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 報舊仇移禍珍瑾 擢新進起用康梁

關燈
話說翁同退出來到戶部,召集同寅各堂官會議。

    各堂官仍是一言不發。

    翁同慨然道:“閻丹初既力争于前,我豈能逢迎于後,此乃大臣應有之節一操一。

    雖殺身亡家,不足懼也。

    ” 就當時奏上一本,力争前議。

    太後聞奏,更為震怒,當時拟将翁同革職永不續用。

    皇帝雖然知道,但是因師生關系,不便進言。

    多虧大公主向太後奏道:“翁同是皇上的師傅,求太後格外開恩,成全他一點,免得外人議論。

    ” 太後對于大公主的話,是一說就聽的,何況大公主又說得十分委婉。

    太後更撥不過面,便将翁同調任禮部尚書。

    奕匡與李蓮英皆如願以償,每年每人多得二三十萬好處。

    西太後自頤和園有了修理費以後,更随時地添時景物,心中自然是十分高興。

    每日率領衆宮眷及福晉格格人等在園内暢遊。

    可是外面的議論,格外多了,都說太後因區區遊戲之事,竟将閻翁兩位素有賢名的大臣,先後被黜。

    皇帝雖然親政,仍是大權旁落。

    一班忠直的大臣,心中皆不以為然,一群一奸一佞之徒卻非常得意,都設法去繩營狗苟,巴結李蓮英,逢迎西太後,于是京中就漸漸分出帝一黨一,後一黨一來了。

    忽然有一天,太後又命李蓮英去傳珍瑾二妃。

    二妃這次可是在園内,剛巧皇帝也到園中。

    二妃見太後宣傳,吓得渾身發一抖,知道不是好事,但亦不能不去。

    便同着李蓮英走到樂壽堂。

    二人匍匐在地,戰戰兢兢地行過禮。

    隻見太後滿面怒容,大聲喝道:“你這兩個狐媚子,幹的好事,迷惑皇帝還不算,并且要幹預起朝政來了。

    做妃子的這樣放肆,還了得嗎?快将家法請來,與我重重地責罰。

    ” 光緒帝這時正趕到,見太後要打二妃,他心中真是不忍。

    又因為珍妃前次被打之後,創痕尚未複原,今天若再受責,非得打死不可。

    又見珍妃在地下哭得如出一水芙蓉一樣,更為凄慘。

    皇帝連禮也來不及行,忙跪下奏道:“求聖母明示,今天要責罰她二人,究竟為什麼事呢?” 太後大怒道:“她二人這般大膽,都是你一寵一的,你去問她,文廷式與她二人有什麼關系,你就明白了。

    ” 瑾妃忙叩頭奏道:“請皇太後息怒,那文廷式雖是婢子的師傅,但已多年不見了,求老佛爺開恩,免了婢子們的責罰吧。

    ” 太後冷笑道:“多年不見,你卻幫着他賣官鬻爵,若是天天見面,還不知怎樣鬧法呢?”說罷,喝令用刑。

    光緒帝忙跪着代求道“老佛爺明鑒,她二人私通外臣,是沒有這件事的,求老佛爺免恕她兩人吧。

    ” 太後怒道“你還替她二人求情呢!今天非打死她二人不可。

    ”光緒帝見這情講不下來,便掩面大哭。

    李蓮英也在一旁,做好做歹的勸着,太後仍是不依。

    王福晉這時正在殿上,看着有些不忍,便上前婉勸。

    太後才把臉一沉,說道:“既然你們替她們苦苦哀求,刑罰可免,降級是斷不能免的。

    ” 便喝一聲:“把她二人,都降為貴人,幽禁半年,誰敢替她二人再求情,就以家法從事。

    ” 這谕旨一出,就有幾個太監過來擁着珍瑾二妃,去幽禁了。

    光緒帝見事已如此,無法挽回,隻得含一着眼淚,垂頭下殿。

    但是始終不明白,這珍瑾二妃,究竟為了何事,要被幽禁的大罪。

    回到宮中,又覺得冰清冷落,萬象凄涼,忍不住放聲大哭。

    這時皇帝宮中的總管太監名叫寇連材,正在旁伺候,便勸皇帝不必悲傷。

    皇帝哭了許久,才不哭了。

    便将太後拘禁兩妃的事,說了一遍。

    又恨恨地說道:“朕不知她二人究竟犯了什麼罪,隻聽得太後說:文廷式賣官鬻爵,文廷式的事,與她二人又有何幹呢?” 寇連材聽了,沉吟一會,忙跪下奏道“太後提起文廷式來,這一件事,奴才可知道了,一定又是李蓮英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