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花滿鳳城生麗質 歌聞梅閣動江城

關燈
啦。

    到了惠徵做蕪湖海關道之後,蘭月跟着她父母弟妹進了衙門。

    惠徵越發疼一愛一蘭月。

    那蕪湖地方,本是一個熱鬧碼頭,道台衙門,後花園内,有的是戲台。

    惠徵每逢公事辦完,便帶着蘭月,到後花園遊玩,高起興來,率一性一同蘭月到戲台上去唱戲。

    他父女二人,配演起來,或唱三一娘一教子,惠徵扮老薛保,蘭月就扮三一娘一,或唱武家坡,或唱打漁殺家,終日裡在戲台上玩耍。

    那鑼鼓之一聲,胡琴之一聲,笙箫管笛之一聲,悠悠揚揚,随着一陣陣的清風,直吹到花園外。

    那後花園的戲台,與園外的街道,隻有一牆之隔,便有許多遊蜂狂一浪一的男子三五成群,聚在園外,去聽他父女二人的雅曲。

    這時蕪湖有一個窮秀才,名叫陳詩真。

    雖然一貧如洗,但是天生一副風一流的一性一格,他打聽得道台的女兒在後花園唱戲。

    他便每天跑到園外去聽,越聽越出神,越想越羨慕。

    一連聽了三四個月,風雨無阻,他就一連想了三四個月,漸漸癡魔,竟得了一種瘋病。

    有一天也是合該出事,那陳詩真正趕到後花園牆外,去聽雅曲,忽然鬼迷心竅,發起癡來。

    他想爬上牆去,跳到後花園,可以飽看一回,比隔牆靜聽,豈不爽一快。

    他想定主意,就到對門一家燒餅鋪,借了四張椅子,一張一張地疊起來,想爬上牆去。

    誰知他把椅子疊好後,正爬上第四張椅上,高高地站着,還想往牆上爬去。

    誰知牆外聽戲的人,一陣呐喊,陳秀才心中一慌,腳下一滑,便身不由主,從椅子上直摔下來,正跌在街心石頭上,跌得他腦漿直流,一命嗚呼,到枉死城中去了。

    街上的人,見出了人命案件,一個個吓得東奔西逃,一陣嘈雜的聲音,就同千軍萬馬惠徵也不知是怎麼一回事,忙打發家人,出去探聽。

    那家人奉命去了,等了好一會,忙問情由,那家人便将陳秀才如何跌死的原因,原原本本,細說一遍。

    惠徵與蘭月,都吓得沒有主意,後來惠徵就趕快收場,再也不敢唱戲。

    那些窮秀才們,見陳詩真因為聽戲送了一性一命,死得十分可憐,便尋着惠徵找麻煩。

    惠徵見衆人聲勢洶洶,知道不好對付,就用好言好語,又托出紹興師爺出面,與秀才們解決這事,那紹興師爺,原是熟讀大清律例的,曉得這件事鬧了出來,與惠徵并無多大的關系那陳詩真本是自己找死,況且疊起四張椅子,要爬過道台衙門的後牆,想闖入後花園去,其意何居?在大清律例,也脫不了一重大罪。

    至于惠徵在花園唱曲子,無非是公餘之暇,偶然消遣,也沒有什麼處分。

    他那法律講得十分透徹,便出面與那些破靴一黨一的窮秀才們大開談判。

    根據着大清律例,一層一層地,駁得那些窮秀才無話可說。

    這一場舌戰群儒,竟被紹興師爺,打了一個勝仗。

    制一服得那些窮秀才們,瞪着一雙白眼,回不出半句話來。

    那紹興師爺,見他們都失敗啦,才對他們說:“道台大人的意思,雖然說法律上不成問題,本可以不管的。

    但是那陳詩真,未免死得可慘,也動了恻隐之心,打算送他幾個錢,作為殓葬費,這是觀察的一番美意,你們都應當明白的。

    ” 那些秀才們,見道台有錢可賞,自然格外地千恩萬謝,别的話一句也不敢提啦。

    那紹興師爺又吩咐秀才們明天來聽回話。

    秀才們都作揖打拱而退。

    師爺見了惠徵,卻說得這交涉如何雄辯,又說那些秀才們,要觀察拿出一千兩銀子的恤金。

    惠徵不知内情,還着實的誇獎師爺幾句,說他真能辦事,一千兩銀子的恤金,在惠徵也算不了一回事,就滿口答應,吩咐帳房照發。

    師爺大喜,告辭出來。

    第二天便在帳房裡支了一千兩銀子,去召集那些窮秀才,對他們說:“道台大人的意思賞陳詩真的家屬三百兩銀子,這已是天高地厚的恩典,你們别再說話啦。

    ” 那些秀才們原是想弄些油水,大家分潤的,聽說賞三百兩銀子,也不算少啦,就衆口同聲的答應,領了三百兩銀子,感恩謝德地去了。

    紹興師爺,卻平空地得了七百兩銀子,自然是十分快活。

    誰知那些秀才們拿了三百兩銀子,隻送了五十兩到陳詩真家中去,其餘的二百五十兩,他們就三一三十一,二下五除一的大家分了。

    至少的每人也分上一兩二兩,正是俗話說得好,大蟲吃小蟲,小蟲吃死蟲,隻可憐那陳詩真白送一條一性一命,反讓别人拿着他的死一屍一去賣錢,你說是不是一件大笑話呢,正是:女子無才方是德男兒好色便亡身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