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回 長風破浪儒将請纓 煙雨滿江元戎投水
關燈
小
中
大
鳳山等不及防備,小遭挫折。
胡林翼見機,退回益一陽一,隻得改道繞赴常德。
這時光,湖北敵氛,很是厲害。
漢一陽一的太平軍,分股溯江,連陷德安、随州、江漢、安陸各城,荊門、荊州,盡都吃緊。
經将軍官文,狠命守住,太平軍隻得重又下竄,從宜都、枝江,一路南下,經太平口,入洞庭湖,與西湖股匪,合并為一隊,聲雄勢壯。
澧州、安鄉各城,聞風奔潰。
巡撫青麟,原職是學政,未娴軍旅,臨敵倉惶,見省城四面,都是敵蹤,吓得突圍出走,奔到長沙就饷,于是武昌也為太平軍所得。
國藩向衆幕友道:“時事如此,吾軍不能再待了。
”立下文書,調集水陸将領,都到大營聽令。
不過一兩日工夫,都已調到。
國藩升坐中軍營帳,傳發軍令,調撥人馬。
水師共是三幫,命褚汝航、夏銮、楊載福、彭玉麟,四人統率戰船為頭幫。
國藩自己督率廣西水勇為二幫。
又叫陳輝龍率領廣東戰艦為三幫。
陸師各将,也分三路:塔齊布為中路,駐營新牆;胡林翼為西路,趨攻常德;江忠淑、林源恩等為東路,由平江進剿崇、通。
水陸大兵,共計六路,浩浩蕩蕩,傍湘東下。
早有細作報知太平軍營,衆頭領會議抵敵之策,都主張棄掉常、澄,專守嶽州。
于是把所掠船隻,盡集在嶽州河下南津地方,預備死命抵拒。
卻說曾帥部下頭幫水師艦隊,連樯并帆,鼓棹浮江,行舟如箭。
這日,離南津約十五六裡,清風習習,吹動征帆,遠眺君山,青翠欲滴。
彭玉麟向楊載福道:“戰艦如梭,出沒一靡一定,咱們應分為兩翼,包一皮抄而入。
”楊載福道:“好好。
公從君山馳入,我從雷公湖馳入,兩路夾攻,可獲全勝。
”說着時,見夏蠻、褚汝航,已經鼓棹而前,勢若鲸鲵,疾如鷹隼。
楊、彭兩艦隊,張翼直前,不意太平軍艦扼住南津,并不出戰。
彭玉麟手揮葵扇,令前鋒小船,沖入港去。
三闆艙長得了令,立命水手,鼓棹飛駛,箭一般沖進去。
港内太平軍艦,見小船沖入,立即飛棹迎敵,三五隻三闆,隻放了三炮,一齊回棹反走。
太平軍船争着追出,共有百數十号。
玉麟大喜,督舟抄截,趁勢放火,霎時火光燭天,江面上燒得火焰山一般。
太平軍衆喧嘩奔避,焦頭爛額,投水落江者,不計其數,飛棹奔出的,都被官軍獲住。
這一役,共燒掉太平軍船百餘号,奪獲小船數十号,陣斃太平軍衆不計其數。
太平軍勢不支,率衆夜遁。
官軍遂克南津,彭玉麟手草露布軍弁到大營報捷。
爵了五日,太平軍又駕樓船巨艦,鳴炮揚帆,前來攻擊,戰艦蔽江,樯帆如林,那股聲勢,比了前番增起十倍。
楊、彭二将盡力抵禦,總算沒有被他攻入。
太平軍退守雷鼓台,官軍進攻,并不見十分勝利。
衆人拟退兵休息,楊載福向彭玉麟道:“咱們戰船,不滿百号,賊衆十倍于我,不用冒死出奇,怕不能免呢。
”彭玉麟道:“冒死前進,我也這麼想。
”于是下令長龍、三闆,魚貫沖陣。
此令一下,衆健兒一齊鼓棹,劈破綠波,沖開錦一浪一,激得船頭水花噴沫相似。
太平軍陣中百炮齊鳴,千彈并發,那炮子雨點似的飛将來。
楊載福冒彈直進,彭玉麟揮舟繼進,高喝“退後者斬!”喝聲未了,一顆流彈蚩的飛來,正打中在玉麟手指上,鮮血直流,早彈去了半節。
玉麟并不回顧,連喝“快快駛向前去!”衆水手盡都感憤,鼓棹愈急,舟行如飛。
此時楊載福所坐的三闆船,已經沖到太平軍帥坐船,把火藥包一皮兒亂擲上去。
太平軍帥坐船,頓時着了火,黑煙直冒,紅焰橫飛。
太平軍船紛紛回救,霎時大亂起來。
彭、楊二将,揮船沖殺,踏一浪一如飛。
打仗這件事情,一仗氣勢,二仗陣法。
太平軍雖然衆多,無如怯不敵勇,亂不敵整。
彭、楊二将的戰船,破一浪一沖波,活潑得生龍活虎一般。
太平軍艦斷弦折舵,絕索毀樯,不知傷掉幾多号數。
戰到結末,滿江明月,隻照着官軍旗号,千百号太平軍艦,影蹤兒都沒有一個了。
角聲嗚嗚,都是官軍收隊的令号。
