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五十 【宋紀一百五十】
關燈
小
中
大
皇太後“備德”二字。
壬子,王淮等賀冊寶禮成。
帝曰:“前日慈顔甚歡。
”淮曰:“陛下奉親至誠,載籍所未聞。
”帝曰:“太上賜朕銷金背子一領,但色差淺,此便是昔人斑衣。
來歲慶壽日,更服以往。
”淮等曰:“洵盛事也。
” 癸醜,尚書右司郎中何萬言:“今之風俗,視舊日侈,此家給人足不能如往時也。
本朝自淳化後,已号極治,仁宗深慮風俗易奢,景祐二年诏:‘天下士庶之家,非品官無得起門屋;非宮室寺觀毋得彩繪門宇;器用毋得純金及表裡用硃;非三品以上及宗室、戚裡家毋得金棱器及用玳瑁器;非命婦毋得金為首飾及真珠裝綴首飾、衣服;凡有一床一褥之類,毋得用純錦繡;民間毋得乘檐子,其用兜子者,舁無過四人;非五品以上毋得乘鬧裝銀鞍。
違者,物主、工匠并以違制論。
’令請考其違戾于禮法者,開具名件,嚴立禁戢,始自中都,以至四方,則用度有制,民力自寬。
”诏禮部參照景祐诏書并見行條令讨論聞奏。
甲寅,茶馬司言宕昌馬場歲額所管,皆是遠蕃入中,其間多蹄黃怯瘦之類,若行排撥,必緻損斃。
令于西和州置豐草監,并宕昌良馬監,務應歇養。
金樞密使圖克坦克甯請立金源郡王為皇太孫,以系天下之望,曰:“此事貴果斷,不可緩也。
緩則起觊觎之心,來讒佞之言,豈惟儲位久虛,而骨肉之禍恐自此始矣。
”金主以為然。
戊午,诏起複皇孫金源郡王瑪達格判大興尹,進封原王。
庚申,知成都府留正以病版,帝曰:“留正病,可即擇人知成都。
”王淮等薦趙汝愚,帝曰:“朕亦思之,無如汝愚,其處事不偏,可任也。
” 癸亥,權發遣簡州丁逢朝辭,論今日财賦,窠名之數多,養兵之費重,民力有限,而州縣之吏,并緣名色,巧計侵移,重困民力,請嚴行禁止。
帝曰:“卿到簡州,當遵守所言。
” 丙寅,金左丞相完顔守道,左丞張汝弼,右丞鈕祜祿額特喇,參知政事張汝霖,坐擅增東京諸皇孫食料,各削官一階。
丁卯,湖北提舉趙善譽言:“江陵府高陂河渡,請盡廢官課,聽從近便居民各以舟船渡載,庶幾豪民不得專其利,而民力無迫脅阻滞之患。
”從之。
甲戌,金主謂宰臣曰:“太尉守能,論事止務從寬,犯罪罷職者多欲複用。
若懲其首惡,後來知畏;罪而複用,何以示戒!” 金主聞有司市面,不時酬直,怒監察不一舉劾,杖之,以問參知政事程輝,輝曰:“監察君之耳目,所犯罪輕,不贖而杖,亦一時之怒也。
”金主曰:“職事不一舉,是故犯也。
杖之何不可?”輝曰:“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
” 乙亥,忠翊郎、殿前司左翼軍統制盛雄飛,特降兩官,送隆興府居住,以不親臨教閱,添置回易,泉州以其事來上,故有是诏。
丙子,金主謂宰臣曰:“原王大興行一事如何?”額特喇對曰:“聞都人皆稱之。
”金主曰:“朕令察于民間,鹹言見事甚明,予奪皆不失常,曹、豳二王弗能及也。
又聞有女真一人訴事,以女真語問之,漢人訴事,漢語問之。
大抵習本朝語為善,不習則淳風将棄。
”張汝弼對曰:“不忘本者,聖人之道也。
”額特喇曰:“以西夏小邦,崇尚舊俗,猶能保國數百年。
”金主曰:“事當任實。
一事有僞,則喪百真,故凡事莫如真實也。
” 金主嘗與宰臣議古有監軍之事,平章政事襄曰:“漢、唐初無監軍,将得專任,故戰必勝,攻必克。
乃叔世始以内臣監軍,動為所制,故多敗而少功。
若将得其人,監軍誠不必置。
”金主嘉納之。
