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政府軍抗擊外蒙叛軍向内蒙的進犯

關燈
日,常德盛率領騎兵占領了烏泥江左嶺,步兵營占領了珠爾沁廟,叛軍退向五十家子。

    11日,常德盛率隊攻占了五十家子東十裡之太白廟後,乘勝追擊,在石門溝(距太白廟十餘裡)突遭叛軍兩千人圍攻,部隊遭到很大傷亡。

    常指揮騎兵奮力沖殺,始将敵擊退。

    随後,退守珠爾沁廟。

     9月14日上午9時,壩後叛軍分四路進窺林西。

    另一支叛軍由巴林橋南渡舍力摩河(即西拉木倫河),竄入烏丹附近,劫奪軍需,一騷一擾後路。

    接着,什巴爾台、湯上(今内蒙熱水湯)、劉家營子、大橋上、珠爾沁廟的守軍均遭到叛軍的圍攻。

    當時,“多倫吃緊,經棚空防,林西方向岌岌可危”①,烏丹、赤峰、圍場皆受威脅。

    護理熱河都統舒和均急派參謀兼第二一團一團一長楊裕三率所部三連(攜機槍二挺),于9月16日開赴赤峰、圍場,以加強後路之防守;并要求北京政一府速派重兵援剿,并催促新任熱河都統、毅軍軍統姜桂題迅速到任,“專固熱河,徐圖援多”①。

     9月17日,米振标部将圍攻林西之叛軍擊退。

    18日拂曉,叛軍又分十餘股向林西猛撲。

    米振标令部隊搶占山險,分頭抵抗,經兩晝夜激戰,給敵以重大殺傷,再次将敵擊退。

    米振标恐叛軍絕其壩外守軍退路,遂将壩外部隊撤回林西。

     在叛軍圍攻林西的同時,另股叛軍趁經棚駐軍回防多倫、米部尚未接防之隙,侵占了經棚,并攻占了五十家子等地。

    于是,林西形勢更加危急。

     四、擊退竄犯内蒙的叛軍 自1913年9月以來,叛軍集中主力,圍困林西,猛攻多倫。

    北京政一府也不斷增調援軍,力圖擺脫被動局面。

    當時,在多倫方向,先後集中有淮軍和于有富混成旅、陳文運騎兵第一旅和練軍等部隊共約七八千人;在林西方向,計有毅軍步隊九大營,騎兵和炮隊各一營,新收土匪馬隊四大營,另有熱河混成旅奎文一團一等,共約萬餘人,分别駐于什巴爾台、劉家營子、林西、湯上等地。

    為了粉碎叛軍對多倫、林西的重點進攻,北京政一府參謀部、陸軍部于9月底10月初又令河南第八師師長王汝賢率第十六混成旅及歸其節制的七十九混成一團一,經張家口赴援多倫;奉軍騎兵第二旅旅長兼洮遼鎮守使吳俊升率所部及巡防隊步馬六營徑赴林西。

    為了保障翼側的安全,參陸兩部還電吉林護軍使孟恩遠從吉林一抽一調三千人,協同吳俊升留下的巡防隊馬步九營,加強洮遼方向的防禦;并令歸綏方向之駐軍積極配合作戰。

     (一)林西解圍和收複經棚、大王廟 1913年10月初,叛軍圍攻林西日急。

    10月1日,常德盛所部在北大營子(今内蒙林西東北十公裡)與叛軍激戰竟日。

    2日,叛軍千餘人三面圍攻劉家營子,毅軍以步騎炮五六營之衆全力抵抗,将敵擊退。

    林西三面被圍,毅軍堅守孤城,“兵力已疲,子彈将盡,危險萬狀”②。

     10月12日,吳俊升旅一團一長石得山率騎兵第四一團一由遼源經開魯、烏丹馳援林西。

    姜桂題亦督師出關,于17日抵朝一陽一。

    姜以巡防隊五個營留駐朝一陽一,親率五個營赴赤峰,另以五個營馳援林西。

    10月21日,駐守劉家營子的毅軍向叛軍反擊獲勝。

    22日,米振标令毅軍步隊和石得山騎兵一團一進攻珠爾沁廟,中途與敵軍接仗,連戰皆捷。

    叛軍焚巴林王府西遁,林西之圍遂解。

    姜桂題令米振标采取穩步前進的方針,先迅速肅清林西周圍百餘裡内之殘敵,解除後顧之憂,再規複經棚。

     10月29日淩晨4時,石得山一團一與毅軍會攻經棚。

    經棚駐有叛軍三千餘人,環城修築了圍牆、堡壘,工事比較堅固。

    石一團一從左翼進攻,連奪外圍哨卡十四處,并于經棚後山擊斃叛軍統領三吉迷吐、五喇嘛等大量官兵,攻入經棚街東關帝廟。

    上午11時,毅軍從中路攻入,兩軍聯合奮戰,于下午5時收複經棚。

    叛軍向西逃竄。

     吳俊升與幫統陳錫武、騎兵三一團一團一長諾門巴圖率隊經黃花廟(今内蒙巴林右旗東五十公裡)、大闆等地,粉碎了叛軍的阻擊,于11月9日馳抵林西。

    11日,吳俊升率軍赴經棚,與米振标研究具體作戰計劃,決定分三路實施進攻:左路以諾門巴圖、石得山率騎兵三、四兩一團一,經一毛一蓋他拉、白土井子向大王廟進攻;右路以奉軍巡防隊幫統陳錫武、毅軍營務處張殿如各率所部,經太子府等處向大王廟進攻;中路由吳俊升、米振标統率,取道水頭前進。

     11月18日,吳俊升、米振标率奉、毅兩軍進抵水頭,偵知叛軍二千餘人在駝羅廟、沙坑一帶據險設卡,準備頑抗。

    吳俊升、米振标當即令諾門巴圖、石得山率騎兵三、四兩一團一由左路迂回沙坑東、南兩面,陳錫武、張殿如等各率所部由右路馳赴駝羅廟北面,切斷叛軍後路;吳俊升、米振标率本部從正面進攻。

    當中路行至沙坑附近時,忽然塵沙四起,蔽不見人,叛軍又突然以密集火力射擊。

    吳、米指揮部隊發起猛攻,叛軍後退。

    中路軍乘勝前進,接近沙坑時,叛軍援軍亦已趕到。

    這時,諾門巴圖、石得山所部已迂回到沙坑西面,占領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