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回 請剪發掀起政潮 練新兵議除舊黨

關燈
話說許應騁懷塔布都被革職之後,那肯甘心,便連夜去見李蓮英,将王照的奏摺,交與李蓮英閱看。

    李蓮英大怒道:“這還了得嗎?皇上的辮子,是列祖列宗遺傳下來的,那王照竟敢請皇上剪發易服,豈不是謀反嗎?咱家就去見太後,奏明一切,太後自有辦法,你們回去吧。

    ” 許懷二人退去之後,李蓮英便忙着去見太後,将康有為等,推翻祖制,藐視太後的話,造了許多謠言,詳細奏了一遍。

    又将王照的奏摺,面呈太後。

    太後赫然震怒。

    李蓮英又裝着要哭的樣子,跪奏道:“奴才聽說康有為等,屢次勸皇帝召見袁世凱,迅練新軍,隻怕還要不利于老佛爺呢?” 太後怒道:“嘔,他們竟敢如此嗎?明天皇上請安時候,我自有辦法,可是那些話,你們不準在外面去說一句。

    ” 李蓮英喏喏連聲而退。

    第二天皇帝早朝已畢,到太後宮中請安。

    太後冷笑道:“你辦的好新政呀。

    ” 皇帝奏道:“子臣也無非為國家謀富強,所以采用外國政治軍事之長,以補我國之弱。

    ” 太後道:“你還圖什麼富強,簡直連祖宗都不用了,為什麼因一個主事,就革了六員尚書侍郎呢?” 皇帝道:“子臣因許應騁竟敢抗旨,子臣命他明白回奏,他不但不知愧悔感激,反倒指摘兒子所用非人,滿紙都是負氣的話,自請開去差使,這等狂妄之人,豈能表率群僚,所以将他革職。

    ” 太後怒道:“總是你有理,許應騁就算是罪有應得,那末懷塔布,又犯了什麼罪呢?” 皇帝奏道:“子臣前已屢下谕旨,命士民上書言事,不許攔阻壓積,不想該尚書竟敢抗旨,将代奏的摺子壓住,所以革他的職。

    ” 皇太後道:“壓的是誰呢?” 皇帝奏道:“禮部主事王照。

    ” 太後聽了把桌子一拍,高聲嚷道:“那王照的摺子,懷塔布何曾敢壓,他已呈遞我看了,滿紙胡說,連祖宗數百年相傳的一根辮子,他都看不得,非去了不可,像這樣藐視祖制,膽大妄言的人,早就該嚴重懲治。

    你不但不辦他,而且還賞他三品卿銜,你豈不是連祖宗都想不要嗎?你這樣的胡幹,祖宗的大業,怎能保得住啊。

    ” 說罷,又掩面痛哭。

    慌得大公主等上前跪勸。

    皇帝吓得渾身冷汗直流,跪在地下磕頭。

    過了半晌,太後把手一攏,對皇帝說道:“我不願瞧着你,你起去吧”。

    皇帝隻得叩頭下去,回到上書房。

    知道大事不妙,忙傳翁同康有為進内。

    翁康二人請安已畢,皇帝賜了坐。

    歎了口氣說道:“适才朕到太後那裡請安,太後大怒,說的話很厲害,隻怕事體更緊急了。

    ” 康有為奏道:“既是事體緊急,就趕快召袁世凱進京,共商大計的為妙。

    ” 皇帝道:“康先生作事不可太急。

    急則生變,于我君臣都有不便,那時後悔就遲了。

    ” 康有為道:“彼等背叛君父子亂臣賊子,臣誓必讨之,臣願粉身碎骨,以報皇帝。

    ” 皇帝說“康先生事要秘密啊?” 康有答應一聲“是”。

    翁同卻一言不發,與康有為同退出來,康有為便叫譚嗣同連夜秘密出京,到小站約袁世凱,一同來陛見。

    譚嗣同去了。

    次日便與袁世凱一同入京,由康有為領袁世凱到上書房跪見,請安已畢。

    皇帝命太監們退出,皇帝問袁世凱道:“爾此次出京練兵,可是忠心為國嗎?” 袁世凱突然聽了此言,摸不着頭腦,忙得免冠叩頭奏道:“小臣世受國恩,雖碎骨粉身,以報皇上,也是應該的,決不敢有貳心。

    ” 皇帝聽了,微笑道:“很好很好,你既忠心為朕,現在密谕一道,你須慎重将事,倘若事成,必有重賞,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