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二十一 【宋紀一百二十一】

關燈
食犒勞。

    嘉祐間,始入寇,遂徙寨于一陽一山江北以避之。

    紹聖間,乞于嘉州博易,不許。

    至是遣其從人來忠鎮寨,為漢人所殺,蠻益仇恨。

    有判官田二三,本新津縣吏也,亡命蠻中,教曆階為邊患,遂舉族入寇,轉掠忠鎮。

    十二村民殆盡。

     鄜延既破,第六将李世輔為金右副元帥宗弼所喜,累遷知同州。

    及金廢僞齊,世輔乃當其徒王世忠等,潛謀遣使臣白彥忠持書抵川陝宣撫副使吳玠,使出兵外應。

    是冬,左監軍完顔杲自大同之陝西,見左都監薩巴,議割地事。

    比過同州,世輔乃佯稱墜馬折臂,伏兵州廨,因稿其從者,醉而悉殺之。

    遂縛杲上馬,欲挾以南歸。

    穆昆固雲方索馬于外,聞變,不得入,城已閉,轉至東門,遇哈塔雅率騎三十馀,遂相與斬門而出。

    世輔與親校崔臯、拓跋忠等數十人自西門出,且戰且前。

    至五丈原,追騎益衆,世輔謂曰:“迫我急,即殺之矣。

    ”固雲等一進一退以綴之。

    世輔度衆寡不敵,乃解杲縛,折箭為誓,留之路側。

    固雲識杲聲,與騎而歸。

    時洛水溢,世輔無舟,不得渡,金人又會兵斷其歸路,世輔遂奔夏州。

    其父同州觀察使永奇及其家百馀人,皆為金人所族。

    金以固雲為安遠大将軍。

    固雲,洛索子也。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紹興九年(金天眷二年) 春,正月,壬午朔,诏:“大金已遣使通和,割還故地,應官司行移文字,務存兩國大體,不得辄加诋斥。

    布告中外,各令知悉。

    ” 癸未,新除起居郎莫将試司農卿,充伴送使。

     乙酉,新監廣州鹽倉胡铨簽書威武軍節度判官廳公事。

     丙戌,以金人來和,大赦天下。

    “應河南新複路分見任文武官,各安職守,并不易置;山寨土豪等,優與推恩;應陝西掌兵官,昨緣撫馭失宜,緻有離散,非其本心,今來既已歸還,各仰安職;應進士諸科,曾因劉豫僞命得解者,并與理為舉數;應新複州縣,放免苗稅三年,差徭五年;應兩淮、荊襄、川陝新舊宣撫使及三衙管軍,并特取旨,優異第賞,統兵官等第推恩,内外諸軍并與犒設。

    張邦昌、劉豫,僭号背國,原其本心,實非得已,其子孫親屬,并令依舊參注,無官者仍許應舉。

    軍興以來,州縣失守投降之人,不以存亡,并與叙複,子孫依無過人例。

    靖康圍城僞命及因苗傅、劉正彥名在罪籍,見今拘管編置者,并放逐便;未經叙用者與收叙。

    紹興八年特奏名進士試入第五等人,并特依下州文學恩例。

    江、浙諸路今年和預買絹,每匹特免一貫文。

    江西、湖廣等路見有盜賊嘯聚去處,并許自新,前罪一切不問。

    ” 龍圖閣學士、提舉醴泉觀王倫,賜同進士出身,除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充迎奉梓宮,奉還兩宮、交割地界使;榮州防禦使、知閤門事藍公佐為宣州觀察使,副之。

