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 同治帝優遊燕市 安太監正法魯垣
關燈
小
中
大
。
慈禧太後這幾句話,把同治皇帝氣得啞口無言。
退了下來,便拿他玩一弄的小泥人,用小刀砍下腦袋來。
小太監們忙問皇上為什麼事殺泥人,同治帝惡狠狠地說道:“我哪是殺泥人,我是殺小安子啊。
” 不說皇帝心中惱恨安得海,且說那安得海自己仗着西太後的一寵一信,專橫異常,時時在外面結一黨一營私,無惡不作。
有時就到榮祿家中,秘密會議,恭親王在背地裡早已探聽實在就去奏明慈安太後,要下安得海的手,慈安太後也知道安得海的罪惡滔天,久已要想懲辦隻是内中有許多的障礙,也說不出口,便勸恭親王忍耐着。
有一天,恭親王因為江南的軍務,進宮去見慈安太後,慈安太後叫去請慈禧太後的懿旨,恭親王便走到西宮門口,隻見那安得海也在前面走着,直奔西宮而來,明明瞧見恭親王,也不向前請安。
就大模大樣地走進宮去,恭親王心中大怒,正待走進宮去,又被太監們攔住了,說太後有事,恭王無奈,隻得在宮門外守着。
一肚子的氣忍在心中,直等到天色已晚,還未傳見。
把恭王氣得頓足,怒沖沖地走出宮去,見了親王,便說道:“安得海這奴才如此無禮,我非殺他不可。
” 原來這一天慈禧太後在宮中,盡和安得海商量到山東去采辦龍衣的事,卻不曾知道恭親王在宮門外請見。
那安得海原是看見恭親王進宮來的,卻故意不叫太監們通報,有意捉弄恭親王。
安得海奉了慈禧太後的旨意,便悄悄地出京,動身到山東,預備下江南,替慈禧太後采辦龍衣錦緞去。
照清宮的祖例,太監是不許出京城一步的,如查太監出京的,就立刻就地正法。
如今這安得海出得京來,非但不沿路隐瞞,反而招搖餅市。
他仗着慈禧太後的威權,自稱是欽差大臣一路上一騷一擾地方,一逼一勒官府,那直隸山東兩省的官民,被他敲詐得叫苦連天。
他坐着大号太平船兩隻,船上插着日形三足烏旗子,船身兩旁又插了許多龍旗鳳幟,帶着許多美貌的童一男童女,又沿途傳喚官一妓一,到船上供差,品竹調絲,笙歌箫舞。
那船在水中走着,兩岸的人,站得密密層層,瞧看熱鬧。
七月二十一日,船過德州,正是安得海的生日,安得海便在船中,大做壽誕。
正艙中陳設着龍袍龍褂,有許多男一女,上船去對他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
德州知州趙新本是一個有膽有識的人,他得了安得海到德州做壽的消息,知道太監私自出京,是違背祖訓的,便親自帶了衙役,趕上去查拿。
那安得海的船,早已走遠了,趙知州不敢怠慢,便親自進省,禀報山東巡撫丁寶桢。
丁寶桢又是個剛強嚴厲的人,不覺大怒,接着各府各縣都有文書寄到,衆口一詞,說安太監如何一騷一擾地方,勒索官府。
丁寶桢便一面動公文給東昌濟甯各府縣,跟追嚴拿,一面寫了一本密奏,八百裡文書星夜送進京來,專奏與慈安太後知道。
這一天恭親王正在軍機處,接到了丁寶桢這一密摺,知道安得海私自出京,在山東地方十分一騷一擾,不覺大發雷霆之怒。
心中又暗暗地歡喜,如今正可借此機會,殺了這賊。
便自己拟好一道殺安得海的上谕稿子,帶着去見慈安太後。
慈安太後見了,拍案大罵道:“安得海這奴才竟敢做明朝的魏忠賢劉瑾嗎?他連咱們家的祖訓也不顧了,這種逆賊,可殺不可留。
” 說着,便在那上谕稿子用了玉玺。
