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十一 【宋紀七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乃唐張巡、許遠,以孤城死賊,能捍大患者也。
今若令承買,小人規利,冗亵渎慢,何所不為!歲收微經,實損國體。
乞存此三廟,以稱國家嚴恭典禮,追尚前烈之意。
”疏上,帝震怒,批付司農曰:“慢神辱國,莫此為甚,可速止之!”于是天下祠廟皆得不鬻。
庚寅,遼主出獵,遇麛失其母,闵之,不射。
丁酉,禁北邊民闌出谷粟。
九月,戊午,浚汴河。
遼以南京蝗,免明年租稅。
丙寅,诏罷都大制置河北河防水利司。
己卯,诏恤嶺南死事家,表将士墓。
己卯,遼主駐藉絲澱。
冬,十月,乙酉,太白晝見。
戊子,翰林學士、權禦史中丞鄧绾罷為兵部郎中、知虢州。
壬辰,貶中書戶房習學公事練亨甫為漳州軍事判官。
初,王安石與呂惠卿互相傾陷,遣徐禧、王古等按華亭獄,不得惠卿罪,更使蹇周輔按之,獄久不決。
安石子雱切責亨甫與呂嘉問,二人乃共謀取绾所列惠卿事,雜它書下制獄,安石不知也。
堂吏遽告惠卿于陳,惠卿以狀聞,且上書訟安石曰;“安石盡棄素學,而降尚縱橫之末數以為奇術,以至谮愬脅持,蔽賢一黨一奸一,移怒行很,方命矯令,罔上惡君。
凡此數惡,力行于年歲之間,莫不備具,雖古之失志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
”帝以狀示安石,安石謝無有。
歸以問雱,雱言其情,安石咎之。
時雱已病疽彌年,坐此益忿恚,疽潰而卒;安石悲傷,求去愈切。
绾慮安石去而己失勢,乃力勸帝留安石,其言甚無顧忌。
帝再三诘绾,绾以實告曰:“安石門人練亨甫為臣言。
”帝令吳充以己意問安石,安石大駭,即上奏曰:“聞禦史中丞鄧绾嘗為臣子營官及薦臣婿可用,又為臣求賜第京師。
兼绾近舉禦史二人,尋卻乞不施行。
聞其一人彭汝砺者,嘗與練亨甫相失,绾聽亨甫遊說,故乞别舉。
绾所為如此,豈可令執法在論思之地!亨甫亦不當留備宰屬。
”帝以绾一操一心頗僻,賊一性一奸一回,論事薦人,不循分守,亨甫身備宰屬,與言事民交通,故有是命。
绾始以附安石得居言職,及惠卿之一黨一欲傾安石,绾皆竭力劾奏之,亨甫亦由谄事雱以進,至是乃因安石言,相繼罷斥。
乙未,诏東南諸路教閱新軍。
遼耶律伊遜之出為中京留守也,泣謂人曰:“伊遜無過,因讒見出。
”其一黨一以其言聞于遼主,遼主悔之。
會伊遜生日,遼主遣近臣耶律白斯本賜物為壽,伊遜因私屬白上:“臣見一奸一人在朝,陛下孤危,身雖在外,竊用寒心。
”白斯本還,以聞。
遼主賜伊遜車,谕曰:“無慮弗用,行将召矣。
”由是反疑蕭岩壽,出為順義軍節度使。
诏近臣議召伊遜事,北面官屬無敢言者。
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薩喇曰:“蕭岩壽言伊遜有罪,不可為樞臣,故陛下出之。
今複召,恐天下生疑。
”同知南院宣徽使諧裡亦言不可複召。
薩喇進谒者三,左右為之震悚,遼主卒不聽。
戊戌,召伊遜複為北院樞密使。
丙午,王安石罷。
安石之再相也,多稱疾求去。
及子雱死,力請解機務。
帝亦厭安石所為,乃罷為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江甯府。
