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回 劉韻珂附片保伊相 舒垕庵妙策用偷兒

關燈
斷不可稍露風聲,緻令在事員弁兵丁,群相觀望,贻誤事機也。

    将此密谕令知之。

    欽此。

     密旨遞發去後,不到半個月,甯波克複的捷報,竟破空而來。

    你道将軍、參贊,果有本領能夠出奇制勝,大揚國威嗎?原來文蔚駐師紹興,憂心如焚,一籌莫展,好在紹興有的是酒,盡可澆愁解悶。

    一日,文蔚正與随營委員,在行轅裡喝酒,忽報拿住一個一奸一細。

    文蔚叫解進來,左右答應一聲,随推進一個獐頭鼠目的小子。

    文蔚略問幾句,喝令推出斬首。

    那人聽說要斬,吓得什麼相似,跪在地下,不住的叩頭求饒。

    随員裡有一個姓舒,名裡庵的,在浙省當過州縣,本地地痞土棍,犯過案子的,差不多認識遍了。

    當下瞧見那一奸一細,認識就是本城著名積竊王三。

    舒垕庵心生一計,随向文蔚道:“回參贊,洋人買通一奸一細,算計咱們,咱們也好買通一奸一細,轉去算計洋人。

    ”文蔚道:“算了罷。

    奕将軍不是為聽了張牧反間妙計,才吃着大敗仗嗎?”舒垕庵道:“卑職的計策,與張牧不同。

    ”随附耳說了三五語。

    文蔚笑道:“那也好,盡你去做罷。

    ”舒垕庵随向王三道:“你是賊子呀,現在開一條生路與你,你可肯聽我的話?”王三叩頭道:“隻要老爺救我的命,赴湯蹈火,我都可以去。

    ”垕庵道:“我替你想,與其做一奸一細而死,不如做賊子而生。

    你能夠偷洋人腦袋來,我有本領禀請參贊,賞你功牌、銀兩呢。

    ”王三大喜道:“偷盜的事情,小的還會幹。

    小的還有朋友,可以邀來,同做這事情。

    ”舒垕庵道:“那很好,快去幹罷,獻了頭來領賞。

    ”王三拜謝而去。

     次日,果然獻了兩顆腦袋來,文參贊立賞他二兩銀子。

    甯、紹兩屬的竊賊,得着這個消息,呼朋引類,鑽一穴一逾牆,頓時甯波城裡,伏了個遍,來營領賞,每日總有三五起。

    偷兒愈聚愈衆,偷術愈變愈工,神出鬼沒。

    這一個月裡英兵失掉腦袋的,真是不計其數。

    每逢晚上,洋兵肩槍巡夜,兩個兒磔格笑語,走不多幾步路,後面的人,忽地沒了聲息。

    回頭瞧時,卻已失掉了腦袋,仆倒在地,大駭僵立,不知所措。

    俄頃之間,那一個的腦袋,又失掉了。

    有時偷兒裝做洋人模樣,皮靴竹杖,橐橐而來。

    洋人隻道是伴當,走近身,才要與他講話,不防那人突出白刃,竟被他就此結果一性一命。

    還有生擒活捉的,抄襲“背一娘一舅”故智,用布從後面突然套一上,背到幽僻地方,箝住口,捆縛結實,缒向城外去。

    有時被别的洋兵撞着了,便向小街曲巷,拼命飛奔。

    洋人路徑不熟,隻得廢然而返。

    還有一法,洋人結隊巡城,衆偷兒執着條很長的滕,伏一在城腳下,聽得皮靴聲響,就撮口長嘯。

    等候洋人倚堞俯視,就用長藤鈎住他的頭,用力一拖,洋人跌落城下,疾把棉絮塞住他的口,随捆縛了。

    城上洋人還當那一個是失足跌下的,都伸出頭來瞧看,被偷兒一一鈎跌下城,随捆縛了,講笑奔去。

    城裡洋兵,一天少似一天。

    洋将大懼,下令全夥兒撤退,另到浙西一帶去一騷一擾,隻留少些兵隊,守住鎮海、招寶山要口。

    三月甘六日,甯波洋兵排齊隊伍鼓樂出城,下落火輪船,由定海駛出大洋而去。

    揚威将軍奕經、浙江巡撫劉韻珂,先後飛章入告,不過兩人沒有商通,奏報的話,各不相符。

    奕經奏的是大兵進攻甯郡,洋人畏一逼一竄退,現在派員收複等,一派都是鋪張的話。

    劉韻珂卻稱英兵于二十六日,鼓樂前導,整隊出城。

    惟該洋人并未受創,忽爾退出甯郡,難保其不分竄他處,冀圖一逞。

     宣宗接到奏報,很是躊躇,出召軍機大臣商議。

    這班軍機大臣,一個個都是太平宰相,隻會享福,不解救時,議了三五回,何曾議出半策一計?宣宗無奈,隻得降旨叫沿海各省,妥為防備。

    這道谕旨,還沒有頒發,吳淞戒嚴,嘉興吃緊,乍浦失陷的驚報,已經絡繹而來。

    副都統長喜、同知韋逢甲、佐領隆荊、額特赫翼領英登布、騎校伊勒哈畚等,都殉了難。

    宣宗知道誓師命将,不過多送掉幾條生命,與國家大局,毫無補救。

    時驅勢迫,不得不翻然變計,于是下旨援伊裡布為乍浦副都統。

    說也奇怪,伊利布一到乍浦,英兵竟立即退出浙江地界,轉入江蘇來了。

     卻說江蘇地方,有一位英雄,姓陳,名化成,宇蓮峰,福建同安人氏,起身行伍。

    嘉慶時光,秘匪蔡牽,肆逆閩洋。

    化成隸在李長庚部下,勇敢的聲名,已經遐迩鹹知。

    長庚陣亡後,王得祿、邱良功接統其衆,剿滅了蔡賊,軍功保案裡,陳化成名字,列在第一排。

    由此受知仁宗,積功遞升,位至提督。

    道光二十年,自福建廈門提督,改調松江,莅任才六日,就得着定海的警報。

    陳化成不敢怠慢,督率提标兵弁,馳赴吳淞,相度形勢,就在海塘高岸上,建設行營,蓋搭帳房,就與衆兵弁,同在布帳裡住宿。

    寶山縣請他入城,不肯答應,又請在炮台左右,築造行館,化成笑謝道:“大令高情厚誼,兄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