恭親王接過出宮,回到軍機處就發出去了。
這時西太後正由太監李蓮英傳了一班戲子來,在長春一宮裡每天唱戲,西太後于戲曲一道,是很有心得的,而且傳進宮去的,又是京城中的名角甚多,西太後更聽得出神,格外興高采烈,把一切的事都抛去不問,專講究聽戲了。
所以恭親王在暗地裡行殺安得海的事西太後那邊一點風聲也沒有。
恭親王将那道上谕秘密寄到山東,山東巡撫丁寶桢接過密旨隻見上面寫道:“據丁寶桢奏,太監在外招搖煽惑一摺,德州知州趙新禀稱七月間有安姓太監,乘坐太平船二隻聲勢炫赫,自稱奉旨差遣,采辦龍衣,船上有日形三足烏旗一面,船旁有龍鳳旗幟,帶有男一女多人,并有女樂,品竹調絲。
兩岸觀者如堵,又稱七月二十一日,系該太監生辰,中設龍衣,男一女羅拜,該州正在訪拿間,船已揚帆南下,該撫已饬東昌濟甯各府州,饬屬跟蹤追捕等語。
覽奏深堪駭異,該太監擅自遠出,并有種種不法情事,再不從嚴懲辦,何以肅宮禁而儆效尤。
着馬新贻、張之萬、丁日昌、丁寶桢迅速遴派幹員,于所屬地方,将六品藍翎太監嚴密查拿。
令随從人等,指證确實,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不準任其狡飾,如該太監聞風折回直境,即着曾國藩一體嚴拿正法,倘有疏縱,惟該督撫是問。
其随從人等,有迹近匪類者,并着嚴拿分别懲辦。
毋庸再行請旨,将此由六百裡各密谕知之。
欽此。
” 這一道上谕下來之後,丁寶桢這時已将安得海捉住了,便遵旨将安得海正法。
并且将安得海的一屍一首,放在大街上,暴一屍一三天,給滿城的官民人等,随意觀看,正是:寺宦無行宜伏誅國家有法須立威欲知安得海正法後,清政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慈禧太後這幾句話,把同治皇帝氣得啞口無言。
退了下來,便拿他玩一弄的小泥人,用小刀砍下腦袋來。
小太監們忙問皇上為什麼事殺泥人,同治帝惡狠狠地說道:“我哪是殺泥人,我是殺小安子啊。
” 不說皇帝心中惱恨安得海,且說那安得海自己仗着西太後的一寵一信,專橫異常,時時在外面結一黨一營私,無惡不作。
有時就到榮祿家中,秘密會議,恭親王在背地裡早已探聽實在就去奏明慈安太後,要下安得海的手,慈安太後也知道安得海的罪惡滔天,久已要想懲辦隻是内中有許多的障礙,也說不出口,便勸恭親王忍耐着。
有一天,恭親王因為江南的軍務,進宮去見慈安太後,慈安太後叫去請慈禧太後的懿旨,恭親王便走到西宮門口,隻見那安得海也在前面走着,直奔西宮而來,明明瞧見恭親王,也不向前請安。
就大模大樣地走進宮去,恭親王心中大怒,正待走進宮去,又被太監們攔住了,說太後有事,恭王無奈,隻得在宮門外守着。
一肚子的氣忍在心中,直等到天色已晚,還未傳見。
把恭王氣得頓足,怒沖沖地走出宮去,見了親王,便說道:“安得海這奴才如此無禮,我非殺他不可。
” 原來這一天慈禧太後在宮中,盡和安得海商量到山東去采辦龍衣的事,卻不曾知道恭親王在宮門外請見。
那安得海原是看見恭親王進宮來的,卻故意不叫太監們通報,有意捉弄恭親王。
安得海奉了慈禧太後的旨意,便悄悄地出京,動身到山東,預備下江南,替慈禧太後采辦龍衣錦緞去。
照清宮的祖例,太監是不許出京城一步的,如查太監出京的,就立刻就地正法。
如今這安得海出得京來,非但不沿路隐瞞,反而招搖餅市。
