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病相思嘉慶駕崩 戒奢華道光好儉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嘉慶帝,自從不見了董氏,便漸漸害起病來,一精一神亦逐漸衰弱,對于朝政也無心管理。
所以便将國事交與滿相國穆彰阿,把國事弄得日非,這時智親王甯也在行宮随侍,因清朝是以孝治天下的,所以有十分孝心,天天在屋子裡,衣不解一帶的服侍父皇。
嘉慶帝一病六七十天直病到第三個月上,看看自己不中用了,便召集了禦前大臣穆彰阿、軍機大臣載均元、托津,一班老臣,在榻前寫了遺诏,大略說朕于嘉慶四年,已照家法,寫下二皇子甯之名,密藏正大光明匾額後,現在行宮随跸,朕逝世以後,着傳位于二皇子智親王甯,汝等身受厚恩宜盡心輔導,嗣皇務宜恭儉仁孝,毋改祖宗成法,欽此。
這道谕旨下了以後,到第二天,嘉慶帝便逝世了。
把個智親王哭得搶地呼天,當有許多大臣,請智親王在太和殿即位。
受百官的朝賀,改年号稱道光元年。
這道光帝,在年輕的時候雖然勇敢,一性一情豪爽,舉動漂亮,對銀錢上卻十分一精一明。
說做人總須省儉,見了大臣們,總勸他節省費用,那班大臣們都是善于逢迎的,聽了皇上的話,便個個裝出窮相來。
内中第一個刁滑的便是那穆彰阿,他每次上朝,總穿着破舊的袍褂,皇帝見了,便稱贊他有大臣風度,他卻在外面做出許多貪贓枉法,窮奢極惡的事體。
不多幾天,滿朝的臣子,都看看他的樣,個個穿着破舊袍褂,從殿上望去,好似站着兩排化子,那皇帝便是個化子頭。
從此以後,官員們也不敢穿新袍褂了,一時京城裡舊貨鋪子裡的破舊袍褂,都賣空了,賣的好價錢。
起初還和新袍褂的價錢一樣,有許多官宦人家,把嶄新的袍褂,拿到舊衣鋪子裡,去換一套破舊的穿穿。
後來那舊袍褂越賣越少了,那價錢飛漲,竟比做兩套新袍的還貴。
有幾個官員,無法可想,隻得把新的打上幾個釘子,在衣襟袖子上,故意弄上油泥,皇帝看了,才沒有話說。
後來慢慢到了冬天,大家都要換皮褂了,家裡原都藏着上好的細一毛一皮甬,隻怕穿出去受皇上的責備,大家都忍着凍不敢穿。
後來有一個武英殿大學士曹振镛,卻是天一性一愛省儉的,和道光帝可以稱得一對兒。
因此道光帝也和他十分談得入港,每天總要把這位曹學士召進宮去長談,太監們認做皇上和大學士在那裡談國家大事,誰知留心聽時,每天談的都是家常瑣事有一天曹學士穿一破套褲進宮去,那兩隻膝蓋上,補着兩個嶄新的掌,道光帝見了,便問道你補這兩個掌,要花多少錢,曹學士奏稱須三錢銀子,皇帝聽了十分詫異,說道朕照樣打了兩個掌,怎麼内務府報銷五兩銀子呢,說着揭起龍袍來,給曹學士看,曹學士沒得說了,隻推說皇上打的掌,比臣的考究,所以價錢格外貴。
道光帝歎了一口氣,從此一逼一着宮裡的皇後妃嫔都學着做針線,皇帝身上衣服,有破綻的地方,都交給後妃們修補,内務府卻一個錢也不得沾光。
弄得那堂司各官窮極了,都當着當頭過日子,道光帝還說宮裡的開銷太大,又把許多宮女太監們遣散出宮,叫他們自尋生活去。
偌大一座大内,弄得十分冷落,有許多庭院都封鎖起來。
皇帝也不一愛一遊玩,終日在宮裡,和那班妃嫔們做些米鹽瑣屑的事體,他又把宮中的費用細細地盤算一番,便下一道聖旨,内廷用款,以後每年不得超過二十萬銀圓。
那班妃嫔終年不得添制新衣,大家都穿着破舊衣衫,便是皇後宮裡,也鋪着破舊的椅墊,皇帝天天和曹學士談話,越發一精一明起來了。
