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二十 【宋紀一百二十】

關燈
,若中無所有。

    一性一本剛急,晚更沖澹。

    在官不登六載,雖數以罪去,其一愛一君之心,遠而逾笃。

     戊辰,帝次呂城鎮。

    己巳,帝次常州。

    庚午,帝次無錫縣。

    辛未,帝次平江。

    甲戌,帝次吳江縣。

    丙子,帝次崇德縣。

    丁醜,帝次臨平鎮。

    戊寅,帝至臨安府。

     戶部尚書、權知建康府章誼充端明殿學士、江南東路安一撫大使兼知建康府,兼行宮留守司公事。

     甲申,中書舍人李彌遜試尚書戶部侍郎。

     是月,金以拉林水、混同江護邏地與民耕牧。

     三月,丙戌朔,廣西經略司奏:“得安南都護府諜,當道郡王薨謝,今有遺進表章及綱運。

    ”诏使人免到阙,就使直龍圖閣、本路轉運副使硃芾充吊祭使,賜絹布各五百匹,羊五十口,面五十碩,酒五十瓶,仍以敕書谕其嗣子天祚。

     安南與廣西諸司通問訊,其王不列銜而列将佐數人,有稱中書侍郎同判都護府者,印文曰:“南越國印”。

     乙醜,濟州防禦使、知南外宗正事仲儡嗣濮王。

     庚寅,禮部尚書劉大中參知政事,兵部尚書王庶充樞密副使。

     金以禁苑隙地分給百姓。

     辛卯,故靜海軍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尉兼禦史大夫、安南都護、上柱國、交趾郡王李一陽一煥,贈開府儀同三司,追封南平王。

     壬辰,樞密使秦桧守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前一日,趙鼎留身奏事,帝曰:“堂中必無異議者。

    ”又曰:“秦桧久在樞密,得無怨望否?”鼎曰:“桧大臣,必不爾。

    然用之在陛下爾,況自有阙。

    ”是夕,鎖院制下,朝士皆相賀,惟吏部侍郎晏敦複退而有憂色。

     己亥,制授故南平王李一陽一煥嗣子天祚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護,封交趾郡王,其階、勳及檢校官、憲銜、食邑、功号,皆如一陽一煥初封故事。

     辛醜,太常少卿蘇符言:“景靈宮神禦見在溫州,将來四孟朝獻,請比附國朝諒一陰一故事,行在設位,分命大臣行禮。

    ”從之。

     壬寅,诏:“故相韓忠彥,配飨徽宗皇帝廟庭。

    ” 甲辰,徽猷閣待制、兩浙都轉運使向子諲試尚書戶部侍郎。

     丁未,诏:“江、浙州縣,回跸所嘗過者,民間欠紹興六年歲終稅賦皆除之。

    ” 戊申,左正言李誼言:“金人入居汴都,西北之民,感恩戴舊,襁負而歸,相屬于路,此殆天所以興吾宋也。

    臣願于淮南、荊、襄僑建西北諸州郡,分處歸正之民,給以閑田,貸以牛具,使各遂其耕種之業;而又親戚故舊同為一所,相一愛一相恤,不異于闾裡。

    将見中原之人,同心效順,敵人之謀,當不攻而自屈矣。

    ”诏諸路宣撫司依累得旨措置。

     金以韓昉為翰林學士。

     夏,四月,己未,太常少卿蘇符言:“徽宗皇帝,顯肅皇後,至今未聞諱日,請權于聞哀日,以祖宗忌辰禮例建置道場行香。

    ”從之。

     壬戌,命樞密副使王庶暫往沿江及淮南等處措置邊防。

    诏曰:“朕臨遣樞臣,協濟軍務,按行營壘,周視山川,乘斯閑暇之時,經畫久長之利。

    凡爾監司、群帥、郡縣之官,各盡乃心,以康庶事,傥或馳慢失職,已令王庶密具以聞。

    ”先是禦史中丞常同言:“今去淮益遠,邊民多不自安,宜遣重臣出按兩淮荒田,縱民耕之,勿收租稅,數年之後,百姓足而國用足矣。

    ”至是帝命庶行視東關,且調諸路兵預為防秋計,并以同奏付庶行之。

     時保成軍節度使、殿前都虞候楊沂中,怒其統制吳錫,收系之獄。

    戶部侍郎向子諲力言于庶,謂錫可用,庶奏釋之,使統兵屯淮西。

     丙寅,王庶辭,帝戒以張浚待諸将多用術數,且狎昵,自取輕侮,呂祉以傲肆自大取敗,皆可為戒。

    帝因論:“王伯之道,不可兼行,當以三王為法。

    今之諸将,不能恢複疆宇,它日朕須親行,不殺一人,庶幾天下可定。

    ”庶奏以大理少卿周聿、尚書金部員外郎晁謙之,并主管機宜文字,軍器監丞李若虛、樞密院計議官方滋、左承奉郎、通判臨安府硃敦儒,并為樞密行府咨議參軍。

    謙之,任城人也。

     自郦瓊叛,張俊擅棄盱眙而歸,諸将稍肆。

    庶素有威嚴,臨發,勞師于都教場,軍容嚴整。

    庶便服坐壇上,自楊沂中而下,悉以戎服,步由轅門,庭趨受命,拜賜而出,莫敢仰視。

     丁卯,金以靜江節度使盧彥倫行少府監兼都水使者,充提點京城大内所。

    命其營建宮室,止從儉素。

     己巳,尚書刑部侍郎曾開試禮部侍郎。

     壬申,秘書少監兼崇政殿說書尹焞留身求去。

     時已诏焞免兼史事,帝曰:“待與卿在京宮觀。

    ”焞力辭,且雲:“士人若不理會進退,安用所學!”翼日,上以谕輔臣。

    參知政事劉大中曰:“焞所學淵源,足為後進矜式。

    班列中若得老成一人為之領袖,亦是朝廷氣象。

    ”乃以焞直徽猷閣、主管萬壽觀,留侍經筵。

     癸酉,徽猷閣待制、新知承州胡寅試尚書禮部侍郎。

     辛巳,太常少卿蘇符言:“今歲當行祫享,而在諒闇内,請用熙甯故事,移就來年孟冬。

    ”從之。

     壬午,金主朝享于天元殿,立費摩氏為貴妃。

     是月,徽猷閣直學士王倫,見金左副元帥魯王昌于祁州。

     時韓世忠、嶽飛、吳玠軍各遣間招誘中原民,金得其蠟彈旗榜,出以語倫曰:“議和之使繼來,而暗遣一奸一諜如此,何故?”倫言:“所議靖民,乃主上之意。

    邊臣見久而無成,或乘時希尺寸為己勞,則不可保,主上決不之知。

    若上國孚其誠意,确許之平,則朝廷一言戒之,誰敢爾者!”諸帥相視無語。

     五月,乙未,秘閣修撰、知建州魏矼權尚書吏部侍郎。

     初,金制,以遼、宋取士之法不同,命南北之士各以素所習之業應試,号為南北選。

    己亥,金主诏南北選鎊以經義、詞賦兩科取士。

     壬寅,集英殿修撰、提舉亳州崇道觀張焘試尚書兵部侍郎。

     丁未,命吏部員外郎範同假太常少卿,接伴金國人使;武功大夫、高州刺史、帶禦器械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