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十七 【宋紀九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昌,固遣南仲使河北宗望軍,昌使河北宗翰軍。
昌言:“兩河之人,忠義勇勁,萬一為所執,死不瞑目矣。
”行至绛,绛人果堅壁拒之。
昌持诏抵城下,缒而登。
钤轄趙子清麾衆殺昌,抉其目而脔之。
初,南仲與吳幵堅請割地以成和好,故戰守之備皆罷,緻金師日一逼一。
至是與金使王汭偕行至衛州,衛鄉兵欲執汭,汭脫一去。
南仲遂走相州,以帝旨谕康王起河北兵,入衛京師,因連署募兵榜揭之,人情始安。
甲申,以孫傅同知樞密院事,禦史中丞曹輔佥書樞密院事。
以京兆府路安一撫使範緻虛為陝西五路宣撫使,令督勤王兵入援。
乙酉,金宗望軍至城下,屯于劉家寺。
初,種師道聞真定、太原皆破,檄召西南兩道兵赴阙。
會師道卒,唐恪、耿南仲專務議和,乃止兩道兵毋得妄動,遂散歸。
及金人傅城,四方兵無一人至者,城中唯七萬人。
于是殿前司以京城諸營兵萬人分作五軍,以備緩急救護:前軍屯順天門,左軍、中軍屯五嶽觀、姚友仲統之;右軍屯上清宮,後軍屯景一陽一門,辛亢宗統之。
又以五萬七千人分四壁守禦。
遣使以蠟書間行出關召兵,并約康王及河北守将來援,多為金邏兵所獲。
丁亥,大風發屋折木。
佥書樞密院事李回罷。
戊子,金人攻通津門,範瓊出兵焚其寨。
己醜,南道都總管張叔夜将兵勤王,至玉津園。
帝禦南薰門見之,軍容甚整,以叔夜為延康殿學士。
時唐恪計無所出,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寶而後,屢失而複興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
今宜舉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幸西洛,連據秦雍,領天下兵親征,以圖興複。
”帝将從之。
領開封府何入見,引蘇轼所論,謂周之失計,未有如東遷之甚者。
帝翻然而改,以足頓地曰:“今當以死守社稷!”及叔夜入對,亦言敵鋒甚銳,願如明皇之避祿山,暫詣襄一陽一以圖幸雍,帝不答。
金宗望遣劉晏來,要帝出盟。
庚寅,幸東壁勞軍。
诏三省長官名悉依元豐舊制。
以領開封府何為門下侍郎。
閏月,壬辰朔,金人攻善利門,統制姚友仲禦之。
唐恪從帝巡城,人欲擊之,因求去,罷為中太一宮使。
以門下侍郎何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癸巳,京師苦寒,用日者言,借土牛迎春。
都人殺東壁統制官辛亢宗。
罷民乘城,代以保甲。
金宗翰軍自河一陽一來會,至城下。
甲午,驿召李綱為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
金人破懷州,知州霍安國死之。
安國被圍,扞禦不遺力。
鼎澧兵亦至,相與共守,力盡,城乃破,将官王美投濠死。
宗翰引安國以下分為四行,問不降者為誰,安國曰:“守臣霍安國也!”問馀人,通判林淵,钤轄張彭年,都監趙士詝、張谌、于潛,鼎澧将沈敦、張行中及隊将五人同辭對曰:“淵等與知州一體,皆不肯降!”宗翰令引于東北鄉,望其國拜降,皆不屈。
乃解一衣面縛,殺十三人而釋其馀。
安國一門無噍類。
時雨雪交作,帝被甲登城,以禦膳賜士卒,易火飯以進,人皆感涕。
金人攻通津門,數百人缒城禦之,焚其砲架五,鵝車二。
