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十九 【宋紀六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而無一堅利者,莫若更制。
其法,斂數州之所作而聚以為一,若今錢監之比,擇知工事之臣,使典其職,且募良工為匠師。
”從之。
己亥,置軍器監,以呂惠卿判監事。
是月,知南康軍周敦頤卒。
敦頤初因舅鄭向任,為分甯主簿,有獄久不決,敦頤至,一訊立辨。
調南安司理,有囚,法不當死,轉運使王逵欲深治之。
敦頤力與辨,逵不聽,敦頤委手闆,将棄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
”逵悟,囚得釋。
調桂一陽一令,改知南昌,富家、大姓、黠吏、惡少,不獨以得罪為憂,而且以污穢善政為恥。
累遷至廣東轉運判官,病作,遂求知南康以舊,至是卒。
敦頤信古好義,以名節自砥砺。
黃庭堅稱其胸懷灑落,如光風霁月。
為南安司理時,通判程珦以其學為知道,使二子颢、頤往與之遊。
敦頤每令尋孔、顔樂處,所樂何事。
颢嘗曰:“自再見周茂叔後,吟風弄月以歸,有吾與點也之意。
”學者稱為濂溪先生。
秋,七月,甲辰,遼主獵于大熊山。
乙巳,诏:“京西、淮南、兩浙、江西、荊湖六路各置一鑄錢監,江南、荊湖南路以十五萬缗,馀以十萬缗為額。
” 戊申,遼烏庫德寽勒統軍言部人殺其節度使以叛。
己酉,遼主命分部諸軍讨之。
甲寅,以旱錄在京囚,死罪以下降一等,杖罪釋之。
丁巳,诏:“沿邊吏殺熟戶以邀賞者,戮之。
” 乙醜,分河北為東、西路。
大名、開德、河間三府,滄、冀、博、棣、莫、雄、霸、德、濱、清、恩十一州,德清、保順、永靜、信安、保定五軍為東路;真定、中山、信德、慶源四府,相、浚、懷、衛、洺、深、磁、祁、保九州,天威、北平、安肅、永甯、廣信、順安六軍為西路。
丙寅夜,西北有聲如硙。
遼南京奏歸義、涞水兩縣蝗飛入宋境,馀為蜂所食。
八月,命檢正中書刑房公事沈括辟官相度兩浙水利。
帝謂王安石等曰:“此事必可行否?”安石曰:“括乃士人,習知其利害,一性一亦謹密,宜不妄舉。
”帝曰:“事當審計,無如郏亶妄作,中道而止,為害不細也。
”丁醜,括奏言:“浙西諸州水患,久不疏障,堤防川渎,多皆堙廢,今若一出民力,必難成功,乞下司農貸官錢,募民興利。
”從之。
甲申,罷簡州歲貢綿。
甲午,賜熙河、泾原軍士特支錢。
丙申,遼以樞密副使耶律仲禧為南院樞密使。
戊戌,複比闾族一黨一之法。
九月,壬寅,置兩浙和籴倉,立斂散法。
癸卯,遼主駐獨盧金。
戊申,诏興水利。
辛亥,禦崇政殿,策武舉。
初,樞密院修武舉法,不能答策者,答兵書墨義。
王安石曰:“武舉而試墨義,何異學究!誦書不曉理者,無補于事。
先王收勇力之士皆屬于軍右者,欲以備禦侮之用,則記誦何所施!”帝從之。
至是始策試焉。
戊午,岷州首領摩琳沁以其城降。
初,王韶既複河州,會降羌叛,韶回軍擊之。
吐蕃瑪爾戬以其間據河州,韶進破诃諾木藏城,穿露骨山,南入洮州境,道狹隘,釋馬徒行,或日至六七。
