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一 【宋紀一百一】
關燈
小
中
大
起著雍涒灘正月,盡五月,凡五月。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建炎二年(金天會六年) 春,正月,丙戌朔,帝在揚州。
丁亥,诏錄兩河流亡吏士。
又于沿河給官田、牛、種,以居流民。
戊子,金萬戶尼楚赫攻鄧州。
初,觀文殿學士、京西南路安一撫使範緻虛既受命,會河東制置使趙宗印引兵自商山出武關,欲趨行在,與緻虛會于方城,因将其軍偕至。
緻虛之未至也,轉運副使、石文殿修撰劉汲攝守事。
汲初受命,即遣家屬還鄉,治兵為戰守計。
及金兵将壓境,州兵不滿萬人,緻虛聞風亟遁。
诏除汲安一撫使。
語諸将曰:“國家養汝曹久,不力戰,無以報,且吾不令汝曹獨死也。
”士皆奮。
汲募敢死士,得四百馀人,乃遣兵馬都監戚鼎以兵三千出東門迎敵,靳儀以兵八百出南門,趙宗印以兵三千出西門掎之。
汲以牙兵四百登埤以望,見宗印遁,即自至鼎軍中,麾其衆以待敵至,士争死鬥,敵為卻。
俄而儀亦敗,敵以二軍夾乘之,矢如雨。
軍中請汲去,汲曰:“使敵知安一撫使在此樂為國緻死。
”敵大至,汲死之。
宗印率軍民自房陵奔襄一陽一。
事聞,贈汲大中大夫,後谥忠介。
是日,金陝西諸路都統洛索圍長安。
先是河東經制副使傅亮自陝府歸馮翊,會唐重除永興帥,因與亮俱西。
城中兵才千人,重悉以授亮,嬰城固守,金益兵攻之。
己醜,真秘閣謝贶提點京西北路兼南路刑獄公事,專切總領招捉賊盜。
先是有撰《勸勇文》者,揭于關羽廟中,論敵兵有五事易殺:“連年戰辛苦,易殺;馬倒便不起,易殺;深入重地力孤,易殺;多帶金銀,易殺;作虛聲吓人,易殺。
各宜齊心協力,共保今歲無虞。
”贶得而上之,诏兵部镂版散示諸路。
辛卯,诏:“自今武臣未至武功大夫,不得除遙郡,雖系軍功、特旨,亦不施行。
” 戶部侍郎兼知揚州呂頤浩轉對,論“官軍所至,争取金帛之罪猶小,劫掠婦女之禍至深。
願申谕将帥,自今有犯,必罰無赦。
昨鎮江城中婦女有尚在軍中者,乞速令放歸。
”诏以付諸将。
壬辰,金人侵東京,至白沙鎮,留守宗澤遣兵擊卻之。
初,金以知滑州王宣善戰,不敢窺其境,乃遣兵自鄭州抵白沙,距京才數十裡,都人甚恐。
澤方與客對弈,僚屬請議守禦之策,澤不應。
諸将退,布部伍,撤吊橋,披甲乘城,都人益懼。
澤聞之,命解甲歸寨,曰:“何事張皇!”時統制官劉衍、劉達将車二百乘在鄭、滑間、澤益選一精一銳數千助之。
下令張燈如平日,民始安堵。
甲午,移揚州宗室于泰州、高郵軍。
命秘閣修撰趙令懬知西外宗正事,主管泰州宗子;洺州防禦使士從添差同知西外宗正事,主管高郵軍宗子。
令懬,燕懿王元孫。
刑部尚書兼侍讀周武仲上言:“前朝得罪一黨一人,既已複官,宜并還其恩數。
”帝納之。
乃诏:“系籍及上書人,令其家自陳,當與贈谥碑額,其緻仕、遺表恩澤皆還之。
” 是日,佥書武勝軍節度判官廳公事、權鄧州李一操一叛,降于金。
初,劉汲既死,金得穰縣小吏格某,使入城招谕曰:“尼楚赫大王兵十萬,今日巳時攻城。