乙未,金人入青城,攻朝一陽一門。
馮澥至自金軍。
時澥與李若水至懷州,金使蕭慶等挾與俱還。
丙申,幸宣化門,帝乘馬行泥淖中,民皆感泣。
張叔夜數戰有功,帝召見,授資政殿學士。
東道總管胡直孺将兵入衛,與金人遇于拱州,兵敗,被執,遂破拱州。
丁酉,赤氣亘天。
金人初至,即力攻東壁。
劉延慶練邊事,措置頗有法;遇夜,即城下積草數百,爇之以警。
時有議置九牛砲者,雖硙磨皆可施,于東壁用之,嘗碎其雲梯,诏封護國大将軍。
金知東壁不可攻,于是過南壁,以洞子自蔽,運薪土實護龍河,河水遂涸。
以馮澥為尚書左丞。
戊戌,殿前副都指揮使王宗濋率牙兵千馀下城,與金人戰,統制官高師旦死之。
己亥,诏毀艮嶽為砲石。
金複于護龍河疊橋取道,姚友仲選銳卒下城,分布一弩一砲,又于城上縛虛棚,士衆山立,箭下如雨,橋不能寸進,乃棄去,益造火梯、雲梯、偏橋、撞竿、鵝車、洞子諸攻城之具。
庚子,張叔夜佥書樞密院事,将兵入城。
金人攻宣化門,姚友仲禦之。
是日,幸東壁。
金人複遣蕭慶等來貸糧,且議和。
辛醜,金人攻南壁,殺傷相當。
壬寅,诏河北守臣盡起軍民倍道入援。
癸卯,幸安肅門。
至朝一陽一門,金人箭及駕前旗下。
令軍士三百馀人缒城出戰,殺敵數百,複缒而上,命以官者數十人。
金人築望台,度高百尺,下觇城中,以飛火砲燔樓橹,将士嚴警備,旋即繕治。
又造雲梯,施大輪,以革冒之,乘罅推以叩壘,将士出鈎竿拄之,使不得進,近者以鈎矛取之,發火焚梯,敵數引卻。
複用鵝車、洞子攻北城,軍士射以九牛一弩一,一發而貫三人。
诏募人焚敵砲架、鵝車、洞子及八分者,白身授一團一練使,馀以次授賞。
張叔夜聞南壁飛石擊樓橹,與範瓊分麾下兵襲敵營,欲燔其砲架,遙見鐵騎,軍士不克陳而奔,自相蹈籍,溺隍死者以千數。
甲辰,大雨雪。
金人破亳州。
遣間使召諸道兵勤王。
乙巳,大寒,士卒噤戰,不能執兵,有僵仆者。
帝在禁中徒跣祈晴。
丙午,雨木冰。
丁未,始避正殿。
戊申,金人過登天橋,來攻通津門。
時勤王兵不至,城中兵可用者唯衛士三萬,然亦十失五六,因時令挑戰以示敢敵。
金人複來,言不須帝出城,請親王及何往議,诏越王往。
将行,而宗翰以兵來迓,王乃止。
于是金人宣言失信,再遣使來趣親王出盟。
己酉,遣馮澥、曹輔與宗室仲溫、士讠布使金軍請和。
既至,宗翰即遣還,不與一語。
命康王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
殿中侍禦史胡唐老言:“康王奉使至磁,為士民所留,乃天意也。
乞就拜為大元帥,俾率天下兵入援。
”何以為然,密草诏稿上之。
帝令募死士,得秦仔、劉定等四人,遣持蠟诏如相州,拜王為大元帥,陳遘為元帥,宗澤、汪伯彥副元帥,使盡河北兵速入衛,辟官行一事,并從便宜。
仔先至相,于頂發中出诏,王讀之嗚咽,軍民感動。
辛亥,金人複遣使來議和,要親王出盟。
壬子,複遣曹輔、馮澥及仲溫、士讠布使金營。
癸醜,仲溫、士讠布還,雲金人須親王并何至軍前。
金人攻通津、宣化門,範瓊以千人出戰,渡河,冰裂,沒者五百馀人,自是士氣益挫。
甲寅,大風自北起,俄雪下數尺,連日夜不止。
乙卯,金人複使劉晏來趣親王、宰相出盟。
何屢趣郭京出師,京徒期再三,曰:“非至危急,吾師不出。
”丙辰,大風雪,京乃令守禦者悉下城,毋得竊窺。
因大啟宣化門,出攻金軍,京與張叔夜坐城樓上。
金人分四翼,噪而前,京兵敗走,堕死于護龍河,城門急閉。
京向叔夜曰:“須自下作法。
”因下城,引馀衆南遁。
金人遂登城,衆皆披一靡一,四壁兵皆潰。
金人入南薰諸門,統制姚友仲死于亂兵。
四壁守禦使劉延慶奪門出奔,為追騎所殺。