瑪爾戬留其一黨一守河州,自将尾官軍。
韶力戰,破走之,河州複平。
進攻宕州,拔之,通洮州路。
摩琳沁聞先聲,遂以城降。
韶入岷州,于是疊、洮二州羌酋,皆相繼詣軍中,以城聽命。
軍行凡五十四日,涉千八百裡,得州五,斬首數千級,獲牛羊馬以萬計。
是役也,人皆傳韶已全師覆沒,及奏捷,帝大喜,進韶左谏議大夫、端明殿學士。
戊辰,收免行錢。
先是京師萬物有行,官司所須,俱以責辦,下逮貧民負販,數有賠折。
呂嘉問請約諸行利入厚薄,令納錢以賦吏祿,與免行戶祗應。
而禁中賣買百貨,并下雜買場務,仍置市司估物低昂,凡内外官司欲占物價,則取辦焉。
至是遂行之。
冬,十月,遼主如一陰一山,遂如西京,旋命行幸之地免其租稅。
辛未,章惇擊南江蠻,平之。
初,湖北蠻向永晤、舒光銀等各以其地歸順,獨田氏有元猛者,頗桀骜難制。
惇遣左侍禁李資招谕之。
資褊宕無謀,亵慢夷僚,為懿州蠻所殺。
惇遂進兵破懿州,南江州峒遂平。
驸馬都尉張敦禮乞立《春秋》學官,不許。
帝謂王安石曰:“卿嘗以《春秋》自魯史亡,其義不可考,故未置學官。
敦禮好學不倦,第未知此意耳。
彼但讀《春秋》而不讀《傳》,《春秋》未易通也。
” 辛巳,以複熙、河、洮、岷、疊、宕等州,禦紫宸殿受群臣賀,解所服玉帶賜王安石。
安石固辭,曰:“陛下拔王韶于疏遠之中,恢複一方,臣與二三執政奉承旨而已,不敢獨當此賜。
”帝又谕曰:“群疑方作,朕亦欲中止,非卿助朕,此功不成。
”安石乃受賜。
甲申,朝獻景靈宮。
丙戌,赈兩浙、江、淮饑。
壬辰,行折二錢。
丁酉,遣使瘗熙、河戰骨。
是月,開直河。
時北流閉已數年,水或橫決散漫,常虞壅遏。
外都水監丞王令圖獻議,于大名第四、第五埽等處開修直河,使大河還二股故道,乃命範子淵及硃仲立領其事。
開直河,深八尺,又用杷疏浚二股及清水鎮河,凡退背、魚肋河則塞之。
王安石乃盛言用杷之功,若不辍堡,雖二股河上流,可使行地中也。
知定州滕甫入觐,言新法之害曰:“臣始以意度其不可耳。
今為郡守,親見其害于民者。
”具道所以之狀。
甫在定州,以上巳宴郊外,有報遼師入寇、邊民有逃者,将吏大駭,請即治兵。
甫笑曰:“非爾所知也。
”益置酒作樂,遣人喻逃者曰:“吾在此,彼不敢動。
”使各歸業。
明日,問之,果妄,諸将以是愧服。
韓忠彥使于遼,楊興公勞迎,問甫所在,且曰:“滕公可謂開口見心矣!”忠彥歸奏,帝喜,進甫禮部侍郎,使再任。
甫著書五篇:一曰《尊主勢》,二曰《本聖心》,三曰《校人品》,四曰《破朋一黨一》,五曰《贊治道》,上之。
其略曰:“陛下神聖文武,自足斡運六一合。
譬之青天白日,不必點綴,自然清明。
”識者韪其言。
十一月,癸醜,中太一宮成。
乙卯,親祀中太一宮。
甲子,遼南院大王耶律哈哩濟緻仕。
哈哩濟嘗為遼興軍節度使、東北路詳衮、明達勤恪,懷柔有道。
置諸賓館及西邊營田,皆自哈哩濟發之。
未幾卒。
丙寅,诏京畿收養老弱凍餒者。
十二月,辛未,遼以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宜新為中京留守,以南院宣徽使耶律薩喇為南院大王。
