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四十五 【宋紀一百四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曰天意,曰人事,曰賦财,曰将帥;而所以用之者,曰謀,曰時。
帝曰:“卿五年不說恢複,何故今日及此?”退朝,甚怒,曰:“福建子不可信如此!” 己卯,以王淮參知政事。
謝廓然言:“自龔茂良擅權植一黨一,故朝廷朋比之習未革。
望敕臣下合謀輔治,毋一黨一同以求異,毋阿比以害公,使忠良蹇谔之士盡言而不疑,一奸一險傾巧之徒知退而有懼。
”從之。
金主謂宰臣曰:“朕年老矣,恐因一時喜怒,處置或不當,卿等當執奏,毋為面從,成朕之失。
” 癸未,升蜀州為崇慶府。
甲申,诏:“三省、樞密院所得之旨,朝退即具奏審,再承畫降,方可施行。
”猶以龔茂良為矯旨也。
自是每奏用人,複以黃紙貼簽封入,或有改易,遂為故事。
是夏,東宮官請增讀範祖禹《唐鑒》,從之。
秋,七月,庚子,右正言葛邲,請令二廣帥臣、監司,将見任郡守每歲一精一加考察,守倅見阙去處,元系堂除或部阙,亦請早賜差注,或人所不願,就令廣南諸司公共辟差一次,其已差未到者,催促之任。
帝曰:“郡守不得其人,則千裡被害。
可令二廣帥臣、監司,限兩月體訪所部守臣臧否以聞。
” 己酉,诏:“文宣王從祀,去王雱畫像。
武成王廟,升李晟于堂上,降李勣于李晟位次,仍以曹彬從祀。
” 時内批屢出,以閤門舍人黃夷行與郡守,趙雄等言其資曆尚淺,帝曰:“須用資曆,庶免人言。
”辛亥,内批:“添差浙西準備将王守忠,任滿日特與再任。
”雄曰:“守忠系潛邸祗應,即非随龍,依指揮不應添差。
”帝曰:“如此則難行。
”雄曰:“聖意欲與之,特令依随龍人例可也。
”帝曰:“不若且已。
”雄曰:“潛邸舊恩,不肯假以添差,臣下何敢用私。
”帝曰:“不如此則法不行。
” 壬子,金尚書省奏歲以羊三萬賜西北路戍兵,金主問如何運緻,宰臣不能對。
金主曰:“朕每退朝,留心政務,不遑安甯。
卿等勿謂細務非帝王所宜問,以卿等于國家之事未嘗用心,故問之耳。
” 謝廓然複論龔茂良四罪,言:“茂良行宰相事首尾三年,臣僚奏對,有及邊防利害,必遭譏罵;陛辭之日,方有所論,凡數百言,此其可誅一也。
陛下孝誠笃至,兩宮上壽與冊立中宮,駕幸二學,皆斷自聖心,茂良乃自謂出其建明,誕謾如此,可誅二也。
以己所言,駕為天語,掠聖訓為己言,可誅三也。
其薦察官以妻一黨一林虙為首,拟除後省則用鄉人林光朝,可誅四也。
”癸醜,茂良責甯遠軍節度副使,英州安置,父子卒于貶所,皆曾觌所使也。
觌前雖預事,未敢肆,至是竄逐大臣,士多側目重足矣。
甲寅,郭剛申權統領陳镗,乞落權字。
趙雄言:“在外諸軍統領,卻無密院審察,法須從統領揀選,則統制何憂不得人?”帝曰:“善。
”雄又曰:“昨聞王友直言,須從訓練官不輕授,則準備将至統制官方皆得人。