宦者黃經自赴火死。
統制何應言、陳克禮、中書舍人高振力戰,與其家人皆被害。
京城遂破。
帝恸哭曰:“朕不用種師道言,以至于此!” 衛士入都亭驿,執金使劉晏,殺之。
軍民數萬,斧左掖門求見天子,帝禦樓谕遣之。
衛士長蔣宣率其衆數百,欲邀乘輿犯圍而出;左右奔竄,獨孫傅、梅執禮、呂好問侍。
宣抗聲曰:“國事至此,皆宰相信任一奸一臣,不用直言所緻。
”孫傅呵之,宣以語侵傅。
好問譬曉之曰:“若屬忘家,欲冒重圍衛上以出,誠忠義,然乘輿将駕,必甲乘無缺而後動,讵可輕邪!”宣屈服,曰:“尚書真知軍情。
”麾其徒退。
何欲親率都民巷戰,金人宣言議和退師,乃止。
丁巳,遣及濟王栩使金軍以請成,懼,不敢行,帝固遣之,猶遲回良久不決。
李若水嫚罵曰:“緻國家如此,皆爾輩誤事。
今社稷傾危,爾輩萬死何足塞責!”不得已,乃上馬,而足戰不能跨,左右扶上,北出硃雀門,所執鞭三堕地。
既至,宗翰、宗望曰:“自古有南即有北,不可相無也。
今之所議,期在割地而已。
”還,言金欲邀上皇出郊,帝曰:“上皇驚憂而疾,必欲之出,朕當親往。
”喜和議成,既歸都堂,作會飲酒,談笑終日。
自乙卯雪大作不止,天地冥晦。
或雪未下時,于一陰一雲中有雪絲長數寸堕地。
是夜,雪霁,彗星見,有白氣出太微垣。
己未,遣何再往金軍。
诏曰:“大金堅欲上皇出郊,朕以宗廟生靈之故,義當親往。
咨爾衆庶,毋緻驚疑。
” 庚申,日赤如火無光。
辛酉,車駕詣青城,何、陳過庭、孫傅等從。
帝望齋宮門即下馬,步入一小位中。
金人邀請乘馬人,帝不聽。
與二帥相見,宗翰以未得金主之命,以好語相慰籍,宗望唯唯而已。
都人自宣德樓至南薰門,立泥雪中以俟駕回。
十二月,壬戌朔,帝留青城。
宗翰遣蕭慶入城,居尚書省,朝廷動靜,并先關白。
是日,康王開大元帥府于相州,有兵萬人,分為五軍而進;既渡河,次于大名。
宗澤以二千人與金人力戰,破其三十
昌言:“兩河之人,忠義勇勁,萬一為所執,死不瞑目矣。
”行至绛,绛人果堅壁拒之。
昌持诏抵城下,缒而登。
钤轄趙子清麾衆殺昌,抉其目而脔之。
初,南仲與吳幵堅請割地以成和好,故戰守之備皆罷,緻金師日一逼一。
至是與金使王汭偕行至衛州,衛鄉兵欲執汭,汭脫一去。
南仲遂走相州,以帝旨谕康王起河北兵,入衛京師,因連署募兵榜揭之,人情始安。
甲申,以孫傅同知樞密院事,禦史中丞曹輔佥書樞密院事。
以京兆府路安一撫使範緻虛為陝西五路宣撫使,令督勤王兵入援。
乙酉,金宗望軍至城下,屯于劉家寺。
初,種師道聞真定、太原皆破,檄召西南兩道兵赴阙。
會師道卒,唐恪、耿南仲專務議和,乃止兩道兵毋得妄動,遂散歸。
及金人傅城,四方兵無一人至者,城中唯七萬人。
于是殿前司以京城諸營兵萬人分作五軍,以備緩急救護:前軍屯順天門,左軍、中軍屯五嶽觀、姚友仲統之;右軍屯上清宮,後軍屯景一陽一門,辛亢宗統之。
又以五萬七千人分四壁守禦。
遣使以蠟書間行出關召兵,并約康王及河北守将來援,多為金邏兵所獲。
丁亥,大風發屋折木。
佥書樞密院事李回罷。
戊子,金人攻通津門,範瓊出兵焚其寨。
己醜,南道都總管張叔夜将兵勤王,至玉津園。
帝禦南薰門見之,軍容甚整,以叔夜為延康殿學士。
時唐恪計無所出,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寶而後,屢失而複興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
今宜舉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幸西洛,連據秦雍,領天下兵親征,以圖興複。
