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 同治帝優遊燕市 安太監正法魯垣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慈禧太後,向來以為東太後是庸懦無能的。
如今見她獨斷獨行,辦了幾件大事,她不覺有些膽寒起來。
這時同治皇帝已經十一歲了,卻生一性一活潑,本來這同治帝自小生在圓明園和熱河行宮的兩處地方,卻沒有大内中這般宮禁森嚴,而且離街市又近,他幼兒便有太監們抱着他到街市上去玩玩。
那街道上熱鬧的情形,和市井中一切遊玩樂趣,他都看在眼内,記在心中,如今進了皇宮,自己又當了皇帝,殿陛森嚴,宮廷寂寞,心中自然煩悶就有一班小太監陪着皇帝,悄悄地出宮,瞞住了兩宮皇太後,同治帝起初出宮的時候,不過出後宰門,看看風景,後來膽子又大些,居然逛到地安門去了。
地安門外,有一個買涼粉擔兒,同治皇帝每次出來,到地安門外,總要在涼粉擔兒上吃一碗涼粉,但是吃了,總不給錢的。
在同治皇帝心中,也永不知世界上吃零碎東西要給錢的事,那賣涼粉的人,見同治皇帝品貌英秀,舉動豪華,知道是王家爺家的公子哥兒,也不敢向他要錢。
這樣一天一天吃下去,差不多吃了三四個月了。
有一天,皇帝又吃涼粉,恰巧旁邊有三五個人也吃涼粉,他們吃完了,就各人掏出錢來,給那賣涼粉的,同治皇帝見了,十分詫異。
忙問那賣涼粉的:“你要錢幹什麼?” 那賣涼粉的聽了,哈哈大笑說:“少爺您不知窮人的苦處嗎?我不要錢,我一家子三五口人,哪裡來的嚼過呢。
” 同治皇帝又說“你為什麼不要銀子?” 那賣涼粉的又說道:“賣涼粉是小本生意,哪裡賣得出銀子來,要是一兩銀子,倒可以買上幾擔子。
” 皇帝又問道:“你既要賣錢,為什麼不向我要呢?” 那賣涼粉的說道:“少爺們肯賞光,已經是榮耀的了。
誰還敢要錢呢?” 同治皇帝說:“你這人很好我今天賞你點銀子,隻是身邊沒有帶着,你拿張紙來,我寫幾個字給你,你明天就拿我寫的字去取銀子,可好嗎?” 那賣涼粉的如何不願意,便去小鋪子裡借了一張紙,一支筆來皇帝在紙上寫道:“饬廣儲司付銀五百兩。
” 又打上一個小印,印畢,将筆一擲,就走了。
那賣涼粉的人,原不認識字,就将筆還給小鋪子,又将那一張紙,給掌櫃的看,掌櫃的看了,吓了一跳,說道:“嘿,可了不得啦,你今天遇見皇上啦!” 那賣涼粉的不信,說哪有這回事,掌櫃的說:“這紙上面明明寫着廣儲司,這廣儲司是在皇上宮裡的庫房,看你怎麼取錢去。
” 那賣涼粉的聽了,才害怕起來。
把那張紙恭恭敬敬地頂在頭上,挑着擔子回去,對他老婆細說一遍。
他老婆一定一逼一着他明天就去領銀子,那賣涼粉的被一逼一得無法,第二天隻得硬得頭皮,闖進宮去,手裡拿着那張紙,東碰西撞地問人,好不容易,果然被他找到廣儲司。
把那張紙拿進去,那司裡的總管太監,問他這張紙是從何處得來的,那賣涼粉的便一五一十地說了一番。
并且說老爺如讓小的領,小的便領,說不準領,小的也不要了。
那總管太監見他說得有來曆,又見他是一個老實人,便吩咐他候着,一面拿了那張紙進宮,去見崔總管,求他代為奏明兩宮皇太後。