臣答之雲:惟将帥體國者乃肯如此,使人人似殿帥之言,則軍中何患無人?”帝曰:“此方是澄其源,然非體國者不能也。
” 乙卯,吏部言内侍李裕文合轉歸吏部,帝曰:“昨與在京宮觀,元不曾降轉歸吏部指揮。
”趙雄曰:“從來内侍寄資官罷内侍差遣,須轉歸吏部。
”帝然之。
戊午,趙雄言蜀中五月得雨。
帝曰:“世以鳳凰、芝草、甘露、醴泉為佳瑞,是皆虛文,不若使年谷屢豐,公私給足,此真瑞也。
” 吏部郎閻蒼舒言:“馬政之弊,不可悉數。
今欲大去其弊,獨有貴茶。
蓋敵人不可一日無茶以生,祖宗時,一馱茶易一上驷。
陝西諸州,歲市馬二萬匹,故于名山歲運二萬馱。
今陝西未歸版圖,西和一郡,歲市馬三千匹爾,而并用陝西諸郡二萬馱之茶,其價已十倍,又不足而以銀絹及紙币附益之。
茶既多,則人遂賤茶而貴銀絹,而茶司之權遂行于它司。
今宕昌四尺四寸下驷一匹,其價率用十馱茶;若其上驷,則非銀絹不可得。
祖宗時,禁邊地賣茶極嚴,自張松大弛永康茶之禁,因此諸蕃盡食永康之茶,而宕昌之茶賤如泥土。
且茶愈賤,則得馬愈少,而并令洮、岷、疊、宕之土蕃,逐利深入吾腹心内郡,此路一開,其憂無窮。
今後欲必支一精一好茶而漸損其數,又嚴入蕃茶之禁,則馬政漸舉,而邊境亦漸安矣。
”诏令硃佺嚴行禁止。
金赫舍哩良弼以疾辭相位,不許。
告滿百日,屢使中使問疾。
良弼在告既久,省多滞事,金主以問宰相,參知政事張汝弼對曰:“無之。
”金主曰:“豈曰無之!自今疑事久不能決者,當奏以聞。
” 是月,金大雨,河決。
八月,辛未,诏:“今後職事、厘務官,并見阙方許差除。
” 壬申,樞密院言:“前令諸州軍,有禦前頓駐或分屯軍馬去處,将見教閱禁軍,差官部轄,附大軍一就教閱,所有不系駐答刂并分屯軍馬州軍,其禁軍自合逐州教閱,或恐因而廢弛,理宜申饬。
”诏:“委兵官将見管禁軍一精一加教閱。
倘差官前試,如有武藝退惰,具當職官姓名按劾。
” 金以監察禦史體察東北路官吏辄受訟牒為不稱職,笞之五十。
金主旋謂禦史中丞赫舍哩邈曰:“台臣糾察吏治之能否,務去其擾民,且冀得其實也。
今所至辄受訟牒,聽其妄告,使為政者如何則可也!” 庚辰,金主謂宰臣曰:“今之在官者,同僚所見,事雖當理,亦以為非,意謂從之則恐人謂政非己出。
如此者,朕甚惡之。
今觀大理所斷,雖制有正條,理不能行者,别具情見,朕惟取其所長。
夫人能取它人之善者而從之,斯可謂善矣。
”又曰:“今下僚豈無人材!但在上者不為汲引,惡其材勝己故耳。
” 九月,丁酉朔,日有食之。
己亥,命修海塘。
辛醜,金封皇子永德為薛王。
戊申,金主秋獵。
己酉,禦經筵,侍讀史浩讀《三朝寶訓》,進曰:“聖人之言遠如天,賢人之言近如地。
觀真宗與王旦之言,可以見聖賢之遠近也。
王旦為相,欲坐缪舉者之罪,此賢人之言也。
真宗以為拔十得五,縱使徇私,然朝廷由此得人亦不少矣,此聖人之言也,其言包含廣大,豈不如天之遠耶!”帝曰:“孟子之言最切近,其視孔子之言,則氣象尤大不相侔,此賢聖之分也。
” 戊午,閱球于選德殿。
甲子,金主還都,改東京留守圖克坦克甯為南京留守兼河南統軍使,遣使谕之曰:“統軍使未嘗以留守兼之,此朕意也。
