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反對沙俄侵蒙戰争的經驗教訓
關燈
小
中
大
反對沙俄侵略蒙古的戰争,不僅對于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且在政治、軍事上也提一供了一些經驗教訓。
一、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必須進行針鋒 相對的鬥争 沙俄選擇中國辛亥革命前後國内政局動亂之際,策動外蒙“獨立”,并唆使外蒙叛軍向内蒙大舉進犯,這對于我國反對沙俄的侵略擴張活動,确實帶來一定的困難。
但是,中國仍然具有不少有利的條件。
首先,庫倫集一團一的賣國投敵活動,不僅遭到廣大蒙古人民和許多一愛一國王公、喇嘛的反對,而且激起了全國人民的義憤,因而反擊沙俄侵略,乃是民心所向。
其次,當時正處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俄國的主要力量用于對歐洲的争奪,其國内的階級矛盾也日趨激化,沙皇的反動統治已面臨崩潰的邊緣。
盡避沙俄的侵略野心很大,但也有不少困難。
俄國外交大臣沙佐諾夫曾直言不諱地供認:“今亟欲并吞蒙古,其勢有所不能”①。
因此,如果中國政一府能在外交上軍事上進行針鋒相對的鬥争,是可以挫敗沙俄帝國主義對蒙古的侵略擴張活動的。
無奈,當時的北京政一府完全承襲了清政一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動政策,在沙俄的威脅面前,不惜犧牲國家民族的利益,步步退讓妥協,結果反而助長了敵人的氣焰,使沙俄策動的“獨立”和暴亂接連得逞,未費多大氣力即占領了外蒙及内蒙的廣大地區。
政治上退讓妥協,軍事上必然消極防禦。
當新疆大量出兵阿爾泰,準備收複科布多之際,北京政一府竟電令部隊實行消極防禦的方針,從而失去了攻殲敵人和收複失地的時機。
當沙俄參與并指揮外蒙叛軍大舉進犯内蒙時,我國在内蒙前線的兵力,就其數量與質量來說,都占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由于分兵把口,消極防堵,結果很快丢失了大片土地。
後來,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北京政一府調動軍隊進行反擊。
結果,非但沒有引起中俄之間的大規模戰争,而且僅經半年多的時間,即打退了叛軍的進攻。
可是,在軍事反擊勝利之後,袁世凱為了取得帝國主義的支持,實現其獨一裁專制統治,不但不敢繼續用武力收複外蒙,反而很快與沙俄簽訂了《中俄聲明》和《中俄蒙協約》,使外蒙的權益幾乎全被沙俄攫齲如果不是俄國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一府,外蒙早已成為沙俄的殖民地。
這些事實再一次表明,國家不能堅持獨立自主的政策,便難于在外交和軍事上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進行針鋒相對的鬥争,也就難于捍衛領土主權的完整。
二、必須十分注意加強邊疆地區的建設 由于清政一府日益腐敗,長期忽視對邊疆地區的開發經營,緻使經濟、文化、交通處于落後狀态。
這不僅影響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也給國防的鞏固帶來嚴重的影響。
由于物資貧乏,補給困難,中央政一府在邊疆地區
一、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必須進行針鋒 相對的鬥争 沙俄選擇中國辛亥革命前後國内政局動亂之際,策動外蒙“獨立”,并唆使外蒙叛軍向内蒙大舉進犯,這對于我國反對沙俄的侵略擴張活動,确實帶來一定的困難。
但是,中國仍然具有不少有利的條件。
首先,庫倫集一團一的賣國投敵活動,不僅遭到廣大蒙古人民和許多一愛一國王公、喇嘛的反對,而且激起了全國人民的義憤,因而反擊沙俄侵略,乃是民心所向。
其次,當時正處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俄國的主要力量用于對歐洲的争奪,其國内的階級矛盾也日趨激化,沙皇的反動統治已面臨崩潰的邊緣。
盡避沙俄的侵略野心很大,但也有不少困難。
俄國外交大臣沙佐諾夫曾直言不諱地供認:“今亟欲并吞蒙古,其勢有所不能”①。
因此,如果中國政一府能在外交上軍事上進行針鋒相對的鬥争,是可以挫敗沙俄帝國主義對蒙古的侵略擴張活動的。
無奈,當時的北京政一府完全承襲了清政一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動政策,在沙俄的威脅面前,不惜犧牲國家民族的利益,步步退讓妥協,結果反而助長了敵人的氣焰,使沙俄策動的“獨立”和暴亂接連得逞,未費多大氣力即占領了外蒙及内蒙的廣大地區。
政治上退讓妥協,軍事上必然消極防禦。
當新疆大量出兵阿爾泰,準備收複科布多之際,北京政一府竟電令部隊實行消極防禦的方針,從而失去了攻殲敵人和收複失地的時機。
當沙俄參與并指揮外蒙叛軍大舉進犯内蒙時,我國在内蒙前線的兵力,就其數量與質量來說,都占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由于分兵把口,消極防堵,結果很快丢失了大片土地。
後來,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北京政一府調動軍隊進行反擊。
結果,非但沒有引起中俄之間的大規模戰争,而且僅經半年多的時間,即打退了叛軍的進攻。
可是,在軍事反擊勝利之後,袁世凱為了取得帝國主義的支持,實現其獨一裁專制統治,不但不敢繼續用武力收複外蒙,反而很快與沙俄簽訂了《中俄聲明》和《中俄蒙協約》,使外蒙的權益幾乎全被沙俄攫齲如果不是俄國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一府,外蒙早已成為沙俄的殖民地。
這些事實再一次表明,國家不能堅持獨立自主的政策,便難于在外交和軍事上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進行針鋒相對的鬥争,也就難于捍衛領土主權的完整。
二、必須十分注意加強邊疆地區的建設 由于清政一府日益腐敗,長期忽視對邊疆地區的開發經營,緻使經濟、文化、交通處于落後狀态。
這不僅影響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也給國防的鞏固帶來嚴重的影響。
由于物資貧乏,補給困難,中央政一府在邊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