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回 燒鴉片大揚國威 派欽差重翻舊案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林則徐奏折拜發之後,不過一月開來,朱批早已奉到:
“所繳鴉片煙土,無庸解京,饬即在虎門外銷毀完案。
欽此。
”鄧廷桢道:“咱們就這麼銷掉?還是出一張告示,叫洋人來瞧看瞧看呢。
”林則徐道:“那是總要的。
”于是林欽差、鄧制台、怡撫台,會銜出示。
這一來,早轟動了合府的人,男一女老少紛紛傳說,一傳十,十傳百,都詫為奇事,作當異聞。
到了這日,來觀的人,真是人山人海,連澳門各洋人,都來瞧看。
林則徐、鄧廷桢,排齊全副執事,乘坐綠呢大轎到虎門關外,監視瞧看。
此時,一府兩縣已都在那裡伺候了。
林、鄧兩公出了轎,人演武廳坐定,各官上來參谒過。
林則徐問道:“預備了沒有?”衆人回:“都預備了,煙土二萬二千多箱,都在海邊,積疊成堆,銷煙池修築完工,鹽巴石灰等,也都置備齊全,隻候大人鈞渝,即便動手。
”鄧廷桢向林則徐道:“咱們出去驗看一會兒,再叫他們動手罷。
”林則徐點頭稱是,随起身踱出演武廳來。
隻見海灘上,兩個長寬各十五丈的水池被人們圍得個水洩不通,池旁堆着石灰、鹽包一皮和像小山一般的煙土箱。
林則徐喜道:“從此毒根兒被咱們拔除盡了。
”水勇兵丁等,個個一精一神抖擻,都已預備停當,但等上頭發令。
忽見一個藍頂官兒,手持大令,騎着馬,從演武廳上飛馳而下,傳令道:“大人有令,立刻銷煙。
”此令一下,兵丁水勇把鹽巴投入水池中,再把鴉片編号登記,劈箱過秤,逐個切成四瓣抛入池中,浸泡一段時間後,再投入石灰,水勇兵丁用力攪拌,鹽水沸騰起來,鴉片在鹽水和石灰的的作用下,終于化為一池池渣沫,随着退潮的海水流人一大海。
中國人民見狀無不拍手稱快,洋人狼狽不堪。
鄧廷桢先行回轅,林則徐駐紮虎門,直等鴉片全部銷毀完竣,方才回去。
這一來上宣國威,下慰民望,洋人懾伏,沒一個敢私發一句議論。
林則徐回到行轅,一面具折奏聞北京,一面照會英國國主,請他約束商人,勿再運土來華。
宣宗覽奏,甚為欣慰,遂下特旨,授林則徐兩廣總督。
鄧廷桢調為閩浙總督。
林則徐涕零感激,接印之後,辦事愈益勤奮,傳齊各洋行通事人等,谕令:“洋船來粵,須先停泊澳門洋面,待查明船内并無夾帶鴉片一斤,才準進口開艙。
”通事人等,無不唯唯遵命。
這年秋季裡,各國商船來粵,無不遵谕在澳洋停泊,聽候中國委員查驗。
隻有英商不遵号令,所有商船,都配着兵船護送,聚泊在尖沙嘴,不聽查驗。
委員立刻票明林制台,林制台怒道:“那還成什麼話,各國都遵号令,英人獨敢違抗,明明恃着他船堅炮利。
若不挫他一下子,各國效尤起來,天朝的法度,不就蕩盡了麼!”道言未了,驚報又至,報稱英國火輪兵船吐密、嘩倫兩隻,泊在口外,攔阻遵結各船,不叫進口。
林制台大怒,随發令箭,令水師兵船出口驅逐。
水師各将見林制台辦事認真,誰敢因循偷懶,揚帆出口,立即開炮轟擊。
跟英船連開三仗,都是大勝。
第一仗在九龍山,第二仗在穿鼻洋,第三仗在尖沙嘴。
英人見林制台聲勢利害,隻得退出老萬山外。
英領事義律寫信回國,讨請救兵。
輪船迅速,三五個月工夫,救兵已經調到,義律膽子頓時雄壯起來。
行文照會,索償煙價。
林則徐忙與衆幕友商議。
一姓姚的幕友道:“這事都是義律一個兒主意。
聽說煙土燒毀之後,義律應許各商,由英國國家照數賠償,都寫立了會單,叫各趸船回到英國倫敦庫中交兌。
這麼看來,處心積慮,不是一日的事了。
”林則徐道:“澳門西字新聞紙上載說。
咱們這件事,英王曾與上下兩議院商量,兩院都說,此項貿易本幹中國例禁,曲原在我。
律士丹衙門也遞禀請禁印度人栽種罂粟。
地爾窪人也在倫敦作鴉片煙罪過論,大旨稱說‘既壞中國人風俗,又使中國人猜忌,于英人通商大局反有妨礙。
