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二 【宋紀一百二】

關燈
及期,乃焚虹縣而還,複與成會。

    成知事不集,妄以前軍史亮反、己即時撫定告于朝,朝廷待以不疑,乃就賜铠甲。

    成遂屯符離,軍勢甚盛。

     工部員外郎滕茂實,既為金所拘,憂憤成疾,是月,卒于雲中。

     九月,甲申,京城外巡檢使丁進叛,率衆犯淮西。

     進初受宗澤招,澤卒,乃去。

    時韓世忠軍中有進馀一黨一百馀人,世忠盡斬于揚州竹西亭。

    斬至王權,有武臣段思者,勸世忠釋而用之。

    尋命禦營右軍副統制劉正彥以所部收進。

     庚寅,帝禦集英殿,賜諸路類省試正奏名進士李易等四百五十一人及第、出身、同出身,而川、陝、河北、京東正奏名進士一百四人,以道梗不能赴,皆即家賜第。

    特奏名張鴻舉已下至五等皆許調官,鴻舉以龍飛恩特附第二甲。

    易,江都人;鴻舉,邵武人也。

    故事,殿試上十名,例先納卷子禦前定高下。

    及提禦藥院以例奏,帝不許,曰:“取士當務至公,既有初複考、詳定宮,豈宜以朕意更自升降!自今勿先進卷子。

    ” 壬辰,诏:“朝議大夫褚宗鄂第二十一人,并令乘驿赴行在;秘書省校書郎富直柔、太學正王覺,并令赴都堂審察。

    ” 先是,帝嘗語大臣以從官班列未當,且謂黃潛善曰:“求賢,宰相之職也,宜加意詢訪。

    ”因命取舊從臣姓名來上,亦有召還複用者。

    它日,帝又以人才未能廣收為言,潛善乃請用祖宗故事,命近臣各舉所知一二人以俟選擇。

    于是戶部尚書呂頤浩舉宗鄂,兵部尚書盧益舉朝請郎惠柔民,刑部尚書兼侍讀王賓舉新通判襄一陽一府程千秋,翰林學士葉夢得舉直龍圖閣、新知潭州辛一柄一、朝散郎緻仕王庭芳,端明殿學士、提舉醴泉觀黃潛厚舉登州學教授鄒潛,禦史中丞兼侍讀王綯通舉直郎蔡向,吏部侍郎劉珏舉前秀州崇德縣令鄧根、從事郎硃鞸,禮部侍郎張浚舉富直柔,工部侍郎康執權舉王覺及朝請大夫李公彥,給事中黃哲舉杭州州學教授李誼,中書舍人黃唐傅舉朝請大夫、知興化軍張讀,中書舍人張徵舉從政郎緻仕周虎臣等,各二人。

