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回 王相國一死報君 裕欽差刑牲誓衆

關燈
海去了。

    裕欽差心中稍慰,向幕友道:“定海是有人了,這裡的形勢,還須親自去察閱了一周呢。

    ”當下先到金雞山。

    金雞山守将謝朝恩原是江蘇狼山鎮總兵,隻見他紀律嚴明,行伍整肅,守禦得頗為嚴密。

    裕欽差心裡歡喜,攜住謝鎮台的手,一處處閱視将去。

    偶而擡頭,忽見對岸營頭高扯着一面白旗,在那裡臨風招展。

    裕欽差驚問:“對岸是什麼所在?”謝鎮台回道:“對岸是招寶山。

    ”裕欽差道:“招寶山炮台不是餘步雲守的麼?”謝鎮台應了一聲“是”。

    裕欽差道:“也是國家的氣運!”說了這麼一句話,長歎一聲,也就不言語了。

     閱視完竣,裕欽差道:“本山各口守的也還嚴密,隻山後沙蟹嶺沒人扼守,這地方我看也很要緊呢。

    ”謝鎮台應了一聲“是”。

    裕欽差道:“兄弟拟于明晨,到關帝天後跟前,祭拜誓師,少不得奉邀餘提台與老哥到那裡陪祭。

    凡是營裡頭人,不論大小摳職都要到的。

    ”謝鎮台又應了一聲“是”。

    裕欽差又問了幾句别的話,也就乘轎回轅。

    當下傳出軍令:本營大小将弁,明兒黎明齊集天後宮,聽候誓師。

    ”又派人去知照提台餘步雲。

     次日,天才五鼓,裕欽差已經起身盥洗,略用一點子素點,穿齊公服,就坐轎望天後宮來。

    行到那裡,見轅門口歇着無數轎馬,知道衆官督已到齊。

    欽差暖轎才進轅門,總兵、副将、參遊、總把等衆多武官,排班兒唱名迎接。

    裕欽差含笑點頭,打冷眼裡瞧時,隻不見有餘提台,心下奇詫。

    下了轎,就問謝鎮台道:“餘提台還沒有到麼?”謝鎮台道:“餘步雲差有武弁在此,要禀節帥話呢。

    ”随有提轅武弁上來打千兒見禮,回道:“軍門叫請節帥安。

    今兒誓師,軍門原想來的,隻因這幾日交白露節,腿疾發作,不能夠行禮,特差标下來回節帥一聲兒。

    ”裕欽差很是不自在,随向衆人道:“偏是誓師,偏是病了。

    我知道正真神明,遠當不起餘軍門一拜呢。

    ”衆人都不敢回答。

    裕欽差問牲禮辦齊了沒有?中軍官回都已齊備。

    裕欽差道:“吩咐他們陳設起來,咱們拜神宣誓。

    ”一時回說“牲劄都已陳設定當,請節帥上香拜神。

    ”裕欽差向衆人道:“咱們殿上去罷。

    ”裕欽差打頭,鎮協參遊等随在後。

    走到大殿,隻見橫排着三個大木架子,架上安着全牛全羊全豬,裕欽差點上了香燭,敬上了酒,恭恭敬敬向神像跪下,鎮協各官都按照着品級,排班站立。

    裕欽差跪下,衆人齊都跪下,頓時黑壓壓地跪了一屋子。

    裕欽差取出誓文,朗聲念道: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日,兩江總督欽差大臣并總兵文武謹刑牲灑酒,誓告于關帝天後之神曰:浙江洋面,以海鎮為要口,定海孤懸海外,并非可守之地。

    鎮海有虞,必至震驚數省。

    今與将士約,不敢以退守為詞,離卻鎮海縣城一步;亦不敢以民命為詞,收受洋人片紙。

    知有不用命者,明正典刑,幽遭神殛。

    謹誓。

     誦畢,叩頭灑酒。

    衆人聽了誓文,盡都悚然。

    隻狼山總兵謝朝恩、黃嚴中,鎮守備王萬隆、把總汪宗賓、解天培,外委林庚、吳廷江等五六個人,忠悃誠摯,雖沒有開口,一瞧他的面貌,就知是敵忾同仇的。

     祭告已畢,各自回營。

    裕欽差愀然不樂。

    幕友見了,詢問何故?裕欽差道:“外洋兵船,戰是張挂紅旗,和是張挂白旗。

     我見餘提台所守之招寶山懸挂着白旗,估量不透他,所以約然誓師,觇他的向背。

    他果然心懷兩端,臨祭時光稱有腿疾,那以後的事情,就不必問得了。

    ”回營時光,道經學營,忽見泮池旁那塊石子上,镌有“流芳”二字,不禁怦怦心動,道:“萬一不幸,請諸君告我老家人,就在這池中收我的一屍一身是了。

    ”衆幕友都把好言勸慰,裕欽差心始稍釋。

     這夜,廢門傳鼓,飛報軍情,稱說“葛、鄭、王三位鎮台在定海地方大破英師,轟斷英船大桅杆,陣殲西兵三千,活擒洋将二員,英兵依勢不敵,都退出口外去了。

    ”鎮捧文武聽得此信,都到行轅慶賀。

    裕欽差并無喜容,衆人見了,無不稱怪。

    欲知裕欽差為甚憂悶,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