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安慶會戰

關燈


    由于平分兵力,太平軍傷亡甚衆,黃文金等隻得率餘部退回建德境内,一部占據縣城,大部據守金家村、黃麥鋪一帶。

    3月7日,鮑超商請皖南鎮總兵陳大富率部列陣于建德城外,牽制城内太平軍,自率所部湘軍及左宗棠軍一部,分三路向黃麥鋪發起進攻。

    太平軍再次失利,建德縣城也于當日失守,遂被迫繼續東撤,退到蕪湖休整。

     黃文金等率軍進入贛北,“連陷數城,意在斷祁門之糧路,解安慶之重圍”②。

    由于進攻景德鎮和浮梁受挫,複有洋塘及黃麥鋪之敗,以緻計劃落空。

     (三)擊破曾國藩祁門大營良機的喪失 1860年9月下旬,李世賢部協助楊輔清部攻下皖南甯國府,随即南下,于10月6日攻占績溪。

    10月8日,李世賢等督率四萬餘人進攻徽州,大敗新任皖南道李元度所統湘軍三千人及來自祁門的湘軍援兵三千餘人,于次日占領該城,12日又占休甯。

    10月16日,李世賢突然率部由徽州折回浙江,似欲牽制浙江清軍,掩護劉官芳等部的行動。

    10月20日,李部占浙江嚴州府(今建德東)。

    11月下旬,又北占臨安、富一陽一,一度進一逼一杭州,旋又北攻湖州。

    12月7日,因攻湖州不克,又西進皖南徽州,後與劉官芳部聯絡,作戰于祁門附近地區。

    12月底,李世賢部自休甯一逼一近曾國藩祁門大營。

    劉官芳部則自北路破禾戍嶺、羊棧嶺,入黟縣盧村,向祁門進一逼一,後為湘軍鮑超部所敗,退出羊棧嶺外。

    1861年1月4日,李世賢部也被湘軍張運蘭部擊敗,退守黟縣東面的蘭田。

    6日,李世賢又分兵兩路猛攻黟縣東南的漁亭,仍未得手。

     劉官芳部退出羊棧嶺後,屯于石埭一帶。

    2月15日,探知鮑超部自大營援景德鎮,便分兵二路,攻破祁門北面的大洪嶺(距祁門六十裡)和西北的大赤嶺(距祁門八十裡)。

    次日,西路進至距祁門四十裡的曆口,給曾國藩以極大震動。

    17日,太平軍繼續向祁門進一逼一,前鋒進至離祁門僅十八裡的石門橋,但遭到湘軍副将唐義訓部的伏擊,敗退至大赤嶺外。

     李世賢由于進攻祁門未果,乃于3月8日進占婺源,準備繞道江西,切斷皖南湘軍糧道,伺機回攻祁門。

    22日,敗左宗棠軍王開琳等部于婺源甲路,4月9日攻占景德鎮,陣斃總兵陳大富等多人。

    左宗棠率部退走樂平,李世賢即傳令東攻祁門。

    4月15日,李世賢在東進途中聞留駐江西的部隊遭到左部反擊,便不分主次,立即回軍進攻樂平。

    在此以前,左宗棠“饬各營傍樂平縣城東南,加修外壕,周十餘裡,令南鄉一團一練入城固守,以作疑兵”,湘軍則分守外壕。

    ①4月22日午刻,當李世賢部一逼一近外壕時,湘軍“排槍轟擊”。

    太平軍“屢卻屢前”,奮勇環攻,與敵相持至夜,并利用城外燒毀未盡的民房“一穴一牆開炮”,但終未攻克。

    23日,李世賢拟集中兵力攻敵一隅,乃調主力由城東北繞攻城西,予敵以大量殺傷。

    不意湘軍以攻為守,分三路越壕出擊,拚死力戰,太平軍不支撤退,于高橋阻于小溪,人馬“自相蹈藉”,傷亡甚衆。

    ①由于進攻受挫,李世賢随即率軍東返浙江。

    于是,李世賢部和劉官芳部所擔負的進軍贛東和攻擊曾國藩祁門大營的任務都未能完成。

     本來,1860年底至1861年初,曾國藩祁門大營已陷于太平軍的四面包圍之中:西南的浮梁、景德鎮一帶有李遠繼部;東北的黟縣山嶺間有劉官芳等部;東南的休甯一帶有李世賢部;南面有李秀成部方抵婺源。

    曾國藩勢孤力單,岌岌可危。

    他在信中哀歎:“自十一月來,奇險萬狀,風波疊起。

    文報不通者五日,饷道不通者二十餘日。

    ”②特别是李世賢部攻占景德鎮之後,皖南湘軍米糧無繼,曾國藩感到“無日不在危機駭一浪一之中”③。

    他曾移營休甯,親自督軍進攻徽州,企圖打通浙江糧道,又告失敗。

    在絕望中,他不得不寫下遺書部署後事。

    其幕僚們也都惶惶然不可終日。

    及至左宗棠部湘軍敗李世賢部于樂平,曾國藩才感到“心緒略舒”,宛如絕路逢生。

    當時,皖南湘軍不過三萬人,其中半數為新募之勇,戰鬥力不強,而太平軍在皖南的兵力總數一度十倍于敵,如果天京最高當局實行統一計劃、統一指揮,及時協調前線各軍的行動,對曾國藩的祁門大營步步緊一逼一,不斷縮小包圍圈,力求将其全殲或給以殲滅一性一的打擊,則對整個戰局将起重大的影響。

    可惜,各路太平軍非但沒有統一的作戰指揮,而且根本沒有會攻祁門大營的計劃,以緻喪失良機,使曾國藩及其湘軍逃脫了在皖南覆滅的命運。

     三、安慶的失守 (一)戰前态勢 自1860年夏初湘軍圍困安慶以來,守城太平軍約二萬人在謝天義張朝爵、受天安葉芸來率領下,堅守城池,以待援兵。

     1861年4月下旬,陳玉成棄鄂回皖,率軍三萬人由黃州等處經宿松、石牌,于4月27日進至安慶集賢關,一逼一近圍城的曾國荃部湘軍。

    4月29日,陳玉成與城内守将葉芸來分别率部紮營于城東北的菱湖南北兩岸,連夜築壘十八座(北岸十三、南岸五),并以小艇溝通兩岸聯系。

    與此同時,天京當局鑒于“合取湖北”以救安慶的計劃未能實現,決定由幹王洪仁玕、章王林紹璋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