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回 琦中堂因循誤國 清宣宗慷慨誓師
關燈
小
中
大
相左。
林公派在口門内外防守的師船、火船、漁船、蛋戶快蟹、扒龍,琦善主張盡都撤去。
林公不從,琦善心裡很是不自在。
不料這年冬裡上谕下來,兩廣總督着琦善署理。
琦善喜道:“從此林少穆不能管我的事了,我不懂少穆做了這麼年數官,還不脫書生結習,可知這個人資質是很平常的。
”說着,忽報:“英人義律從浙江到此,聽說中堂做了制台,要進來賀喜。
口外的守兵,偏不放他進來,請中堂的示下。
”琦善怒道:“王法都沒有了,連洋人敢阻擋!昏天黑地,廣東的兵弁太也不成體統。
快傳我的令,叫他們不準難為,誰要難為了洋人,問他有幾個腦袋兒!”那人答應才去,琦善又吩咐家人,快打我的大轎去迎接。
正忙亂着,家人飛報:“義律自己并沒有來,隻派人投送一封信呢。
”琦善道:“信在哪裡,快拿給我瞧。
”家人呈上,琦善戴上眼鏡拆封瞧時,見上面先寫着幾句慶賀的話,後面說“中堂到此作主,我們可以永遠和好。
隻是沿海兵船密布,槍炮如林,很不像真心和好的意思。
中堂如果真心跟我們和好,請把海口兵船盡等撒去,我們方能相信”等語。
琦善道:“我這麼披肝露膽,他們還不肯相信,那都是被林少穆一個兒擾壞的。
好在我明兒接了任,就好照我的意思辦。
恁少穆再壞點子,總也不能掣我的肘了。
”随命文案發出條告,定于明日卯刻接印任事。
次日黑早,督轅各官都已齊集伺候。
琦中堂乘坐暖輿,排齊執事,直到督署大堂下轎。
拜了印,把一應檔案,點收無誤。
司道以下都來拜賀,琦善一一接見。
當下就下令撒去海防各兵船。
提台關天培、鎮台李廷钰、臬台王廷蘭,齊夥兒谏阻,都說洋情叵測,不能過于推誠。
海防一撤,門戶空虛,後患奚堪設想。
琦善無奈,隻得叫把兵船暫留三分之一,所有林公招募的舵工水勇盡都遣散。
從此門戶大開。
義律乘舟遊行,往來無阻。
水師各将都請開炮轟擊,琦善執意不從。
這日,接到義律照會,開列着兩條款子,第一條是,索償煙價銀一千二百萬,第二條是索取香港全島。
琦善皺眉道:“這種要素,叫我如何答應得下?”說着把照會反反複複的瞧看。
過了一日,忽報義律派人前來下戰書也。
琦善大驚,忙命洋商前往傳谕,叫他們耐心等候,不可滋擾。
洋商回來禀稱“義律不肯遵命,他說開過仗再商量也未晚。
中堂倘是真和我們好,早應俯順我們的苦情,償我們煙價,賞我們碼頭。
須知我們萬裡經商,用到兵也真是不得已呢。
中堂如果可憐我們,肯替一我們作主,那是我們一輩子也感激不盡的。
”琦善束手無策。
次日,是十二月十五日,琦善吩咐标下各弁,伺候拈香。
才待起行,忽報“洋兵入犯,三江副将陳連升在沙角炮台上,用地雷扛炮與洋兵對敵呢。
”琦善道:“了不得,洋兵來了,誰招惹他的?快傳我令,把虎門的兵,調進城來守禦。
要是省城有了怎麼,叫我哪裡對的過國家?”此時兩司府道聞警都來,見琦善要把虎門的兵調進城,監谏道:“虎門是省城的門戶,虎門失掉了,省城也守不住的。
”王臬台道:“現在沙角炮台陳協台定然吃緊,大帥還是派一支兵去接應。
”琦善道: “城裡兵調空了,洋兵猝然到此,我這老命不就被你們送掉麼?”衆人聽了,要笑又不敢笑。
正這當兒,飛騎走報:“陳協台轟斃洋兵四百餘人,因沒有援兵接濟,彈藥傾盡,被英人肉撲攻掉。
陳協台并他的兒子陳舉鵬、千總張清鶴都力戰身亡,炮台失守。
現在英人進攻大角炮台了。
”接着又報:“大角炮台失守,守台官千總黎志安身受重傷,潰圍出走。
現在英兵進撲虎門了。
”琦善一搓一手道: “事情鬧到這個樣子,叫我怎麼處置呢?推原禍始都是林少穆燒鴉片煙招惹出來的,少穆這人,害人真是不淺。
”王廷蘭道: “大帥埋怨林少帥,也退不了洋兵。
為今之計,虎門的守兵,萬萬單弱不得。