是歲,知龍州王偁上《東都事略》。
诏舒、蕲二州鐵錢監歲鑄并以二十萬貫為額。
○孝宗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淳熙十三年(金大定二十六年) 春,正月,庚辰朔,帝詣德壽宮行慶壽禮。
大赦,推恩。
戊戌,诏:“淮東、淮西、湖廣總所并江、池州、襄一陽一、江陵府大軍庫見在金銀錢會,并限半月具申尚書省。
” 甲辰,金主如長春一宮春水。
二月,庚戌,诏:“潼川運判嶽霖職事修舉,除直徽猷閣,再任。
” 知靜江府詹儀之為通判沈作器乞宮觀,帝曰:“此門亦不可開。
監司按通判則可,知州于通判按舉皆不可。
若通判隻是随州,焉用通判!其改差别處通判。
” 乙卯,步軍都虞候梁師雄,奏射鐵簾合格官兵人數,帝曰:“聞射鐵簾諸軍,鼓躍奮勵,可作士氣。
”周必大對曰:“兵久不用則氣惰。
今陛下以此激勸,将見人人皆勝兵矣。
” 癸酉,帝謂侍臣曰:“朕觀唐世大将,得人頗多,蓋緣内讨方鎮,外有吐蕃、回纥,無時不用兵,所以人皆習熟。
國朝仁厚,不動兵革馀三五十年,故名将少。
”王淮曰:“人材遇事乃見。
但中外多事,用兵不已,亦非美事也。
” 金主還都。
乙亥,诏曰:“每季求仕人,問以疑難,令剖決之。
其才識可取者,仍察訪政迹,如其言行相符,即加升用。
” 丙子,帝曰:“自古人主讀書,少有知道,知之亦罕能行之。
且如‘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二語,人君豈不知之!然所行不至。
陸贽論谏諄複不已者,正欲德宗知而行之,如魏征于太宗,則言語不甚諄複。
且德宗之時何時也?而與陸贽論事,皆是使中人傳旨。
且事有是非,當面反覆诘難,猶恐未盡,投機之會,間不容發,豈可中人傳旨!朕每事以太宗為法,以德宗為戒。
” 三月,丙戌,淮東、淮西總所具到軍庫見錢、會子及務場錢數。
诏:“就本府認數樁管,非朝旨,不得擅行支使。
” 己醜,金尚書省拟奏除授,金主曰:“卿等在省,未嘗薦士,止限資級,安能得人!迸有布衣入相者,聞宋亦多用山東、河南流寓疏遠之人,皆不拘于貴近也。
以本朝境土之大,豈無其人!朕難遍知,卿又不一舉,自古豈有終身為相者!外官三品以上,必有可用之人,但無故得進耳。
”左丞張汝弼曰:“下位雖有才能,必試之乃見。
”參政程輝曰:“外官雖有聲,一旦入朝,卻不稱任,亦在沙汰而已。
” 辛卯,以福建運判王師愈職事修舉,除直秘閣,再任。
夏,四月,庚戌,帝讀陸贽奏議《論度支折稅事狀》,蕭燧言:“自古聚斂之臣,務為欺誕以衒己能,未有不先分更制度者。
”帝曰:“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耳。
”讀贽所論裴延齡書,燧言:“人君未嘗不欲去小人,然嘗為小人所勝,如蕭望之為恭、顯所勝,張九齡為李林甫所勝,裴度為皇甫镈所勝。
”帝曰:“皇甫镈亦延齡之徒也。
”诏:“沒官田産,合拘收租入常平,違者科罪。
” 壬子,金主謂侍臣曰:“朕常禦膳務從簡省,若欲豐腆,雖日用五十羊亦不難,然皆民之脂膏,不忍為也。
遼主聞民間乏食,謂何不食幹臘,蓋幼失師保之訓,及即位,遂不知民間疲苦。
想前代之君,享富貴而不知稼穑艱難者甚多,其失天下,皆由此也。
”又曰:“隋炀帝時,楊素專權行一事,乃不慎委任之過。
與正人同處,所知必正道,所聞必正言,不可不慎也。
今原王府屬,當選純謹秉一性一正直者充之,勿用有權術之人。
”戊午,金左丞張汝弼罷。