崔總管便奏明了,兩宮皇太後就請皇帝進來,給那張紙與皇帝看同治皇帝便認這是朕賞給後門賣涼粉的。
慈禧心中大不以為然,慈安太後見皇帝認了,便吩咐崔總管傳谕廣儲司照發。
不要難為那賣涼粉的,崔總管又對廣儲司傳下旨去,廣儲司總管太監便拿了五百兩銀子,付給那賣涼粉的。
那賣涼粉的捧着銀子,歡天喜地地去了。
這裡慈禧太後便對同治皇帝說道:“皇帝正在用功讀書之時,不可天天在外胡鬧,莫給禦吏知道了。
又要在咱們跟前多話,反失了皇家的禮統。
” 同治帝也不回話,就唯唯退出從此以後,又把一個活潑的小皇帝,關在深宮中,同治皇帝更為沉悶,便與那些小太監們踢氣球、踢毽子、遊水、滑冰、弄船、唱戲,每天地玩着。
這時那恭親王的兒子載徵,同皇帝同年同歲,皇帝從前在熱河,與他曾同在一處玩耍的,如今又将他宣傳進宮,在一塊兒遊戲。
那載徵又是一個淘氣的小子,他便想出一個新鮮的法子,名叫掼交,是選那身一體瘦小的太監,先拿一張小闆凳,叫小太監站上去,那身一子向後彎着,手尖兒接着自己的腳後跟,肚子挺一起一個身一體好似一個篾子圈兒,再把兩一腿摔過去接着手尖兒,這樣的擰掼,愈掼得快愈好,掼到七八十個,那闆凳面上的地位,一絲也不許移動,那班小太監初練的時候,有吐血死的,也有跌斷腰骨死的。
後來死了好些人,才将這掼交練會了。
一時傳出宮外,各戲園都學習起來。
有一天同治皇帝正在看小太監們掼交,那安得海遠遠地走過來,見皇帝在那裡,他也不上前去請安,連手都不垂下。
同治皇帝見了大怒,便喝道:“拉下去,用家法。
” 那安得海才害怕起來,忙跪下來叩頭求饒。
慈禧太後在屋子裡聽見了,便把皇帝叫過來,訓斥了一場,說安得海是先皇手裡得用的奴才,便有小餅失,也須先請太後的示,才能用家法
如今見她獨斷獨行,辦了幾件大事,她不覺有些膽寒起來。
這時同治皇帝已經十一歲了,卻生一性一活潑,本來這同治帝自小生在圓明園和熱河行宮的兩處地方,卻沒有大内中這般宮禁森嚴,而且離街市又近,他幼兒便有太監們抱着他到街市上去玩玩。
那街道上熱鬧的情形,和市井中一切遊玩樂趣,他都看在眼内,記在心中,如今進了皇宮,自己又當了皇帝,殿陛森嚴,宮廷寂寞,心中自然煩悶就有一班小太監陪着皇帝,悄悄地出宮,瞞住了兩宮皇太後,同治帝起初出宮的時候,不過出後宰門,看看風景,後來膽子又大些,居然逛到地安門去了。
地安門外,有一個買涼粉擔兒,同治皇帝每次出來,到地安門外,總要在涼粉擔兒上吃一碗涼粉,但是吃了,總不給錢的。
在同治皇帝心中,也永不知世界上吃零碎東西要給錢的事,那賣涼粉的人,見同治皇帝品貌英秀,舉動豪華,知道是王家爺家的公子哥兒,也不敢向他要錢。
這樣一天一天吃下去,差不多吃了三四個月了。
有一天,皇帝又吃涼粉,恰巧旁邊有三五個人也吃涼粉,他們吃完了,就各人掏出錢來,給那賣涼粉的,同治皇帝見了,十分詫異。
忙問那賣涼粉的:“你要錢幹什麼?” 那賣涼粉的聽了,哈哈大笑說:“少爺您不知窮人的苦處嗎?我不要錢,我一家子三五口人,哪裡來的嚼過呢。
” 同治皇帝又說“你為什麼不要銀子?” 那賣涼粉的又說道:“賣涼粉是小本生意,哪裡賣得出銀子來,要是一兩銀子,倒可以買上幾擔子。
” 皇帝又問道:“你既要賣錢,為什麼不向我要呢?” 那賣涼粉的說道:“少爺們肯賞光,已經是榮耀的了。
