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遼東半島之戰
關燈
小
中
大
進攻。
大山岩決定,除以步騎二千留守金州、一千留守大連外,将其餘部隊分為搜索騎兵(騎兵第一大隊)、左翼縱隊(步兵第十四聯隊、騎兵一小隊、山炮一中隊、工兵二中隊)、右翼縱隊(第一師一團一和混成第十二旅一團一之主力),沿旅順北面大道展開進攻。
當時,負責旅大前線總指揮的龔照玙,在金州失守之後即乘魚雷艇經煙台逃往天津,其餘大小辟員也紛紛搶掠财物,準備逃走,以緻旅順軍心渙散,人心惶惶。
18日,日軍控制了旅順陸路咽喉南關嶺,前鋒進至土城子。
旅順危急,諸将互不統屬,公推姜桂題擔任臨時指揮。
姜桂題無所作為,坐待敵攻。
這時,隻有徐邦道率領殘軍主動迎戰。
19日,徐部在土城子南面同敵人先頭部隊遭遇。
徐邦道揮軍奮擊,将敵截為數段,重創日軍,一直追擊至營城子西南的雙台溝。
由于日軍不斷增援,徐邦道兵力薄弱,又沒有後援,整整激戰了一天,士兵饑餓疲乏,隻得退回旅順。
這時,駐防旅順的八艘魚雷艇已逃往威海,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個統領也倉皇乘船逃跑。
21日,日軍艦隊在港外遊弋,借以牽制旅順東西炮台的清軍,陸軍則集中兵力猛攻可以瞰制各台的椅子山炮台。
22日,椅子山炮台為敵攻占,接着,案子山、松樹山、二龍山等各炮台相繼失陷,守軍潰散,旅順随即陷落。
就在日軍占領旅順的當天,宋慶所率援軍約七千人(含劉盛休所部銘軍)進抵金州城北。
日軍以步騎二千、火炮四門阻擊,激戰半天之久。
宋慶所部清軍未能越過金州赴援旅順,于當晚退至三十裡堡,後又向蓋平(今蓋縣)退卻。
日寇陷旅順後,獸一性一大發,對旅順人民(二萬餘人)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一殺。
“在這次屠一殺中,能夠幸免于難的中國人,全市中隻剩三十六人,這三十六個中國人,完全是為驅使他們掩埋其同胞的一屍一體而被留下的。
”①日本外相陸奧宗光供認:“把俘虜綁上屠一殺,殺害平民,甚至婦女也不例外,這些似乎都是事實”。
① 在日第二軍進攻旅大的同時,業已突破鴨綠江防線的日第一軍繼續向縱深發展。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日本侵略者即攻占了遼東半島的大部要點,達到了為進行直隸平原決戰奪取前進基地的戰略企圖。
對于日軍在遼東半島登陸,清軍缺乏抗登陸的應有準備。
事前,既未根據地形情況對敵人可能登陸的地點進行認真研究,在威脅最大的地段重點地部署兵力,并加強沿海觀察和巡邏;又缺乏必要的機動部隊,無法及時組織反擊。
因此,日軍在登陸作戰的航渡、換乘、登陸各個階段,均未受到北洋艦隊的任何襲擾。
花園口是豐升阿所派盛字營馬隊的防區,日軍在此登陸,該部竟未及時發現和抗擊。
這一切,表明前敵清軍在敵人重兵壓境的嚴重情況下,仍然漫無布置,戒備松一弛。
李鴻章雖然早在9月29日即曾電告旅大前線各軍将領和丁汝昌:“各國探報,均稱日派大隊分路北犯,尤注意金州各島左右,欲竄旅後路,毀我船塢,實在意中。
各炮台須晝夜分班了望嚴守,……師船速修,擇其可用者,常派出口外,靠山巡查,略張聲勢。
”②但是,基于對日軍主攻方向判斷的錯誤,在實際部署上卻以鴨綠江方向為重點,忽視了旅大方向的守備。
當日軍已在花園口登陸,并準備進攻金州之際,盛京将軍裕祿等仍錯誤地認為,“倭寇分兵竄擾,明系包抄前敵各軍後路。
目下九連城既被搶渡,難保不合謀北犯。
”③并以兵力不足為由,不及時分兵增援旅大。
旅大的軍事總指揮龔照玙,在敵人已從側後抄襲而來的情況下,仍不出兵阻擊。
李鴻章也未采取得力措施。
更有甚者,當日軍已占金州、正向大連挺一進的當天(11月7日),慈禧竟不顧前線軍情緊急,仍若無其事地在北京慶祝其六十大壽。
清廷和前敵将領如此昏庸,自然不可能對戰事實行正确的指導。
11月23日,清廷以遼東半島潰敗責怪李鴻章“調度乖方,救援不力”,下诏“革職留任”,并令其親赴大沽、北塘等處“周曆巡閱,嚴密布置”①,以防日軍直一逼一京畿。
與此同時,清廷進一步開展求和活動,準備屈辱投降。
