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繪園圖缪素筠得賞 用庫款閻敬銘調任

關燈
款,也不多了,況且現在皇上要振興海軍,又非籌大宗款項不可,現在部中每年盈餘不足千萬兩,一切開銷太多,尚且不敷支配,頤和園是太後遊幸之地,自當力籌歲修,但拟請俟海陸軍饷籌足之後,再行呈繳。

    ” 皇太後也不便發作,隻得叫閻敬銘去設法。

    閻敬銘退出之後,奕匡又用工程處名義,遞了奏摺,奏請常年經費,太後便批交戶部核議。

    閻敬銘到公事房,即忙會同滿漢侍郎堂官開了一個會議。

    閻敬銘竭力主張駁回,衆人堅持不可,說太後動怒,輕則申斥,重則革職調用。

    閻敬銘說道:“什麼天大的禍,我姓閻的一人去當,而皇太後總不能任意揮霍國帑,兄弟職司理财,不能不争,諸公若怕有不穩之處,兄弟一人單銜專奏。

    ” 衆人聽了閻敬銘的話,都默默無言。

    閻敬銘果然單銜奏上,将工程處所請各節,一律駁回,皇帝将摺子送到太後那邊,太後見了摺子,也不便說什麼。

    隻有李蓮英暗中切齒道:我把你這老閻西兒,你真敢在虎口内攀牙,叫你看看我的利害。

    想罷,忙向太後奏道:“奴才聽說戶部近來辦理海防捐,堂司各官,都發了财,大家荷包裡都裝足啦,不到一年,都置房買地,說姨太太,闊得非常。

    所以北京城,近來有一種童謠,說是要吃飯上吏部,講穿衣到戶部,好喝水補工部,能作惡是刑部,要挨餓選禮部。

    可見戶部近來的情形,奴才是不敢蒙蔽聖聽的。

    ” 太後道:“想是你聽錯了吧,我看閻敬銘是一個清廉的官,他的袍套,都是舊爛不堪的,可想而知,他是窮苦的了。

    ” 李蓮英奏道:“奴才看來,那閻敬銘正是欺君之臣,老佛爺想情,戶部無論怎樣窮,不至發不出俸祿。

    閻敬銘無論怎樣的苦,不至于買不起袍套。

    若是戶部尚書,連袍套都穿不起,禮部尚書豈不要挨凍了嗎?” 太後聽了李蓮英的話,點點頭,意思似乎活動。

    李蓮英又乘機進了許多讒言。

    次日太後又召見閻敬銘,一定要他籌修理費,閻敬銘再三推辭。

    後來急了,他便奏道“皇太後若定要籌措此款,何不饬内務府廣儲司提撥應用呢?” 太後聽了此言,暗想廣儲司是宮内的禦賬房,所有存款,都是皇太後的銀子,便不大高興,将面一沉說道:“廣儲司雖是皇室銀庫,可是仍指望戶部的來源,你若能增撥一百八十萬與廣儲司,便由廣儲司提撥亦可。

    ” 閻敬銘又奏道:“臣部每月應解内廷之款,亦有專條,臣未必敢擅改。

    ” 太後怒道“哎!照你這樣說法就應該我自己拿錢修理,那末,戶部是辦公事的地方,難道我修頤和園是私事嗎?” 閻敬銘見太後大怒,忙自己将帽子摘下,磕頭奏道:“臣理财無方,請皇太後處臣以失職之罪。

    ” 西太後氣得顔色大變,用手一指道:“你下去吧。

    ” 閻敬銘吓得叩頭而出李蓮英候太後到寝室的時候,又進了一派讒言:“閻敬銘的名字,雖然有敬字,但是他實在大不敬。

    ” 太後問他:“何以不敬呢?” 李蓮英奏道:“閻敬銘器小易盈,他常對人說,皇太後都怕他,不敢叫他的名字,隻叫他丹翁,他便在外自尊自大的誇耀起來了。

    ” 太後聽了李蓮英的話,更為大怒。

    次日便囑咐皇帝,要開去閻敬銘軍機大臣戶部尚書各職,命他原品休緻。

    皇帝本是敬重閻尚書的,便竭力求太後開恩。

    太後稍為息怒,命将閻敬銘開去軍機大臣差使,與吏部尚書翁同對調。

    朝旨頒下,翁同進内謝恩。

    太後又命翁同籌頤和園修理費。

    翁同又是不肯,碰了一個極大的釘子下來。

    皇帝知道了,就傳翁同進宮,勸他不可發此。

    正是:自古龍原禍水于今一牝一雞卻司晨欲知頤和園修理費如何着落,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