”帝将從之。
領開封府何入見,引蘇轼所論,謂周之失計,未有如東遷之甚者。
帝翻然而改,以足頓地曰:“今當以死守社稷!”及叔夜入對,亦言敵鋒甚銳,願如明皇之避祿山,暫詣襄一陽一以圖幸雍,帝不答。
金宗望遣劉晏來,要帝出盟。
庚寅,幸東壁勞軍。
诏三省長官名悉依元豐舊制。
以領開封府何為門下侍郎。
閏月,壬辰朔,金人攻善利門,統制姚友仲禦之。
唐恪從帝巡城,人欲擊之,因求去,罷為中太一宮使。
以門下侍郎何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癸巳,京師苦寒,用日者言,借土牛迎春。
都人殺東壁統制官辛亢宗。
罷民乘城,代以保甲。
金宗翰軍自河一陽一來會,至城下。
甲午,驿召李綱為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
金人破懷州,知州霍安國死之。
安國被圍,扞禦不遺力。
鼎澧兵亦至,相與共守,力盡,城乃破,将官王美投濠死。
宗翰引安國以下分為四行,問不降者為誰,安國曰:“守臣霍安國也!”問馀人,通判林淵,钤轄張彭年,都監趙士詝、張谌、于潛,鼎澧将沈敦、張行中及隊将五人同辭對曰:“淵等與知州一體,皆不肯降!”宗翰令引于東北鄉,望其國拜降,皆不屈。
乃解一衣面縛,殺十三人而釋其馀。
安國一門無噍類。
時雨雪交作,帝被甲登城,以禦膳賜士卒,易火飯以進,人皆感涕。
金人攻通津門,數百人缒城禦之,焚其砲架五,鵝車二。
乙未,金人入青城,攻朝一陽一門。
馮澥至自金軍。
時澥與李若水至懷州,金使蕭慶等挾與俱還。
丙申,幸宣化門,帝乘馬行泥淖中,民皆感泣。
張叔夜數戰有功,帝召見,授資政殿學士。
東道總管胡直孺将兵入衛,與金人遇于拱州,兵敗,被執,遂破拱州。
丁酉,赤氣亘天。
金人初至,即力攻東壁。
劉延慶練邊事,措置頗有法;遇夜,即城下積草數百,爇之以警。
時有議置九牛砲者,雖硙磨皆可施,于東壁用之,嘗碎其雲梯,诏封護國大将軍。
金知東壁不可攻,于是過南壁,以洞子自蔽,運薪土實護龍河,河水遂涸。
以馮澥為尚書左丞。
戊戌,殿前副都指揮使王宗濋率牙兵千馀下城,與金人戰,統制官高師旦死之。
己亥,诏毀艮嶽為砲石。
金複于護龍河疊橋取道,姚友仲選銳卒下城,分布一弩一砲,又于城上縛虛棚,士衆山立,箭下如雨,橋不能寸進,乃棄去,益造火梯、雲梯、偏橋、撞竿、鵝車、洞子諸攻城之具。
庚子,張叔夜佥書樞密院事,将兵入城。
金人攻宣化門,姚友仲禦之。
是日,幸東壁。
金人複遣蕭慶等來貸糧,且議和。
辛醜,金人攻南壁,殺傷相當。
壬寅,诏河北守臣盡起軍民倍道入援。
癸卯,幸安肅門。
至朝一陽一門,金人箭及駕前旗下。
令軍士三百馀人缒城出戰,殺敵數百,複缒而上,命以官者數十人。
金人築望台,度高百尺,下觇城中,以飛火砲燔樓橹,将士嚴警備,旋即繕治。
又造雲梯,施大輪,以革冒之,乘罅推以叩壘,将士出鈎竿拄之,使不得進,近者以鈎矛取之,發火焚梯,敵數引卻。
複用鵝車、洞子攻北城,軍士射以九牛一弩一,一發而貫三人。
诏募人焚敵砲架、鵝車、洞子及八分者,白身授一團一練使,馀以次授賞。
張叔夜聞南壁飛石擊樓橹,與範瓊分麾下兵襲敵營,欲燔其砲架,遙見鐵騎,軍士不克陳而奔,自相蹈籍,溺隍死者以千數。
甲辰,大雨雪。
金人破亳州。
遣間使召諸道兵勤王。
乙巳,大寒,士卒噤戰,不能執兵,有僵仆者。
帝在禁中徒跣祈晴。
丙午,雨木冰。
丁未,始避正殿。
戊申,金人過登天橋,來攻通津門。
時勤王兵不至,城中兵可用者唯衛士三萬,然亦十失五六,因時令挑戰以示敢敵。