雱死時,年三十三。
樞密使、檢校太傅吳充、禮部侍郎、參知政事王珪并守前官、同平章事。
充子安持雖娶王安石女,而充心不善安石所為,數為帝言新法不便。
帝察其中立無與,及安石罷,遂相之。
以資政殿學士、知成都府馮京知樞密院事。
京與王安石同在中書,多異議,安石頗疑憚之,故嘗因事移私書于呂惠卿曰:“無使齊年知。
”京、安石俱生辛酉,故謂之齊年。
及安石再相,惠卿出知陳州,悉發安石前後私書奏之,其一雲“無使齊年知”,又其一雲“無使上知”。
帝以安石為欺而京不阿,故複用京。
十一月,乙卯,給廣南東路空名告敕,募入錢助軍。
辛酉,錄魏征後。
甲戌,遼主欲觀起居注,修注郎布延等不進,各杖二百,罷之。
耶律伊遜既複用,勢益張,見耶律薩喇,讓之曰:“與君無憾,何獨異議?”薩喇正色曰:“此社稷事,何憾之有?”耶律庶箴私見伊遜而泣曰:“前者抗表,非庶箴之願也。
”伊遜憐而釋之,出諧裡為廣利軍節度使,谪耶律孟簡巡磁窯關;未幾,流蕭岩壽于烏隗部,終身拘作。
岩壽雖竄逐,恒以社稷為憂,時人為之語曰:“以狼牧羊,何能久長!” 乙亥,以安南行營将士疾疫,遣同知太常禮院王存褥南嶽,遣中使建祈福道場。
己卯,洮東安一撫司奏包順等破果莊兵于多移谷。
壬午,果莊寇岷州,種谔以輕兵襲擊于鐵城,敗之。
是月,遼南京地震,民舍多壞。
十二月,丙戌,郭逵拔廣源州,僞觀察使劉紀降。
己醜,子傭生。
棟戬使果莊聚兵洮、岷,脅新附羌,多叛歸之。
甲午,遣内侍押班李憲乘驿往秦鳳、熙河措置邊事,诏諸将皆受節制。
禦史中丞鄧潤甫、禦史周尹、蔡承禧、彭汝砺言:“自古不聞有中人為将帥者。
唐明皇時,覃行章亂黔中,始以楊思勖為招讨使,唐之禍萌于此。
代宗時,魚朝恩幾危社稷。
憲宗用吐突承璀,卒以輕謀敗事,得罪後世。
陛下其忍襲唐故迹而忘天下之患乎?”又言:“果莊之患小,用憲之患大。
憲功不成,其禍小;功成,其禍大。
”章再上,弗聽。
遼以左伊勒希巴蕭托蔔嘉為南院統軍使。
耶律伊遜以北面林牙耶律延格為耳目。
延格狡佞而敏,凡有聞見,必舉以告。
伊遜一愛一而薦之,遼主亦以為賢,拜左伊勒希巴。
丁酉,诏:“岷州界經果莊兵燹者賜錢,脅從來歸者釋其罪。
癸卯,郭逵敗交趾于富良江,獲其僞太子洪真,李乾德遣人奉表詣軍門降。
初,趙禼舉逵以自代,及逵至,辄與禼異。
禼欲乘兵形未動,先撫輯兩江峒丁,擇壯勇,啖以利,使招徠攜貳,堕其腹心,然後以大兵繼之,逵不聽;禼又欲使人赍榜入賊中招納,逵又不聽;遂令燕達先破廣源,複還永平。
禼以為廣源間道距交州十二驿,趨利掩擊,出其不意,川塗并進,三路緻讨,勢必分潰;固争,不能得。
賊遂據富良江,列船數百,官軍不得濟。
禼分遣将吏伐木治攻具,機石如雨,蠻艦皆壞。
徐以罷卒緻賊,設伏擊之,斬首數千級。
馘其渠酋,獲洪真,賊窮蹙歸命。
時兵夫三十萬人,冒暑涉瘴地,死者過半。
至是大軍距交州裁三十裡,隔一水不得進。
逵怍于玩寇,移疾先還,遂班師。
冷雞樸誘山後生羌擾邊。
庚戌,诏:“有得冷雞樸首者賞之。
”瑪爾戬請自效,衆以為不可。
李憲曰:“何傷乎!羌人天一性一畏服貴種。
”聽之往。
瑪爾戬盛裝以出,諸羌聳視無鬥志,憲師乘之,殺獲萬計,斬冷雞樸。
棟戬懼,即遣使奉贽效順。
加憲宣州觀察使、入内副承旨。
置威戎軍。
遼耶律伊遜請賜牧地,群牧林牙耶律寅吉奏曰:“今牧地褊陿,畜不蓄息,豈可分賜臣下!”遼主乃止。
