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安頓佛牙,設以水燈,皆系宰執、戚裡、貴近占設看位。

    最耍鬧:九子母殿及東西塔院,惠林、智海,寶梵,競陳燈燭,光彩争華,直至達旦。

    其餘宮觀寺院,皆放萬姓燒香。

    如開寶、景德大佛寺等處。

    皆有樂棚,作樂燃燈。

    惟禁宮觀寺院,不設燈燭矣。

    次則葆真宮有玉一柱玉簾窗隔燈。

    諸坊巷、馬行,諸香藥鋪席、茶坊酒肆,燈燭各出新奇。

    就中蓮華王家香舖燈火出群,而又命僧道場打花钹、弄椎鼓,遊人無不駐足。

    諸門皆有官中樂棚。

    萬街千巷,盡皆繁盛浩鬧。

    每一坊巷口,無樂棚去處,多設小影戲棚子,以防本坊遊人小兒相失,以引聚之。

    殿前班在禁中右掖門裡,則相對右掖門設一樂棚,放本班家口,登皇城觀看。

    官中有宣賜茶酒妝粉錢之類。

    諸營班院於法不得夜遊,各以竹竿出燈球於半空,遠近高低,若飛星然。

    阡陌縱橫,城不禁。

    别有深坊小巷,繡額珠簾,巧制新妝,競誇華麗,春一情蕩揚,酒興融怡,雅會幽歡,寸一陰一可惜,景色浩鬧,不覺更闌。

    寶騎駸駸,香輪辘辘,五陵年少,滿路行歌,萬戶千門,笙簧未徹,市人賣玉梅、夜蛾、蜂兒、雪柳、菩提葉、科頭圓子、拍頭焦。

    唯焦以竹架子出青傘上,裝綴梅紅縷金小燈籠子,架子前後亦設燈籠,敲鼓應拍,一團一團一轉走,謂之【打旋羅】,街巷處處有之。

    至十九日收燈,五夜城不禁,嘗有旨展日。

    宣和年間,自十二月於酸棗門(二名景龍)門上,如宣德門元夜點照,門下亦置露台,南至寶箓宮,兩邊關撲買賣,晨晖門外設看位一所,前以荊棘圍繞,周回約五七十步,都下賣鹌鹑骨飿兒、圓子、拍、白腸、水晶鱠、科頭細粉、旋炒栗子、銀杏、鹽豉、湯雞、段金橘、橄榄、龍眼、荔枝。

    諸般市合,一團一團一密擺,準備禦前索喚。

    以至尊有時在看位内,門司、禦藥、知省、太尉,悉在簾前,用三五人弟子祗應。

    盆照耀,有同白日。

    仕女觀者,中貴邀住勸酒一金杯令退。

    直至上元,謂之【預賞】。

    惟周待诏瓠羹,貢餘者一百二十文足一個,其一精一細果别如市店十文者。

     收燈都人出城探春 收燈畢,都人争先出城探春,州南則玉津園外學方池亭榭、玉仙觀,轉龍灣西去一丈佛園子、王太尉園,奉聖寺前孟景初園,四裡橋望牛岡劍客廟。

    自轉龍彎東去陳州門外,園館尤多。

    州東宋門外快活林、勃臍陂、獨樂岡、硯台、蜘蛛樓、麥家園,虹橋王家園,曹、宋門之間東禦苑,乾明崇夏尼寺。

    州北李驸馬園。

    州西新鄭門大路,直過金明池西道者院,院前皆一妓一館。

    以西宴賓樓有亭榭,曲折池塘秋千畫舫,酒客稅小舟,帳設遊賞。

    相對祥祺觀,直至闆橋,有集賢樓、蓮花樓,乃之官河東,陝西五路之别館,尋常餞送,置酒於此。

    過闆橋,有下松園、王太宰園、杏花岡。

    金明池角南去水虎翼巷水磨下蔡太師園。

    南洗馬橋西巷内華嚴尼寺、王小棵酒店北金水河兩浙尼寺巴婁寺、養種園,四時花木,繁盛可觀。

    南去藥梁園、童太師園。

    南去鐵佛寺、鴻福寺、東西柏榆樹。

    州北模天坡、角橋至倉王廟、十八壽聖尼寺,孟四翁酒店。

    州西北元有庶人園,有創台、流杯亭榭數處,放人春賞。

    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園圃,百裡之内,并無地。

    次第春容滿野,暖律暄晴,萬花争出,粉牆細柳,斜籠绮陌,香輪暖輾,芳草如茵,駿騎驕嘶,杏花如繡,莺啼芳樹,燕舞晴空,紅妝按樂於寶榭層樓,白面行歌近畫橋流水,舉目則秋千巧笑,觸處則蹴踘踈狂,尋芳選勝,花絮時墜,金樽折翠簪紅,蜂蝶暗随歸騎,於是相繼清明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