
先是江州僧道隆自言能知人休咎,愚民稱為“散聖”,往來都下,貴戚競施之。
壽康宮衛士詹康妻,故倡也,出入禁中,号為部頭;以病遍外舍,道隆因之,使求賜金于北内以為建塔費,後宮多有施也。
趙師B164聞之,執道隆屬吏,錄其橐,得金錢三萬馀缗。
诏杖黥,隸英德府土牢。
旋有是禁。
金監察禦史路鐸,劾參知政事楊伯通引用鄉人李浩,以公器結私恩,左司郎中賈益除授承望風旨,禦史大夫張抑言路;金主命同知大興府事賈铉诘問。
伯通待罪于家。
辨曰:“鐸嘗面白伯通私李浩,因告以彈劾大臣,須有實迹,恐所劾不當,台綱愈壞,令再體察,非抑之也。
”益亦辨除授皆宰執公議。
铉具以聞,金主責鐸言事輕率,慰谕伯通,視事如故。
秋,七月,已未,四川都大茶馬丁逢入對,極論元祐、建中調停之害,且引蘇轍、任伯雨之言為證。
時薛叔似、葉适坐汝愚一黨一久斥,皆起為郡,故逢有是言。
京镗、何澹深悅之,薦為軍器監。
辛酉,同知樞密院事葉翥罷。
以姚愈為兵部尚書。
愈浮沈州縣,忽忽不得志,阿附韓侂胄,遂得驟遷。
尋以病免。
八月,丁卯,以久雨,決系囚。
丙子,以謝深甫知樞密院事,吏部尚書許及之同知院事。
及之谄事韓侂胄,居二年不遷,見侂胄,流涕叙其知遇之意,衰遲之狀,不覺屈膝。
侂胄憐之,故有是命。
侂胄嘗值生辰,及之後至,阍人掩關,及之從門間俯偻而入。
當時有“由窦尚書、屈膝執政”之語。
庚辰,金以護衛石和尚為押軍萬戶,率親軍八百人、武衛軍千六百人戍西北路。
是月,京镗等以帝未有嗣,請擇宗室子育之。
诏育太祖後燕懿王德昭九世孫與願于宮中,時年六歲。
九月,癸卯,太白經天。
丁未,京镗上《重修敕令格式》,诏頒天下。
先是太史言月蝕于晝,而草澤言蝕于夜;驗視,草澤言是。
诏改造曆,以秘書省正字臨邛馬履為參定官。
履嘗從故直徽猷閣張行成習數學,故以命之。
冬,十月,金定官民存留見錢之數,設回易務,更立行用鈔法。
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