他仗着慈禧太後的威權,自稱是欽差大臣一路上一騷一擾地方,一逼一勒官府,那直隸山東兩省的官民,被他敲詐得叫苦連天。
他坐着大号太平船兩隻,船上插着日形三足烏旗子,船身兩旁又插了許多龍旗鳳幟,帶着許多美貌的童一男童女,又沿途傳喚官一妓一,到船上供差,品竹調絲,笙歌箫舞。
那船在水中走着,兩岸的人,站得密密層層,瞧看熱鬧。
七月二十一日,船過德州,正是安得海的生日,安得海便在船中,大做壽誕。
正艙中陳設着龍袍龍褂,有許多男一女,上船去對他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
德州知州趙新本是一個有膽有識的人,他得了安得海到德州做壽的消息,知道太監私自出京,是違背祖訓的,便親自帶了衙役,趕上去查拿。
那安得海的船,早已走遠了,趙知州不敢怠慢,便親自進省,禀報山東巡撫丁寶桢。
丁寶桢又是個剛強嚴厲的人,不覺大怒,接着各府各縣都有文書寄到,衆口一詞,說安太監如何一騷一擾地方,勒索官府。
丁寶桢便一面動公文給東昌濟甯各府縣,跟追嚴拿,一面寫了一本密奏,八百裡文書星夜送進京來,專奏與慈安太後知道。
這一天恭親王正在軍機處,接到了丁寶桢這一密摺,知道安得海私自出京,在山東地方十分一騷一擾,不覺大發雷霆之怒。
心中又暗暗地歡喜,如今正可借此機會,殺了這賊。
便自己拟好一道殺安得海的上谕稿子,帶着去見慈安太後。
慈安太後見了,拍案大罵道:“安得海這奴才竟敢做明朝的魏忠賢劉瑾嗎?他連咱們家的祖訓也不顧了,這種逆賊,可殺不可留。
” 說着,便在那上谕稿子用了玉玺。
恭親王接過出宮,回到軍機處就發出去了。
這時西太後正由太監李蓮英傳了一班戲子來,在長春一宮裡每天唱戲,西太後于戲曲一道,是很有心得的,而且傳進宮去的,又是京城中的名角甚多,西太後更聽得出神,格外興高采烈,把一切的事都抛去不問,專講究聽戲了。
所以恭親王在暗地裡行殺安得海的事西太後那邊一點風聲也沒有。
恭親王将那道上谕秘密寄到山東,山東巡撫丁寶桢接過密旨隻見上面寫道:“據丁寶桢奏,太監在外招搖煽惑一摺,德州知州趙新禀稱七月間有安姓太監,乘坐太平船二隻聲勢炫赫,自稱奉旨差遣,采辦龍衣,船上有日形三足烏旗一面,船旁有龍鳳旗幟,帶有男一女多人,并有女樂,品竹調絲。
兩岸觀者如堵,又稱七月二十一日,系該太監生辰,中設龍衣,男一女羅拜,該州正在訪拿間,船已揚帆南下,該撫已饬東昌濟甯各府州,饬屬跟蹤追捕等語。
覽奏深堪駭異,該太監擅自遠出,并有種種不法情事,再不從嚴懲辦,何以肅宮禁而儆效尤。
着馬新贻、張之萬、丁日昌、丁寶桢迅速遴派幹員,于所屬地方,将六品藍翎太監嚴密查拿。
令随從人等,指證确實,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不準任其狡飾,如該太監聞風折回直境,即着曾國藩一體嚴拿正法,倘有疏縱,惟該督撫是問。
其随從人等,有迹近匪類者,并着嚴拿分别懲辦。
毋庸再行請旨,将此由六百裡各密谕知之。
欽此。
” 這一道上谕下來之後,丁寶桢這時已将安得海捉住了,便遵旨将安得海正法。
并且将安得海的一屍一首,放在大街上,暴一屍一三天,給滿城的官民人等,随意觀看,正是:寺宦無行宜伏誅國家有法須立威欲知安得海正法後,清政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