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四十三 【宋紀一百四十三】

關燈
私,秦琪不可不治。

    ”行下吳挺定罪。

     己亥,馬軍司請升統領官張遇為統制,梁克家等言張遇比赴都堂審察,見其人衰老庸謬,帝曰:“統制官不可苟任,異時大帥皆于此選。

    使其有謀,老固無害;老且謬則無所用矣。

    ” 庚子,樞密院言諸州軍揀發禁兵,分番赴忠銳軍教閱,衣甲、軍器不備,請行下州軍增葺,梁克家曰:“非特諸州為然,近吳挺所申鄂州軍亦如此。

    恐三衙江上諸軍,軍器亦壞,理合點檢。

    ”帝曰:“須不時閱視,則無得而隐。

    ”克家曰:“步司統制官王世雄,交割之初,見甲皮多斷爛,弓一弩一脫壞,常與臣等言之。

    ”帝曰:“此世雄能留意職事也。

    ” 庚申,以久雨,命大理、三衙、臨安府及兩浙州縣決系囚,減雜犯死罪一等,杖以下釋之。

     壬子,金主诏太子詹事曰:“東宮官屬,尤當選用正人,如行檢不修及不稱職者,具以名聞。

    ” 乙卯,修廬州城。

     丁巳,進呈敕令所條目。

    元旦,皇帝禦大慶殿受賀。

    其奏祥瑞表并讀表者,差執政官;其奏雲物祥瑞請付史館者,差本職官。

    帝曰:“此皆文具,不須立法,可盡删去。

    ”梁克家曰:“聖世不言祥瑞,真盛德事。

    ” 戊午,太子詹事李彥穎奏:“皇太子在東宮,惟講學足以增益見聞,養成道德。

    臣自庚寅歲入侍王邸,以及升儲,既更四載,才講《尚書》終篇。

    今始進講《周易》,非三四年不能竟一經。

    真宗皇帝在東宮,日講《尚書》至七八遍,《禮記》等書亦皆數四。

    祖宗之聖,雖得于生知,亦講學不倦,是以聖而益聖。

    今宮僚粗備,得遇上堂,除講讀官外,馀官不過陪侍坐席,須臾而退。

    請以庶子或谕德一員兼講官,于《春秋》、二《禮》,令添講一經。

    ”诏令庶子,谕德輪講《禮記》。

     辛酉,幸玉津園宴射。

     金洛一陽一縣賊聚衆攻盧氏縣,殺縣令李應才,亡入南界。

     二月,己巳,帝曰:“前日内閱忠銳軍,射藝可觀,此本諸州烏合士卒,訓練有方,遂成紀律。

    主兵官當議推賞。

    ” 乙亥,青羌努爾吉寇安靜砦,推官黎商老戰死,夔州轉運判官趙不{百心}攝制帥以讨之。

     努爾吉,吐蕃之種也,時遣其首領率數各人入漢地二百馀裡,成都大震。

    不{百心}靜以鎮之,召僚屬飲,夜,遣步将領飛軍徑赴沈黎,又徒綿州兵戍邛州為援,戒之曰:“堅守不出,密檄諸蕃部,生獲吐蕃一人賞十缣,殺一人二缣。

    ”于是邛部川諸部落大破吐蕃于漢源,殺其首領,凡十六日而平。

    不{百心},嗣濮王宗晖曾孫也,居官所至有聲。

    每宴宮中,帝必顧太子曰:“此賢宗室也。

    ” 戊寅,宰執奏事,因論及古之朋一黨一,帝曰:“朕嘗思之,朋一黨一不能破,不必問其人,但是是非非,惟理之所在而已。

    ” 丁亥,特贈蘇轼為太師。

     三月,甲午,禁北界博易銀絹。

     乙巳,待禦史蘇峤言:“廣南提舉官廖容劄子:‘廣州都鹽倉,有積存鹽本銀計錢十一萬有馀。

    又點檢得本路諸州府逐年拘催常平諸色寬剩錢五萬貫,欲行起發,助朝廷經費。

    ’得旨‘赴南庫送納’。

    陛下即位以來,屢卻羨馀之獻,故近年監司、州縣稍知遵守,此盛德之事。

    而小人急于自進,時以一二嘗試朝廷。

    自乾道七年,提舉官張潭獻錢二十萬貫,以此特轉一官,不及期年,擢廣西運判。

    廖容實斷其後,故到官未幾,便為此舉。

    聞此錢并系鹽本錢,潭到任時有三四十萬缗,皆是前官累政儲積,潭取其半以獻。

    今容獻十一萬缗,已是竭澤,所馀無幾,後人何以為繼!異時課額不登,誰任其咎!望卻而不受,即以此錢付之本司,依舊充鹽本。

    内常平寬剩錢,亦乞樁留本路,為水旱赈貸之備。

    ”诏從之。

     丙辰,給事中林機,經筵講《禹貢》畢,言:“孔子謂‘禹菲飲食而緻孝乎鬼神,惡衣服而緻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言其克勤于邦,克儉于家者如此。