城破,雞犬亦不留;惟速降可以免禍。
”有士曹參軍趙某者,欲投拜,一操一不可,曰:“當死節。
”趙曰:“豈不知盡節為忠!彼死無益,奈一城生靈何!”一操一許諾,乃偕見尼楚赫于城外。
尼楚赫折箭為誓,遂入城。
乙未,诏:“自今犯枉法、自盜贓人,令中書籍記姓名,罪至徒者,永不叙用;按察官失于舉劾者,并取旨科罪,不以去官原免。
”時議者以為崇、觀以來贓吏甚衆,其害民甚于盜賊,故條約之。
丙申,金尼楚赫破均州,守臣楊彥明遁去,添差武當縣丞任雄翔以城降。
丁酉,金人破房州。
戊戌,洛索破長安,守臣天章閣直學士、京兆府路經略使唐重死之。
初,金人在河中,重上疏言狀,且乞五路兵自節制,不報。
馬步軍副總管、貴州刺史楊宗闵嘗為重謀曰:“今河東諸州,皆非我有,敵距此才一水,而本路兵弱,宜急繕城塹為守禦計,以待外援,舍此無策。
重以秦民驕,不欲擾之而止。
及金兵入境,重不知所為,贻書轉運使李詹孺曰:“重平生忠義,不敢辭難。
始意迎車駕入關,居建瓴之勢,庶可以臨東方。
今車駕南幸矣,關陝又無重兵,雖竭盡智力,何所施其功!一死報上不足惜。
逮洛索圍城彌旬,外援不至,于是前河東路經制副使傅亮以一精一銳數百奪門降金。
時地大震,金人因其勢而人,城遂破。
重尚馀親兵,與敵戰。
諸将扶重去,重曰:“死吾職也。
”戰不已。
衆潰,重中流矢,死之。
陝西轉運副使、直秘閣桑景詢、判官曾謂、提刑郭忠孝、主管機宜文字王尚友及其子建中與宗闵俱死。
提舉軍馬、榮州一團一練使陳迪,猶率馀衆巷戰,嘔血誓衆,敵大入,死之。
事聞,贈重資政殿學士,谥恭愍,宗闵貴州防禦使,它贈官推恩有差。
忠孝嘗師事程頤,或勸雲“監司出巡,可以免禍。
”忠孝不答,遂遇害。
己亥,秘閣修撰、河南尹、京西北路安一撫制置使孫昭遠為叛兵所殺。
初,金攻西京,昭遠率麾下南去,行至陳、蔡間,潰兵滿野,昭遠猶欲安集之,而麾下單弱,乃欲擁這以行,昭遠罵之曰:“若等衣食縣官,不以此時報國,南去何為!”叛兵怒,擊昭遠,死焉。
事聞,贈徽猷閣待制,後谥忠愍。
庚子,主客員外郎謝亮為陝西撫谕使,持诏書賜西夏主乾順;從事郎何洋為太學博士,偕行。
金遊騎至京城下,宗澤示以不備,疑不敢入。
是日,統制官劉衍與金人遇于闆橋,敗之;追擊至滑州,又敗之。
金人引去。
是日,張遇陷鎮江府。
初,遇自黃州引軍東下,遂犯江甯,江淮制置使劉光世追擊之,遇乃以舟數百絕江而南,将犯京口。
既而回泊真州,士民皆潰。
将作監主簿馬元穎妻榮氏為賊所得,榮氏厲聲罵賊,為所害。
榮氏,薿女弟也。
翼日,遇自真州攻陷鎮江,守臣錢伯言棄城去。
辛醜,入内内侍省押班邵成章除名,南雄州編管。
時金人攻掠陝西,京東諸郡,而群盜起山東,黃潛善、汪伯彥皆蔽匿不以奏。
及張遇焚真州,去行在六十裡,帝亦不聞。
成章上疏,條具潛善、伯彥之罪,及申潛善使聞之。
帝怒,謂成章不守本職,辄言大臣,故有是命。
右文殿修撰鄧紹密,依舊知興仁府。
初,濟南阙守,而新知府事張悅遲留不行,乃以紹密知濟南府。
至是紹密留興仁,更命中奉大夫劉豫。