三湘健兒,鼓棹徐行,一個個挺着嗓子,唱着凱歌,臉上都現出非常得意的樣子。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胡林翼見機,退回益一陽一,隻得改道繞赴常德。
這時光,湖北敵氛,很是厲害。
漢一陽一的太平軍,分股溯江,連陷德安、随州、江漢、安陸各城,荊門、荊州,盡都吃緊。
經将軍官文,狠命守住,太平軍隻得重又下竄,從宜都、枝江,一路南下,經太平口,入洞庭湖,與西湖股匪,合并為一隊,聲雄勢壯。
澧州、安鄉各城,聞風奔潰。
巡撫青麟,原職是學政,未娴軍旅,臨敵倉惶,見省城四面,都是敵蹤,吓得突圍出走,奔到長沙就饷,于是武昌也為太平軍所得。
國藩向衆幕友道:“時事如此,吾軍不能再待了。
”立下文書,調集水陸将領,都到大營聽令。
不過一兩日工夫,都已調到。
國藩升坐中軍營帳,傳發軍令,調撥人馬。
水師共是三幫,命褚汝航、夏銮、楊載福、彭玉麟,四人統率戰船為頭幫。
國藩自己督率廣西水勇為二幫。
又叫陳輝龍率領廣東戰艦為三幫。
陸師各将,也分三路:塔齊布為中路,駐營新牆;胡林翼為西路,趨攻常德;江忠淑、林源恩等為東路,由平江進剿崇、通。
水陸大兵,共計六路,浩浩蕩蕩,傍湘東下。
早有細作報知太平軍營,衆頭領會議抵敵之策,都主張棄掉常、澄,專守嶽州。
于是把所掠船隻,盡集在嶽州河下南津地方,預備死命抵拒。
卻說曾帥部下頭幫水師艦隊,連樯并帆,鼓棹浮江,行舟如箭。
這日,離南津約十五六裡,清風習習,吹動征帆,遠眺君山,青翠欲滴。
彭玉麟向楊載福道:“戰艦如梭,出沒一靡一定,咱們應分為兩翼,包一皮抄而入。
”楊載福道:“好好。
公從君山馳入,我從雷公湖馳入,兩路夾攻,可獲全勝。
”說着時,見夏蠻、褚汝航,已經鼓棹而前,勢若鲸鲵,疾如鷹隼。
楊、彭兩艦隊,張翼直前,不意太平軍艦扼住南津,并不出戰。
彭玉麟手揮葵扇,令前鋒小船,沖入港去。
三闆艙長得了令,立命水手,鼓棹飛駛,箭一般沖進去。
港内太平軍艦,見小船沖入,立即飛棹迎敵,三五隻三闆,隻放了三炮,一齊回棹反走。
太平軍船争着追出,共有百數十号。
玉麟大喜,督舟抄截,趁勢放火,霎時火光燭天,江面上燒得火焰山一般。
太平軍衆喧嘩奔避,焦頭爛額,投水落江者,不計其數,飛棹奔出的,都被官軍獲住。
這一役,共燒掉太平軍船百餘号,奪獲小船數十号,陣斃太平軍衆不計其數。
太平軍勢不支,率衆夜遁。
官軍遂克南津,彭玉麟手草露布軍弁到大營報捷。
爵了五日,太平軍又駕樓船巨艦,鳴炮揚帆,前來攻擊,戰艦蔽江,樯帆如林,那股聲勢,比了前番增起十倍。
楊、彭二将盡力抵禦,總算沒有被他攻入。
太平軍退守雷鼓台,官軍進攻,并不見十分勝利。
衆人拟退兵休息,楊載福向彭玉麟道:“咱們戰船,不滿百号,賊衆十倍于我,不用冒死出奇,怕不能免呢。
”彭玉麟道:“冒死前進,我也這麼想。
”于是下令長龍、三闆,魚貫沖陣。
此令一下,衆健兒一齊鼓棹,劈破綠波,沖開錦一浪一,激得船頭水花噴沫相似。
太平軍陣中百炮齊鳴,千彈并發,那炮子雨點似的飛将來。
楊載福冒彈直進,彭玉麟揮舟繼進,高喝“退後者斬!”喝聲未了,一顆流彈蚩的飛來,正打中在玉麟手指上,鮮血直流,早彈去了半節。
玉麟并不回顧,連喝“快快駛向前去!”衆水手盡都感憤,鼓棹愈急,舟行如飛。
此時楊載福所坐的三闆船,已經沖到太平軍帥坐船,把火藥包一皮兒亂擲上去。
太平軍帥坐船,頓時着了火,黑煙直冒,紅焰橫飛。
太平軍船紛紛回救,霎時大亂起來。
彭、楊二将,揮船沖殺,踏一浪一如飛。
打仗這件事情,一仗氣勢,二仗陣法。
太平軍雖然衆多,無如怯不敵勇,亂不敵整。
彭、楊二将的戰船,破一浪一沖波,活潑得生龍活虎一般。
太平軍艦斷弦折舵,絕索毀樯,不知傷掉幾多号數。
戰到結末,滿江明月,隻照着官軍旗号,千百号太平軍艦,影蹤兒都沒有一個了。
角聲嗚嗚,都是官軍收隊的令号。
三湘健兒,鼓棹徐行,一個個挺着嗓子,唱着凱歌,臉上都現出非常得意的樣子。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