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回 慶元宵皇親婚配 祝萬壽中日交鋒

關燈
一百二十擡。

    皇後二十擡,恭王自備一百二十擡,皇帝賞二十擡,其餘各王府公送一百二十擡,盡是珠寶鑽石,古玩字畫,細一毛一皮衣,綢緞绫羅之類,做書人一支筆決也寫他不盡到吉日,五位格格一齊出嫁,說不盡的熱鬧,不必細表。

    那四位格格完姻之後,都是郎才女貌,感情極好。

    惟有二格格所配的榮泉,外貌雖然溫文儒雅,卻是胸無點墨,每日專好和馬夫仆役,在一處混,二格格自然與他一性一情不投,隻得仍到宮中,陪伴太後,後來二格格僅生一女,就抑郁而死。

    此是後話。

     且說光一陰一迅速,又過一年,已是光緒二十年了,是年慈禧太後正值六十壽誕。

    有一日皇帝跪請太後恕安,退了下來。

    李蓮英忽遞過一個黃紙匣子,請皇帝閱看。

    皇帝打開匣子一瞧,是榮祿奏請舉行皇太後萬壽典禮的奏摺,皇帝也不說話,點點頭,仍将黃紙匣了,交還李蓮英,竟自回乾清宮去了。

     次日皇帝便下了一道上谕,述說皇太後撫養穆宗及今上皇帝之德,并述平定發撚,捕殺三一奸一建立中興之大業。

    本年為六旬大慶,恭照孝聖寫皇後萬壽成例,着各衙門杳例具奏,并派禮親王世铎,慶親王奕匡,大學士福昆、昆剛、翁同孫毓汶、内務府大臣崇禮,施增,充恭辦萬壽典禮大臣。

    這一道上谕下來之後,奕匡又奏請皇太後、皇上,拟将宮内起,由西苑門,經過禦河橋,出西安門,過西四牌樓,西直門沿禦路通海澱,直到頤和園東宮門,沿途按段,設立景點,以示與民同樂之意。

    皇太後都依奏,着奕匡會同恭辦壽典各大臣,商酌辦理具奏,奕匡奏旨,就請李蓮英來商議。

     李蓮英想起同酥木廠的大掌櫃徐誠,前次因運動四川監茶道,被皇帝摘去頂子,不能到任,損失頗巨,這一次辦理萬壽慶典,何不替他設法,讓他賺回些錢,彌補損失呢?想好之後,便到慶王府,見了慶親王。

    談起沿途按段,點綴景緻的事,李蓮英便對奕匡說道,我有一個盟兄弟,名叫徐誠,他是木廠的掌櫃,曾放過四川監茶道,被文廷式那小子,在皇上跟前說了壞話,将他摘去頂戴,不能赴任,此人頗受損失,求王一爺栽培,就将沿途綴景的工程賞給他辦吧,奕匡道,徐誠那件事,我也知道,他既受了這一番損失,又有總管的面子,這些工程,就叫他去辦吧。

    李蓮英代徐誠謝過慶王一爺,告辭回宮,次日派小太監出宮,到同酥木廠将徐誠請來。

    李蓮英将這些話,一五一十對徐誠說了,末後又說道,兄弟,你是一個明白人,這沿途點景的工程,包了下來,至少也得賺個十萬八萬的,你的損失,可就彌補上啦,若有富餘的錢你要送些給王一爺才是呢。

    徐誠道:“這個自然。

    ” 又謝過李蓮英,告辭出宮,不到三日,徐誠果然包了工程,便忙着布置起來,由西苑門起,至頤和園東宮門止,沿途都用大木頭搭架子,做成左右兩邊布長廊,這兩道長廊,共有十六裡之遠,全是木頭紮成的。

    木頭上面又滿纏着紅綠綢子,将木頭包裹起來,同綢柱子一樣。

    每二裡路,搭成一座戲台,準人民在台下聽戲。

    那戲台也是木頭搭成的,四面用琉璃窗子,就這一項工程,少說些也得五十多萬。

    徐誠報銷上去,加了二十萬,共七十萬元。

    皇帝閱看奕匡奏請報銷沿途點景報銷的摺子,心中未免不快。

    覺得用款至七十萬元之巨,似乎有些不實,但是皇太後命他批準,也不便駁回,隻得準了。

     皇帝準了之後,奕匡領到七十萬元與李蓮英代徐誠送了慶親王五萬,自已留下五萬,隻交了六十萬元與徐誠,徐誠還裝着賠本的樣子向李蓮英訴苦,其實已賺了十萬元。

    這一日工程告竣,徐誠忙着穿起二品銜的官服,紅頂花翎,補褂朝珠的。

    跑到西苑門外,行皇工落成大禮。

    西苑門外,早攏着香案,案上供着蜜供果品,兩條紅燭,一柱大香,點得光華耀目。

    徐誠到了西苑門外,就香案前,叩頭行禮,正磕下頭去。

    忽然有人上來,對徐誠說道:“徐掌櫃的,您别磕頭啦,老佛爺的萬壽,還不定做不做呢。

    ” 徐誠大為訝異,忙站起來,也不便多說,隻得退回去。

    回到家中,才知道,方才李蓮英派人來送信說是日本人一大鬧朝鮮,老佛爺大怒,又派兵去打日本,勝負尚未可知,須候前方戰勝之後再行慶祝萬壽,若是敗了,萬壽就不做了。

    徐誠隻得候着不提。

    正是:強鄰窺弱來侵侮萬壽承歡樂未央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