豫,阜城人,世為農,至豫始舉進士,仕至殿中侍禦史、河北西路提刑,後挂冠去,避亂真州。
靖康末,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建炎二年(金天會六年) 春,正月,丙戌朔,帝在揚州。
丁亥,诏錄兩河流亡吏士。
又于沿河給官田、牛、種,以居流民。
戊子,金萬戶尼楚赫攻鄧州。
初,觀文殿學士、京西南路安一撫使範緻虛既受命,會河東制置使趙宗印引兵自商山出武關,欲趨行在,與緻虛會于方城,因将其軍偕至。
緻虛之未至也,轉運副使、石文殿修撰劉汲攝守事。
汲初受命,即遣家屬還鄉,治兵為戰守計。
及金兵将壓境,州兵不滿萬人,緻虛聞風亟遁。
诏除汲安一撫使。
語諸将曰:“國家養汝曹久,不力戰,無以報,且吾不令汝曹獨死也。
”士皆奮。
汲募敢死士,得四百馀人,乃遣兵馬都監戚鼎以兵三千出東門迎敵,靳儀以兵八百出南門,趙宗印以兵三千出西門掎之。
汲以牙兵四百登埤以望,見宗印遁,即自至鼎軍中,麾其衆以待敵至,士争死鬥,敵為卻。
俄而儀亦敗,敵以二軍夾乘之,矢如雨。
軍中請汲去,汲曰:“使敵知安一撫使在此樂為國緻死。
”敵大至,汲死之。
宗印率軍民自房陵奔襄一陽一。
事聞,贈汲大中大夫,後谥忠介。
是日,金陝西諸路都統洛索圍長安。
先是河東經制副使傅亮自陝府歸馮翊,會唐重除永興帥,因與亮俱西。
城中兵才千人,重悉以授亮,嬰城固守,金益兵攻之。
己醜,真秘閣謝贶提點京西北路兼南路刑獄公事,專切總領招捉賊盜。
先是有撰《勸勇文》者,揭于關羽廟中,論敵兵有五事易殺:“連年戰辛苦,易殺;馬倒便不起,易殺;深入重地力孤,易殺;多帶金銀,易殺;作虛聲吓人,易殺。
各宜齊心協力,共保今歲無虞。
”贶得而上之,诏兵部镂版散示諸路。
辛卯,诏:“自今武臣未至武功大夫,不得除遙郡,雖系軍功、特旨,亦不施行。
” 戶部侍郎兼知揚州呂頤浩轉對,論“官軍所至,争取金帛之罪猶小,劫掠婦女之禍至深。
願申谕将帥,自今有犯,必罰無赦。
昨鎮江城中婦女有尚在軍中者,乞速令放歸。
”诏以付諸将。
壬辰,金人侵東京,至白沙鎮,留守宗澤遣兵擊卻之。
初,金以知滑州王宣善戰,不敢窺其境,乃遣兵自鄭州抵白沙,距京才數十裡,都人甚恐。
澤方與客對弈,僚屬請議守禦之策,澤不應。
諸将退,布部伍,撤吊橋,披甲乘城,都人益懼。
澤聞之,命解甲歸寨,曰:“何事張皇!”時統制官劉衍、劉達将車二百乘在鄭、滑間、澤益選一精一銳數千助之。
下令張燈如平日,民始安堵。
甲午,移揚州宗室于泰州、高郵軍。
命秘閣修撰趙令懬知西外宗正事,主管泰州宗子;洺州防禦使士從添差同知西外宗正事,主管高郵軍宗子。
令懬,燕懿王元孫。
刑部
”帝納之。
乃诏:“系籍及上書人,令其家自陳,當與贈谥碑額,其緻仕、遺表恩澤皆還之。
” 是日,佥書武勝軍節度判官廳公事、權鄧州李一操一叛,降于金。
初,劉汲既死,金得穰縣小吏格某,使入城招谕曰:“尼楚赫大王兵十萬,今日巳時攻城。
城破,雞犬亦不留;惟速降可以免禍。
”有士曹參軍趙某者,欲投拜,一操一不可,曰:“當死節。