    觀《禹貢》立為經常之制,亦其勤儉之德有以先之。

    故此篇之末,言‘鹹則三壤,成賦中邦’,而繼之以‘祗台德先,不距朕行’,蓋有深意。

    後世之君,窮奢極侈,若漢武帝,常賦之外至于算及缗錢、舟車,所宜深戒。

    常以大禹勤儉之德為懷,治效不難到也。

    ”帝曰:“人主苟有貪心,何所不至!” 乙卯,金主謂宰臣曰:“會甯乃國家興王之地,自海陵遷都,永安女直人寝忘舊風。

    朕及見女直風俗,迄今不忘。

    今之燕飲、音樂,皆習漢風,蓋以備禮也,非朕心所好。

    東宮不知女直風俗,第以朕故尚存之,恐異時一變此風,非長久之計。

    甚俗一至會甯,使子孫一見舊俗,庶幾習效之。

    ” 金太子詹事劉仲晦請增東宮牧人及張設,金主曰“東宮諸司局人,自有常數,張設已具,尚何增益!太子生于富貴,惟當導以淳儉。

    朕自即位以來,服禦器物,往往仍舊。

    卿以此意谕之。

    ” 是春,以王楫、李大正并為提點坑冶鑄錢,于饒、贛州置司,江東、淮南、兩浙、潼川、利州路分隸饒州司,江西、湖廣、福建分隸贛州司。

    除潼川府隸路坑冶銅寶系逐路轉運司拘催發納鑄錢司外,依舊以江、淮、荊、浙、福建、廣南路提點坑冶鑄錢司為名。

    兩司行移,連銜按察。

     夏,四月,己巳,金制:“出繼子所繼财産不及本家者,以所繼與本家财産通數均分。

    ” 庚午,帝谕曰:“忠武軍已内教,人材少壯,不減殿前司諸軍,武藝亦習熟。

    ”梁克家曰:“人無南北,惟教習而用之如何耳。

    ”帝曰:“然。

    ” 金主禦睿思殿,命歌者歌女直詞,顧謂太子及諸王曰:“朕思先朝所行之事,未嘗暫忘,故時聽此詞,亦欲令汝輩知之。

    汝輩自幼惟習漢俗,不知女直純實之風,至于文字語言或不通曉,是忘本也。

    汝輩當體朕意,至于子孫,亦當遵朕教誡也。

    ” 乙醜,起居舍人趙粹中言:“祖宗盛時,儲養邊帥之才,所以料敵制勝,罕有敗阙。

    請诏宰執、侍從,歲舉可充帥任者各一人,被舉者赴都堂審察。

    如委可任,籍姓名聞奏,差充邊方帥司及都統司屬官或倅貳以儲其材,候任滿,或升之機幕謀議,入為寺、監、郎曹,出為監司、邊郡,俾之習熟邊圉利害。

    它時邊帥有阙,即于數内選擢。

    其資曆稍高,入為卿、監、侍從,遇有邊事,以備詢訪,如祖宗時。

    仍請嚴诏丁甯,詳擇其人,勿徇私請;如有顯效,亦當推薦賢之賞。

    如此,十年之後,帥臣不勝用矣。

    ”帝曰:“帥臣自是難得,卿此論甚允。

    若然,則不待十年,得人多矣”。

     五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癸巳,龔茂良言馬驿利害,并及買象事,梁克家等曰:“樞密院見差使臣趙璧往邕州催買。

    ”帝曰:“郊祀大禮,初不系此。

    其差去使臣可喚回。

    ” 戊戌,金禁女直人毋得譯為漢姓。

     壬寅,金真定尹孟浩卒。

     甲辰,金尚書省奏鄧州民範三毆殺人當死,而親老無侍,金主曰:“在醜不争謂之孝,孝然後能養。

    斯人以一朝之忿忘其身,而有事親之心乎!可論如法。

    其親,官與養濟。

    ” 己未,左迪功郎硃熹辭免召命,乞差嶽廟。

    梁克家言硃熹博學有守,而安于靜退,屢召不起,執政俱稱之。

    或曰:“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