壬辰,高麗、夏并遣使貢于遼。
其法,斂數州之所作而聚以為一,若今錢監之比,擇知工事之臣,使典其職,且募良工為匠師。
”從之。
己亥,置軍器監,以呂惠卿判監事。
是月,知南康軍周敦頤卒。
敦頤初因舅鄭向任,為分甯主簿,有獄久不決,敦頤至,一訊立辨。
調南安司理,有囚,法不當死,轉運使王逵欲深治之。
敦頤力與辨,逵不聽,敦頤委手闆,将棄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
”逵悟,囚得釋。
調桂一陽一令,改知南昌,富家、大姓、黠吏、惡少,不獨以得罪為憂,而且以污穢善政為恥。
累遷至廣東轉運判官,病作,遂求知南康以舊,至是卒。
敦頤信古好義,以名節自砥砺。
黃庭堅稱其胸懷灑落,如光風霁月。
為南安司理時,通判程珦以其學為知道,使二子颢、頤往與之遊。
敦頤每令尋孔、顔樂處,所樂何事。
颢嘗曰:“自再見周茂叔後,吟風弄月以歸,有吾與點也之意。
”學者稱為濂溪先生。
秋,七月,甲辰,遼主獵于大熊山。
乙巳,诏:“京西、淮南、兩浙、江西、荊湖六路各置一鑄錢監,江南、荊湖南路以十五萬缗,馀以十萬缗為額。
” 戊申,遼烏庫德寽勒統軍言部人殺其節度使以叛。
己酉,遼主命分部諸軍讨之。
甲寅,以旱錄在京囚,死罪以下降一等,杖罪釋之。
丁巳,诏:“沿邊吏殺熟戶以邀賞者,戮之。
” 乙醜,分河北為東、西路。
大名、開德、河間三府,滄、冀、博、棣、莫、雄、霸、德、濱、清、恩十一州,德清、保順、永靜、信安、保定五軍為東路;真定、中山、信德、慶源四府,相、浚、懷、衛、洺、深、磁、祁、保九州,天威、北平、安肅、永甯、廣信、順安六軍為西路。
丙寅夜,西北有聲如硙。
遼南京奏歸義、涞水兩縣蝗飛入宋境,馀為蜂所食。
八月,命檢正中書刑房公事沈括辟官相度兩浙水利。
帝謂王安石等曰:“此事必可行否?”安石曰:“括乃士人,習知其利害,一性一亦謹密,宜不妄舉。
”帝曰:“事當審計,無如郏亶妄作,中道而止,為害不細也。
”丁醜,括奏言:“浙西諸州水患,久不疏障,堤防川渎,多皆堙廢,今若一出民力,必難成功,乞下司農貸官錢,募民興利。
”從之。
甲申,罷簡州歲貢綿。
甲午,賜熙河、泾原軍士特支錢。
丙申,遼以樞密副使耶律仲禧為南院樞密使。
戊戌,複比闾族一黨一之法。
九月,壬寅,置兩浙和籴倉,立斂散法。
癸卯,遼主駐獨盧金。
戊申,诏興水利。
辛亥,禦崇政殿,策武舉。
初,樞密院修武舉法,不能答策者,答兵書墨義。
王安石曰:“武舉而試墨義,何異學究!誦書不曉理者,無補于事。
先王收勇力之士皆屬于軍右者,欲以備禦侮之用,則記誦何所施!”帝從之。
至是始策試焉。
戊午,岷州首領摩琳沁以其城降。
初,王韶既複河州,會降羌叛,韶回軍擊之。
吐蕃瑪爾戬以其間據河州,韶進破诃諾木藏城,穿露骨山,南入洮州境,道狹隘,釋馬徒行,或日至六七。
瑪爾戬留其一黨一守河州,自将尾官軍。
韶力戰,破走之,河州複平。
進攻宕州,拔之,通洮州路。
摩琳沁聞先聲,遂以城降。
