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回 著偉論儒士挽狂瀾 弄小巧大臣窘番使

關燈
”英使執意不從。

    和尚書見無理可喻,随與從人等計議,要想一個法子把英使窘辱一場。

    就有人獻計道:“英使入觐,總是貢單貢禮一塊兒進呈的,咱們就從這裡頭窘他一窘可好?”和尚書道:“怎麼窘他呢?”那人道:“你老人家陪了他們騎馬先走,一切行李貢物,另叫人押着趕來。

    卻密囑押送人員,令腳夫故意慢慢的走。

    你老人家到了京,卻就入朝奏報。

    上頭要是臨朝宣召,沒有貢表貢單,瞧他們怎地觐見。

    ”和世泰喜道:“此計甚妙!” 當下就如法炮制,陪了英使從通州起行,晝夜兼程,趕了一日一一夜,才趕到圓明園。

    喘一息還沒有定,和世泰已入園奏報仁宗去了。

    一時傳出聖旨:“英國使臣着于明晨在圓明園便殿陛見。

    ”羅爾美道:“第服表文都在行李車上,行李車沒有到,明兒怕趕辦不及呢。

    ”和世泰道:“旨意已下,誰敢再奏?” 羅爾美道:“費神替一我想想法子。

    ”和世泰道:“哪還有什麼法子?!除是你報了病,或者是還可以緩幾天。

    ”羅爾美道: “咱們信奉基督教人,從不會打謊語,懇求另想法子罷。

    ”和世泰道:“除了這個,可再沒有别法子。

    ”羅爾美道:“那也悉從尊意,隻是我沒有病呢。

    ”次日,清仁宗禦殿傳呼,和世泰才奏:“正使羅爾美猝感時疾,不能人觐。

    ”仁宗道:“偏病的這麼巧。

    也罷,就傳副使人見罷。

    ”和世泰道:“聽說副使也病着。

    ”仁宗怒道:“那還成什麼體統!”随下旨,卻其貢物,并着理藩院派員把英使押解回粵。

    事後詢問廷臣,才知當日都是和世泰弄的鬼。

    于是下旨,把和世泰交部議處,又命酌收貢物,頒敕谕賜其國主珍玩,以答遠忱。

    英人派使進京,無非想把粵東商困上達天廷,誰料,為了觐見末節,意不能達到初願,英人心中不無忿忿。

    此時英人在粵東經商的,派有大班一人總理商務。

    大班初來時候,原寓在洋行裡,卸貨完畢,就回澳門住冬。

    後來設立了個公局,索一性一久留不去。

    英商貨物,要算鴉片為大宗。

    鴉片共有兩種:一種叫公班,産自印度孟加拉地方;一種叫白皮,産自印度孟買地方。

    鴉片這東西,初起時光,原不過當做藥材用的。

    自從流行到中國,大明神宗皇帝熬膏上槍吸上了瘾,一往有身家的人,便把它當做世外金丹,瓊天玉一液,你也吸,我也吸,銷數就一年一年大起來。

    要曉得這個東西,最易誤事。

    明神宗那麼英明,上瘾之後,竟有二十五年沒有坐朝理事。

    此物初人中華,原也照着藥材上稅,每一箱隻納稅銀三兩。

    無奈英海居民争相吸食,廢事失業的人,日多一日。

    粵中大吏瞧着不像樣子,具本奏聞了天子,請仁宗下旨重申嚴禁,裁其稅額。

    道光元年,粵中又發了一樁葉恒澍夾帶鴉片的案子。

    宣宗下旨,重申前禁。

    于是洋舶到埠,先要行商出具所進黃埔貨船并無鴉片甘結,方準開艙驗貨,此果行商容隐查出,加等治罪,所有鴉片趸船,都遷出零丁洋停泊。

    似此風行雷厲,總可弊絕風清。

    無如中國人本領,作币偷私,最是聰明不過,懲你再嚴厲點子的禁令,他自有本領,弄得一浪一靜風平,一點兒沒有痕迹。

    禁的人盡禁,賣的人盡賣。

    這時光鴉片趸船,移泊在窮洋絕島裡頭,卻自有一班内地一奸一民,替他往來傳送。

    因此一禁,反把他的銷路,禁的暢旺了。

    那包一皮買的窯口,說合的行商,私受土規的關泛,包一皮攬運載的蟹艇,倒都大發其财。

     道光十六年,太常寺卿許乃濟特上一折,懇請變通弛禁,大旨稱說“近日鴉片之禁愈嚴,而食者愈多,幾遍天下。

    蓋法令者,膏役棍徒之所借以為利,法愈峻則胥役之賄賂愈豐,棍徒之計謀愈巧。

    臣愚以為匪徒之畏法,不如其骛利,且逞其鬼蜮伎倆,則法令亦有時而窮。

    究之食鴉片者,率皆浮惰無志,不足輕重之輩,亦有逾耆艾而食之者,不盡促人壽命。

    海内生齒日繁,斷無減耗戶口之虞。

    而歲竭中國之脂膏,則不可不早為之計。

    閉關不可,徒法不行,計惟仍用舊制,照藥材納稅。

    但隻準以貨易貨,不得用錢購買,應将紋銀番洋,一體嚴禁偷漏。

    又官員士子兵丁,不得漫無區别。

    犯者應請立加斥革,免其罪名。

    該管上司及統轄各官,有知而故縱者,仍分别查議。

    似此變通辦理,庶足以杜漏卮而裕國計”等語。

    宣宗覽奏,下旨交疆臣會議。

    一時九卿台谏,紛紛上章抗議,内中要算内閣學士朱嶟、給事中許球奏駁的最為利害。

    宣宗于是下旨道:鴉片煙來自外洋,流毒内地,例禁綦嚴。

    近日言者不一,或請量為變通,或請仍嚴例禁。

    必須體察情形,通盤籌畫,行之久遠無弊,方為妥善。

    著鄧廷桢等,将折内所秦,如販賣之一奸一民,說合之行商,包一皮買之窯口,護送之蟹艇,賄縱之兵丁,嚴密查拿。

    各情節,悉心妥議,力塞弊源,據實具奏。

    至許球另片所稱澳中情形,是否實有其事,著一并議奏。

    欽此。

    各省疆臣接到這一道上谕,文書往還,商議了三五個月,才定出一個辦法,奏請在大清律例裡頭,定出鴉片販賣吸食罪名。

    于是禁煙政令,一日嚴似一日,一步緊似一步。

    愈一逼一愈緊,遂至一逼一出一樁非常大禍來。

    欲知什麼禍事,且聽下回詳解。