汝弼奏事阿順,金主謂
壬子,王淮等賀冊寶禮成。
帝曰:“前日慈顔甚歡。
”淮曰:“陛下奉親至誠,載籍所未聞。
”帝曰:“太上賜朕銷金背子一領,但色差淺,此便是昔人斑衣。
來歲慶壽日,更服以往。
”淮等曰:“洵盛事也。
” 癸醜,尚書右司郎中何萬言:“今之風俗,視舊日侈,此家給人足不能如往時也。
本朝自淳化後,已号極治,仁宗深慮風俗易奢,景祐二年诏:‘天下士庶之家,非品官無得起門屋;非宮室寺觀毋得彩繪門宇;器用毋得純金及表裡用硃;非三品以上及宗室、戚裡家毋得金棱器及用玳瑁器;非命婦毋得金為首飾及真珠裝綴首飾、衣服;凡有一床一褥之類,毋得用純錦繡;民間毋得乘檐子,其用兜子者,舁無過四人;非五品以上毋得乘鬧裝銀鞍。
違者,物主、工匠并以違制論。
’令請考其違戾于禮法者,開具名件,嚴立禁戢,始自中都,以至四方,則用度有制,民力自寬。
”诏禮部參照景祐诏書并見行條令讨論聞奏。
甲寅,茶馬司言宕昌馬場歲額所管,皆是遠蕃入中,其間多蹄黃怯瘦之類,若行排撥,必緻損斃。
令于西和州置豐草監,并宕昌良馬監,務應歇養。
金樞密使圖克坦克甯請立金源郡王為皇太孫,以系天下之望,曰:“此事貴果斷,不可緩也。
緩則起觊觎之心,來讒佞之言,豈惟儲位久虛,而骨肉之禍恐自此始矣。
”金主以為然。
戊午,诏起複皇孫金源郡王瑪達格判大興尹,進封原王。
庚申,知成都府留正以病版,帝曰:“留正病,可即擇人知成都。
”王淮等薦趙汝愚,帝曰:“朕亦思之,無如汝愚,其處事不偏,可任也。
” 癸亥,權發遣簡州丁逢朝辭,論今日财賦,窠名之數多,養兵之費重,民力有限,而州縣之吏,并緣名色,巧計侵移,重困民力,請嚴行禁止。
帝曰:“卿到簡州,當遵守所言。
” 丙寅,金左丞相完顔守道,左丞張汝弼,右丞鈕祜祿額特喇,參知政事張汝霖,坐擅增東京諸皇孫食料,各削官一階。
丁卯,湖北提舉趙善譽言:“江陵府高陂河渡,請盡廢官課,聽從近便居民各以舟船渡載,庶幾豪民不得專其利,而民力無迫脅阻滞之患。
”從之。
甲戌,金主謂宰臣曰:“太尉守能,論事止務從寬,犯罪罷職者多欲複用。
若懲其首惡,後來知畏;罪而複用,何以示戒!” 金主聞有司市面,不時酬直,怒監察不一舉劾,杖之,以問參知政事程輝,輝曰:“監察君之耳目,所犯罪輕,不贖而杖,亦一時之怒也。
”金主曰:“職事不一舉,是故犯也。
杖之何不可?”輝曰:“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
” 乙亥,忠翊郎、殿前司左翼軍統制盛雄飛,特降兩官,送隆興府居住,以不親臨教閱,添置回易,泉州以其事來上,故有是诏。
丙子,金主謂宰臣曰:“原王大興行一事如何?”額特喇對曰:“聞都人皆稱之。
”金主曰:“朕令察于民間,鹹言見事甚明,予奪皆不失常,曹、豳二王弗能及也。
又聞有女真一人訴事,以女真語問之,漢人訴事,漢語問之。
大抵習本朝語為善,不習則淳風将棄。
”張汝弼對曰:“不忘本者,聖人之道也。
”額特喇曰:“以西夏小邦,崇尚舊俗,猶能保國數百年。
”金主曰:“事當任實。
一事有僞,則喪百真,故凡事莫如真實也。
” 金主嘗與宰臣議古有監軍之事,平章政事襄曰:“漢、唐初無監軍,将得專任,故戰必勝,攻必克。
乃叔世始以内臣監軍,動為所制,故多敗而少功。
若将得其人,監軍誠不必置。
”金主嘉納之。
是歲,知龍州王偁上《東都事略》。
诏舒、蕲二州鐵錢監歲鑄并以二十萬貫為額。