    帝問輔臣:“今所舉進士人,卿等有識者否?”潛善曰:“臣等未識者數人,亦皆知名之士。

    ”帝甚喜。

    宗鄂,高密人;柔民,晉陵人;潛,浩弟;根,邵武人;鞸,安吉人;公彥,臨川人;誼,南昌人;讀,閩縣人;虎臣,管城人也。

    政和間,虎臣為永康令,部使者科須甚峻,虎臣争不聽,即請老,人惜其去,繪像祠之,至是得召。

     是日,葉濃入浦城縣。

     癸巳,金人破冀州,權知軍州事單某自缢死。

     初,權邦彥既以兵赴帥府勤王,有将官李政者,措置守城甚有法,紀律嚴明。

    金人攻城,屢禦退之。

    或夜劫金人寨。

    所得财物盡散士,無纖豪入私,由是皆用命。

    一日,金人攻城甚急,有登城者,火其門樓,與官軍相隔。

    政曰:“事急矣,能躍火而過者有重賞。

    ”于是有數十人以濕氈裹身,持仗躍火,大呼力戰。

    金人驚駭,有失仗者,遂敗走。

    至是金以計誘其副将使害政,故不能保。

    事聞,贈政忠州刺史。

     乙未,诏:“諸路禁兵隸帥府,土兵射士隸提刑司,即調發,皆無過三之一。

    ” 丁酉,賜新及第進士錢千七百缗,為期集費。

    自是以為故事。

    李易等以帝憂勞,辭聞喜宴,從之。

     冬,十月,癸醜,诏:“瀕江州縣官渡口,并差官主之,應公私舟船,遇夜并泊南岸。

    ”以禦營使司都統制王淵言金人在河一陽一,恐其奄至也。

     甲寅,诏揚州修城浚濠,仍令江、淮州軍閱習水戰。

     壬戌,诏禦營平寇左将軍韓世忠以所部自彭城至東平,中軍統制官張俊自東京至開德,以金人南下故也;仍命河外元帥府兵馬總管馬擴充河北應援使,與世忠、俊互相應援。

     是日,金人圍濮州。

     初,馬擴既至北京,欲會兵渡河,複所沒諸郡;次館陶,聞冀州已破,而金人在博州,皆彷徨不敢進,其副任重與統制官曲襄、魯、杜林相繼遁歸。

    擴軍乏食,衆讻讻,以頓兵不動為言,擴遂引兵攻清平縣。

    金右副元帥宗輔、左監軍昌、左都監棟摩,合兵與擴戰于城南,統制官阮師中、鞏仲達及其子元忠皆死于陳。

    日向晡,清平人開門助金,金繞擴軍之背,擴軍亂,統制官任琳引衆叛去,其屬官吳铢、孫懋皆降金,信王不知所終。

    擴知事不集,乃由濟南以歸。

    主管機宜文字萬俊虡與敵遇,及其子剛中死之,後贈朝散大夫。

     擴之未敗也,左副元帥宗翰以兵來會,聞擴敗,遂由黎一陽一濟河以侵澶淵,守臣王棣禦之,不能下,進攻濮州。

    時遣韓世忠、張俊以所部兵迎敵,而命擴佐之,蓋未知擴敗也。

    既而言者以俊中軍,不可遠去,遂命禦營平寇前将軍、權同主管侍衛馬軍同公事範瓊代行。

    瓊請閤門宣贊舍人王彥與俱,乃以彥為平寇前軍統領。

    彥知瓊臣節不著,難與共事,即稱疾,就醫真州,瓊并将其軍萬人而去。

     擴至揚州,上疏待罪。

    诏降三官,罷軍職。

     甲子,命常德軍承宣使孟忠厚奉隆祐太後幸杭州,以武功大夫、鼎州一團一練使苗傅為扈從統制。

     先是張浚為侍禦史,嘗請“先措置六宮定居之地,然後陛下以一身巡幸四方,規恢遠圖。

    ”帝納其言,遂命六宮随太後先往。

    忠厚申明應辦事,帝谕大臣曰:“三省須與定色目,若倉卒索難得之物,使百姓何以供億!太後比朕雖粗留意,亦不以口腹勞人。

    如朕于兩膳,物至則食,未嘗問也。

    向自相州渡河,野中寒甚,燒柴溫飯,用瓢酌水,與汪伯彥于茅舍下同食,今不敢忘。

    ”輔臣曰:“陛下思艱崇儉以濟斯民,天下幸甚!” 京西北路安一撫制置使、知河南府翟進戰死。

     進與金人夾河而戰,屢破之。

    時東京留守杜充,酷而無謀,士心不附,謀将多不安之。

    馬擴、王彥既還朝,馀稍稍引去。

    起複留守判官宗穎,屢争不從,力請歸持服。

    統制官、榮州防禦使楊進亦叛,以數萬衆攻殘汝、洛間。

    翟進謂其兄兵馬钤轄興曰:“楊進兇賊,終為國家大患,當力除之。

    ”至是進率其軍與楊進遇于鳴臯山下,夾伊水而軍,楊進多騎兵,興皆步卒,将士望騎兵有懼意。

    翟進激之使戰,進渡水先登,為流夭所中,馬驚墜塹,為賊所害。

    賊乘勢大呼,擊官軍,官軍遂敗。

    興收馀兵保伊一陽一山寨。

    诏贈進左武大夫、忠州刺史。

     初,宗澤之為留守也,日繕兵為興複計,兩河豪傑皆保聚形勢,期以應澤。

    澤又招撫河南群盜聚城下,欲遣複兩河,未出師而澤卒。

    充無遠圖,由是河北諸屯皆散,而城下兵複去為盜,掠西南州縣,數載不能止,議者咎之。

     癸酉,金知樞密院事劉彥宗卒。

     彥宗自燕京降金,金初得平州,凡州縣之事,悉委裁決。

    及下燕京,凡燕京一品以下,皆承制注授,其委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