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十五 【宋紀九十五】

關燈
夜,漏上五刻,乃開龍德宮複道小門以過,内侍十馀人執兵接擁。

    是夜,諸班禁從皆集教場,備不虞,幾至生變。

    翼日,猶不禦殿。

    半日,人心少安。

     諸路漕臣坐上供錢物不足,貶秩者二十二人。

     丁卯,王安中、譚稹加檢校少傅,郭藥師為太尉。

     壬申,王黼子弟親屬推恩有差。

     是月,金遣宗望督揀摩攻平州。

    會張聞朝命将至,大喜,率官吏郊迎。

    金人諜知之,以千騎襲破平州,得朝廷所賜诏旨。

    挺身走,欲間道歸京師。

    其弟懷禦筆将奔燕山,以其母為金人所得,複往投之,而母及妻已為金人所戮,并得弟所懷禦筆,金人一大怒。

    遁燕山,郭藥師留之,匿姓名,寄常勝軍中。

    金人累檄宣撫司取,宣撫司具奏,朝廷初不欲發遣。

    金人索之益急,王安中取貌類者,斬其首與之,金人曰:“非也。

    ”遂欲以兵攻燕。

    安中言:“必不發遣,恐啟兵端。

    ”朝廷不得已,令安中缢殺之,函其首,并二子送于金。

    燕降将及常勝軍士皆泣下。

    郭藥師曰:“金人欲即與,若求藥師,亦與之乎?”安中懼,因力求罷,召為玉清寶箓宮使,以蔡靖知燕山府。

    張令徽等由是切齒,而常勝軍亦解體矣。

     十二月,辛己,金蠲民間貸息。

    诏以鹹州以南,蘇、複州以北,年谷不登,其應輸南京軍糧,免之。

     甲午,金主诏曰:“比聞民間乏食,至有自鬻其子者,其聽以丁力等者贖之。

    ” 是日,以古論貝勒杲為安班貝勒,以宗幹為國論貝勒。

    遣李靖來告哀。

     乙巳,金使高居慶、楊意來賀正旦。

    時以山後諸州請于金,金主新立,将許之。

    宗翰自雲中至,言于金主曰:“先帝初圖宋協力攻遼,故許以燕地。

    宋人既盟之後,複請加币以求山西諸鎮,先帝辭其币而複與之盟曰:‘無匿逋逃,無擾邊民。

    ’今宋數路招納叛亡,累疏姓名索之而不肯遣。

    盟未期年,今已如此,萬世守約,其可望乎!且西鄙未甯,割付山西諸郡,則諸軍失屯據之所,将有經略,或難持久,請勿與之。

    ”金主遂遣使,止以武、朔二州來歸。

     是歲,秦、鳳旱,河北、京東、淮南饑,遣官赈濟。

     ○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宣和六年(遼保大四年,金夭會二年) 春,正月,癸醜,遣太常少卿連南夫伴送金使歸國,尋兼祭奠吊慰使。