韶入岷州,于是疊、洮二州羌酋,皆相繼詣軍中,以城聽命。
軍行凡五十四日,涉千八百裡,得州五,斬首數千級,獲牛羊馬以萬計。
是役也,人皆傳韶已全師覆沒,及奏捷,帝大喜,進韶左谏議大夫、端明殿學士。
戊辰,收免行錢。
先是京師萬物有行,官司所須,俱以責辦,下逮貧民負販,數有賠折。
呂嘉問請約諸行利入厚薄,令納錢以賦吏祿,與免行戶祗應。
而禁中賣買百貨,并下雜買場務,仍置市司估物低昂,凡内外官司欲占物價,則取辦焉。
至是遂行之。
冬,十月,遼主如一陰一山,遂如西京,旋命行幸之地免其租稅。
辛未,章惇擊南江蠻,平之。
初,湖北蠻向永晤、舒光銀等各以其地歸順,獨田氏有元猛者,頗桀骜難制。
惇遣左侍禁李資招谕之。
資褊宕無謀,亵慢夷僚,為懿州蠻所殺。
惇遂進兵破懿州,南江州峒遂平。
驸馬都尉張敦禮乞立《春秋》學官,不許。
帝謂王安石曰:“卿嘗以《春秋》自魯史亡,其義不可考,故未置學官。
敦禮好學不倦,第未知此意耳。
彼但讀《春秋》而不讀《傳》,《春秋》未易通也。
” 辛巳,以複熙、河、洮、岷、疊、宕等州,禦紫宸殿受群臣賀,解所服玉帶賜王安石。
安石固辭,曰:“陛下拔王韶于疏遠之中,恢複一方,臣與二三執政奉承旨而已,不敢獨當此賜。
”帝又谕曰:“群疑方作,朕亦欲中止,非卿助朕,此功不成。
”安石乃受賜。
甲申,朝獻景靈宮。
丙戌,赈兩浙、江、淮饑。
壬辰,行折二錢。
丁酉,遣使瘗熙、河戰骨。
是月,開直河。
時北流閉已數年,水或橫決散漫,常虞壅遏。
外都水監丞王令圖獻議,于大名第四、第五埽等處開修直河,使大河還二股故道,乃命範子淵及硃仲立領其事。
開直河,深八尺,又用杷疏浚二股及清水鎮河,凡退背、魚肋河則塞之。
王安石乃盛言用杷之功,若不辍堡,雖二股河上流,可使行地中也。
知定州滕甫入觐,言新法之害曰:“臣始以意度其不可耳。
今為郡守,親見其害于民者。
”具道所以之狀。
甫在定州,以上巳宴郊外,有報遼師入寇、邊民有逃者,将吏大駭,請即治兵。
甫笑曰:“非爾所知也。
”益置酒作樂,遣人喻逃者曰:“吾在此,彼不敢動。
”使各歸業。
明日,問之,果妄,諸将以是愧服。
韓忠彥使于遼,楊興公勞迎,問甫所在,且曰:“滕公可謂開口見心矣!”忠彥歸奏,帝喜,進甫禮部侍郎,使再任。
甫著書五篇:一曰《尊主勢》,二曰《本聖心》,三曰《校人品》,四曰《破朋一黨一》,五曰《贊治道》,上之。
其略曰:“陛下神聖文武,自足斡運六一合。
譬之青天白日,不必點綴,自然清明。
”識者韪其言。
十一月,癸醜,中太一宮成。
乙卯,親祀中太一宮。
甲子,遼南院大王耶律哈哩濟緻仕。
哈哩濟嘗為遼興軍節度使、東北路詳衮、明達勤恪,懷柔有道。
置諸賓館及西邊營田,皆自哈哩濟發之。
未幾卒。
丙寅,诏京畿收養老弱凍餒者。
十二月,辛未,遼以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宜新為中京留守,以南院宣徽使耶律薩喇為南院大王。
壬辰,高麗、夏并遣使貢于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