伊遜由是益嫉寅吉,除懷德軍節度使,旋貶漠北馬群太保,未幾卒。
今若令承買,小人規利,冗亵渎慢,何所不為!歲收微經,實損國體。
乞存此三廟,以稱國家嚴恭典禮,追尚前烈之意。
”疏上,帝震怒,批付司農曰:“慢神辱國,莫此為甚,可速止之!”于是天下祠廟皆得不鬻。
庚寅,遼主出獵,遇麛失其母,闵之,不射。
丁酉,禁北邊民闌出谷粟。
九月,戊午,浚汴河。
遼以南京蝗,免明年租稅。
丙寅,诏罷都大制置河北河防水利司。
己卯,诏恤嶺南死事家,表将士墓。
己卯,遼主駐藉絲澱。
冬,十月,乙酉,太白晝見。
戊子,翰林學士、權禦史中丞鄧绾罷為兵部郎中、知虢州。
壬辰,貶中書戶房習學公事練亨甫為漳州軍事判官。
初,王安石與呂惠卿互相傾陷,遣徐禧、王古等按華亭獄,不得惠卿罪,更使蹇周輔按之,獄久不決。
安石子雱切責亨甫與呂嘉問,二人乃共謀取绾所列惠卿事,雜它書下制獄,安石不知也。
堂吏遽告惠卿于陳,惠卿以狀聞,且上書訟安石曰;“安石盡棄素學,而降尚縱橫之末數以為奇術,以至谮愬脅持,蔽賢一黨一奸一,移怒行很,方命矯令,罔上惡君。
凡此數惡,力行于年歲之間,莫不備具,雖古之失志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
”帝以狀示安石,安石謝無有。
歸以問雱,雱言其情,安石咎之。
時雱已病疽彌年,坐此益忿恚,疽潰而卒;安石悲傷,求去愈切。
绾慮安石去而己失勢,乃力勸帝留安石,其言甚無顧忌。
帝再三诘绾,绾以實告曰:“安石門人練亨甫為臣言。
”帝令吳充以己意問安石,安石大駭,即上奏曰:“聞禦史中丞鄧绾嘗為臣子營官及薦臣婿可用,又為臣求賜第京師。
兼绾近舉禦史二人,尋卻乞不施行。
聞其一人彭汝砺者,嘗與練亨甫相失,绾聽亨甫遊說,故乞别舉。
绾所為如此,豈可令執法在論思之地!亨甫亦不當留備宰屬。
”帝以绾一操一心頗僻,賊一性一奸一回,論事薦人,不循分守,亨甫身備宰屬,與言事民交通,故有是命。
绾始以附安石得居言職,及惠卿之一黨一欲傾安石,绾皆竭力劾奏之,亨甫亦由谄事雱以進,至是乃因安石言,相繼罷斥。
乙未,诏東南諸路教閱新軍。
遼耶律伊遜之出為中京留守也,泣謂人曰:“伊遜無過,因讒見出。
”其一黨一以其言聞于遼主,遼主悔之。
會伊遜生日,遼主遣近臣耶律白斯本賜物為壽,伊遜因私屬白上:“臣見一奸一人在朝,陛下孤危,身雖在外,竊用寒心。
”白斯本還,以聞。
遼主賜伊遜車,谕曰:“無慮弗用,行将召矣。
”由是反疑蕭岩壽,出為順義軍節度使。
诏近臣議召伊遜事,北面官屬無敢言者。
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薩喇曰:“蕭岩壽言伊遜有罪,不可為樞臣,故陛下出之。
今複召,恐天下生疑。
”同知南院宣徽使諧裡亦言不可複召。
薩喇進谒者三,左右為之震悚,遼主卒不聽。
戊戌,召伊遜複為北院樞密使。
丙午,王安石罷。
安石之再相也,多稱疾求去。
及子雱死,力請解機務。
帝亦厭安石所為,乃罷為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江甯府。
雱死時,年三十三。
樞密使、檢校太傅吳充、禮部侍郎、參知政事王珪并守前官、同平章事。
充子安持雖娶王安石女,而充心不善安石所為,數為帝言新法不便。