可過京師入見。
”金主将複相之,故有此谕。
帝曰:“卿五年不說恢複,何故今日及此?”退朝,甚怒,曰:“福建子不可信如此!” 己卯,以王淮參知政事。
謝廓然言:“自龔茂良擅權植一黨一,故朝廷朋比之習未革。
望敕臣下合謀輔治,毋一黨一同以求異,毋阿比以害公,使忠良蹇谔之士盡言而不疑,一奸一險傾巧之徒知退而有懼。
”從之。
金主謂宰臣曰:“朕年老矣,恐因一時喜怒,處置或不當,卿等當執奏,毋為面從,成朕之失。
” 癸未,升蜀州為崇慶府。
甲申,诏:“三省、樞密院所得之旨,朝退即具奏審,再承畫降,方可施行。
”猶以龔茂良為矯旨也。
自是每奏用人,複以黃紙貼簽封入,或有改易,遂為故事。
是夏,東宮官請增讀範祖禹《唐鑒》,從之。
秋,七月,庚子,右正言葛邲,請令二廣帥臣、監司,将見任郡守每歲一精一加考察,守倅見阙去處,元系堂除或部阙,亦請早賜差注,或人所不願,就令廣南諸司公共辟差一次,其已差未到者,催促之任。
帝曰:“郡守不得其人,則千裡被害。
可令二廣帥臣、監司,限兩月體訪所部守臣臧否以聞。
” 己酉,诏:“文宣王從祀,去王雱畫像。
武成王廟,升李晟于堂上,降李勣于李晟位次,仍以曹彬從祀。
” 時内批屢出,以閤門舍人黃夷行與郡守,趙雄等言其資曆尚淺,帝曰:“須用資曆,庶免人言。
”辛亥,内批:“添差浙西準備将王守忠,任滿日特與再任。
”雄曰:“守忠系潛邸祗應,即非随龍,依指揮不應添差。
”帝曰:“如此則難行。
”雄曰:“聖意欲與之,特令依随龍人例可也。
”帝曰:“不若且已。
”雄曰:“潛邸舊恩,不肯假以添差,臣下何敢用私。
”帝曰:“不如此則法不行。
” 壬子,金尚書省奏歲以羊三萬賜西北路戍兵,金主問如何運緻,宰臣不能對。
金主曰:“朕每退朝,留心政務,不遑安甯。
卿等勿謂細務非帝王所宜問,以卿等于國家之事未嘗用心,故問之耳。
” 謝廓然複論龔茂良四罪,言:“茂良行宰相事首尾三年,臣僚奏對,有及邊防利害,必遭譏罵;陛辭之日,方有所論,凡數百言,此其可誅一也。
陛下孝誠笃至,兩宮上壽與冊立中宮,駕幸二學,皆斷自聖心,茂良乃自謂出其建明,誕謾如此,可誅二也。
以己所言,駕為天語,掠聖訓為己言,可誅三也。
其薦察官以妻一黨一林虙為首,拟除後省則用鄉人林光朝,可誅四也。
”癸醜,茂良責甯遠軍節度副使,英州安置,父子卒于貶所,皆曾觌所使也。
觌前雖預事,未敢肆,至是竄逐大臣,士多側目重足矣。
甲寅,郭剛申權統領陳镗,乞落權字。
趙雄言:“在外諸軍統領,卻無密院審察,法須從統領揀選,則統制何憂不得人?”帝曰:“善。
”雄又曰:“昨聞王友直言,須從訓練官不輕授,則準備将至統制官方皆得人。
臣答之雲:惟将帥體國者乃肯如此,使人人似殿帥之言,則軍中何患無人?”帝曰:“此方是澄其源,然非體國者不能也。
” 乙卯,吏部言内侍李裕文合轉歸吏部,帝曰:“昨與在京宮觀,元不曾降轉歸吏部指揮。
”趙雄曰:“從來内侍寄資官罷内侍差遣,須轉歸吏部。