誰還敢要錢呢?” 同治皇帝說:“你這人很好我今天賞你點銀子,隻是身邊沒有帶着,你拿張紙來,我寫幾個字給你,你明天就拿我寫的字去取銀子,可好嗎?” 那賣涼粉的如何不願意,便去小鋪子裡借了一張紙,一支筆來皇帝在紙上寫道:“饬廣儲司付銀五百兩。
” 又打上一個小印,印畢,将筆一擲,就走了。
那賣涼粉的人,原不認識字,就将筆還給小鋪子,又将那一張紙,給掌櫃的看,掌櫃的看了,吓了一跳,說道:“嘿,可了不得啦,你今天遇見皇上啦!” 那賣涼粉的不信,說哪有這回事,掌櫃的說:“這紙上面明明寫着廣儲司,這廣儲司是在皇上宮裡的庫房,看你怎麼取錢去。
” 那賣涼粉的聽了,才害怕起來。
把那張紙恭恭敬敬地頂在頭上,挑着擔子回去,對他老婆細說一遍。
他老婆一定一逼一着他明天就去領銀子,那賣涼粉的被一逼一得無法,第二天隻得硬得頭皮,闖進宮去,手裡拿着那張紙,東碰西撞地問人,好不容易,果然被他找到廣儲司。
把那張紙拿進去,那司裡的總管太監,問他這張紙是從何處得來的,那賣涼粉的便一五一十地說了一番。
并且說老爺如讓小的領,小的便領,說不準領,小的也不要了。
那總管太監見他說得有來曆,又見他是一個老實人,便吩咐他候着,一面拿了那張紙進宮,去見崔總管,求他代為奏明兩宮皇太後。
崔總管便奏明了,兩宮皇太後就請皇帝進來,給那張紙與皇帝看同治皇帝便認這是朕賞給後門賣涼粉的。
慈禧心中大不以為然,慈安太後見皇帝認了,便吩咐崔總管傳谕廣儲司照發。
不要難為那賣涼粉的,崔總管又對廣儲司傳下旨去,廣儲司總管太監便拿了五百兩銀子,付給那賣涼粉的。
那賣涼粉的捧着銀子,歡天喜地地去了。
這裡慈禧太後便對同治皇帝說道:“皇帝正在用功讀書之時,不可天天在外胡鬧,莫給禦吏知道了。
又要在咱們跟前多話,反失了皇家的禮統。
” 同治帝也不回話,就唯唯退出從此以後,又把一個活潑的小皇帝,關在深宮中,同治皇帝更為沉悶,便與那些小太監們踢氣球、踢毽子、遊水、滑冰、弄船、唱戲,每天地玩着。
這時那恭親王的兒子載徵,同皇帝同年同歲,皇帝從前在熱河,與他曾同在一處玩耍的,如今又将他宣傳進宮,在一塊兒遊戲。
那載徵又是一個淘氣的小子,他便想出一個新鮮的法子,名叫掼交,是選那身一體瘦小的太監,先拿一張小闆凳,叫小太監站上去,那身一子向後彎着,手尖兒接着自己的腳後跟,肚子挺一起一個身一體好似一個篾子圈兒,再把兩一腿摔過去接着手尖兒,這樣的擰掼,愈掼得快愈好,掼到七八十個,那闆凳面上的地位,一絲也不許移動,那班小太監初練的時候,有吐血死的,也有跌斷腰骨死的。
後來死了好些人,才将這掼交練會了。
一時傳出宮外,各戲園都學習起來。
有一天同治皇帝正在看小太監們掼交,那安得海遠遠地走過來,見皇帝在那裡,他也不上前去請安,連手都不垂下。
同治皇帝見了大怒,便喝道:“拉下去,用家法。
” 那安得海才害怕起來,忙跪下來叩頭求饒。
慈禧太後在屋子裡聽見了,便把皇帝叫過來,訓斥了一場,說安得海是先皇手裡得用的奴才,便有小餅失,也須先請太後的示,才能用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