那曹學士平日花一個錢,他都要打過算盤,他家中有一輛破舊的驢車家裡的廚子,又兼着趕車的差使。
曹學士每天坐車,早朝出來,趕到菜市,便脫一去袍褂,從廂裡拿出
所以便将國事交與滿相國穆彰阿,把國事弄得日非,這時智親王甯也在行宮随侍,因清朝是以孝治天下的,所以有十分孝心,天天在屋子裡,衣不解一帶的服侍父皇。
嘉慶帝一病六七十天直病到第三個月上,看看自己不中用了,便召集了禦前大臣穆彰阿、軍機大臣載均元、托津,一班老臣,在榻前寫了遺诏,大略說朕于嘉慶四年,已照家法,寫下二皇子甯之名,密藏正大光明匾額後,現在行宮随跸,朕逝世以後,着傳位于二皇子智親王甯,汝等身受厚恩宜盡心輔導,嗣皇務宜恭儉仁孝,毋改祖宗成法,欽此。
這道谕旨下了以後,到第二天,嘉慶帝便逝世了。
把個智親王哭得搶地呼天,當有許多大臣,請智親王在太和殿即位。
受百官的朝賀,改年号稱道光元年。
這道光帝,在年輕的時候雖然勇敢,一性一情豪爽,舉動漂亮,對銀錢上卻十分一精一明。
說做人總須省儉,見了大臣們,總勸他節省費用,那班大臣們都是善于逢迎的,聽了皇上的話,便個個裝出窮相來。
内中第一個刁滑的便是那穆彰阿,他每次上朝,總穿着破舊的袍褂,皇帝見了,便稱贊他有大臣風度,他卻在外面做出許多貪贓枉法,窮奢極惡的事體。
不多幾天,滿朝的臣子,都看看他的樣,個個穿着破舊袍褂,從殿上望去,好似站着兩排化子,那皇帝便是個化子頭。
從此以後,官員們也不敢穿新袍褂了,一時京城裡舊貨鋪子裡的破舊袍褂,都賣空了,賣的好價錢。
起初還和新袍褂的價錢一樣,有許多官宦人家,把嶄新的袍褂,拿到舊衣鋪子裡,去換一套破舊的穿穿。
後來那舊袍褂越賣越少了,那價錢飛漲,竟比做兩套新袍的還貴。
有幾個官員,無法可想,隻得把新的打上幾個釘子,在衣襟袖子上,故意弄上油泥,皇帝看了,才沒有話說。
後來慢慢到了冬天,大家都要換皮褂了,家裡原都藏着上好的細一毛一皮甬,隻怕穿出去受皇上的責備,大家都忍着凍不敢穿。
後來有一個武英殿大學士曹振镛,卻是天一性一愛省儉的,和道光帝可以稱得一對兒。
因此道光帝也和他十分談得入港,每天總要把這位曹學士召進宮去長談,太監們認做皇上和大學士在那裡談國家大事,誰知留心聽時,每天談的都是家常瑣事有一天曹學士穿一破套褲進宮去,那兩隻膝蓋上,補着兩個嶄新的掌,道光帝見了,便問道你補這兩個掌,要花多少錢,曹學士奏稱須三錢銀子,皇帝聽了十分詫異,說道朕照樣打了兩個掌,怎麼内務府報銷五兩銀子呢,說着揭起龍袍來,給曹學士看,曹學士沒得說了,隻推說皇上打的掌,比臣的考究,所以價錢格外貴。
道光帝歎了一口氣,從此一逼一着宮裡的皇後妃嫔都學着做針線,皇帝身上衣服,有破綻的地方,都交給後妃們修補,内務府卻一個錢也不得沾光。
弄得那堂司各官窮極了,都當着當頭過日子,道光帝還說宮裡的開銷太大,又把許多宮女太監們遣散出宮,叫他們自尋生活去。
偌大一座大内,弄得十分冷落,有許多庭院都封鎖起來。
皇帝也不一愛一遊玩,終日在宮裡,和那班妃嫔們做些米鹽瑣屑的事體,他又把宮中的費用細細地盤算一番,便下一道聖旨,内廷用款,以後每年不得超過二十萬銀圓。
那班妃嫔終年不得添制新衣,大家都穿着破舊衣衫,便是皇後宮裡,也鋪着破舊的椅墊,皇帝天天和曹學士談話,越發一精一明起來了。
那曹學士平日花一個錢,他都要打過算盤,他家中有一輛破舊的驢車家裡的廚子,又兼着趕車的差使。
曹學士每天坐車,早朝出來,趕到菜市,便脫一去袍褂,從廂裡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