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回 燒鴉片大揚國威 派欽差重翻舊案
關燈
小
中
大
搞迎送如儀,英人非常得意。
卻說林則徐在廣東聞知琦善出京的消息,不覺拊髀歎道: “琦中堂誤盡蒼生,他老人家一來,廣東将士都解體了。
”正說着,忽報有廷寄遞到。
林則徐忙擺香案叩頭接過,然後開讀。
原來就是上月奏報拿獲煙犯案的朱批,隻見上寫着三行半原字,道: 外而斷絕,通商并未斷絕。
内而查獲,一奸一犯亦未能淨盡。
無非空言搪塞。
不但終無實濟,反生出許多波瀾。
思之曷勝憤懑,看汝何以對聯也。
欽此。
衆幕友瞧見朱批,都替則徐扼腕。
則徐道:“皇上明如日月,不過這會子被浮雲遮蔽着,一時照不到這裡罷了。
”随叫幕友起了個請罪折稿,自己又一精一心構思,撰了一個附片,其辭道: 再臣渥受厚恩,天良難昧。
每念一身之護咎猶小,而國體之攸關甚大,不敢不以見聞所及,敬為我皇上陳之。
查此次英人所感在粵,而滋擾乃在于浙。
雖變動若出于意外,其窮蹙正在于意中。
蓋洋人所不肯灰心者,以鴉片煙獲利之重。
每歲易紋銀出洋,多至數千萬兩。
若在粵得以興複舊業,何必遠赴浙江?現聞其于定海一帶,大張招帖,每鴉片土一斤,隻賣洋錢一元,是即在該國孟加拉等處所出之區,且不敷成本。
其所以甘心虧折者,或雲以給雇資,或雲以充食用。
并聞在洋外各埠貨船雇兵而來,費用之繁,日以數萬計。
炮子火藥,亦不能日久支持,窮蹙之形,亦可概見。
又洋人過冬,以氈為暖,不着皮衣,蓋共素一性一然也。
浙省地寒,勢必不能忍受。
現有西信到粵,言定海一陰一濕之氣,病死者甚多。
大抵朔風戒嚴,自必舍去舟山,揚帆南竄。
各洋商之在粵省,自六月以來,貿易為英人所阻,亦各氣分不平,均由該國派來兵船與之講理。
是英人現有進退維谷之勢,能不内怯于心,惟其虛憍成功。
愈窮蹙時,愈欲逞其桀,肆其恫喝,再生秘計,冀得售其一奸一。
如一切皆不得行,仍必帖耳俛伏。
臣前屢次體驗,頗悉其情。
即此時不值與之海上交鋒,而第守藩籬,亦更足使之坐困也。
夫自古苗民逆命,無損于堯舜之教。
我皇上以堯舜之治治中外,如鴉片之為害,甚于洪水猛獸。
即堯舜在今日,亦不能不為之驅除。
聖人治惡懲一奸一,實為天下萬世計,而天下萬世之人,亦斷無有以鴉片為不必禁者。
若謂西兵來浙,系為禁煙而起,則彼之以鴉片入内地者,早已包一皮藏禍心。
發之于此時,與發之于異日,其輕重當必有辨。
臣愚以為鴉片之流毒内地,如癰疽之流毒于人身也。
癰疽生則以漸而成膿,鴉片來則以漸而緻寇。
原屬意計中事,若在數十年前查辦,其時吸煙者尚少,禁令易行,猶如未經成膿之疽,内毒或可消散。
今則流毒已久,譬如癰疽作痛,不得不急抉膿番。
而逆番滋擾浙洋,即與潰膿無異。
然惟膿潰而後果其如法醫治,托裡扶元,待其膿盡之後,自然結痂收口。
若因腫痛而别求消散,萬一毒随内伏,誠恐患在養癰矣。
溯自查辦鴉片以來,幸賴幹斷嚴明,天威震攝,趸船二萬餘箱之呈繳,系英人義律遞禀求收,有中西字原本可查,并有西紙印封可驗。
繼而在虎門毀化煙土,先期出示,準令各洋人觀看。
維時各國求觀之人,有攢為數千。
言以紀其事者,大抵謂天朝法令,足以服人心。
今西書且載文谕,外洋盡能傳誦。
迨後各國來船遵具切結,寫明如有夾帶鴉片一斤,人即正法,貨船入官,亦以中西字為憑。
具結之後,查驗他國洋船,皆已絕無鴉片。
惟英人不遵法律,且肆鸱張。
是以特奉谕旨,停其貿易。
未有浙洋之事,或尚可以恩施。
今既攻陷城池,戕害文武,逆情顯著,中外共聞,非惟難許通商,自當以威服叛。
第議者以為内地船炮非外洋之敵,與其曠日持久,不若設法羁縻。
不知洋人無厭,得一步又進一步。
若使失威不克,即恐患無已時,且他國效尤,更為可慮。
臣之愚昧,務思上崇國體,下懾洋情,實不敢稍有遊一移之見也。
即以船炮而論,本為防海必需之物,雖一時難以卒辦,而為長久之計,亦不可不先事預籌。