大山岩決定,除以步騎二千留守金州、一千留守大連外,将其餘部隊分為搜索騎兵(騎兵第一大隊)、左翼縱隊(步兵第十四聯隊、騎兵一小隊、山炮一中隊、工兵二中隊)、右翼縱隊(第一師一團一和混成第十二旅一團一之主力),沿旅順北面大道展開進攻。
當時,負責旅大前線總指揮的龔照玙,在金州失守之後即乘魚雷艇經煙台逃往天津,其餘大小辟員也紛紛搶掠财物,準備逃走,以緻旅順軍心渙散,人心惶惶。
18日,日軍控制了旅順陸路咽喉南關嶺,前鋒進至土城子。
旅順危急,諸将互不統屬,公推姜桂題擔任臨時指揮。
姜桂題無所作為,坐待敵攻。
這時,隻有徐邦道率領殘軍主動迎戰。
19日,徐部在土城子南面同敵人先頭部隊遭遇。
徐邦道揮軍奮擊,将敵截為數段,重創日軍,一直追擊至營城子西南的雙台溝。
由于日軍不斷增援,徐邦道兵力薄弱,又沒有後援,整整激戰了一天,士兵饑餓疲乏,隻得退回旅順。
這時,駐防旅順的八艘魚雷艇已逃往威海,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個統領也倉皇乘船逃跑。
21日,日軍艦隊在港外遊弋,借以牽制旅順東西炮台的清軍,陸軍則集中兵力猛攻可以瞰制各台的椅子山炮台。
22日,椅子山炮台為敵攻占,接着,案子山、松樹山、二龍山等各炮台相繼失陷,守軍潰散,旅順随即陷落。
就在日軍占領旅順的當天,宋慶所率援軍約七千人(含劉盛休所部銘軍)進抵金州城北。
日軍以步騎二千、火炮四門阻擊,激戰半天之久。
宋慶所部清軍未能越過金州赴援旅順,于當晚退至三十裡堡,後又向蓋平(今蓋縣)退卻。
日寇陷旅順後,獸一性一大發,對旅順人民(二萬餘人)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一殺。
“在這次屠一殺中,能夠幸免于難的中國人,全市中隻剩三十六人,這三十六個中國人,完全是為驅使他們掩埋其同胞的一屍一體而被留下的。
”①日本外相陸奧宗光供認:“把俘虜綁上屠一殺,殺害平民,甚至婦女也不例外,這些似乎都是事實”。
① 在日第二軍進攻旅大的同時,業已突破鴨綠江防線的日第一軍繼續向縱深發展。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日本侵略者即攻占了遼東半島的大部要點,達到了為進行直隸平原決戰奪取前進基地的戰略企圖。
對于日軍在遼東半島登陸,清軍缺乏抗登陸的應有準備。
事前,既未根據地形情況對敵人可能登陸的地點進行認真研究,在威脅最大的地段重點地部署兵力,并加強沿海觀察和巡邏;又缺乏必要的機動部隊,無法及時組織反擊。
因此,日軍在登陸作戰的航渡、換乘、登陸各個階段,均未受到北洋艦隊的任何襲擾。
花園口是豐升阿所派盛字營馬隊的防區,日軍在此登陸,該部竟未及時發現和抗擊。
這一切,表明前敵清軍在敵人重兵壓境的嚴重情況下,仍然漫無布置,戒備松一弛。
李鴻章雖然早在9月29日即曾電告旅大前線各軍将領和丁汝昌:“各國探報,均稱日派大隊分路北犯,尤注意金州各島左右,欲竄旅後路,毀我船塢,實在意中。
各炮台須晝夜分班了望嚴守,……師船速修,擇其可用者,常派出口外,靠山巡查,略張聲勢。
”②但是,基于對日軍主攻方向判斷的錯誤,在實際部署上卻以鴨綠江方向為重點,忽視了旅大方向的守備。
當日軍已在花園口登陸,并準備進攻金州之際,盛京将軍裕祿等仍錯誤地認為,“倭寇分兵竄擾,明系包抄前敵各軍後路。
目下九連城既被搶渡,難保不合謀北犯。
”③并以兵力不足為由,不及時分兵增援旅大。
旅大的軍事總指揮龔照玙,在敵人已從側後抄襲而來的情況下,仍不出兵阻擊。
李鴻章也未采取得力措施。
更有甚者,當日軍已占金州、正向大連挺一進的當天(11月7日),慈禧竟不顧前線軍情緊急,仍若無其事地在北京慶祝其六十大壽。
清廷和前敵将領如此昏庸,自然不可能對戰事實行正确的指導。
11月23日,清廷以遼東半島潰敗責怪李鴻章“調度乖方,救援不力”,下诏“革職留任”,并令其親赴大沽、北塘等處“周曆巡閱,嚴密布置”①,以防日軍直一逼一京畿。
與此同時,清廷進一步開展求和活動,準備屈辱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