     甲寅,金主以空名宣頭五十、銀牌十給宗望。

     戊午,置書藝所。

     癸亥,藏蕭幹首于太社。

     金以東京比歲不登,诏減田租、市租之半。

     庚午,勒停人蔡縧複朝奉郎,提舉明道宮。

     癸酉,禦内東門,為金主旻成服。

     甲戌,夏國稱籓于金,金以下寨以北,一陰一山以南,伊實伊喇圖魯泺西之地與之。

     丁醜,金始自其京師至南京,五十裡置驿。

     遼主趨都統瑪格軍,金人來攻,棄營北遁,瑪格被執。

    瑪克實來迎,赆馬駝羊,又率部人防衛。

    時侍從乏糧數日,以衣易羊。

    至烏古迪裡部,以都點檢蕭伊蘇知北院樞密使事,封瑪克實為神裕悅王。

     二月,金诏護遼帝諸陵,有盜發者罪死。

    庚寅,給宗翰馬,命赈新附之民。

     己亥,躬耕籍田。

     丙午,诏:“自今非曆台閣、寺監、監司、郡守、開封府曹官者,不得為郎官、卿、監。

    著為令。

    ” 尚書左丞李邦彥,以父憂去位。

     金宗翰乞濟師,诏有司選一精一兵五千給之。

     丁未,金主谕宗望曰:“凡南京留守及諸阙員,可選勳賢有人望者就注拟之,具姓名官階以聞。

    ” 遼耶律約索等十人謀叛,伏誅。

     三月,己酉朔,以錢景臻為少師。

     金遣使詣宣撫司,索趙良嗣所許糧二十萬石。

    譚稹曰:“二十萬石不易緻,良嗣所許,豈足憑也!”遂不與。

    金人一大怒,及舉兵,亦以此為辭。

     庚戌,金宗望請選良吏招撫遷、潤、來、隰之民保山砦者,從之。

     己未,宗望以南京反覆,凡攻取之計,乞與知樞密院事劉彥宗裁決之。

     辛未,夏國王李乾順進誓表于金。

     閏月,戊寅朔,金賜夏國誓诏。

     辛巳,皇後親蠶。

     京師、河東、陝西地震,宮殿門皆搖動有聲,河東、陝西尤甚,蘭州諸山草木悉沒入地,而山下麥苗皆在山上。

    诏右司郎中黃潛善案視,潛善不以實聞,帝意乃安。

    遷潛善為戶部侍郎。

     夏,四月,巳酉,金赈上京路、西北路之隆者及新徙嶺東之人。

     癸醜,賜禮部奏名進士及第、出身八百五人。

     丁巳,起複李邦彥為尚書左丞。

     戊午,金以所築上京新城名會平州。

     五月,癸卯,金使來告嗣位。

     癸未,金主诏曰:“新降之民,訴訟者衆,今方農時,或失田業,可俟農隙聽決。

    ” 金人既建平州為南京,未幾,州人擁都統張敦固據城抗拒。

    是月,揀摩克南京,殺敦固。

     自得燕地,悉出河北、河東、山東之力以往饋辟軍,率十數石緻一石,才一年,三路皆困。

    六月,壬子,诏西京、淮、浙、江、湖、四川、閩、廣措置調夫各數十萬,并約免夫錢,每夫三十貫,委漕臣限督之,違者從軍法,用王黼言也。

    尋又诏宗室、戚裡、宰執之家及宮觀、寺院,一例均敷,于是遍率天下,所得才二千萬缗,而結怨四海矣。

     秋,七月,壬午,金皇子宗峻卒,太祖之嫡子也。

     丙戌,金禁外方使介冗從多者。

     戊子,遣著作佐郎許亢宗等如金賀嗣位。

     丁酉,诏:“應系禦筆斷罪,不許詣尚書省陳訴改正。

    ” 王黼言:“頃得方士玑衡之書,足以察七政。

    ”甲辰,诏置玑衡所,以黼及梁師成領之。

     遼主既得耶律達實兵,及居古迪裡部,又得瑪克實之兵,自謂有天助,再謀出兵收複燕、雲。

    達實谏曰:“向以全師不謀戰備,使舉國皆為金有。

    國勢至此,而方求戰,非計也。

    當養兵待時而動,不可輕舉。

    ”遼主不從。

    達實遂殺知北院樞密事蕭伊實及博勒果,自立為王,率鐵騎三百宵遁。

     遣校書郎衛膚敏如金賀生辰。

    膚敏言:“金生辰後天甯節五日,今未聞彼遣使而吾反先之,于威重已阙。

    萬一金使不至,為朝廷羞。

    請至燕而候之,脫若不來,則以币置諸境上。

    ”帝以為然。

    洎至燕山,金使果不來,遂置币而返。

     遼主在夾山,金人欲取之,以力不能入夾山為恨。

    遼主畏宗翰在西京扼其前,久不敢出。

    俄聞宗翰還上京,洛索代領軍事,遂率諸軍出夾山,下潼一陽一嶺,取天德、東勝軍、甯邊、雲内等州,南下武州,如履無人之境。

    洛索忽以大兵扼其歸路,急擊之,遼衆大潰。

     夏人舉兵侵武、朔二州地界,宣撫使譚稹遣李嗣本禦之。

    兵數交,夏人未即退,而金人怨朝廷納張,又以稹不給糧,遂攻蔚州,殺守臣陳翊,陷飛狐、靈丘兩縣,逐應州守臣蘇京等,絕山後交割意。

    朝廷咎稹措置乖方,童貫、蔡攸又共排稹,八月,乙卯,責授稹順昌軍節度副使,緻仕,以童貫領樞密院,代其任。

     遼主之在夾山也,帝欲誘緻之,始遣一番僧赍禦筆絹書通意。

    及遼主許允,遂易書為诏,許待以皇弟之禮,位燕、越二王上,築第千間,女樂三百人,遼主大喜。

    貫是行出太原,名為代稹交割山後地土,實以密約遼主來降,自往迎之也。

    遼主欲來奔,慮南朝不足恃,遂直趨山一陰一。

     國舅詳衮蕭托蔔嘉降于金。

     壬戌,以複燕、雲,赦天下。

     九月,乙亥,以白時中為特進、太宰兼門下侍郎,李邦彥為少宰兼中書侍郎。

     辛巳,大飨明堂。

     丁亥,以趙野為尚書左丞,翰林學士承旨宇文粹中為尚書右丞,開封府尹蔡懋同知樞密院。

     庚寅,遣校書郎賀允中等如金賀正旦。

     庚子,金使布密古等來緻遺留物。

     冬,十月,甲子,金以泰州秋潦,發甯江州粟以赈之。

    丙寅,命運米五萬石于廣甯,以給南京、潤州戍卒。

     庚午,金使來賀正旦。

     禦筆:“道官可自大夫以上共帶職人并令封至朝官,許廕贖私罪為官戶。

    ” 诏:“有收藏習用蘇、黃之文者,并令焚毀,犯者以大不恭論。

    ” 癸酉,诏:“内外官并以三年為任,治績著聞者再任。

    ” 遼主在一陰一山,從者不過四千戶,步騎才萬馀,猶納圖魯蔔部人額格之妻,以額格為本部節度使。

     十一月,丙子,太傅王黼緻仕。

     黼位元宰,每陪曲宴,親為俳優鄙賤之役以獻笑取一悅,太子聞而惡之。

    黼以郓王楷有一寵一,一陰一為畫奪宗之計,未成。

    會帝幸其第觀芝,而黼第與梁師成連牆,穿便門往來,帝始悟其與師成交結狀,還宮,眷待頓衰。

    李邦彥素與黼不協,一陰一結蔡攸共毀之。

    會中丞何奏黼一奸一邪專橫十五事,遂命緻仕,其一黨一胡松年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