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回 規甯郡智士獻奇謀 支危局将軍拼血戰

關燈
卻說英兵東犯,定海、鎮海、甯波相繼淪陷。

    慈溪地方,英兵雖沒有到,官民盡都遷避,隻剩一座空城子。

    驚報傳到杭州,撫台劉韻珂,忙聚集文武,商議防守之策。

    藩、臬兩司齊道:“英人既得甯郡,紹興、杭州,都吃緊了。

    為今之計,莫如速派一員大将,扼守曹娥江,紹興果然不要緊,本城軍士的心,也要壯起許多呢。

    ”劉韻珂聽說有理,遂饬前任福建臬司鄭祖琛,督兵防守曹娥江,一面飛章到北京告急。

    劉韻珂向衆文武道:“裕欽差血忱報國,果然可敬得很,但此公于戰略上,未免太忽略了。

    本省的咽吭,是鎮海不是定海,明朝人在威遠城上,刻有石額,稱為平倭第一關,其險可知。

    定海不過海裡頭一個窮嶼孤島,大僅彈丸,富非沃壤,明朝一陽一和經理沿海,并未收入内地。

    順治八年,議政王大臣也曾奏過,舟山乃本朝棄地,守亦無益,不如叫副都統率領駐防旗兵回京。

    現在裕欽差有着葛、鄭、王那樣的良将,卻把他都用到絕地上去,白白送掉一性一命,豈不可惜!”藩台道:“定海吃緊時光,裕節帥上書談兵,稱說英人内犯,犯着兵家大忌,共有八樁,侃侃而談,似乎很有見地呢。

    ”劉韻珂笑道:“這就叫紙上談兵呢。

    正經要講究将略,宜把定海當作外藩,隻紮些少兵馬,卻把重兵都移在蛟門島、招寶山、金雞嶺一帶,三鎮同心,将士用命,雖未必能夠制敵死命,門庭堂奧之間,總也可以不要緊了。

    ”藩台道:“大帥既然有此特見,當時何不知照裕帥?”劉韻珂道: “彼時我也沒有想到。

    ”又談了幾句别的話,方才散去。

     魁了幾日,忽報有廷寄到,卻是饬拿餘步雲,派員解送入都的事。

    劉韻珂不敢怠慢,立命武巡撫官,執着自己名片,請餘提台到署談話。

    一時請到,韻珂就把廷寄給他瞧看。

    餘提台頓時面如土色,哀懇代奏乞恩。

    韻珂道:“這個不幹我事。

    聽說是裕府家丁名叫餘升的,在都察院裡,把老哥告下,才有這道旨意。

    老哥到了京裡,也可以辨白的,公是公非,各大臣也未必能夠一筆抹殺呢。

    ”餘提台沒法,隻好低着頭,聽憑派員押解。

    韻珂就挑了兩個候補州縣宮,并撫标一員武弁,把餘提台解向北京而去。

     餘提台到了北京,法庭對質,恁他舌底生蓮,終解不脫臨陣脫逃的重罪。

    案定,奉旨正法,那陣前殉難的将帥,都下特旨,優恤賜谥。

    裕謙賜溢靖節,葛雲飛賜溢壯節,連那賦詩自盡的李向一陽一,也得着加贈知州銜,賞給雲騎尉世職的恩典。

    這都是後話。

     當下劉韻珂飛章北京告急,宣宗就派奕經為揚威将軍,特依順、文蔚為參贊大臣,馳赴東南征剿。

    又饬調陝甘兵二千赴浙。

    韻珂聞知,喜形于色,向左右道:“将軍參贊,一到浙城,我肩膀上,不知要輕去多少斤兩呢。

    ”随傳令浙營各将,隻防守浙西一帶地方,浙東各地,靜候大軍籌劃是了。

    誰料這位将軍,一到蘇州,金粉迷一離,竟就迷住了。

    駐節在滄一浪一亭,鎮日酒地花天,享受那人間豔福,敵務軍情,全都置之九霄雲外。

    報入杭州,劉韻珂大驚道:“英人據守甯波而後,派遣洋兵,分守鎮海、定海,聲勢連絡,東至大洋,都是洋兵的哨隊。

    咱們雖然劃江而守,紹興東一逼一慈溪,真是危險不過。

    洋兵要是闖過江來,連這裡都吃緊呢。

    别的不打緊,省城有個好歹,我這功名不就送掉了嗎?”忙叫幕友,做一角告急的公文,飛遞蘇州求救。

    奕經接到文書,皺眉道:“劉韻珂真也太不曉事,我這裡兵力,這麼的單弱,如何能夠救他?”左右都道:“這是劉撫台想卸肩呢。

    如果洋人要過江,也不等到這會子了。

    ”奕經道:“救危拯急,原是将軍的責任。

    我已派人到淮、徐一帶招兵,但等義男招齊,誰願住在這裡?早早幹畢了,也好早早回京銷差。

    ”從此浙江告急文書,雪片似的來,奕經隻是不理。

     劉韻珂急極,隻得飛章人京。

    宣宗大怒,下旨責問将軍參贊,叫他把按兵不發的緣故,明白複奏。

    奕經與特依順、文蔚兩參贊商議道:“你我率兵到此,通隻三個月,兵力這麼的單薄,雖然招了點子義勇,究竟濟得甚事?偏上頭這麼一性一急,真真一逼一死人了。

    ”文蔚道:“可不是呢。

    上頭既然交給我們辦洋人,就應寬假時日,照這麼的催一逼一,我們就有破敵妙策,也不及布置呢。

    ”特依順道:“是呀。

    兄弟有一策,可以破敵,才要行呢。

    ”奕經道:“參贊有計,定然高妙,說出來大家斟酌斟酌。

     ”特依順道:“我料英人在甯波,定然不能持久。

    ”奕經、文蔚齊聲問故。

    特依順道:“古人說,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