關提台守在靖遠炮台,李鎮台守在威遠炮台,要還有個差遲,省城可就
林公派在口門内外防守的師船、火船、漁船、蛋戶快蟹、扒龍,琦善主張盡都撤去。
林公不從,琦善心裡很是不自在。
不料這年冬裡上谕下來,兩廣總督着琦善署理。
琦善喜道:“從此林少穆不能管我的事了,我不懂少穆做了這麼年數官,還不脫書生結習,可知這個人資質是很平常的。
”說着,忽報:“英人義律從浙江到此,聽說中堂做了制台,要進來賀喜。
口外的守兵,偏不放他進來,請中堂的示下。
”琦善怒道:“王法都沒有了,連洋人敢阻擋!昏天黑地,廣東的兵弁太也不成體統。
快傳我的令,叫他們不準難為,誰要難為了洋人,問他有幾個腦袋兒!”那人答應才去,琦善又吩咐家人,快打我的大轎去迎接。
正忙亂着,家人飛報:“義律自己并沒有來,隻派人投送一封信呢。
”琦善道:“信在哪裡,快拿給我瞧。
”家人呈上,琦善戴上眼鏡拆封瞧時,見上面先寫着幾句慶賀的話,後面說“中堂到此作主,我們可以永遠和好。
隻是沿海兵船密布,槍炮如林,很不像真心和好的意思。
中堂如果真心跟我們和好,請把海口兵船盡等撒去,我們方能相信”等語。
琦善道:“我這麼披肝露膽,他們還不肯相信,那都是被林少穆一個兒擾壞的。
好在我明兒接了任,就好照我的意思辦。
恁少穆再壞點子,總也不能掣我的肘了。
”随命文案發出條告,定于明日卯刻接印任事。
次日黑早,督轅各官都已齊集伺候。
琦中堂乘坐暖輿,排齊執事,直到督署大堂下轎。
拜了印,把一應檔案,點收無誤。
司道以下都來拜賀,琦善一一接見。
當下就下令撒去海防各兵船。
提台關天培、鎮台李廷钰、臬台王廷蘭,齊夥兒谏阻,都說洋情叵測,不能過于推誠。
海防一撤,門戶空虛,後患奚堪設想。
琦善無奈,隻得叫把兵船暫留三分之一,所有林公招募的舵工水勇盡都遣散。
從此門戶大開。
義律乘舟遊行,往來無阻。
水師各将都請開炮轟擊,琦善執意不從。
這日,接到義律照會,開列着兩條款子,第一條是,索償煙價銀一千二百萬,第二條是索取香港全島。
琦善皺眉道:“這種要素,叫我如何答應得下?”說着把照會反反複複的瞧看。
過了一日,忽報義律派人前來下戰書也。
琦善大驚,忙命洋商前往傳谕,叫他們耐心等候,不可滋擾。
洋商回來禀稱“義律不肯遵命,他說開過仗再商量也未晚。
中堂倘是真和我們好,早應俯順我們的苦情,償我們煙價,賞我們碼頭。
須知我們萬裡經商,用到兵也真是不得已呢。
中堂如果可憐我們,肯替一我們作主,那是我們一輩子也感激不盡的。
”琦善束手無策。
次日,是十二月十五日,琦善吩咐标下各弁,伺候拈香。
才待起行,忽報“洋兵入犯,三江副将陳連升在沙角炮台上,用地雷扛炮與洋兵對敵呢。
”琦善道:“了不得,洋兵來了,誰招惹他的?快傳我令,把虎門的兵,調進城來守禦。
要是省城有了怎麼,叫我哪裡對的過國家?”此時兩司府道聞警都來,見琦善要把虎門的兵調進城,監谏道:“虎門是省城的門戶,虎門失掉了,省城也守不住的。
”王臬台道:“現在沙角炮台陳協台定然吃緊,大帥還是派一支兵去接應。
”琦善道: “城裡兵調空了,洋兵猝然到此,我這老命不就被你們送掉麼?”衆人聽了,要笑又不敢笑。
正這當兒,飛騎走報:“陳協台轟斃洋兵四百餘人,因沒有援兵接濟,彈藥傾盡,被英人肉撲攻掉。
陳協台并他的兒子陳舉鵬、千總張清鶴都力戰身亡,炮台失守。
現在英人進攻大角炮台了。
”接着又報:“大角炮台失守,守台官千總黎志安身受重傷,潰圍出走。
現在英兵進撲虎門了。
”琦善一搓一手道: “事情鬧到這個樣子,叫我怎麼處置呢?推原禍始都是林少穆燒鴉片煙招惹出來的,少穆這人,害人真是不淺。
”王廷蘭道: “大帥埋怨林少帥,也退不了洋兵。
為今之計,虎門的守兵,萬萬單弱不得。
關提台守在靖遠炮台,李鎮台守在威遠炮台,要還有個差遲,省城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