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回 一曲清歌新承恩澤 三更蕉夢快似登仙

關燈
有什麼瓊樓玉宇,绮席霞觞,依舊睡在破被兒裡。

    街上梆聲,恰報三鼓,回思夢境,曆曆如昨。

    暗付:我一個貧旗弱女,竟夢與曆朝皇後,同遊同席,将來的身世,諒不緻十分落寞,心裡一喜,病勢就滅去了大半。

    從此家裡人待她就有什麼委屈地方,一笑置之,也不跟人家較短量長了。

    父母姊妹,見她這個樣子,倒都納罕,說病了一場,倒把一性一兒改好了,又誰知她别懷深意呢。

    惠昌病沒任所,虧得同僚幫了幾百兩銀子,才得勉勉強強,扶柩回旗。

    不意才一回家,就奉到點秀女的谕旨,有錢的旗員,都好出錢賣免。

    惠太太沒錢,隻得把蘭兒名字,開送進去,偏偏的選中了。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富貴一逼一人,竟被她受着這非常際遇。

    正是:蜈蚣莫笑蛇無足,自有騰雲駕霧時。

     蘭兒得幸之後,仗着聰明才智,提足一精一神,百般的殷勤,百般的奉承,枕邊衾裡,盡瘁鞠躬,一縷情絲,竟把文宗縛得個牢牢地。

    不到幾天,恩綸特沛,就得了一個貴人的封号。

    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霹深。

    三五個月功夫,那拉貴人,懷酸作嘔,患起病來,饬令太醫診視,說是喜脈。

    文宗歡喜得什麼相似,向那拉貴人道:“如果生下一個皇子,聯立封你做妃子。

    ”那拉貴人聽說,疾忙跪地謝恩。

    文宗笑道:“也沒有見過這麼一性一急的人,等封了之後,再謝也不晚。

    ”那拉貴人道:“萬歲爺天語親許,我知道這個名号兒,定要叨封的。

    ”文宗道:“你敢決定是男孩子嗎?”那拉貴人道:“似萬歲爺這麼的龍馬一精一神,哪裡會生女孩子。

    萬歲爺自己還不知道嗎?”文宗大喜。

    自此文宗待到那拉貴人,愈益的一寵一幸,大有三千佳麗,一寵一在一身的情況,衆妃嫔無不怨恨。

    皇後雖然賢淑,見她這麼的行為,究竟也有幾分不自在。

    清朝制度,宮裡頭妃嫔貴人,都有冊籍,存在皇後宮裡。

    皇帝夜幸某宮,禦某人,該宮内監,立須回明皇後,注明冊籍。

    皇後有權稽查阖宮妃嫔,倘有行為放誕,舉止越禮,立可傳來杖責。

    皇帝酣睡失時,皇後可以直造寝門,開讀祖訓。

    皇帝聽到讀祖訓,必須披衣跪地,恭肅敬聽,這是祖宗怕後人逸豫一婬一荒,杜漸防微的良法美意。

    自從那拉貴人得幸之後,文宗早朝,常常失時,皇後為此心常郁郁。

    這一一夜,文宗又在那拉貴人宮裡,不知怎樣,時辰鐘已交辰未,還未見傳旨上朝。

    皇後愠道:“蘭兒這狐媚子,把主子迷到這個樣兒,我可再不能忍耐了。

    ”随命請出祖訓,率領宮娥、太監,徑向那拉貴人宮裡來。

    一時行抵寝門,皇後站住身,叫太監傳話:“皇後在此,請萬歲爺聽讀祖訓。

    ”文宗聽說“讀祖訓”三個字,宛如孫大聖聞着緊箍咒,腦袋兒都漲起來,忙慌披衣起身,叫人止住道:“朕立刻上朝聽政,請皇後快别開讀祖訓。

    ”皇後見文宗這麼說了,隻得罷了。

    随道: “妾原不要多事,爺這個樣子,一來萬金玉一體,也宜保重。

    二來皇太後知道了,也要責備妾,妾可擔不住呢。

    ”内監轉奏文宗,文宗道:“皇後谏聯,都是良言,朕句句依從是了。

    天已不早,朕要上朝了,請皇後回宮罷。

    ”皇後聽了沒好氣,知道文宗怕自己進去,要難為那拉貴人,冷笑道:“爺也太費心了,妾總不敢違旨呢。

    ”說畢,率領從人回宮去了。

    那拉貴人私問文宗道:“皇後去了嗎?爺替一我講一句兒好話,懇懇情。

    ”文宗道:“你别怕,有我呢。

    她總不敢難為你。

    ”那拉貴人随替文宗梳了一條辮,服侍定當,文宗坐了軟輿,太監擡着,上朝去了。

     那拉貴人對鏡理妝,剛才妝罷,就見一個太監,匆匆走入道:“皇後召那拉貴人,到坤甯宮問話。

    ”那拉貴人聽說皇後見召,宛如頂門上轟了個焦雷,頓時面如土色,忙叫自己身邊的小太監,到文宗那裡去送信。

    小太監道:“爺在朝上,奴才不能夠奏事呢。

    ”那拉貴人急道:“你不會候在屏風後,等爺朝上下來奏一聲嗎?”小太監應着,如飛而去。

    你道那拉貴人為甚着急?原來這坤甯宮,是皇後的正宮,平常不很臨禦,每逢行大賞罰時,才一臨禦。

    這會子非時非節,特旨宣召,大概有罰無賞。

    偏偏文宗不在眼前,沒人解救,又沒法子不去,跟着那太監,一步挪不到三寸,蹭到這邊來。

    才到宮門口,就見幾個皇後身邊的宮婢見了自己,都抿着嘴兒暗笑,瞧她們神氣,很有菲薄的意思。

    先見那太監,入内回道:“蘭兒來了。

    ”隻聽皇後厲聲道:“叫她!”那拉貴人聽得這個聲音兒,唬的早沒了主意,隻得壯着膽子挨進去,叩頭兒見禮。

    偷瞧皇後,莊容正色,宛似西池王母、南海觀音,不覺有點子不寒而栗起來,别樸别樸,隻是磕頭。

    皇後道:“好蘭兒,你真有能耐,你伺候爺,伺候得爺連上朝時候都誤掉了。

    我為你伺候的好,還要重重賞你呢。

    ”随顧太監道:“快取楷杖來,把這狐媚子重責四十杖,問她下次還迷人不迷人。

    誰要到爺那裡報了信,我就向誰算帳。

    ”那拉貴人唬得叩頭求免。

    皇後道:“這是祖宗的制度,你要求饒,你先去求爺把這老祖宗定下的制度廢掉了。

    ”說着,一疊連聲喊“快杖!”随見太監取出一根竹杖,足有四個指頭兒闊狹,又走上兩個太監,一個按頭,一個揿腳。

    那拉貴人暗道:“完了完了,今兒我總不免了。

    ”欲知那拉貴人受責與否,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