○孝宗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淳熙十三年(金大定二十六年) 春,正月,庚辰朔,帝詣德壽宮行慶壽禮。
大赦,推恩。
戊戌,诏:“淮東、淮西、湖廣總所并江、池州、襄一陽一、江陵府大軍庫見在金銀錢會,并限半月具申尚書省。
” 甲辰,金主如長春一宮春水。
二月,庚戌,诏:“潼川運判嶽霖職事修舉,除直徽猷閣,再任。
” 知靜江府詹儀之為通判沈作器乞宮觀,帝曰:“此門亦不可開。
監司按通判則可,知州于通判按舉皆不可。
若通判隻是随州,焉用通判!其改差别處通判。
” 乙卯,步軍都虞候梁師雄,奏射鐵簾合格官兵人數,帝曰:“聞射鐵簾諸軍,鼓躍奮勵,可作士氣。
”周必大對曰:“兵久不用則氣惰。
今陛下以此激勸,将見人人皆勝兵矣。
” 癸酉,帝謂侍臣曰:“朕觀唐世大将,得人頗多,蓋緣内讨方鎮,外有吐蕃、回纥,無時不用兵,所以人皆習熟。
國朝仁厚,不動兵革馀三五十年,故名将少。
”王淮曰:“人材遇事乃見。
但中外多事,用兵不已,亦非美事也。
” 金主還都。
乙亥,诏曰:“每季求仕人,問以疑難,令剖決之。
其才識可取者,仍察訪政迹,如其言行相符,即加升用。
” 丙子,帝曰:“自古人主讀書,少有知道,知之亦罕能行之。
且如‘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二語,人君豈不知之!然所行不至。
陸贽論谏諄複不已者,正欲德宗知而行之,如魏征于太宗,則言語不甚諄複。
且德宗之時何時也?而與陸贽論事,皆是使中人傳旨。
且事有是非,當面反覆诘難,猶恐未盡,投機之會,間不容發,豈可中人傳旨!朕每事以太宗為法,以德宗為戒。
” 三月,丙戌,淮東、淮西總所具到軍庫見錢、會子及務場錢數。
诏:“就本府認數樁管,非朝旨,不得擅行支使。
” 己醜,金尚書省拟奏除授,金主曰:“卿等在省,未嘗薦士,止限資級,安能得人!迸有布衣入相者,聞宋亦多用山東、河南流寓疏遠之人,皆不拘于貴近也。
以本朝境土之大,豈無其人!朕難遍知,卿又不一舉,自古豈有終身為相者!外官三品以上,必有可用之人,但無故得進耳。
”左丞張汝弼曰:“下位雖有才能,必試之乃見。
”參政程輝曰:“外官雖有聲,一旦入朝,卻不稱任,亦在沙汰而已。
” 辛卯,以福建運判王師愈職事修舉,除直秘閣,再任。
夏,四月,庚戌,帝讀陸贽奏議《論度支折稅事狀》,蕭燧言:“自古聚斂之臣,務為欺誕以衒己能,未有不先分更制度者。
”帝曰:“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耳。
”讀贽所論裴延齡書,燧言:“人君未嘗不欲去小人,然嘗為小人所勝,如蕭望之為恭、顯所勝,張九齡為李林甫所勝,裴度為皇甫镈所勝。
”帝曰:“皇甫镈亦延齡之徒也。
”诏:“沒官田産,合拘收租入常平,違者科罪。
” 壬子,金主謂侍臣曰:“朕常禦膳務從簡省,若欲豐腆,雖日用五十羊亦不難,然皆民之脂膏,不忍為也。
遼主聞民間乏食,謂何不食幹臘,蓋幼失師保之訓,及即位,遂不知民間疲苦。
想前代之君,享富貴而不知稼穑艱難者甚多,其失天下,皆由此也。
”又曰:“隋炀帝時,楊素專權行一事,乃不慎委任之過。
與正人同處,所知必正道,所聞必正言,不可不慎也。
今原王府屬,當選純謹秉一性一正直者充之,勿用有權術之人。
”戊午,金左丞張汝弼罷。
汝弼奏事阿順,金主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