帝察其中立無與,及安石罷,遂相之。
以資政殿學士、知成都府馮京知樞密院事。
京與王安石同在中書,多異議,安石頗疑憚之,故嘗因事移私書于呂惠卿曰:“無使齊年知。
”京、安石俱生辛酉,故謂之齊年。
及安石再相,惠卿出知陳州,悉發安石前後私書奏之,其一雲“無使齊年知”,又其一雲“無使上知”。
帝以安石為欺而京不阿,故複用京。
十一月,乙卯,給廣南東路空名告敕,募入錢助軍。
辛酉,錄魏征後。
甲戌,遼主欲觀起居注,修注郎布延等不進,各杖二百,罷之。
耶律伊遜既複用,勢益張,見耶律薩喇,讓之曰:“與君無憾,何獨異議?”薩喇正色曰:“此社稷事,何憾之有?”耶律庶箴私見伊遜而泣曰:“前者抗表,非庶箴之願也。
”伊遜憐而釋之,出諧裡為廣利軍節度使,谪耶律孟簡巡磁窯關;未幾,流蕭岩壽于烏隗部,終身拘作。
岩壽雖竄逐,恒以社稷為憂,時人為之語曰:“以狼牧羊,何能久長!” 乙亥,以安南行營将士疾疫,遣同知太常禮院王存褥南嶽,遣中使建祈福道場。
己卯,洮東安一撫司奏包順等破果莊兵于多移谷。
壬午,果莊寇岷州,種谔以輕兵襲擊于鐵城,敗之。
是月,遼南京地震,民舍多壞。
十二月,丙戌,郭逵拔廣源州,僞觀察使劉紀降。
己醜,子傭生。
棟戬使果莊聚兵洮、岷,脅新附羌,多叛歸之。
甲午,遣内侍押班李憲乘驿往秦鳳、熙河措置邊事,诏諸将皆受節制。
禦史中丞鄧潤甫、禦史周尹、蔡承禧、彭汝砺言:“自古不聞有中人為将帥者。
唐明皇時,覃行章亂黔中,始以楊思勖為招讨使,唐之禍萌于此。
代宗時,魚朝恩幾危社稷。
憲宗用吐突承璀,卒以輕謀敗事,得罪後世。
陛下其忍襲唐故迹而忘天下之患乎?”又言:“果莊之患小,用憲之患大。
憲功不成,其禍小;功成,其禍大。
”章再上,弗聽。
遼以左伊勒希巴蕭托蔔嘉為南院統軍使。
耶律伊遜以北面林牙耶律延格為耳目。
延格狡佞而敏,凡有聞見,必舉以告。
伊遜一愛一而薦之,遼主亦以為賢,拜左伊勒希巴。
丁酉,诏:“岷州界經果莊兵燹者賜錢,脅從來歸者釋其罪。
癸卯,郭逵敗交趾于富良江,獲其僞太子洪真,李乾德遣人奉表詣軍門降。
初,趙禼舉逵以自代,及逵至,辄與禼異。
禼欲乘兵形未動,先撫輯兩江峒丁,擇壯勇,啖以利,使招徠攜貳,堕其腹心,然後以大兵繼之,逵不聽;禼又欲使人赍榜入賊中招納,逵又不聽;遂令燕達先破廣源,複還永平。
禼以為廣源間道距交州十二驿,趨利掩擊,出其不意,川塗并進,三路緻讨,勢必分潰;固争,不能得。
賊遂據富良江,列船數百,官軍不得濟。
禼分遣将吏伐木治攻具,機石如雨,蠻艦皆壞。
徐以罷卒緻賊,設伏擊之,斬首數千級。
馘其渠酋,獲洪真,賊窮蹙歸命。
時兵夫三十萬人,冒暑涉瘴地,死者過半。
至是大軍距交州裁三十裡,隔一水不得進。
逵怍于玩寇,移疾先還,遂班師。
冷雞樸誘山後生羌擾邊。
庚戌,诏:“有得冷雞樸首者賞之。
”瑪爾戬請自效,衆以為不可。
李憲曰:“何傷乎!羌人天一性一畏服貴種。
”聽之往。
瑪爾戬盛裝以出,諸羌聳視無鬥志,憲師乘之,殺獲萬計,斬冷雞樸。
棟戬懼,即遣使奉贽效順。
加憲宣州觀察使、入内副承旨。
置威戎軍。
遼耶律伊遜請賜牧地,群牧林牙耶律寅吉奏曰:“今牧地褊陿,畜不蓄息,豈可分賜臣下!”遼主乃止。
伊遜由是益嫉寅吉,除懷德軍節度使,旋貶漠北馬群太保,未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