金人複來,言不須帝出城,請親王及何往議,诏越王往。
将行,而宗翰以兵來迓,王乃止。
于是金人宣言失信,再遣使來趣親王出盟。
己酉,遣馮澥、曹輔與宗室仲溫、士讠布使金軍請和。
既至,宗翰即遣還,不與一語。
命康王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
殿中侍禦史胡唐老言:“康王奉使至磁,為士民所留,乃天意也。
乞就拜為大元帥,俾率天下兵入援。
”何以為然,密草诏稿上之。
帝令募死士,得秦仔、劉定等四人,遣持蠟诏如相州,拜王為大元帥,陳遘為元帥,宗澤、汪伯彥副元帥,使盡河北兵速入衛,辟官行一事,并從便宜。
仔先至相,于頂發中出诏,王讀之嗚咽,軍民感動。
辛亥,金人複遣使來議和,要親王出盟。
壬子,複遣曹輔、馮澥及仲溫、士讠布使金營。
癸醜,仲溫、士讠布還,雲金人須親王并何至軍前。
金人攻通津、宣化門,範瓊以千人出戰,渡河,冰裂,沒者五百馀人,自是士氣益挫。
甲寅,大風自北起,俄雪下數尺,連日夜不止。
乙卯,金人複使劉晏來趣親王、宰相出盟。
何屢趣郭京出師,京徒期再三,曰:“非至危急,吾師不出。
”丙辰,大風雪,京乃令守禦者悉下城,毋得竊窺。
因大啟宣化門,出攻金軍,京與張叔夜坐城樓上。
金人分四翼,噪而前,京兵敗走,堕死于護龍河,城門急閉。
京向叔夜曰:“須自下作法。
”因下城,引馀衆南遁。
金人遂登城,衆皆披一靡一,四壁兵皆潰。
金人入南薰諸門,統制姚友仲死于亂兵。
四壁守禦使劉延慶奪門出奔,為追騎所殺。
宦者黃經自赴火死。
統制何應言、陳克禮、中書舍人高振力戰,與其家人皆被害。
京城遂破。
帝恸哭曰:“朕不用種師道言,以至于此!” 衛士入都亭驿,執金使劉晏,殺之。
軍民數萬,斧左掖門求見天子,帝禦樓谕遣之。
衛士長蔣宣率其衆數百,欲邀乘輿犯圍而出;左右奔竄,獨孫傅、梅執禮、呂好問侍。
宣抗聲曰:“國事至此,皆宰相信任一奸一臣,不用直言所緻。
”孫傅呵之,宣以語侵傅。
好問譬曉之曰:“若屬忘家,欲冒重圍衛上以出,誠忠義,然乘輿将駕,必甲乘無缺而後動,讵可輕邪!”宣屈服,曰:“尚書真知軍情。
”麾其徒退。
何欲親率都民巷戰,金人宣言議和退師,乃止。
丁巳,遣及濟王栩使金軍以請成,懼,不敢行,帝固遣之,猶遲回良久不決。
李若水嫚罵曰:“緻國家如此,皆爾輩誤事。
今社稷傾危,爾輩萬死何足塞責!”不得已,乃上馬,而足戰不能跨,左右扶上,北出硃雀門,所執鞭三堕地。
既至,宗翰、宗望曰:“自古有南即有北,不可相無也。
今之所議,期在割地而已。
”還,言金欲邀上皇出郊,帝曰:“上皇驚憂而疾,必欲之出,朕當親往。
”喜和議成,既歸都堂,作會飲酒,談笑終日。
自乙卯雪大作不止,天地冥晦。
或雪未下時,于一陰一雲中有雪絲長數寸堕地。
是夜,雪霁,彗星見,有白氣出太微垣。
己未,遣何再往金軍。
诏曰:“大金堅欲上皇出郊,朕以宗廟生靈之故,義當親往。
咨爾衆庶,毋緻驚疑。
” 庚申,日赤如火無光。
辛酉,車駕詣青城,何、陳過庭、孫傅等從。
帝望齋宮門即下馬,步入一小位中。
金人邀請乘馬人,帝不聽。
與二帥相見,宗翰以未得金主之命,以好語相慰籍,宗望唯唯而已。
都人自宣德樓至南薰門,立泥雪中以俟駕回。
十二月,壬戌朔,帝留青城。
宗翰遣蕭慶入城,居尚書省,朝廷動靜,并先關白。
是日,康王開大元帥府于相州,有兵萬人,分為五軍而進;既渡河,次于大名。
宗澤以二千人與金人力戰,破其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