    許歲貢銀絹共五十萬匹兩。

    倫、公佐及報謝使副韓肖胄、錢忄面,各官其家二人,賜裝錢有差。

     戊子,帝謂大臣曰:“祖宗陵寝,久淪異域,今故地既歸,便當遣宗室使相與近臣偕往修奉。

    ”遂命光山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士祇與兵部侍郎張焘俱行。

     宗正少卿馮楫權尚書禮部侍郎。

     己醜,诏以黃金一千兩附北使張通古進納兩宮。

     時通古與報謝使韓肖胄先行,而京東、淮東宣撫處置使韓世忠伏兵洪澤鎮,詐令為紅巾,俟通古過則劫之,以壞和議。

    肖胄至揚州,世忠将郝抃密以告直秘閣、淮東轉運副使胡紡白之,肖胄、通古乃自真、和由淮西以去。

    世忠怒,追抃,欲殺之,抃棄家依嶽飛軍中。

     庚寅,以金人歸河南地,命官奏告天地宗廟社稷。

     少師、萬壽觀使、榮國公劉光世,賜号和衆輔國功臣,進封雍國公;揚武翊運功臣、少保、京東、淮東宣撫處置使韓世忠遷少師;少保、淮西宣撫使張俊,賜安民靜難功臣,遷少傅。

    自劉光世以下,其所領三鎮節钺皆如舊,用講和恩也。

     壬辰,太尉、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湖北、京西宣撫使嶽飛,保平、靜難軍節度使、川陝宣撫副使吳玠,并開府儀同三司;殿前都虞候、保成軍節度、主管殿前司公事楊沂中為太尉、殿前副都指揮使、主管都指揮使公事。

    飛上表有雲:“唾手燕、雲,終欲複仇而報國;誓心天地,尚令稽首以稱籓。

    ”又言:“今日之事,可憂而不可賀,勿宜論功行賞,取笑敵人。

    ”秦桧惡之,遂成仇隙。

    吳玠在熙州,其幕客請為賀表,玠曰:“玠等不能宣國威靈,亦可愧矣,但當待罪稱謝可也。

    ” 癸巳,诏建皇太後宮室于大内,以舊承慶院為之。

     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江州觀察使、權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解潛,以論事不合求罷;為建甯軍承宣使、福建路馬步軍副都總管。

     甲午,金人所命知宿州趙榮以城來歸。

    榮不俟割地,首先納款,由是金人怒之。

     是日,金右副元帥沈王宗弼始以割地诏下宿州。

    金主诏河南吏民,略曰:“頃立齊豫以守南服,累年于茲。

    天其意者不忍遽泯宋氏社稷,猶留康邸在江之南,以安吾南北之赤子也。

    倘能偃兵息民,我國家豈貪尺寸之地,而不為惠安元元之計乎!所以去冬特廢劉豫,今自河之南,複以賜宋氏。

    爾等處爾舊土,還爾世主,我國家之恩亦已洪矣。

    爾能各安其心,無忘我上國之大惠,雖有巨河之隔,猶吾民也。

    其官吏等,已有誓約,不許辄行廢置,各守厥官,以事爾主,無贻悔吝。

    ”又命官吏軍民,願歸山東、河北者聽。

     丁酉,诏:“淵聖皇帝宮殿,令臨安府計度修建。

    ” 戊戌,以王倫為東京留守兼權開封府尹,郭仲荀為太尉、東京副留守兼節制軍馬。

     金以左丞相宗隽為太保,領三省事,進封兗國王,複以興中尹完顔希尹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

     己巳,劉光世為陝西宣撫使,吳玠為四川宣撫使,内陝西路階、成等州,聽玠節制如舊,命内侍赍告以賜。

    帝因光世除命,谕輔臣曰:“河南新複,境土所命守臣,專在拊循遺民,勸課農桑,各使因其地以食,因其人以守,不可移東南之财力,虛内以事外也。

    ” 丙午,徽宗大祥,帝衰服,禦幾筵殿,易白羅袍,行祭奠之禮,前後不視事十日。

    宰臣率百官進名奉慰。

     熙河經略使慕容洧叛。

     洧在熙河十馀年,骁勇得衆,屢為邊患。

    及金人歸陝西地,洧歎曰:“吾何面目見朝廷!”棄熙河去,居西夏、青唐兩界之間,有衆數千。

    洧又寇環州,經略使趙彬追及,與戰,泾原經略使張中彥率兵援之,洧敗走,其衆多降。

     二月,癸醜,京城副留守郭仲荀乞兵與糧,帝曰:“朕今日和議,蓋欲消兵,使百姓安業。

    留司豈容多兵!但得二三千人彈壓侵略足矣。

    至于錢糧,亦隻據所入課利,養贍官兵。

    它日置榷場,不患無錢,豈可虛内而事外邪!朕見前朝開邊,如陝西、燕山,曾不得尺帛鬥米,而府藏已耗竭矣,此可為戒。

    ”遂命淮西宣撫使遣統領官、右武大夫、文州防禦使鄭堪,武略大夫唐樸,以本部兵千人從仲荀之任。

     丁巳,郭仲荀遷太尉,充東京同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