且廣東利在通商,自道光元年到今
卻說林則徐在廣東聞知琦善出京的消息,不覺拊髀歎道: “琦中堂誤盡蒼生,他老人家一來,廣東将士都解體了。
”正說着,忽報有廷寄遞到。
林則徐忙擺香案叩頭接過,然後開讀。
原來就是上月奏報拿獲煙犯案的朱批,隻見上寫着三行半原字,道: 外而斷絕,通商并未斷絕。
内而查獲,一奸一犯亦未能淨盡。
無非空言搪塞。
不但終無實濟,反生出許多波瀾。
思之曷勝憤懑,看汝何以對聯也。
欽此。
衆幕友瞧見朱批,都替則徐扼腕。
則徐道:“皇上明如日月,不過這會子被浮雲遮蔽着,一時照不到這裡罷了。
”随叫幕友起了個請罪折稿,自己又一精一心構思,撰了一個附片,其辭道: 再臣渥受厚恩,天良難昧。
每念一身之護咎猶小,而國體之攸關甚大,不敢不以見聞所及,敬為我皇上陳之。
查此次英人所感在粵,而滋擾乃在于浙。
雖變動若出于意外,其窮蹙正在于意中。
蓋洋人所不肯灰心者,以鴉片煙獲利之重。
每歲易紋銀出洋,多至數千萬兩。
若在粵得以興複舊業,何必遠赴浙江?現聞其于定海一帶,大張招帖,每鴉片土一斤,隻賣洋錢一元,是即在該國孟加拉等處所出之區,且不敷成本。
其所以甘心虧折者,或雲以給雇資,或雲以充食用。
并聞在洋外各埠貨船雇兵而來,費用之繁,日以數萬計。
炮子火藥,亦不能日久支持,窮蹙之形,亦可概見。
又洋人過冬,以氈為暖,不着皮衣,蓋共素一性一然也。
浙省地寒,勢必不能忍受。
現有西信到粵,言定海一陰一濕之氣,病死者甚多。
大抵朔風戒嚴,自必舍去舟山,揚帆南竄。
各洋商之在粵省,自六月以來,貿易為英人所阻,亦各氣分不平,均由該國派來兵船與之講理。
是英人現有進退維谷之勢,能不内怯于心,惟其虛憍成功。
愈窮蹙時,愈欲逞其桀,肆其恫喝,再生秘計,冀得售其一奸一。
如一切皆不得行,仍必帖耳俛伏。
臣前屢次體驗,頗悉其情。
即此時不值與之海上交鋒,而第守藩籬,亦更足使之坐困也。
夫自古苗民逆命,無損于堯舜之教。
我皇上以堯舜之治治中外,如鴉片之為害,甚于洪水猛獸。
即堯舜在今日,亦不能不為之驅除。
聖人治惡懲一奸一,實為天下萬世計,而天下萬世之人,亦斷無有以鴉片為不必禁者。
若謂西兵來浙,系為禁煙而起,則彼之以鴉片入内地者,早已包一皮藏禍心。
發之于此時,與發之于異日,其輕重當必有辨。
臣愚以為鴉片之流毒内地,如癰疽之流毒于人身也。
癰疽生則以漸而成膿,鴉片來則以漸而緻寇。
原屬意計中事,若在數十年前查辦,其時吸煙者尚少,禁令易行,猶如未經成膿之疽,内毒或可消散。
今則流毒已久,譬如癰疽作痛,不得不急抉膿番。
而逆番滋擾浙洋,即與潰膿無異。
然惟膿潰而後果其如法醫治,托裡扶元,待其膿盡之後,自然結痂收口。
若因腫痛而别求消散,萬一毒随内伏,誠恐患在養癰矣。
溯自查辦鴉片以來,幸賴幹斷嚴明,天威震攝,趸船二萬餘箱之呈繳,系英人義律遞禀求收,有中西字原本可查,并有西紙印封可驗。
繼而在虎門毀化煙土,先期出示,準令各洋人觀看。
維時各國求觀之人,有攢為數千。
言以紀其事者,大抵謂天朝法令,足以服人心。
今西書且載文谕,外洋盡能傳誦。
迨後各國來船遵具切結,寫明如有夾帶鴉片一斤,人即正法,貨船入官,亦以中西字為憑。
具結之後,查驗他國洋船,皆已絕無鴉片。
惟英人不遵法律,且肆鸱張。
是以特奉谕旨,停其貿易。
未有浙洋之事,或尚可以恩施。
今既攻陷城池,戕害文武,逆情顯著,中外共聞,非惟難許通商,自當以威服叛。
第議者以為内地船炮非外洋之敵,與其曠日持久,不若設法羁縻。
不知洋人無厭,得一步又進一步。
若使失威不克,即恐患無已時,且他國效尤,更為可慮。
臣之愚昧,務思上崇國體,下懾洋情,實不敢稍有遊一移之見也。
即以船炮而論,本為防海必需之物,雖一時難以卒辦,而為長久之計,亦不可不先事預籌。
且廣東利在通商,自道光元年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