”趙曰:“豈不知盡節為忠!彼死無益,奈一城生靈何!”一操一許諾,乃偕見尼楚赫于城外。
尼楚赫折箭為誓,遂入城。
乙未,诏:“自今犯枉法、自盜贓人,令中書籍記姓名,罪至徒者,永不叙用;按察官失于舉劾者,并取旨科罪,不以去官原免。
”時議者以為崇、觀以來贓吏甚衆,其害民甚于盜賊,故條約之。
丙申,金尼楚赫破均州,守臣楊彥明遁去,添差武當縣丞任雄翔以城降。
丁酉,金人破房州。
戊戌,洛索破長安,守臣天章閣直學士、京兆府路經略使唐重死之。
初,金人在河中,重上疏言狀,且乞五路兵自節制,不報。
馬步軍副總管、貴州刺史楊宗闵嘗為重謀曰:“今河東諸州,皆非我有,敵距此才一水,而本路兵弱,宜急繕城塹為守禦計,以待外援,舍此無策。
重以秦民驕,不欲擾之而止。
及金兵入境,重不知所為,贻書轉運使李詹孺曰:“重平生忠義,不敢辭難。
始意迎車駕入關,居建瓴之勢,庶可以臨東方。
今車駕南幸矣,關陝又無重兵,雖竭盡智力,何所施其功!一死報上不足惜。
逮洛索圍城彌旬,外援不至,于是前河東路經制副使傅亮以一精一銳數百奪門降金。
時地大震,金人因其勢而人,城遂破。
重尚馀親兵,與敵戰。
諸将扶重去,重曰:“死吾職也。
”戰不已。
衆潰,重中流矢,死之。
陝西轉運副使、直秘閣桑景詢、判官曾謂、提刑郭忠孝、主管機宜文字王尚友及其子建中與宗闵俱死。
提舉軍馬、榮州一團一練使陳迪,猶率馀衆巷戰,嘔血誓衆,敵大入,死之。
事聞,贈重資政殿學士,谥恭愍,宗闵貴州防禦使,它贈官推恩有差。
忠孝嘗師事程頤,或勸雲“監司出巡,可以免禍。
”忠孝不答,遂遇害。
己亥,秘閣修撰、河南尹、京西北路安一撫制置使孫昭遠為叛兵所殺。
初,金攻西京,昭遠率麾下南去,行至陳、蔡間,潰兵滿野,昭遠猶欲安集之,而麾下單弱,乃欲擁這以行,昭遠罵之曰:“若等衣食縣官,不以此時報國,南去何為!”叛兵怒,擊昭遠,死焉。
事聞,贈徽猷閣待制,後谥忠愍。
庚子,主客員外郎謝亮為陝西撫谕使,持诏書賜西夏主乾順;從事郎何洋為太學博士,偕行。
金遊騎至京城下,宗澤示以不備,疑不敢入。
是日,統制官劉衍與金人遇于闆橋,敗之;追擊至滑州,又敗之。
金人引去。
是日,張遇陷鎮江府。
初,遇自黃州引軍東下,遂犯江甯,江淮制置使劉光世追擊之,遇乃以舟數百絕江而南,将犯京口。
既而回泊真州,士民皆潰。
将作監主簿馬元穎妻榮氏為賊所得,榮氏厲聲罵賊,為所害。
榮氏,薿女弟也。
翼日,遇自真州攻陷鎮江,守臣錢伯言棄城去。
辛醜,入内内侍省押班邵成章除名,南雄州編管。
時金人攻掠陝西,京東諸郡,而群盜起山東,黃潛善、汪伯彥皆蔽匿不以奏。
及張遇焚真州,去行在六十裡,帝亦不聞。
成章上疏,條具潛善、伯彥之罪,及申潛善使聞之。
帝怒,謂成章不守本職,辄言大臣,故有是命。
右文殿修撰鄧紹密,依舊知興仁府。
初,濟南阙守,而新知府事張悅遲留不行,乃以紹密知濟南府。
至是紹密留興仁,更命中奉大夫劉豫。
豫,阜城人,世為農,至豫始舉進士,仕至殿中侍禦史、河北西路提刑,後挂冠去,避亂真州。
靖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