”帝然之。
戊午,趙雄言蜀中五月得雨。
帝曰:“世以鳳凰、芝草、甘露、醴泉為佳瑞,是皆虛文,不若使年谷屢豐,公私給足,此真瑞也。
” 吏部郎閻蒼舒言:“馬政之弊,不可悉數。
今欲大去其弊,獨有貴茶。
蓋敵人不可一日無茶以生,祖宗時,一馱茶易一上驷。
陝西諸州,歲市馬二萬匹,故于名山歲運二萬馱。
今陝西未歸版圖,西和一郡,歲市馬三千匹爾,而并用陝西諸郡二萬馱之茶,其價已十倍,又不足而以銀絹及紙币附益之。
茶既多,則人遂賤茶而貴銀絹,而茶司之權遂行于它司。
今宕昌四尺四寸下驷一匹,其價率用十馱茶;若其上驷,則非銀絹不可得。
祖宗時,禁邊地賣茶極嚴,自張松大弛永康茶之禁,因此諸蕃盡食永康之茶,而宕昌之茶賤如泥土。
且茶愈賤,則得馬愈少,而并令洮、岷、疊、宕之土蕃,逐利深入吾腹心内郡,此路一開,其憂無窮。
今後欲必支一精一好茶而漸損其數,又嚴入蕃茶之禁,則馬政漸舉,而邊境亦漸安矣。
”诏令硃佺嚴行禁止。
金赫舍哩良弼以疾辭相位,不許。
告滿百日,屢使中使問疾。
良弼在告既久,省多滞事,金主以問宰相,參知政事張汝弼對曰:“無之。
”金主曰:“豈曰無之!自今疑事久不能決者,當奏以聞。
” 是月,金大雨,河決。
八月,辛未,诏:“今後職事、厘務官,并見阙方許差除。
” 壬申,樞密院言:“前令諸州軍,有禦前頓駐或分屯軍馬去處,将見教閱禁軍,差官部轄,附大軍一就教閱,所有不系駐答刂并分屯軍馬州軍,其禁軍自合逐州教閱,或恐因而廢弛,理宜申饬。
”诏:“委兵官将見管禁軍一精一加教閱。
倘差官前試,如有武藝退惰,具當職官姓名按劾。
” 金以監察禦史體察東北路官吏辄受訟牒為不稱職,笞之五十。
金主旋謂禦史中丞赫舍哩邈曰:“台臣糾察吏治之能否,務去其擾民,且冀得其實也。
今所至辄受訟牒,聽其妄告,使為政者如何則可也!” 庚辰,金主謂宰臣曰:“今之在官者,同僚所見,事雖當理,亦以為非,意謂從之則恐人謂政非己出。
如此者,朕甚惡之。
今觀大理所斷,雖制有正條,理不能行者,别具情見,朕惟取其所長。
夫人能取它人之善者而從之,斯可謂善矣。
”又曰:“今下僚豈無人材!但在上者不為汲引,惡其材勝己故耳。
” 九月,丁酉朔,日有食之。
己亥,命修海塘。
辛醜,金封皇子永德為薛王。
戊申,金主秋獵。
己酉,禦經筵,侍讀史浩讀《三朝寶訓》,進曰:“聖人之言遠如天,賢人之言近如地。
觀真宗與王旦之言,可以見聖賢之遠近也。
王旦為相,欲坐缪舉者之罪,此賢人之言也。
真宗以為拔十得五,縱使徇私,然朝廷由此得人亦不少矣,此聖人之言也,其言包含廣大,豈不如天之遠耶!”帝曰:“孟子之言最切近,其視孔子之言,則氣象尤大不相侔,此賢聖之分也。
” 戊午,閱球于選德殿。
甲子,金主還都,改東京留守圖克坦克甯為南京留守兼河南統軍使,遣使谕之曰:“統軍使未嘗以留守兼之,此朕意也。
可過京師入見。
”金主将複相之,故有此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