’照這麼看來,英國國家似乎還沒有聯通一氣呢。
”那幕友道:“自銷煙的消息傳入了外洋,茶絲兩項日見翔踴,銀鋪利息,漲到六分上下。
義律遊說國王,
欽此。
”鄧廷桢道:“咱們就這麼銷掉?還是出一張告示,叫洋人來瞧看瞧看呢。
”林則徐道:“那是總要的。
”于是林欽差、鄧制台、怡撫台,會銜出示。
這一來,早轟動了合府的人,男一女老少紛紛傳說,一傳十,十傳百,都詫為奇事,作當異聞。
到了這日,來觀的人,真是人山人海,連澳門各洋人,都來瞧看。
林則徐、鄧廷桢,排齊全副執事,乘坐綠呢大轎到虎門關外,監視瞧看。
此時,一府兩縣已都在那裡伺候了。
林、鄧兩公出了轎,人演武廳坐定,各官上來參谒過。
林則徐問道:“預備了沒有?”衆人回:“都預備了,煙土二萬二千多箱,都在海邊,積疊成堆,銷煙池修築完工,鹽巴石灰等,也都置備齊全,隻候大人鈞渝,即便動手。
”鄧廷桢向林則徐道:“咱們出去驗看一會兒,再叫他們動手罷。
”林則徐點頭稱是,随起身踱出演武廳來。
隻見海灘上,兩個長寬各十五丈的水池被人們圍得個水洩不通,池旁堆着石灰、鹽包一皮和像小山一般的煙土箱。
林則徐喜道:“從此毒根兒被咱們拔除盡了。
”水勇兵丁等,個個一精一神抖擻,都已預備停當,但等上頭發令。
忽見一個藍頂官兒,手持大令,騎着馬,從演武廳上飛馳而下,傳令道:“大人有令,立刻銷煙。
”此令一下,兵丁水勇把鹽巴投入水池中,再把鴉片編号登記,劈箱過秤,逐個切成四瓣抛入池中,浸泡一段時間後,再投入石灰,水勇兵丁用力攪拌,鹽水沸騰起來,鴉片在鹽水和石灰的的作用下,終于化為一池池渣沫,随着退潮的海水流人一大海。
中國人民見狀無不拍手稱快,洋人狼狽不堪。
鄧廷桢先行回轅,林則徐駐紮虎門,直等鴉片全部銷毀完竣,方才回去。
這一來上宣國威,下慰民望,洋人懾伏,沒一個敢私發一句議論。
林則徐回到行轅,一面具折奏聞北京,一面照會英國國主,請他約束商人,勿再運土來華。
宣宗覽奏,甚為欣慰,遂下特旨,授林則徐兩廣總督。
鄧廷桢調為閩浙總督。
林則徐涕零感激,接印之後,辦事愈益勤奮,傳齊各洋行通事人等,谕令:“洋船來粵,須先停泊澳門洋面,待查明船内并無夾帶鴉片一斤,才準進口開艙。
”通事人等,無不唯唯遵命。
這年秋季裡,各國商船來粵,無不遵谕在澳洋停泊,聽候中國委員查驗。
隻有英商不遵号令,所有商船,都配着兵船護送,聚泊在尖沙嘴,不聽查驗。
委員立刻票明林制台,林制台怒道:“那還成什麼話,各國都遵号令,英人獨敢違抗,明明恃着他船堅炮利。
若不挫他一下子,各國效尤起來,天朝的法度,不就蕩盡了麼!”道言未了,驚報又至,報稱英國火輪兵船吐密、嘩倫兩隻,泊在口外,攔阻遵結各船,不叫進口。
林制台大怒,随發令箭,令水師兵船出口驅逐。
水師各将見林制台辦事認真,誰敢因循偷懶,揚帆出口,立即開炮轟擊。
跟英船連開三仗,都是大勝。
第一仗在九龍山,第二仗在穿鼻洋,第三仗在尖沙嘴。
英人見林制台聲勢利害,隻得退出老萬山外。
英領事義律寫信回國,讨請救兵。
輪船迅速,三五個月工夫,救兵已經調到,義律膽子頓時雄壯起來。
行文照會,索償煙價。
林則徐忙與衆幕友商議。
一姓姚的幕友道:“這事都是義律一個兒主意。
聽說煙土燒毀之後,義律應許各商,由英國國家照數賠償,都寫立了會單,叫各趸船回到英國倫敦庫中交兌。
這麼看來,處心積慮,不是一日的事了。
”林則徐道:“澳門西字新聞紙上載說。
咱們這件事,英王曾與上下兩議院商量,兩院都說,此項貿易本幹中國例禁,曲原在我。
律士丹衙門也遞禀請禁印度人栽種罂粟。
地爾窪人也在倫敦作鴉片煙罪過論,大旨稱說‘既壞中國人風俗,又使中國人猜忌,于英人通商大局反有妨礙。
’照這麼看來,英國國家似乎還沒有聯通一氣呢。
”那幕友道:“自銷煙的消息傳入了外洋,茶絲兩項日見翔踴,銀鋪利息,漲到六分上下。
義律遊說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